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腰椎管狭窄症 林玉芸
2
一、定义 腰椎管狭窄症 ( 英∶ Lumbar spinal stenosis syndrome,简称∶ LSSS )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原发或继发因素造成椎管结构异常,椎管腔内变窄,出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该病好发于中年男性,女性肥胖者也不少见,好发部位以L4—5最多,其次是L5—S1。
3
二、发病原因 1.先天性椎管狭窄 系先天发育过程中,腰椎弓根短而致椎管矢径短小。此种情况临床甚为少见。
2.退变性椎管狭窄 临床最为多见,系腰椎退变的结果,随年龄增长,退行变性包括: ①腰椎间盘首先退变 ②随之而来的是椎体唇样增生
4
③后方小关节也增生、肥大、内聚、突入椎管,上关节突肥大增生时,在下腰椎(腰4、腰5或腰3、腰4、腰5)由上关节突背面与椎体后缘间组成的侧隐窝发生狭窄,该处为神经根所通过,从而可被压迫;
④椎板增厚 ⑤黄韧带增厚,甚至骨化,这些均占据椎管内一定空间,合起来成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 3.其他原因所致的椎管狭窄
6
三、临床变表现 (1)间歇性跛行:病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发生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的感觉,以致于不得不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休息片刻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继续站立或行走,症状再次出现而被迫再次休息。因反复行走与休息,其行走的距离则逐渐缩短。在爬山、骑自行车时,可不出现间歇性跛行。
7
(2)下腰痛:大多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史或伴有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床休息则减轻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后伸活动往往受限。
(3)神经根压迫症状与体征: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受压迫或受刺激症状及体征。有些病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另一些表现为持续性放射性神经根症状,多为酸痛、麻痛、胀痛、窜痛,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经根症状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有关,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根性分布区针刺觉减弱、痛觉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及腱反射异常。
8
(4)马尾神经压迫症:腰椎管狭窄症可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迫,出现马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及性生活障碍症状。
归纳以上症状,即为前述的间歇性跛行、主诉多而阳性体征少以及伸腰受限三大临床特征。
9
四、治疗 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①腰背肌锻炼: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②腰部保护:包括腰围外用、避免外伤及剧烈运动等。
③对症处理:理疗、药物外敷等。
10
二。手术治疗 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1
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为最易混淆的疾患,其鉴别要点为: (1)单纯椎间盘突出时一般不具有三大特点。
(2)根性症状十分剧烈,且出现相应的体征改变。 (3)屈颈试验及直腿抬高试验多阳性,而椎管狭窄症时则阴性。 (4)其他,必要时可行磁共振或脊髓造影等检查。 但应注意,二者常可伴发。
12
六、护理 1.术前护理:嘱患者戒烟,指导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指导直线翻身方法,练习俯卧位。 给予心理护理,介绍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
13
2.术后护理 ①生命体征监测:注意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 ②体位护理:术后平卧,翻身时,护士一手置患者肩部、一手置髋部,两手同时用力作滚筒式翻身。 ③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折叠及堵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颜色。 ④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术后即让患者活动足趾,触摸是否有感觉。
14
七、功能锻炼 术后当天即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伸屈练习以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足背伸跖屈锻炼。术后第1天指导病人直腿抬高训练,以防神经根粘连 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1周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可采用“五点支撑法”或“飞燕式”方法锻炼。术后14天拆线后戴腰围下床活动。
15
八、出院指导 1.卧硬板床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休息,3个月内尽可能多床。 2.保证正确姿势的指导 术后1周~半年内下床活动应系腰围,指导患者站立时挺胸、脊背挺直、3~6 个月腰部不负重,不要过度频繁进行弯腰活动,半年内禁止脊椎弯曲扭转、提重物等活动。 3.继续腰背肌功能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根据自己体力,在原来锻炼的基础上,增加锻炼的强度,如飞燕法、五点法,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锻炼半年以上。
16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