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审标 准 释 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审标 准 释 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审标 准 释 义
北京达飞 薛斌

2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核心要素 1 安全生产目标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3 安全生产投入 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 教育培训
1 安全生产目标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3 安全生产投入 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 教育培训 6 施工设备管理 7 施工作业安全 8 隐患排查和治理 9 重大危险源监控 10 职业健康 11 应急救援 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3 1、安全生产目标(30分) 1.1目标制定(6分) 1.1.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应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内容。
1.1.2制定包括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安全、交通安全、火灾事故及职业病等控制目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等安全生产总目标和年度目标。 1.2目标落实(8分) 1.2.1按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1.2.2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并落实安全目标保证措施。 1.3目标监督与考核(16分) 1.3.1对安全生产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偏、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 1.3.2年终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考核奖惩。

4 安全生产目标评审要点 1.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形成文件,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制度必须有目标制定、分解、控制、考核、奖惩等内容 ;
2.目标分总目标(宏观)和年度目标(具体),文件化; 3.安全目标必须与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4.年度安全目标必须有事故控制和隐患治理指标:

5 5.安全目标应该是具体的、 可测量的、合理 的、可以实现的; 6.层层分解并签订目标责任书; 7.目标要员工易于获得: (1)所有从业人员应当知道; (2)应在厂内宣传栏、布告栏公布,应将文件下发到各岗位。

6 2 组织机构与职责(50分) 2.1安全机构和人员配置(20分)
2 组织机构与职责(50分) 2.1安全机构和人员配置(20分) 2.1.1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领导,有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1.2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1.3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 2.2安全职责(30分) 2.2.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权限和考核奖惩等内容。 2.2.2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总结分析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评估本单位存在的风险,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并形成会议纪要。

7 2 组织机构和职责(50分) 2.2.3各级、各岗位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 组织机构和职责(50分) 2.2.3各级、各岗位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2.4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8 组织机构和职责评审要点 1. 根据规模、风险大小,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委会或安全领导小组)。
2.主要负责人为公司领导,各厂站(部门)专兼职安全员作为成员; 3.机构设置合法 《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 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不足三百人的,应当配备专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委托专业机构服务。

9 4.必须制定公司、部门、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并有责任、权限及考核的内容;
5.安全管理机构定期对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 6.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并有纪要或记录。

10 3 安全生产投入 (50分) 3.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25分) 3.1.1安全生产的费用保障制度应明确提取、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
3 安全生产投入 (50分) 3.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25分) 3.1.1安全生产的费用保障制度应明确提取、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 3.1.2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将安全生产费用列入工程造价。 3.1.3根据安全生产需要编制安全生产费用计划,并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11 安全生产费用主要用于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台风、防地质灾害、地下工程有害气体监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12 3.2安全费用使用(25分) 3.2.1落实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并保证专款专用。 3.2.2每年对安全生产费用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和考核。

13 安全生产投入评审要点 1.投入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称为安全投入;
2.安全生产投入的保证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 3.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制度内容应包括:安全费用的筹集、使用、管理(申请、批准、审计)等相关内容;

14 4.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标准提取,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5.制定年度安全专项费用计划并纳入预算; 6.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明确项目名称、金额、责任人、完成期限等; 7.半年检查记录和年终总结文件; 8.安全生产投入主体应当对由于安全投入不足(该投不投)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15 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70分)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2分)
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70分)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2分) 4.1.1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的办法,包括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内容,明确职责和范围,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等要求。 4.1.2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主管部门每年发布一次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4.1.3及时向员工传达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配备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

16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评审要点 1.企业应该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获取的渠道方法;
2.企业必须按制度规定识别和获取适合自己行业和生产特点的法律法规标准; 3.专人负责及时跟踪,获取最新法律法规标准; 4.主管部门每年发布一次获取并适应的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5.将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时传达给所有员工; 6.保证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标准。

17 4.2安全规章制度(19分) 4.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及时将识别、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转化为本单位规章制度,贯彻到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4.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组织员工学习。

18 规章制度评审要点 1.规章制度要根据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特点而制定; 2.规章制度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
3.规章制度必须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 4.规章制度必须宣贯到底; 5.定期对有关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 6.严格执行对文件档案的管理制度。

19 安全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2.安全生产职责制 3.安全例会制度 4.承发包安全管理制度 5.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6.安全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7.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8.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0.相关方及临时用工管理制度 11.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13.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14.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20 1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6.安全操作规程 17.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8.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9.应急管理制度 20.事故事件管理制度 21. 绩效评定制度 22.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3.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2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25.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26.安全标识标志管理制度 27.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21 4.3安全操作规程(18分) 4.3.1根据岗位、工种特点,引用或编制齐全、完善、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3.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发放到相关班组、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22 安全规程评审要点 1.安全规程规程主要包括岗位危险源、控制标准、安全 操作方法及应急措施等内容; 2.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进行更新安全规程; 3.编制运行、检修、设备试验及相关设备等操作规程; 4.将水利行业安全规程和本单位编制的操作规程发放到 相关基层班组和岗位; 5.进行培训和考核; 6.保存记录。

23 4.4评估(4分) 4.4.1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 4.5修订(4分) 4.5.1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分析、绩效评定结果等,及时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

24 评估修订评审要点 1.单位对法规、标准、规章、规程每年至少一次 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2.及时更新补充法规标准;
3.根据检查结果,修正规章制度。

25 4.6文件和档案管理(13分) 4.6.1建立文件管理制度,明确文件的编制、审批、标识、收发、评审、修订、使用、保管等要求,并严格管理。 4.6.2建立记录管理制度,明确记录的管理职责及记录的填写、收集、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要求,并严格执行。 4.6.3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对主要安全生产文件、记录进行管理。

26 文件和档案管理评审要点 1.明确档案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设置档案室或档案专柜(橱); 2.企业必须制定档案管理制度; 3.安全台账包括:事故台账、特种设备台账、特种作业 人员台账、教育培训台账、安全生产费用台账、合格分 包商台账; 4.文件档案包括:上级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生产计划与总结、安全考核、安全检查、应急预案、应急演练、事故报表、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生产会议记录、隐患排查和治理记录、危险源及监控记录、职业健康管理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施档案。

27 5 教育培训(70分) 5.1教育培训管理(10 分) 5.1.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与内容、组织与管理、检查等要求。
5 教育培训(70分) 5.1教育培训管理(10 分) 5.1.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与内容、组织与管理、检查等要求。 5.1.2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保障教育培训场地、教材、教师等资源,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建立教育培训记录、档案。 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10分) 5.2.1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管理能力和资格,每年按规定进行再培训。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

28 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30分) 5.3.1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流程投入使用前,对有关管理、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作业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前,均需进行项目部(队、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 5.3.2特种作业人员接受规定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重新上岗,应经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 5.3.3每年对在岗的作业人员进行不少于12学时的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29 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12分) 5.4.1督促分包单位对员工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需持证上岗的岗位,不安排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5.4.2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做好相关监护工作。

30 教育培训评审要点: 依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44号) 1.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企业要明确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必须制定不同层级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 4.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5.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安监部门培训,培训合格且持证上岗;初次培训32学时,每年复训12学时;

31 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
7.企业必须组织从业人员的全员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初次培训24学时(农民工32学时),每年复训20学时; 8.新员工坚持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9.要对相关方和参观学习人员进行告知性教育。

32 5.5 安全文化建设(8 分) 5.5.1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形成企业安全价值观,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形成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安全自我约束机制。

33 安全文化 1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广义安全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为保证人类安全健康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狭义的安全文化:人们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

34 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 器物层 风格 制度层 精神层

35 安全文化的历史观 阶段 时代 技术特征 认识论 方法论 1 工业 革命前 农牧业及 手工业 听天由命 祈求上帝 保佑 2
17世纪至20世纪初 蒸汽机时代 局部安全 亡羊补牢、 事后型 3 20世纪初至50年代 电气化时代 本质安全 预防型 4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宇航技术 系统安全 系统工程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信息化时代 大安全观 安全管理 模式

3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内涵 观念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物态文化 责任制 规章 标准 过程 目的 手段 安全观 态度 意识 认知 ……
培训教育 安全管理 安全科技 班组活动 …… 生产工艺 安全设备 应急措施 信息警示 …… 过程 目的 正确的安全生产观 全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文明的安全环境 规范的安全操作行为 安全健康的生产水平 高效的安全生产率 手段 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 及时的安全培训教育 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 先进的安全工程技术 合理的行政手段 有效的安全经济手段

37 结 论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安全氛围,将人们的安全需要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和信条,形成安全生产精神动力,因此,建设安全文化的实质就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 2.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关键是转变员工的安全价值观,使实现安全健康成为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防止事故保证安全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实现企业经济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的高度统一成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准则。

38 3.建设安全文化就是利用安全文化的功能,提升员工的安
全价值观、安全伦理道德观和安全态度,提高员工安 技能和安全文化素质、增强安全意识等成为一种自觉心 理,一种潜意识,从而自觉规范员工的行为。 4.建设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各方面、所有活动、一切 时空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力,潜移默化的影 响职工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取向,用安全文化造就 具有崇高安全伦理道德、科学思维方式、规范的操作行 为的现代企业员工。

39 6 施工设备管理(120分) 6.1设备基础管理(30分) 6.1.1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设备租赁、安装(拆除)、验收、检测、使用、检查、保养维修、改造、报废等职责和流程。 评审方法及标准: 查制度文本。 无该项制度,或未以正式文件颁发,不得分;缺少内容或操作性差,每项扣1分。 6.1.2设置设备管理机构或配备设备管理专(兼)职人员,形成设备安全管理网络。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文件。 无设备管理机构或未配备设备管理专(兼)职人员,不得分;未形成设备安全管理网络,每缺一个单位扣1分。

40 6.1.3特种设备安装(拆除)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安装(拆除)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格;安装(拆除)特种设备应编制技术方案,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安装完成后组织验收,并报请有关单位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设备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并查看现场。 特种设备安装(拆除)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每项次扣5分;安装(拆除)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格,每人次扣2分;特种设备安装(拆除)无技术方案,每台次扣3分;特种设备安装、拆除无人现场监督,每台次扣3分;特种设备安装后未经验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投入使用,每台次扣3分;特种设备未按要求进行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仍在使用,每台次扣3分。

41 6.1.4建立设备台账并及时更新;设备管理档案资料齐全、清晰,管理规范。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设备清单、管理档案及相关记录。 未建立设备台账扣2分;设备台账信息未及时更新扣1分;设备管理记录、档案资料填写不规范、收集不齐全,或设备相关证书等档案资料搜集不齐全、归档不及时,每项次扣1分。

42 6.2设备运行管理(75分) 6.2.1设备检查: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全面检查;运行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自检、巡检、旁站监督、专项检查、周期性检查,确保性能完好。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运行、检查记录并查看现场。 未按要求进行检查,每次扣2分。

43 6.2.2设备性能及运行环境:设备金属结构、运转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无缺陷,各部位润滑良好;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防护罩、盖板、梯子、护栏完备可靠;设备醒目的位置悬挂有标识牌、检验合格证及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干净整洁;基础、轨道符合要求;作业区域无障碍物,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同一区域有两台以上设备运行可能发生碰撞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设备结构、运转机构、电气控制系统及重要零部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每项扣3分;安全保护装置不符合要求,每项扣3分;作业区域有不满足安全运行要求,每处扣3分;同一区域有两台以上设备运行可能发生碰撞,未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每项扣3分。

44 6.2.3设备运行: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设备,不带病运行,无违章操作,设备运行记录齐全。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设备操作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运行设备,每次扣3分;设备带病运行,每次扣3分;设备运行记录不齐全,每台次扣2分。

45 6.2.4设备维护保养:根据设备性能及安全状况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维修结束后应组织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无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扣2分;不按规程或维护保养计划维修保养,每次扣2分;维修结束后未组织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每次扣2分;无维修保养记录或记录不齐全,每项扣2分。

46 6.2.5租赁设备和分包单位的设备:设备租赁合同或工程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设备管理安全责任和设备技术状况要求等;租赁设备或分包单位的设备进入施工现场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租赁设备或分包单位的设备应纳入本单位设备安全管理范围,按要求进行管理。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设备租赁合同或工程分包合同、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未签订合同,每台次扣3分;合同未明确双方安全责任,每项扣2分;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未组织验收合格投入使用,每台次扣3分;未纳入本单位设备安全管理范围扣3分。

47 6.3设备报废管理(15分) 6.3.1设备报废: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报废;已报废的设备及时拆除,退出施工现场。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设备台账、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的设备仍在现场使用,每台次扣3分;已报废的设备未及时拆除退出施工现场,每台扣3分。

48 7 施工作业安全(280分) 7.1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130分) 7.1.1施工现场管理
7 施工作业安全(280分) 7.1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130分) 7.1.1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总体布局与分区合理,规范有序,符合国家安全文明施工、交通、消防、职业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施工道路完好通畅,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施工、办公和生活用房严格按规范建造,无乱搭乱建;风、水、电管线、通讯设施、施工照明等布置合理规范;现场材料、设备按规定定点存放,摆放有序,并符合消防要求;及时清除施工场所废料或垃圾,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设施设备、安全文明施工、交通、消防及紧急救护标志、标识清晰、齐全;施工现场卫生、急救、保健设施满足需求;施工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环境卫生符合有关规定。

49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图纸、文件及查看现场。 总体布局与区域划分违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每处扣2分;施工道路、消防设施不符合规定,每处扣1分; 乱搭乱建施工、办公和生活用房,每处扣2分;风、水、电管线、通讯设施、施工照明等不符规定,每处扣1分; 材料、设备摆放不规范,每处扣1分;施工场所废料或垃圾未及时清除,不符合环境卫生有关规定,每项扣1分; 未设置清晰、齐全的标志、标识,每项扣2分;施工现场卫生、急救、保健设施不符合规定,每项扣2分。

50 7.1.2对施工技术管理 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进行全面策划,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并进行动态管理;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高边坡、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备案规范;施工前按规定分层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交底,并在交底书上签字确认;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时安排专人现场旁站、监督。

51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文本和论证审查、交底、现场监督的记录并查看现场。 施工组织设计中无安全技术措施,每项扣2分;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未按规定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备案,每项扣2分;未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每项工程扣3 分;达到一定规模的险性较大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与爆破工程、围堰工程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每项扣2分;超过一定规模的高边坡、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未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每项扣2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未分级交底,或无书面交底记录或书面交底记录未履行签字手续,每项扣2分;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无专人现场旁站、监督,每项扣2分。

52 7.1.3安全防护设施管理 临边、沟、坑、孔洞、交通梯道等危险部位的栏杆、盖板等设施齐全、牢固可靠;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部位按规定设置安全网等设施;施工通道稳固、畅通;垂直交叉作业等危险作业场所设置安全隔离棚;机械、传送装置等的转动部位安装可靠的防护栏、罩等安全防护设施;临水和水上作业有可靠的救生设施;暴雨、台风、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前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或重新验收。

53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临边、沟、坑、孔洞、交通梯道等危险部位的栏杆、盖板等设施不齐全、牢固可靠,每项扣2分;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部位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网等设施,每项扣2分; 施工通道不稳固、畅通,每项扣2分;垂直交叉作业等危险作业场所未设置安全隔离棚,每项扣2分;机械、传送装置等的转动部位未安装可靠的防护栏、罩等安全防护设施,每项扣2分;临水和水上作业无可靠的救生设施,每项扣2分;暴雨、台风、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前后未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或重新验收,每项扣2分。

54 7.1.4施工用电管理 按规定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经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施工用电配电系统、配电箱、开关柜符合相关规定;自备电源与网供电源的联锁装置安全可靠;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铆工、焊工的工作平台和铁制的集装箱式办公室、休息室、工具间等均按规范装设接地或接零保护;轨道式起重机械的轨道较长时应每隔20m分段接地;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应设置防雷装置,防雷设施接地电阻满足相关要求;施工照明满足作业需要及规范要求;定期对接地、接零保护和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对施工用电设施进行检查。

55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未按规定编制施工用电专项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每项扣2分;施工用电未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每项扣2分;施工用电配电系统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或“一机、一闸、一保护”要求,或用电线路架设不规范,或施工作业区照明不符合相关规程要求,每项扣2分;无可靠的自备电源与网供电源的联锁装置,不得分;未按规定设置接地或接零保护,每项扣2分;未按规定采取防雷措施,每项扣2分;未定期对防雷装置、接地、接零保护进行检测,对施工用电设施进行检查,每项扣2分。

56 7.1.5施工脚手架管理 制定脚手架搭设(拆除)、使用管理制度;大型脚手架、承重脚手架、特殊形式脚手架应经专门设计、方案论证,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脚手架、脚手板的选材应符合规范要求;脚手架搭设(拆除)应按审批的方案进行交底; 按审批的方案和规程规范搭设(拆除)脚手架,脚手架经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在用的脚手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暴雨、台风、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前后组织有关人员对脚手架进行检查或重新验收。

57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无该项制度,或未以文件发布扣3分;大型脚手架、承重脚手架、特殊形式脚手架未经专门设计、方案论证、审批,每项扣2分;脚手架、脚手板的选材不符合规范要求,每项扣2分;脚手架搭设(拆除)未按审批的方案进行交底,每项扣2分;脚手架未经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每项扣2分;在用的脚手架未定期检查和维护,每项扣2分。

58 7.1.6防洪度汛管理 有防洪度汛要求的工程应编制防洪度汛方案和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成立防洪度汛的组织机构和防洪度汛抢险队伍,配置足够的防洪度汛物资,并组织演练;施工进度应满足防洪度汛方案及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要求; 应开展防洪度汛专项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应建立畅通的水文气象信息渠道;应建立防洪度汛值班制度,并记录齐全。

59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未按照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制定防洪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或未成立防洪度汛的组织机构,或未成立防汛抢险队伍,或未配置足够的防汛物资,不得分;汛前未组织演练扣2分;施工进度不满足防洪度汛方案及应急预案要求扣2分;未开展防洪度汛专项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扣2分;未建立水文气象信息渠道,或信息传递不及时扣2分;未建立防汛值班制度,或防汛记录不齐全扣2分。

60 7.1.7交通安全管理 制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道路符合规范要求,交通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可靠,警示标志齐全完好;大型设备运输或搬运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定期对机动车辆检测和检验,保证机动车辆车况良好;现场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室外及车厢外不得载人,客用车辆不得超员行驶;车辆在施工区内应限速行驶;定期组织驾驶人员培训,严格驾驶行为管理。

61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无该项制度,或未以文件发布扣3分;施工现场道路不符合规范要求,每项扣2分;交通安全防护栏、防撞墩等设施不齐全可靠,每项扣2分;交通警示标志不齐全完好,每项扣2分;大型设备搬运未制定专项安全措施,每项扣2分;未定期对机动车辆进行检测和检验,每项扣2分;机动车辆驾驶室外及车厢外载人行驶或超载行驶,每人次扣2分; 凡无证驾驶、或疲劳驾驶、或酒后驾驶机动车辆,或使用报废车辆,不得分。

62 7.1.8消防安全管理 制定消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档案;仓库、宿舍、加工场地及重要设备旁配有足够的灭火器材等消防设施设备,并建立消防设施设备台帐;消防设施设备有防雨、防冻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试验,确保设施完好;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需动火作业时,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组织开展消防培训和演练。

63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文件记录并查看现场。 无该项制度,或未以文件发布扣3分;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落实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每项扣2分; 未建立消防设施设备台帐、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档案,每项扣2分;仓库、宿舍、加工场地及重要设备旁未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等消防设施设备,每项扣2分;消防设施设备未定期进行检查、试验,每项扣2分;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动火作业未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每项扣2分;未组织开展消防培训和演练,每项扣2分。

64 7.1.9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管理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运输应符合相关规定;现场存放炸药、雷管等,得到当地公安部门的许可,并分别存放在专用仓库内,指派专人保管,严格领、退制度;氧气、乙炔、油品等危险品仓库屋面采用轻型结构,并设置气窗及底窗,门、窗向外开启;有避雷及防静电接地设施,并选用防爆电器;氧气瓶、乙炔瓶应放置平稳,不得靠近热源或在太阳下暴晒,并满足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米的要求;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应按当地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65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运输不符合相关规定,每项扣2分;现场存放炸药、雷管等易燃易爆品未得到当地公安部门许可,不得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库结构或通风条件不满足要求,或未安装避雷及防静电接地设施,或未选用防爆电器,每项扣2分;炸药、雷管等易燃易爆品未分别存放在专用仓库内,每项扣2分;炸药、雷管等易燃易爆品未指派专人保管,每项扣2分;炸药、雷管等未严格执行领、退料制度,每项扣2分;现场有乙炔瓶卧放,或氧气瓶、乙炔瓶放置不平稳,或靠近热源或在太阳下暴晒,或不满足安全距离,每项扣2分;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符合规定,每项次扣2分。

66 7.2作业行为管理(90分) 7.2.1高边坡或基坑作业 施工前,在地面外围设置截、排水沟,并在开挖开口线外设置防护栏;排架、作业平台搭设稳固,底部生根,杆件绑扎牢固,跳板满铺,临空面设置防护栏杆和防护网;自上而下清理坡顶和坡面松碴、危石、不稳定物体,不在松碴、危石、不稳定物体上或下方作业;垂直交叉作业应设隔离防护棚,或错开作业时间;对断层、裂隙、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的高边坡,按设计要求采取支护措施,并在危险部位设置警示标志;严格按要求放坡,作业时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人员上下高边坡、基坑走专用爬梯;安排专人监护、巡视检查,并及时进行分析、反馈监护信息;高处作业人员同时系挂安全带和安全绳。

67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文件和记录并查看现场。
地面外围未设置截、排水沟,或未在开挖开口线外设置防护栏,每处扣2分;排架、作业平台不稳固,或底部未生根、或杆件绑扎不牢固、或跳板未满铺,或临空面未设置防护栏杆和防护网,每处扣2分;未按自上而下的原则清理坡顶和坡面松碴、危石、不稳定物体,或在松碴、危石、不稳定物体上或下方作业,每处扣2分;垂直交叉作业未设隔离防护棚,或未错开作业时间,每处扣2分; 对断层、裂隙、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的高边坡,未按设计要求采取支护措施,危险部位未设置警示标志,每处扣2分;未按要求放坡,每处扣2分;未设置人员上下高边坡、基坑的专用爬梯,每处扣2分;未安排专人监护、巡视检查,并及时分析、反馈监护信息,每处扣2分;高处作业人员未系挂安全带或安全绳,每人次扣2分。

68 7.2.2洞室作业 进洞前,做好坡顶排水系统;Ⅲ、Ⅳ类以上围岩开挖除对洞口进行加固外,应在洞口设置防护棚;洞口边坡上和洞室的浮石、危石应及时处理,并按设计要求及时支护; 交叉洞室在贯通前优先安排锁口锚杆的施工;有防止水淹洞室的措施;洞内渗漏水应集中引排处理,排水通畅;有瓦斯等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按设计要求布置安全监测系统,及时进行监测、分析、反馈观测资料,并按规定进行巡视检查;遇不良地质构造或易塌方地段,有害气体逸出及地下涌水等突发事件,立即停工,并撤至安全地点;洞内照明、通风、除尘满足规范要求。

69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文件和记录并查看现场。 Ⅲ、Ⅳ类围岩开挖未对洞口进行加固,或未在洞口设置防护棚,每处扣2分;洞口边坡上和洞室的浮石、危石未及时处理,或未按设计要求及时支护,每处扣2分;交叉洞室在贯通前未优先安排锁口锚杆施工,每处扣2分; 未按设计要求布置安全检测系统,或未进行安全检测,每处扣2分;洞顶排水系统不完善,或洞内排水不通畅,每处扣2分;无防止水淹洞室的措施,不得分;无瓦斯等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不得分;遇不良地质构造或易塌方地段,有害气体逸出及地下涌水等突发事件未及时处置,不得分;洞内照明、通风除尘不满足规范要求,每处扣2分。

70 7.2.3爆破作业 爆破作业前进行爆破试验和爆破设计,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装药、堵塞、网络联结以及起爆,由爆破负责人统一指挥,爆破员按爆破设计和爆破安全规程作业;爆破影响区采取相应安全警戒和防护措施;爆破作业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有专人现场监控。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文件和记录并查看现场。 爆破作业前爆破设计未通过审批,不得分;爆破影响区未采取相应安全警戒和防护措施,不得分;爆破作业未严格执行爆破设计和爆破安全规程,每人次扣2分;爆破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每人次扣2分;爆破作业无专人现场监控,每项次扣2分。

71 7.2.4水上作业 施工船舶应取得合法的船舶证书和适航证书,并获得安全签证,在适航水域作业;水上作业有稳固的施工平台和梯道;临水、临边设置牢固可靠的栏杆和安全网;平台上的设备固定牢固,作业用具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平台上配齐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和通讯工具;作业人员正确穿戴救生衣、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作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雨雪天气进行水上作业,采取防滑、防寒、防冻措施,水、冰、霜、雪及时清除;遇到六级以上强风等恶劣天气不进行水上作业,暴风雪和强台风后全面检查,消除隐患;施工平台、船舶设置明显标识和夜间警示灯。

72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施工船舶未取得合法的船舶证书和适航证书,或未获得安全签证,每项扣2分;水上作业的施工平台或梯道不符合安全要求,或临水临边的栏杆和安全网不符合安全要求,每项扣2分;施工平台上的设备固定不牢固,或作业用具未放入工具袋,每项扣2分;作业平台上的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通讯工具不符合安全要求,或作业人员未正确穿戴救生衣、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每项扣2分;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或未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每人次扣2分;雨雪天气进行水上作业,防滑、防寒、防冻措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或水、冰、霜、雪未及时清除,每项扣2分;六级以上强风等恶劣天气进行水上作业,或暴风雪和强台风后未全面检查,消除隐患,每项扣2分;施工平台和船舶未设置明显标识和夜间警示灯,每项扣2分。

73 7.2.5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体检合格后上岗作业,登高架设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坝顶、陡坡、悬崖、杆塔、吊桥、脚手架、屋顶以及其它危险边沿进行悬空高处作业时,临空面搭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且安全网随着建筑物升高而提高;登高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有坠落危险的物件应固定牢固,无法固定的应先行清除或放置在安全处;雨天、雪天高处作业,应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现场监护应符合相关规定。

74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高处作业人员未经体检合格上岗,或登高架设人员无证上岗,每人扣2分;搭设的安全网或防护栏不规范,每处扣2分;有坠落危险的物件未固定牢固,或未先行清除或未放置在安全处,每项扣2分;雨天、雪天高处作业,未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每项扣2分;登高作业人员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每人扣2分;在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条件下从事高处作业扣3分;高处作业现场未按相关规定安排人员监护扣2分。

75 7.2.6起重作业 起重作业前对设备、工器具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满足安全要求;指挥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按操作规程作业,信号传递畅通;大件吊装办理审批手续,并有施工技术负责人在场指导;严禁以运行的设备、管道以及脚手架、平台等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利用构筑物或设备的构件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时,应经核算; 照明不足或恶劣气候或风力达到六级及以上时,不进行起吊作业。

76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起重作业机械及工器具性能、功能不满足安全要求,每台套扣2分;起重作业指挥和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未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或信号传递不畅通,每人次扣2分;大件吊装未办理审批手续,或无施工技术负责人现场指导,每项次扣2分;外部环境条件不足强行起吊,不得分;违反规程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每次扣2分。

77 7.2.7临近带电体作业 作业前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安排专人监护;作业时施工人员、机械与带电线路和设备的距离必须大于最小安全距离,并有防感应电措施;当与带电线路和设备的作业距离不能满足最小安全距离的要求时,向有关电力部门申请停电,否则严禁作业。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作业前未制定安全防护措施,或未办理审批, 不得分;作业时现场无专人监护,或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每人次扣2分;作业时施工人员、机械与带电线路和设备的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分。

78 7.2.8焊接作业 焊接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焊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有防止触电、灼伤、爆炸和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措施,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焊接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清理场地、消除焊件余热、切断电源,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周围及防护设施,确认无起火危险后离开。

79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焊接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得分;焊接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每人次扣2分;焊接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每人次扣2分;焊接作业人员未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每人次扣2分;焊接、切割作业无防止触电、灼伤、爆炸和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安全措施,每项扣2分;焊接作业结束后,未切断电源,仔细检查确认无起火危险后离开,每人次扣2分。

80 7.2.9交叉作业 制定协调一致的安全措施,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底,且应有专人监护;垂直交叉作业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交叉作业时,不上下投掷材料、边角余料,工具放入袋内,不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并查看现场。 未制定协调一致的安全措施,或未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底,或无专人监护,每项扣2分;垂直交叉作业未采取安全隔离措施或其他安全措施,每项扣2分;交叉作业时,投掷工具、材料、边角余料,或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每项扣2分。

81 7.2.10纠正和预防 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定期分类、汇总和分析,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 未定期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不得分;未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每项扣3分。

82 7.3警示标志(25分) 7.3.1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牌使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警示标志、标牌的采购、制作、安装和维护等内容。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制度文本。 无该制度,或未以正式文件颁发,不得分;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牌使用管理规定不符合GB2894标准的要求,不完善、有缺陷、操作性差,每项扣1分。

83 7.3.2在施工现场危险场所、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标牌,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危险处所夜间应设红灯示警;标志、标牌规范、整齐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完好。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及查看现场。未按照标准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供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缘、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场所、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标识、标志,或标识、标志设置有缺陷,每处扣2分;标志、标牌设置不规范,每处扣2分。

84 7.3.3在危险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安全隔离设施和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现场监护。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看现场。爆破作业、大型设备设施安装、拆除等危险作业现场未设置警戒区域或安全隔离设施和警示标志,每处扣2分;未安排专人现场监护,每处扣2分。

85 7.4相关方管理(25分) 7.4.1工程分包、劳务分包、设备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管理制度应明确各管理层次和部门管理职责和权限,包括分包方的评价和选择、分包招标合同谈判和签约、分包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分包实施过程中或结束后的再评价等。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制度文本。 无该项制度,或未以正式文件颁发,不得分;制度不全面、操作性差,每项扣1分。

86 7.4.2 对分包方进行全面评价和定期再评价,建立并及时更新合格分包方名录和档案。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承包合同、建设单位审批工程分包的批文、对分包方评价的资料档案和合格分包方目录等。 未建立或及时更新合格分包方名录和档案扣1分;收集资料和评价的内容(包括经营许可和资质证明;专业能力;人员结构和素质;机具装备;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的保证能力;工程业绩和信誉)缺少,每少一项扣1分。

87 7.4.3确认分包方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按规定选择分包方;依法与分包方签订分包合同和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分包合同、相关记录和资料。 工程分包未经建设单位允许,或将工程整体转包或将主体工程分包,或分包方将所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不得分;分包方无企业施工资质证书或企业施工资质证书不在有效期内或承接的项目超出企业施工资质范围,不得分;分包方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书或安全生产许可证书不在有效期内或安全生产许可证书被暂扣,不得分;分包合同未明确双方安全责任,不得分。

88 7.4.4对分包方进场人员和设备进行验证;督促分包方对进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进入现场作业;对分包方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审查分包方编制的安全施工措施,并督促落实;定期识别分包方的作业风险,督促落实安全措施。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分包过程控制的相关记录和资料。 无对分包方进场人员或设备进行验证的记录,每少一项扣2分;分包方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不符合相应的安全资格管理要求,按 的规定执行;分包方操作人员安全考试不合格者进入现场作业,每人次扣1分;无对分包方人员安全交底的记录,每项扣2分;未定期识别分包方的作业风险,督促落实安全措施,不得分。

89 7.4.5同一作业区域内有多个单位作业时,定期识别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和资料并查看现场。 未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分;风险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操作性,每个扣1分;未签订安全协议,每个项目扣1分。(同一工程有多个承包单位共同施工时,按此要求考核)。

90 7.5变更管理(10分) 7.5.1组织机构、施工人员、施工方案、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发生变化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及时制定变更实施计划。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文件和记录。 变更未履行变更审批或未及时制定变更实施计划,不得分。

91 7.5.2及时对变更后所产生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价;根据变更内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及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交底;变更完工后应进行验收。
评审方法及评分标准: 查相关记录。 未对变更导致的风险或隐患进行辨识、评价,制定变更施工方案或措施,不得分;变更施工方案及措施未交底,每项扣2分;变更完工后未进行验收,每项扣2分。

92 8 隐患排查和治理(80分) 8.1隐患排查(35分) 8.1.1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应明确排查的责任部门和人员、范围、方法和要求等。范围包括所有与施工生产有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方式包括定期综合检查、专业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 8.1.2按照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的规定,对所有与施工生产有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组织进行定期综合检查、专业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 8.1.3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价,确定隐患等级,并登记建档。

93 隐患排查评审要点 1.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明确隐患报告和举报的奖励政策; 2.要按《隐患排查工作方案》进行排查;要对隐患排查工作汇总总结; 3.当出现下列变更时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发生事故和事件,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

94 4.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1)综合检查(包括节假日检查): (2)专业安全检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每年不少于二次。主要是对水工建筑、金属结构、水利机械、电气设备、锅炉及压力容器、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安全装置等进行专业检查;

95 (3)季节性安全检查: 组织者: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内容:根据当地的地理和 气候特点组织本系统人员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 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 节检查; 应由相关级别的负责人负责,有关人员参加。厂级安全 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车间级的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一 次,班组级安全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

96 (4)日常安全检查: 分岗位工人检查;管理人员巡回检查。岗位工人上岗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检查。 各种安全检查均应编制《安全检查表》,并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与责任制挂钩。 5.隐患排查的范围有五方面: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活动;

97 8.2隐患治理(35 分) 8.2.1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排除;重大事故隐患应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内容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可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 8.2.2隐患治理完成后及时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98 8.3预测预警(10分) 8.3.1采取多种途径及时获取水文、气象等信息,在接到自然灾害预报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8.3.2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开展安全生产预测预警。

99 隐患治理评审要点 1.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
2.根据隐患评估结果,对重大隐患制定治理方案,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包括“五定”,即定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等; 3.对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及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 4.在接到自然灾害预报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对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每季、每年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开展预测预警。

100 9 重大危险源监控(80分) 9.1辨识与评估(20分) 9.1.1危险源管理制度应明确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等要求。 9.1.2按规定进行施工安全、自然灾害等危险源辨识、评价,确定危险等级。 9.2登记建档与备案(10分) 9.2.1对评价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9.2.2按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向主管部门备案。

101 9.3监控与管理(50分) 9.3.1明确危险源的各级监管责任人和监管要求,严格落实分级控制措施。 9.3.2高边坡滑坡、洞室坍塌、泥石流等重大危险采取及时支护等预防措施,并专人巡视。 9.3.3根据施工进展,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9.3.4在危险性较大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102 重大危险源监控评审要点 1.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等级确定、登记建档、上报备案、监控措施、管理部门等;
2.按照《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进行一次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3.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 )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4.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40号),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 ;

103 5.对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6.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7.将重大危险源有关信息告知相关人员; 8.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9.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104 10 职业健康(60 分) 10.1职业健康管理(30分) 10.1.1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应明确职业危害的监测、评价和控制的职责和要求;明确为员工配备相适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并监督作业人员按照规定正确佩戴、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职责和要求。 10.1.2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相适应的职业健康保护设施、工具和用品。 10.1.3制定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存档。 10.1.4砂石料生产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钻孔作业、洞室作业等场所的粉尘、噪声、毒物指标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10.1.5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10.1.6指定专人负责保管防护器具,并定期校验和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10.1.7按规定安排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岗中和离岗前)档案。 10.1.8按规定给予职业病患者及时的治疗、疗养;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应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

106 10.2职业危害告知与警示(8分) 10.2.1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如实告知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等。
10.2.2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使其了解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

107 10.3职业危害申报(6分) 10.3.1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27号令)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发生变化后及时补报。 10.4工伤保险(16分) 10.4.1按规定及时办理保险(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10.4.2受伤员工及时获得相应的保险待遇。

108 一法六令 《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60号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7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47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令48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49 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50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51号)

109 职业健康评审要点 1.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2.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3.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并教育和监督正确使用; 4.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5.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110 6.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7.对职业病患者按规定给予及时的治疗、疗养。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应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 8.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的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9.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11 10.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11
10.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11.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12.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13.对员工及相关方进行宣传和培训,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保存宣传和培训的相关资料;

112 14. 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安监部门和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15
14.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安监部门和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15.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向原申报部门申请变更: (1)新、改、扩建项目; (2)因技术、工艺或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3)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

113 11 应急救援(50分) 11.1应急机构和队伍(6分) 11.1.1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必要时与当地具备能力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支援协议。

114 11.2应急预案(12分) 11.2.1在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的要求,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项目部的应急预案体系应与项目法人和地方政府的应急预案体系保持一致。 11.2.2建立应急预案评审制度,并根据评审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115 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12分) 11.3.1建立应急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应急管理经费,储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台帐,明确存放地点和具体数量。 11.3.2对应急装备和物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可靠。 11.4应急演练(10分) 11.4.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操作人员、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掌握直接相关的应急知识。 11.4.2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116 11.5事故救援(20分) 11.5.1发生事故后,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开展事故救援,必要时寻求社会支援。
11.5.2应急救援结束后,应尽快完成善后处理、环境清理、监测等工作,并总结应急救援工作。

117 应急法规 1.《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2.《突发事件应对法 》(主席令第69号)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导则》(AQ\T )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17号)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 )

118 应急救援评审要点 1.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2.机构和人员 1)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 2)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训练; 3) 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制定训练计划和做好训练记录;

119 3.制定应急预案 1)企业应按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2)制定防洪渡汛、防台抗台、地质灾害等防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3)制定消防、特种设备、食物中毒等专项应急预案;

120 4)制定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根据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6)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做好定期评审记录,修订后要对正式发布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保留记录资料。

121 4.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1)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2)确保应急资金; 3)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4)建立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台账,载明数量、存放地点和获取方式; 5)对应急装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 6)确保应急电源和通讯。

122 5.应急培训和演练 1)制定应急培训计划,组织分层次的应急培训如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操作人员、相关者等。 2)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3)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写出评估报告,认真总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6. 事故救援 1)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2)应急结束后,应编制应急救援报告。

123 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30分) 12.1事故报告(10分)
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30分) 12.1事故报告(10分) 12.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应明确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原因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责任追究、统计与分析等内容。 12.1.2发生事故后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整的向有关部门报告。 12.1.3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人或其代理人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

124 12.2事故调查和处理(20分) 12.2.1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组织事故调查组或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并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12.2.2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12.2.3妥善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办理工伤,及时申报工伤认定材料,并保存档案。 12.2.4建立完善的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账,并定期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125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评审要点: 1.建立《事故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明确报告、调查、责任认定、整改措施、统计与分析、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 ; 2.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会应在1小时内按规定内容和程序如实上报县以上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3.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人或其代理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抢救事故注意保护现场;

126 5.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要求,组织事故调查组或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 6
5.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要求,组织事故调查组或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 6.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7.对事故进行登记建档管理; 8.定期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向有关领导层汇报统计、分析结果 。

127 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30分) 13.1绩效评定(15分) 13.1.1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制度应明确评定的组织、时间、人员、内容与范围、方法与技术、报告与分析等要求。 13.1.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标准化实施情况的检查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形成评定报告。发生死亡事故后,重新进行评定。 13.1.3评价报告以企业正式文件下发,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通报安全标准化工作评定结果。 13.1.4将安全标准化工作评定结果,纳入单位年度安全绩效考评。

128 13.2持续改进(15分) 13.2.4根据安全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及时对安全生产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安全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PDCA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129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评审要点 1.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包括绩效评定内容、方法、频次、结果处理等内容; 2.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的评定报告。发生死亡事故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进行评定 ; 3.公司正式文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评定报告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 ;

130 4.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结果,纳入部门、所属单位、员工年度安全绩效考评 。
5.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131 达 飞 公 司 安全评价甲级资质 水利部水利安全标准化国家资质 国家电监会电力标准化一级评审资质 交通部交通安全标准化一级评审资质

132 北京达飞集团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苑路168号中安盛业大厦15层 电话:13811614689 13146007406
电话:  达飞安全(dafeigroup66)     达飞之声(dfaq88)          


Download ppt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审标 准 释 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