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从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谈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趋势
莱 芜 市 畜 牧 兽 医 局 魏述东 局长 研究员
2
内 容 一、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二、莱芜猪保种利用与发展几十年取得的经验和体会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内 容 一、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二、莱芜猪保种利用与发展几十年取得的经验和体会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四、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在地方猪保种利用中的作用
3
前 言 地方猪种资源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是畜牧生猪产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一个地方品种就是一个基因库,是培育新品种的基础 每一个地方猪种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各具种质特点。地方猪种资源一旦丢失,就丧失了其再生性
4
前 言 解放后我国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畜禽资源的保护工作,特别是猪种质资源的保护
前 言 解放后我国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畜禽资源的保护工作,特别是猪种质资源的保护 1982品种资源调查及 1986年版《中国猪品种志》,我国现有猪种遗传资源60个,其中地方品种48个,培育品种12个 38个地方猪种进入2006年《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5
前 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已由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求,风味品质俱佳的猪肉成为高收入阶层的首要选择
前 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已由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求,风味品质俱佳的猪肉成为高收入阶层的首要选择 地方猪种利用成功的范例 :“桂宝”(陆川猪)、金华猪、香猪、苏太猪、“古淮”(淮猪)、“黑六”(北京黑猪)、“黑珠”(民猪)、“莱黑”(莱芜猪)等
6
一、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一)莱芜猪的保种 (二)莱芜猪的利用 (三)莱芜猪的产业化开发
(四)“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对莱芜猪保种利用与 开发产生的作用
7
一、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一)莱芜猪的保种 莱芜猪属黄淮海黑猪的典型代表。它的历史饲养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
1982年莱芜猪被《中国猪品种志》收录,2004年取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 2006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08年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莱芜猪是全国生猪生产育种上推广利用最多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
8
莱 芜 黑 猪 莱芜猪公猪 莱芜猪母猪
9
(一)莱芜猪的保种 1.开展猪种普查,制定保种方案 58、65、78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普查 数次修订发展规划和保种选育方案
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一)莱芜猪的保种 1.开展猪种普查,制定保种方案 58、65、78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普查 数次修订发展规划和保种选育方案
10
(一)莱芜猪的保种 2. 建立资源保护场,组建保种群 1973年建立国营猪场---莱芜猪保种繁育场
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一)莱芜猪的保种 2. 建立资源保护场,组建保种群 1973年建立国营猪场---莱芜猪保种繁育场 1978年在莱芜县苗山公社建立莱芜猪保种场 1978、1982年两次组建保种群,建立了75头含6个血统、36个母祖系的保种选育基础群和40头规模的繁育群 2000年由国家、省、市三级投资300万,建立了占地50亩,建筑面积3000m2的高标准原种场。 莱芜猪存栏:核心群400头,繁育群1000头 ,社会生产群7000头
11
1991年在莱城区孙故事村组建莱芜市莱芜猪种猪繁育场 2000年新建占地50亩,建筑面积3000m2的莱芜猪原种场
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1973年由泰安地区组织建立莱芜猪保种繁育场 1978年在莱芜县苗山公社建立莱芜猪保种场 1991年在莱城区孙故事村组建莱芜市莱芜猪种猪繁育场 2000年新建占地50亩,建筑面积3000m2的莱芜猪原种场
12
(一)莱芜猪的保种 3. 明确保种选育方式和方法
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一)莱芜猪的保种 3. 明确保种选育方式和方法 保种方式 :以保种场核心群自群繁育保种为主,社会开展杂交利用、保种区保种为辅,实行动态保种 ,研究探讨了冷冻保存精液保种。 保种方法:以莱芜猪自群继代选育为主要方法,进行不完全闭锁继代选育,以群体遗传学理论为基础,尽量控制群体近交增量为原则,通过增大群体有效含量,确定合适的公母畜比例和留种方式,避免近亲交配及延长世代间隔,减少基因流失
13
(一)莱芜猪的保种 4.进行世代选育,保纯优良基因
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一)莱芜猪的保种 4.进行世代选育,保纯优良基因 自1983年至2008年,进行2-3年一个世代的保种选育,目前,已连续完成了9个世代的本品种选育,使莱芜猪的不良性状得到改善、经济性状得到提高、遗传性能更加稳定、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研究、保纯了与莱芜猪繁殖、肉质、抗逆性等性状相关的主效基因,并将其应用到后备猪选育过程中
14
莱芜猪9世代繁殖、育肥及产肉性能遗传改进量 莱芜猪育肥、产肉性能(g,cm2,%,:1)
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莱芜猪9世代繁殖、育肥及产肉性能遗传改进量 莱芜猪繁殖性能(头、 kg) 世代 窝数 产仔数 产活仔数 60日龄育成头数 60日龄育成窝重 X±SX 1 235 14.94±0.28 12.26±0.23 10.97±0.19 144.62±2.98 9 215 15.06±1.51 13.72±0.79 12.07±0.11 158.93±2.67 莱芜猪育肥、产肉性能(g,cm2,%,:1) 世代 肥 育 屠宰剥离 头数 日增重 料重比 屠宰率 眼肌面积 后腿比例 瘦肉率 1 47 327±8 4.87±0.43 25 67.35±0.49 15.78±0.63 24.97±0.23 46.08±0.67 9 157 411±10 4.53±0.18 98 70.10±2.31 16.72±2.82 26.78±0.26 46.64.±0.46
15
我们在进行莱芜猪保纯选育的同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种质特性研究。先后多批次进行了肉质种质特性、莱芜猪及杂交猪营养标准需要、莱芜猪高繁特性、莱芜猪生长发育特性、莱芜猪杂交利用特性等科学研究。种质特性的研究为莱芜猪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16
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二)莱芜猪的利用 莱芜猪具有繁殖率高、哺育力强、耐粗抗病、杂交优势明显、肉质细嫩香醇等特性,为充分发挥莱芜猪的资源优势,我们对莱芜猪进行了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和性能测定,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7
(二)莱芜猪的利用 1.利用莱芜猪,开展经济杂交 80年代利用莱芜猪进行二元杂交 ,筛选出了有良好繁殖性能的杂交母本大莱母猪
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二)莱芜猪的利用 1.利用莱芜猪,开展经济杂交 80年代利用莱芜猪进行二元杂交 ,筛选出了有良好繁殖性能的杂交母本大莱母猪 90年代后进行了大量的“汉大莱”、“杜长莱”、“杜汉莱”以及“汉杜大莱”、“杜皮大莱”、“长大大莱”等不同组合三元、四元杂优商品瘦肉猪推广 科研项目累计达60余项、获得各种奖励40多项,发表的论文43篇,取得科技专利4项
18
(二)莱芜猪的利用 2.培育专门化品种,拓展种质资源
自1996年开始,以莱芜猪为基础,通过导入大约克猪血统,经过6个世代的定向选育,培育出一个专门化母本新品种—鲁莱黑猪 2000年通过鉴定,2005年通过品种审定,山东省“十一五”期间主导推广品种 生产性能:经产总仔数14.6头、产活仔数13.3头,60日龄育成12.6头、日增重598g ,屠宰率73.55%,瘦肉率53.2%,肌内脂肪含量7.15% 鲁莱黑猪的培育为优质肉猪生产提供了一个专门化母本品种,拓展了种质资源 鲁莱黑猪公猪 鲁莱黑猪母猪
19
( 二)莱芜猪的利用 3.培育优质猪配套系,提高利用水平 2000年以后,利用莱芜猪、鲁莱黑猪、国外猪种培育专门化品系,进行配套系商品猪筛选
2005年4月欧得莱猪配套系通过省级鉴定验收 2006年12月鲁农Ⅰ号猪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配套系商品猪的培育与生产推广,大大提高了商品猪生产水平
20
配 套 系 生 产 性 能 欧得莱猪配套系 鲁农I猪配套系 组合 总产仔数 产活仔数 日增重 料重比 屠宰率 瘦肉率 肌内脂肪 组合
配套系母系 13.36±1.02 11.79±1.52 701±32 3.03±0.43 72.35±0.49 58.08±0.67 配套系父系 857±15 2.65±0.21 75.63±0.92 68.21±0.35 商品猪 816±14 2.90±0.14 75.85±0.50 62.32±1.70 3.68±0.12 鲁农I猪配套系 组合 总产仔数 产活仔数 日增重 料重比 屠宰率 瘦肉率 肌内脂肪 配套系母系 14.81±1.23 12.73±1.52 510±17 3.32±0.34 71.52±0.56 50.15±0.71 配套系父系 831±16 2.55±0.11 73.95±1.02 69.50±0.52 商品猪 742±8.7 2.99±0.12 74.64±2.16 58.39±4.40 4.01±1.37
21
(三)莱芜猪的产业化开发 对于地方猪种仅仅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快其开发利用,使其适应市场和现代商品猪生产的需要,为此,我们应立足于莱短期经济杂交,并着眼于莱芜猪长期的、有计划的、科学的开发利用
22
1.初始阶段: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先期开发,打造特色品牌
莱芜猪的产业化开发 1.初始阶段: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先期开发,打造特色品牌 2006年,为发挥莱芜猪种质资源优势和肉质品牌优势,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地方猪种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主导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莱芜猪产业化开发方案,组织成立莱芜猪研发中心,建立了莱芜猪繁育生产体系和特色品牌优质肉猪生态养殖基地,注册“莱芜黑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莱黑”牌猪肉产品商标。开发特色品牌猪肉制品,打造特色猪肉品牌 “莱黑牌”商标 “莱芜黑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特色产品
23
(1)大力研究、推广科学养殖方法,发展生产基地
莱芜猪的产业化开发 (1)大力研究、推广科学养殖方法,发展生产基地 制定宰前倒计时配方 推广自然条件下山场放牧或林间放养等生态养殖模式 建立商品猪生产场,利用微生态制剂发酵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根据莱芜猪的生物学特性,科学设计日粮,严格进行分阶段饲喂,提高莱芜猪肉质品质。
24
击昏 放血 打气 烫毛 刮毛 开膛 劈分 悬挂 冷吹 排酸 分割 真空 汽条包装 冷链物流
莱芜猪的产业化开发 (2)研究科学屠宰、分割、加工及包装技术流程,优化提 升肉品品质 在著名肉质专家安徽农业大学张伟力教授指导下,我们对莱芜猪屠宰、分割、加工及包装等流程进行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较科学的适合莱芜猪特点的屠宰、加工工艺 击昏 放血 打气 烫毛 刮毛 开膛 劈分 悬挂 冷吹 排酸 分割 真空 汽条包装 冷链物流
25
2.规模化开发阶段:与企“嫁”接,做大做强莱芜猪肉特色品 牌产业
莱芜猪的产业化开发 2.规模化开发阶段:与企“嫁”接,做大做强莱芜猪肉特色品 牌产业 2008年,在市政府主导下,将莱芜猪、鲁莱黑猪的繁育、生产,莱芜猪、鲁莱黑猪的动物及产品名称、商标(“莱黑牌”)的使用权和繁育、饲养、加工控制技术转让给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 六润食品有限公司鸟瞰图
26
2. 规模化开发阶段:与企“嫁”接,做大做强莱芜猪肉特色品牌产业
莱芜猪的产业化开发 2. 规模化开发阶段:与企“嫁”接,做大做强莱芜猪肉特色品牌产业 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建设高标准的屠宰及肉食品加工中心和现代化养殖基地 ,力争五年内出栏莱芜猪20万头 2009年,六润食品有限公司被指定为第十一届全运会肉类食品独家供应商 六润食品有限公司特色产品
27
(四)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对莱芜猪保种利用 与开发产生的作用
自2003年“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成立以来,我们积极 参加协作组组织的各项活动, 协作组邀请国内专家多次对 莱芜猪保种利用、开发进行了科学指导和帮助
28
(四)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对莱芜猪保种利用
与开发产生的作用 1. 通过加入协作组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对地方猪种种质资源价值的认识。 2. 通过参与协作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得到了信息,学习了解了国内其他猪种保护利用与开发的方法和措施,取得了经验。 3. 通过参加协作组,使莱芜猪走出了山东,走向了全国,使全国同行了解了莱芜猪,也了解了我们所做的工作。
29
(四)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对莱芜猪保种利用与开
发产生的作用 4. 协作组多次组织邀请专家顾问对莱芜猪育种路线,利用途径进行了论证研究,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少走了弯路 5. 在协作组专家顾问的启迪下,我们学习了其他猪种的开发经验,制定了开发路线,较早实现了开发利用,发挥了莱芜猪的经济社会价值 6. 在协作组及专家顾问的帮助下,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莱芜猪保种、育种路线及选育方法,挖掘了莱芜猪种质资源价值
30
二、莱芜猪保种利用与发展几十年取得的经验 和体会
(一)取得的经验 1个中心:始终以保种选育为中心,连续30年不动摇 2个特色:以莱芜猪肉质优良、繁殖力高这两个特色性状为主要保护、选育与开发对象 3个创新:保种方式创新,始终坚持动态保种,与时俱进 选育创新,在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以莱芜猪独特优良性状作 为育种素材,培育新品种(系) 开发利用创新 ,先期开发,打造品牌、市场基础,后期与企业 结合,做大、做强莱芜猪产业
31
二、莱芜猪保种利用与发展几十年取得的经验
和体会 (一)取得的经验 4个结合 :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紧密结合,争取市委、市政府在资 金、政策等方面的倾斜 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夯实莱芜猪基础性 研究 与企业紧密结合,利用企业资金、市场优势,做大、 做强莱芜猪产业 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机密结合,通过科研项目的立项、 实施,促进莱芜猪的保种利用与开发
32
二、莱芜猪保种利用与发展几十年取得的经验 和体会
(二)体会 对地方猪种资源的充分认识,是保种利用工作的基础 建立稳固的保种繁育场、组建有效保种群是保种利用科研工作的前提 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是保种工作的基本保障 有一支坚定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是搞好保种工作的关键 在开发利用中进行保种、科研,实行动态保种是保种工作的有效措施 协作组的引导与指导,是莱芜猪保种利用与发展的助推器
33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地方猪种保种利用指导思想 立足于保护,着眼于开发,以保种为基础,持续保持地方猪种优
良特性;以科技为手段,创新保种选育技术;以开发促保护,加大 保护力度,健全国家省、市、县分级负责的保种投入机制。统一规 化,市场化运作、使保种、利用、开发形成一体,使种质优势转变 为产业优势把我国地方品种保护开发推向一个新阶段
34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二)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畜禽品种资源是极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是培育优质、高产 “专门化品系”的育种素材 是培育高档特色品牌猪肉的种质材料 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
35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地方猪种保护的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对农业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种植业领域
在养猪业,对品种改良、种猪场建设支持较多 ,资源场的资助力度不够 许多科研工作者靠对地方品种资源的感情和社会责任在艰苦的工作 猪种质资源是育种及生物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和战略性储备资源 地方猪种是公益性社会资源,也是社会商业资源,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有效的政策支持
36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四)建设有效地资源保种场,组建有效的保种群
科学标准的资源保种场 :选址、布局、圈舍设计、人员、档案、仪 器设备 有效保种群:血统来源基本相同,分布区域相对连续,与所在地自然生 态环境、文化及历史渊源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未与其他品种杂交,外貌特征相对一致,主要经济性状 遗传稳定 具有一定的数量和群体结构
37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五)持续进行保种选育,开展种质特性及种质资源测定与研究。建立研究平台
地方猪种的保种选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如一日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间断保种选育工作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起地方猪种研究平台,进行地方猪种质特性控制及种质资源测定与研究 系统深入了解地方猪种质特性,为品种资源的保存、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38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六)挖掘地方猪种优异基因资源,开展利用途径研究 地方猪种的研究还有盲区,还有很多优良性状未被发觉
地方猪种质资源具有多样性,并各具特点,是培育新品种(系)的良好素材 未来的猪的育种工作,应重点发掘一批有利用价值的特效基因和优异育种新素材
39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七)社会化商品生产利用及产业化开发 培育适合我国中小规模饲养的专门化品系 培育有中国特色的配套系
开发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猪肉产品
40
(八)我国地方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三、对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 (八)我国地方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1.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 中央、省应按照相关要求,成立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专事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管理工作 把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所需经费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保证每年均有适当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和补助标准
41
(八)我国地方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2. 树立开发式保种理念,建立多元化保种机制 一是经济杂交。充分利用中国猪种与西方猪种的遗传差异,通过杂交来获取明显的杂种优势和性状互补效应 二是新品种(系)培育。选择优良的地方猪种,采用育成杂交法,通过多世代选择,将优良性状加以固定,以培育出新的品种或品系 三是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特异性是开发名、特、优、新产品的潜在资源,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42
(八)我国地方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3. 吸纳企业参与,建立多元化保种机制 一是建立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保种区和基因库;二是培育大型商品性育种公司,参与保种和商业性开发开发 三是保种利用机制可纳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行企业化运作,用企业理念承担社会义务
43
(八)我国地方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4. 搞好规划与研究,建立畜禽资源管理规范 目前,以国营场为主的保种体系已被打破,而新的体系还没有形成。保种很大程度上承担的是国家责任、尽的是社会义务,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法规的约束 保种实施的主体应该是多样的,要搞好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规划与相关特性研究,出台畜禽资源管理规范,才能使我国猪种资源科学、有序的可持续保纯
44
四、协作组在地方猪保种利用中的工作展望 今年是“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协作组”成立7 周年。经过7年的风雨洗礼,协作组由一颗初生的幼苗已经成长为一棵生机盎然、能抗烈日和风雨的劲松。协作组自成立以来,在指导、协调地方猪种保种、利用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协作组”必将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将努力实现一下目标:
45
四、协作组在地方猪保种利用中的工作展望 1. 为地方猪的保种利用逐步建立起信息网络平台
1. 为地方猪的保种利用逐步建立起信息网络平台 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将为我国地方猪种保种利用研究带来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从而有效保证信息沟通的永续性,提升日常办公和运营效率,打破制约保种发展的技术瓶颈,同时,新平台良好的运转也为地方猪种保种利用研究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条件
46
四、协作组在地方猪保种利用中的工作展望 2. 逐步建立起技术、人才、生产及企业联络的平台
2. 逐步建立起技术、人才、生产及企业联络的平台 协作组寻求在全国各地的保种工作者的联络渠道,把他们的详细住址、通讯方式、科研成果等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建立档案,建立起了保种工作者联络信息网。搭建起为推动地方猪种保护利用的技术、人才、生产及企业联络平台。
47
四、协作组在地方猪保种利用中的工作展望 3. 搭建起地方猪种研究、论坛和活动的组织平台
3. 搭建起地方猪种研究、论坛和活动的组织平台 协作组定期举办会议活动,各个协作组成员汇报自身研究进展及成果,并展开专题讨论,探讨地方猪保种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并最终由协作组顾问专家形成统一意见,指导下一步保种利用工作,推进地方猪保种利用整体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48
四、协作组在地方猪保种利用中的工作展望 4. 建立起育种分析的指导平台
4. 建立起育种分析的指导平台 协作组各成员单位把地方猪保种测定结果、数据提交协作组,协作组顾问专家在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后,反馈到各个成员,实现育种数据共享,建立育种分析平台,科学指导下一步的育种工作。 在条件成熟时协作组可建立育种终端分析平台,与各成员连网,进行育种数据集中分析处理,成员共享,使育种平台与企业结合,从而使现行的各自育种选种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地方猪种的性状水平。
49
四、协作组在地方猪保种利用中的作用 4. 建立起全国地方猪种特色品牌产业联盟和种质资源育种联盟
4. 建立起全国地方猪种特色品牌产业联盟和种质资源育种联盟 为增强地方猪种保护利用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未来在条件成熟时发挥协作组这个平台的作用,积极推动建立全国地方猪种特色品牌产业联盟和种质资源育种联盟。不但能为协作组成员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也有助于各成员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开拓。产业联盟的建立,能以较低的风险实现较大的范围的资源调配,使各协作组成员优势互补、扩展发展空间、提高行业竞争力,谱写地方猪种保护利用新篇章
50
谢谢 请多提宝贵意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