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结 核 病 目的要求: ① 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掌 握基本病变及转归,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继发性肺结核的常见类型、病理变化特点。 ② 了解肺外结核病,肠、肾、脑、腹膜、骨、关节及淋巴结核的病变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结 核 病 目的要求: ① 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掌 握基本病变及转归,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继发性肺结核的常见类型、病理变化特点。 ② 了解肺外结核病,肠、肾、脑、腹膜、骨、关节及淋巴结核的病变特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结 核 病 目的要求: ① 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掌 握基本病变及转归,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继发性肺结核的常见类型、病理变化特点。 ② 了解肺外结核病,肠、肾、脑、腹膜、骨、关节及淋巴结核的病变特点。

2 我国卫生部统计的几项数字: 我国感染结核病者达3.3亿; 我国每年结核病发病率600万,占 全世界发病人数1/4,每年死于结核病 的有25万; 患者:中青年人数占76%。 (附:世界每年TB病死亡200万)

3 结 核 病 一、结核病概论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1、病原体:结核杆菌,对人致病的为人型,牛型2种。(附图) 2、结核杆菌的化学成分和作用
脂质约占40%,作用:保护菌体,对抗化学药 物刺激巨噬细胞增生→类上皮细胞形成结核结节。 蛋白质占50%,可引起变态反应。 多糖占10%,半抗原,引起免疫反应。 3、传播途径:呼吸道(主要),消化道(次 要),皮肤接触(伤口感染→少见) 4、决定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细菌的数量和 毒力(繁殖力),机体反应性 结 核 病 yttrdtrt

4 结 核 病 5、发病机理:既有免疫反应,又有变态反应(属 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二)基本病理变化
特殊性炎症:有特殊的病原体,特殊的发病机理; 特殊的病理变化(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 1、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病变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多毒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 肉眼:不明显 镜下:浆液性及纤维素性渗出,可查见结核杆菌,类上皮细胞少,无郎罕巨细胞,不形成结核结节X线:淡薄的均匀的阴影 Fghjhjkhkjlk;k;k;

5 结核病 2、增生为主的病变: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的病变 见于菌少,毒低,抵抗力强时 肉眼:灰白灰黄粟粒,米粒大小结节,境界清楚,隆起于脏器表面。
镜下:结核结节形成,其成分包括:干酪样坏死、类上皮细胞、郎罕氏巨细胞、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 X线:单个结节状阴影

6 结核病 3、变质为主的病变: 见于菌多,毒强,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时,一般由渗出、增生转变而来。
肉眼:淡黄、质松、软、脆、状如奶酪、均匀细腻称“干酪样坏死”。 镜下:坏死很彻底,坏死区原组织轮廓完全消失,呈红染无结构颗粒状,含一定量的结核杆菌。 注 坏死可不发生自溶、吸收,但可液化、 软化,促进结核杆菌繁殖、蔓延扩散。 三种病变可先后发生,可同时存在,往往以某一病变为主,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结核病

7 结 核 病 (三)结核病的发展和结局 1、转向愈合 ① 吸收消散 ② 纤维化、纤维包裹、钙化 完全痊愈:无结核菌
①  吸收消散 ②  纤维化、纤维包裹、钙化 完全痊愈:无结核菌 临床痊愈:仍有少量结核菌,可复发 2、恶化进展 ① 病灶扩大 ② 溶解播散

8 二、肺结核病 原发型型肺结核 (一) 1、概述 ① 第一次感染结核菌; ② 多见于儿童→“儿童型肺结核”; ③ 机体最初尚无免疫力。
① 第一次感染结核菌; ② 多见于儿童→“儿童型肺结核”; ③ 机体最初尚无免疫力。 2、病变特点 ①形成“原发综合症”:原发病灶+结核性 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核 (图1) 上叶下部、下叶上部,靠近肺门处,以 右肺多见。病变以渗出变质为主 3、临床:症状轻微无明显体征,而仅有结 核菌素试验(+),x线可见呈哑铃状 原发型型肺结核

9 肺结核病 血源播散型肺结核 4、结局: ①自然痊愈 ②恶化进展: 淋巴道播散(多见):瘰疠 支气管播散(少见):形成空洞、干酪性肺炎
血道播散(多见):血源播散性结核 (二) 1、全身粟粒型肺结核 (1)肉眼:全身器官有粟粒大小结节,均匀分布,灰白带黄,圆形(图2) 急性:大小一致,排列密集 慢性:大小不一,新老不一 血源播散型肺结核 肺结核病

10 局灶型肺结核 镜下:结核结节、细胞渗出、干酪性坏死(图3)
(2)机体抗力极差或大量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应用 结核性败血症(最剧烈,迅速死亡)。 2、肺粟粒型结核 (1)肉眼: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密布灰白或灰黄色粟粒大小结节,微隆起于切面。 (2)分类: 急 性:起病急,全身毒血症状,可伴发结 核性脑膜炎 亚急性:免疫力较高,病灶多在两肺上 中部,大小不均,新旧不等, 慢 性:较对称分布,无明显毒血症状 局灶型肺结核

11 结 核 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 1、概述: ① 再次感染结核菌 ② 多见于成年人→“成人型肺结核”
1、概述: ① 再次感染结核菌 ② 多见于成年人→“成人型肺结核” ③ 机体已有免疫力,也有过敏性(变态反应)。 2、病变特点: ① 病变多从肺尖或锁骨下开始,右肺多见; ② 机体已有免疫力,病变多限于肺内,肺门淋巴结较少累及; ③ 病变主要沿支气管扩散; ④ 病程较长,病变复杂多样。

12 结核病 3、几种常见的类型 (1) 早期、相对静止的慢性肺结核 局灶型肺结核
① 病变:肺尖部见少数散在灰白色小结节,外周纤维化明显,分界清楚 ,范围小,以增生为主,中央可见干酪性坏死。 ② 临床:无明显自觉症状,属无活动性肺结核。 ③ 转归: 纤维化、钙化--痊愈 免疫力下降--浸润型 结核病 局灶型肺结核

13 结 核 病 (2) 最常见,为临床上能发现的早期肺结核类型 ① 病变: 围灶性浸润 中心--干酪样坏死 周围--渗出性肺炎 A、治疗及时:吸收消散、纤维化、包裹、钙化 B、治疗不及时,抵抗力下降: 干酪样坏死扩大 急性空洞 愈后 肉芽组织增生 瘢痕 塌 陷 条索状瘢痕 经久不愈 慢纤空 ② 临床:病灶多在锁骨上、下,X线示 片状 、絮状阴影 浸润型肺结核

14 (3)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成人慢性肺结核的常类型 ① 病变:三种病变并存 A、慢性空洞:壁厚、较整齐 内层:干酪样坏死物质,含大量结核菌 中层:结核性肉芽组织 外层:纤维组织增生 洞内:可有血栓形成并机化栓塞的血管 B、空洞附近:在空洞下有成群小结节, 由上至下扩散,上部病灶较大,纤维 化明显,下部较新鲜 C、纤维化:上述两种病变均可出现,还 可引起肺膜增厚 ② 临床:病程长,多变化,发热、咳嗽、咯 血、盗汗、消瘦、疲乏等 。 结核病

15 X线:肺纹呈垂柳状阴影,纵膈向病侧牵引,健侧有代偿性肺气肿。 ③ 转归: A、空洞塌陷、愈合 B、空洞扩大 a、侵蚀血管 痰中带血、咯血 b、侵犯胸膜,穿破 气胸、脓气胸 c、带菌的干酪样坏死物随痰咯出 C、与外界相通 继发感染 ④ 治疗:不易愈合 a、洞内空气压力高,不易闭合 b、壁厚,血不易进入

16 (4) 干酪性肺炎(“奔马痨”) 见于抵抗力极差和对结核菌敏感性过高的患者,青年多见。 ① 病变: 肉眼: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肺叶肿大、实变、干燥、切面黄色干酪样,干酪样坏死,可形成急性空洞 小叶性干酪性肺炎:或见多数小的灰黄色变质坏死区互相融合 镜下:广泛干酪样坏死, 周围肺泡内含 大量巨噬细胞、液体、纤维素渗出。   ② 临床:高热、咳嗽、呼困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可迅速死亡。

17 (5) 结核球   相对静止的病变 ① 来源:   A、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   B、结核空洞引起的支气管阻塞   C、多个结核病灶融合
  ② 病变: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形 干酪样坏死灶,直径2cm以上,常位于肺上叶,结 节外肺组织无病变或轻度。 ③ 临床:病情稳定,常无症状,易误诊为肿瘤 ④ 治疗:药物不易进入,多用手术切除

18 (四) 结核性胸膜炎 1、结核入侵胸膜途径 (1) 表浅的肺内结核灶直接扩展到胸膜 (2) 肺门淋巴结内的结核菌扩散到胸膜 (3) 经血路扩散到胸膜 2、部位:多发生在肺结核或肺门淋巴结结核的同侧,两侧同时发生少。 3、分类: (1)渗出性胸膜炎 较常见 ① 对象:较大的儿童或青年 ② 条件:多发原发性肺结核的过程中,且多发于原发综合征同侧胸膜,由原发灶或肺门淋巴结中的结核菌播散至胸膜。 ③ 病变:浆液纤维素性炎

19 ④ 临床: 渗出多 胸腔积水,血性胸水 渗出少 摩擦音
⑤ 转归: 吸收:治疗后1~2月 纤维素性胸膜炎 机化粘连 (2)增生性胸膜炎 ① 条件:肺膜下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胸膜。 ② 部位:肺炎多见,多为局限性.。 ③ 病变:增生为主,少有积液。 ④ 转归:局部胸膜增厚、粘连。 小结: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 的区别〈表格〉

20

21 肺结核病 三、肺外结核 特点: ① 常见于肠、腹膜、肾、生殖系统、脑膜、骨关节、淋巴结 ② 呈慢性经过
特点: ① 常见于肠、腹膜、肾、生殖系统、脑膜、骨关节、淋巴结 ② 呈慢性经过 ③ 除淋巴结、消化道、皮肤外,其余多为原发性肺结核血源播散性所形成的潜伏病灶所致。 (一)肠结核 1、原因:原发性、继发性 2、部位:回盲部,次为升结肠。

22 3、分型: (1)溃疡型 ① 病变:溃疡呈环状或带状,其长径与肠轴垂直,边缘不整(鼠咬状,底部有干酪样坏死,其下为结核肉芽组织;在浆膜面有纤维素和多数灰白色结节,连接成串)。 ② 临床:腹泻、腹痛、营养障碍及结核中毒症状,少有出血,肠穿孔发生 ③后果:梗阻、粘连 (2)增生型 ① 病变:肠壁内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纤维组织显著增生,肠壁高度肥厚变硬,肠腔狭窄。 ② 临床:慢性不完全性低位肠梗阻,右下腹可扪及包块,易误诊为肠癌。

23 (二)结核性腹膜炎 多见于青少年 1、湿型 腹膜——充血,其上有大量结核结节,一般无粘连。 腹腔——大量腹水,草黄色/血性 2、干性 腹膜——结核结节及大量纤维素性渗出,易粘连,网膜一般增厚、变硬、缩短。可出现瘘管、慢性肠梗阻。

24 (三)肾结核病 1、对象:20~4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病变:多为单侧性,一般始于皮、髓质交界处或乳头体内。 3、临床: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等。 (四)骨及关节结核: 1、对象;儿童、青少年,多由原发综合征引起。 2、部位:骨结核:脊椎骨、指骨、长骨骨骺 关节结核:髋、膝、踝、肘关节。 3、病变: (1)脊椎结核:C10~L2多见,椎体塌陷、变形;冷脓肿 (2)关节结核:多继发于骨结核。病变始于干骺端,关节鼠、窦道

25 复习思考题 1、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原 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有何区别? 2、何谓结核结节? 3、肠结核的溃疡有何特点? 肺结核病

26

27 肺门淋巴结核

28 结核结节(高倍镜下):可见郞格罕氏巨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纤维母细胞。

29 粟粒性肺结核(低倍镜下)

30

31 粟粒性肺结核(大体)

32 肺原发综合征:由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节结核、淋巴管炎组成。X线可见成哑铃状


Download ppt "结 核 病 目的要求: ① 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掌 握基本病变及转归,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继发性肺结核的常见类型、病理变化特点。 ② 了解肺外结核病,肠、肾、脑、腹膜、骨、关节及淋巴结核的病变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