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一、国际形势的 发展与特点

3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主题

4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形势的分析

5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两个中间地带 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 亚洲 日本 大洋洲 北美加拿大 非洲 拉丁美洲 欧洲 第一个中间地带
第二个中间地带

6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三个世界 “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第一世界 第二世界 第三世界 美国 苏联 日本 欧洲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其它发展中国家

7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不允许任何外国的干涉,中国自己也决不称霸。
世界在变化,不是一两个大国所能管住的。各国人民应管各国人民的事情,不允许任何外国人的干涉。 而且,即使中国将来物质发展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不搞强加于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8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9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

10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避免,我们可能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

11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在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12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三,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13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14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5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3、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时代主题的思想

16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21世纪世界格局基本态势

17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三个总体 三个局部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18 黎巴嫩的贝鲁特上空弥漫着以色列空袭后的烟雾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局部战争有限化与“人事代理战争”扩展化 南亚地区印巴对抗、冲突不断 黎巴嫩的贝鲁特上空弥漫着以色列空袭后的烟雾

19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2)不对称战争频繁化与霸权意图明朗化 美国进攻伊拉克

20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3)恐怖主义泛化与反恐斗争扩大化 西班牙2004年3月11火车连环爆炸案 俄罗斯9.1人质劫持危机 美国911事件

21 美国军费开支已占全球军费总额48% 将继续上涨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4)军备竞赛升温与国际交往加深并行化. 美国军费增长的趋势 2000年2889亿美元 2002年3310亿美元 2004年4005亿美元 2006年4415亿美元 2007年4480亿美元 2008年6070亿美元 美国军费开支已占全球军费总额48% 将继续上涨

22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美国 欧盟 日本 俄罗斯 中国 印度 1990年 2000年4月 1997-1998年 1990年 1997年
1994年 1998年 2000年8月 俄罗斯 中国 1996年 印度

23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5)实力非均衡化与 “恐怖平衡”化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的五个核武国家 美国 5,735/9,960枚 [2]1945年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的五个核武国家 美国 5,735/9,960枚 [2]1945年 俄罗斯(前身为苏联)5,830/16,000枚 [3]1949年 英国<200枚 [4]1952年 法国350枚 [5]196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30枚 [6]1964年 其他已知核武国家 印度(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40-50枚 [7]1974年 巴基斯坦(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30-52枚 [8]1998年 朝鲜(已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1-10枚 [9]2006年 未正式宣称拥有的核武国家 以色列 枚 [10]未知

24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投放长崎原子弹:胖子 “胖子”:重约4.9吨,长3.6米,直径1.5米,TNT当量2.2万吨,是一枚“收聚式”钚弹。这枚原子弹的爆炸,使长崎市23万人中有15万人死伤和失踪,城市毁坏程度达60%--70%。 美国正在研制的第四代核武器“纯热核武器”,爆炸后没有任何放射性。

25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江泽民指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和胡锦涛都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江泽民指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胡锦涛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

26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27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8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颁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29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政治力量

30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美国欲称霸世界,可称一超 俄罗斯仍是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日本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欧盟也是世界多极化中的的一极  中国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一席之地

31 当前表现: “一二三五体制”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一”:综合国力看,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二”:军事力量看,美俄是军事上的两极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当前表现: “一二三五体制” “一”:综合国力看,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二”:军事力量看,美俄是军事上的两极 “三”:经济实力看,美日欧是经济上的三极 “五”:政治实力看,美中欧日俄是政治上五极

32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33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整体设计——美国 发动机——德国 电子产品——日本 座椅和内饰——马来西亚和中国 车身——韩国
车底盘——英国 面向欧洲市场的组装——波兰和意大利 方向盘和电线——墨西哥

34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5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积极方面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展和推广,促进市场开放、加强竞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6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全球化导致对国家主权的侵蚀.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不利方面
全球化在一定时期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与矛盾. 全球化增加了各国发展的脆弱性. 全球化引起的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许多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复杂化.

37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一,新科技革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财富增长速度;
(3)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新科技革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财富增长速度; 第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机会和条件; 第三,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成本,导致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全球化。

38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39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形成

40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自二十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41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42 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43 (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44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45 (1)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46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二、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47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48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独立自主是指: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也决不欺凌任何一个弱国。对于国际事务,始终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决定对策,决不拿原则作交易。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新中国一切外交政策的灵魂。

49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战后到50年代末:“一边倒”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40年和28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50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一,“一边倒”的方针 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坚定不移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第二,“另起炉灶”的方针 就是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以承认,将驻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看待而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查处理。 第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就是要在彻底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及其影响后,再让这些国家的客人进来,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51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2)20世纪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 关系: ★加强同亚非拉国家关系; ★反苏反美; ★突破与西欧国家的关系。

52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3)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关系: ◆调整中美关系; ◆中日建交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3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外交战略的转变:“真正的不结盟”战略。 外交方针的确立

54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1)外交战略的转变:“真正的不结盟”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邓小平

55 处理国家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 坚持国家主权独立,不受大国意志左右,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不结盟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不屈从   处理国家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 不划线   坚持国家主权独立,不受大国意志左右,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   不与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不对抗

56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2)中国新时期外交方针的确立 第一,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57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58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三,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59 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3、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的必然性 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60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案例】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
1949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周恩来以外交部长身份发表了题为《新中国的外交》的讲话。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这是周恩来对旧中国100多年屈辱外交史作的一个十分生动形象的总结。他多次提出:“我们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 在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处处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如要求尼克松坐中方专机(尼克松要求坐美国的专机)。1958年,赫鲁晓夫无视中国的独立主权,提出“关于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建议”,毛泽东与周恩来一起顶了回去。1960年7月11日,周恩来审阅聂荣臻关于科学技术合作的报告并做了多处旁批,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正是这种精神,中国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搞出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证实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创造能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61 【讨论】周恩来被称作“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同学们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领导人的外交轶事。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讨论】周恩来被称作“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同学们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领导人的外交轶事。

62 【教师点评】周恩来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始终坚定不移地站立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的原则立场上,决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教师点评】周恩来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始终坚定不移地站立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的原则立场上,决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63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64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周恩来1955年4 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会议发言

65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 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66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目标 和 平 共 处 准则 平 等 互 利 措施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保证 互 不 侵 犯 前提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67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

68 “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69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70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二)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71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Download ppt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