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2 问: 比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 ? ②性质相同,都是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①时间相近,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②性质相同,都是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③根源在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长期政策失误造成的矛盾积累,都是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造成人民思想混乱,导致各国党的分裂和蜕变;都受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④共同影响:苏联和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崩溃,世界走向多极化,世界局势趋向缓和。改变了欧洲政治,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北约扩大。

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答:不是。 1、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苏联模式)的失败。  2、是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曲折。

4 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教训?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③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④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⑤要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⑥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⑦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5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两极格局的结束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原因: ①直接原因: 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两极格局的结束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原因: ①直接原因: 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 ②根本原因: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④重要原因: 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崛起

6 2、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这些因素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①俄罗斯: 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经济发展缓慢,受到北约的挤压
②美国: 惟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③日本: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日美欧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④欧洲: 一体化进程扩大了欧盟的力量,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⑤中国: 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因素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

8

9 3、一超多强,走向多极 ①美国: 惟一超级大国,综合国力世界第一 ②俄罗斯: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核俱乐部主要成员 ③欧洲:
现在仍不能做到用“同一种声音”说话 ④日本: 对历史问题不负责任制约了日本向政治大国的迈进 ⑤中国: 仍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0

11

12 二、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霸权主义: 表现:
是指大国或强国凭借实力,按照本国意志,对他国内政进行干涉、控制,侵犯他国领土,统治他国的一种政策。 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 所谓“人权高于主权”,就是以霸权代替人权,是为干涉别国内政,对主权国家动武制造借口。 表现: 海湾战争、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9·11”事件后以反恐为名到处扩张、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13

14 2、地区冲突 原因: 霸权主义、旧格局被打破 表现: 巴以冲突、印巴冲突、阿富汗问题、车臣问题、朝鲜半岛核危机等
问:可以看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焦点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亚洲 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殖民统治时间长、灾难深、遗留问题多

15

16 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1)国际裁军的进展 原因: 综合国力竞争代替单纯的军事竞赛;美国谋求以军控限制其他国家。 关键:
防止核武器的扩散 进展: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通过 倒退:特别是美国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7 (2)地区缓和:如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始对话等。
我姓金,你也姓金,两个兄弟一家亲。 金正日(左)和金大中的一个拥抱 化解了半个世纪的坚冰。 韩国总统金大中(左)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签署了四点协议后, 一起举手欢庆。

18 巩固小结: 冷战后国际形势有哪些特点?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和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19 知识掌握 1.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
1.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 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B.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 D.两种意识形态的争夺 (1999年上海高考题) 2.冷战结束后,面临严峻政治经济问题的国家或地区是( ) A.日本   B.朝鲜半岛   C.俄罗斯  D.欧洲联盟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瓦解 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D.经济出现多极化

20 知识掌握 4.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是( ) A.和平和发展 B.美国的霸权主义 C.冷战的威胁 D.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
5.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   D.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 6.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后( ) ①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出现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②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力图建立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③北约原有的防御色彩尽失,已成为美国新炮舰政策的工具④南联盟是北约实施21世纪“战略新概念”的实验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 重点、难点 1.现代史上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 (1)第一次: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资本主义大国联合包围苏联的格局。 (2)第二次:二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 (3)第三次: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结束,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处在新旧格局复杂交替的过渡时期,即暂时以“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为特征的多元化格局。


Download ppt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