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2 【内容】 一、电影的诞生 (一) 原理 (二)技术条件 (三)爱迪生的贡献 (四)“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二、 黑白默片的发展
(一)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短片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 (三)鲍特的创新 (四)格里菲斯的对蒙太奇艺术的完善 三、电影的成熟 (一)1927年,第一部有声片面世 (二)1935年,第一部彩色片面世

3 风扇高速旋转时像叶片连在一起; 雨滴下落看起来连成一条线。
一、电影的诞生 (一)原理 “视觉暂留”原理 就是客观事物对眼睛的刺激停止后,它的影像还会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存在0.1秒到0.4秒 。此原理由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托于1829 年发现。

4 1834年,英国霍默发明“走马盘 ”(图)。

5 (二)技术条件 照相术的发展 1823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第一张照片,曝光时间14小时。 1839年,曝光时间30分钟。 1840年,曝光时间20分钟,拍摄人体。 不久,摄影时间为一两分钟。 1851年,曝光时间缩短到几秒。 年,英国摄影师慕布里奇的“奔马”拍摄实验。

6 历史上第一次对运动状态的真实记录

7 (三)爱迪生的贡献 1、首创凿孔胶片 2、发明“电影视镜” 思考: 1887年和他的助手狄克逊在胶 当“电影视镜” 传入中国后被称为什么?
片间发明了凿孔方法解决了活动 照片的放映问题。 2、发明“电影视镜” 1894年发明,它像一只大柜子, 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装有50英尺的凿孔胶片,绕在一组小滑轮上,当马达开动后,胶片便渐渐移动,画面循环出现。

8 你看过《火车进站》等史上最早的电影吗? (四)卢米埃尔兄弟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
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成为公认的“电影之父”。 你看过《火车进站》等史上最早的电影吗?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路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自己摄制的12部纪实短片,每部一分钟左右。

9 二、黑白默片的发展 (一)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短片 1、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是“纪实主义电影”的先驱。
2、开创了多种电影形式,开创了纪录片、喜剧片、追逐片、科幻片的先河。

10 1895、12、28,世界上第一次活动电影正式公映,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等。至此,世界上第八艺术,光和影的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了。

11 “技术主义电影”的先驱。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 1、把戏剧表现手法移植到电影中来,把布景、道具、剧本、等戏剧要素吸收到电影制作中,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 2、发现“停机再拍”的方法。 3、首次把照相特技应用到电影,如手工着色等。 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为什么最终没落?

12 (三)鲍特的创新 1、运用剪辑手段拍电影,1902年完成《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2、1903年《火车大劫案》开创了交叉蒙太奇的先河。 3、把摄影机从摄影棚中解放出来,注重情节的发展,注重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 。 4、把同景的戏一起拍摄,然后根据剧情需要剪辑。

13 (四)格里菲斯对蒙太奇艺术的完善 1、把场面分割成若干镜头。
2、成功地运用不同景别、多变的角度、机位和移动摄影等方法,运用“圈入圈出”、“闪回”等技巧。 3、注重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创造“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节奏性剪辑。

14

15 《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反映了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白人组织三K党对付黑人的残暴行为的情节充满了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序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它是第一部以镜头为基本组织单位的电影故事片,在电影技巧上开创性地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

16

17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后来,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

18

19 奥斯卡奖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世界级电影奖。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斯·B·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对电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1928年,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裸体人像。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

20 三、电影的成熟 (一)1927年,第一部有声片面世
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有声片时期的开始,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 (二)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面世 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电影《浮华世界》诞生,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电影成为成熟的艺术。

21 电影的发展 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 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的时期。
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的时期 。 ,电影艺术走向成熟。 年,电影艺术四足而立 1960年至今,多样创新发展。

22 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的时期。 法国 卢米埃尔兄弟 法国 梅里爱 美国 鲍特

23 1913-1926 无声电影走向成熟的时期 美国 格里菲斯 拍出两部电影艺术的奠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 。
美国 格里菲斯 拍出两部电影艺术的奠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 。 美国 卓别林 电影的最大特色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特色。 苏联 爱森斯坦 为蒙太奇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 。

24 电影艺术走向成熟的时期 1927年,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1935年,彩色电影的诞生,使得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十年代,欧洲先锋派电影。

25 1946-1959年 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1、美国电影在战后一段时间里,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冷遇;
2、战后的苏联及其东欧国家形成四足一方,大体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传统轨道缓慢发展,少有突破和进展,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出了有感情冲击力的战争片和人物传记片。如《青年近卫军》、《攻克柏林》。在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电影在"解冻文学"的思潮影响下,开始走出僵化的模式。

26 3、西欧的电影大国,如英、法、德、意,构成当时四足并立的另一极。战争留下的阴影和经济困难的制约,西方电影进入特殊的时期,在困难和对手挑战下,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刺激了西欧现实主义电影的繁荣发展。按其总体发展规模的顺序为:意大利、法国、德国等。 4、在东方,主要是日本、中国、印度的电影出现了长足的新发展,并先后进入了世界大国之列。日本电影在东方起步较早,二战期间日本电影步入歧途,而战后不久便获得新生。尤其在1950年黑泽明的《罗生门》后,日本电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27 中国电影自1905年的《定军山》戏剧片以来,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严重染上了半殖民的文化色彩,在畸形的发展。三十年代初、中期出现过左翼进步电影的高潮,产生过一些如《狂流》、《春蚕》、《马路天使》等影片。《马路天使》是中国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意大利影评家卡尔拉奇赞为“意大利引以自豪的新现实主义还是在中国上海诞生的”! 1934年的《桃李劫》和《风云儿女》是左翼中国电影政治片的代表作品。1948年1959年,中国出现了两次现实主义电影创作高潮,涌现了一批跻身于世界优秀作品之林的作品,一次是以1948年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为代表的作品;另一次是以1959年的《林家铺子》、《风暴》、《老兵新传》为代表的作品。这两次创作高潮带来的中国优秀电影作品为新中国的电影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8 印度电影在三十年代开始也有了较好的狭窄的发展。进入本时期后,印度电影因受意大利、法国和苏联电影的影响,逐渐从追求豪华的音乐歌舞片而转向现实。1953年,拉基·卡普尔导演的《流浪者》和比麦尔洛埃的《两亩地》等影片标志着印度电影的新面貌。在1955年,印度影片产量达285部,成为世界电影产量第一大国。

29 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是意大利的新实主义电影。

30 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的新时期。本时期世界电影已由过去的四足分立并进变成了全球性大发展。
1960年至今 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的新时期。本时期世界电影已由过去的四足分立并进变成了全球性大发展。 这时期就连拉丁美洲、远东、阿拉伯世界和黑非洲电影都有了可观的发展,这一时期,香港电影发展到充斥着整个中南亚电影市场,并影响着整个大陆的局面。

31 世界电影史上又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第三次革新运动。这次电影运动始于法国,自1959年新浪潮兴起,法国电影出现了一条全新的、有效的打破商业电影垄断制片的道路。
拉丁美洲电影有了新发展。 在美国出现了"新好莱坞"电影;在西德有"新德国"电影;在日本和中国八十年代以后也都先后出现了自己的"新浪潮"电影。这一时期层出不穷的电影思潮和学派的特点,都是为了本国或本地区电影创作的突破和创新,他们为推动电影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 参考书目和网站 《电影的观念》(美)斯坦利·梭罗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3年
《电影的观念》(美)斯坦利·梭罗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年 《解读电影》 (美)布鲁斯·卡温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年


Download ppt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