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學校教師如何關懷 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學校教師如何關懷 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校教師如何關懷 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

2 為什麼要瞭解家庭暴力 1.我們希望,孩子的成長是~ 愛、安全、快樂、健康、自信、希望… 2.但是,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卻經驗到~
傷害、痛苦、害怕、無助、自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 3.幸而,學校也是孩子重要的成長園地~ 學校拓展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幫助孩子經歷被愛、被保護、 被尊重… 4.所以,我們可以是孩子生命當中不可或缺的人生領航員~ 當我們愈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就愈有機會傳達對孩子 更多的接納與支持,然後,在孩子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讓 孩子知道--「你的未來仍然充滿盼望!」

3 讓我們一起想一想 Q:與暴力共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Q:暴力可能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

4

5 認識暴力的本質 控制:我要決定一切 --全部都得聽我的,你沒有說話的餘地! --你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不會這樣!
權力:我理所當然可以這麼做 --我就是有資格對你這麼要求! --誰教你…所以我才會動手… 佔有:你是我的所有物~ --你是屬於我的,我可以決定怎麼對待你! 貶低:我是你的一切 --沒有我,你什麼都不是! --你懂個屁!!

6 常見的家庭暴力類型 身體暴力:推撞、踢打、刺掐、灼燙、掌摑等。 言語暴力:羞辱、曲解、不信任、苛責、挑剔、嘲弄等。
精神暴力:恐嚇、威脅、控制經濟、限制行動自由、目 睹家暴等。 性暴力 :強暴、亂倫、不當性對待等。 不論是何種暴力類型,當兒童長期生活在充滿暴力威脅 的家庭氣氛之下,對兒童的身心發展都將造成相當大 的影響與傷害。

7 家庭暴力的基本概念 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各種社會階層、宗教、種族、 學歷背景等群體之中。 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任何型態的親密關係中。
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各種社會階層、宗教、種族、 學歷背景等群體之中。 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任何型態的親密關係中。 暴力行為是學習而來的,所以暴力行為是可以被改 變的。 當施暴者選擇以暴力作為處理問題的手段,則施暴 者必須為其個人的暴力行為負責,暴力是施暴者造 成的。 不論任何理由,人都沒有權力以暴力傷害他人。 當受暴者離開施暴者之後,其所必須承擔的危險程 度經常會提高;因此,受暴者在決定是否離開時, 往往會有許多的難處與掙扎 。 受暴者的行為反應經常是為了確保生存機會,如: 替施暴者辯護、淡化或合理化受暴事實、儘量維持 與施暴者的關係等。

8 認識目睹家暴兒少 指18歲以下之兒童及少年,目睹雙親 (包含婚姻關係、同居關係等) 之一方對另一方施予暴力或虐待。包括了:
1.直接看見:當場看見雙親之一方受到身體暴力、言語暴力、性暴力等傷 害。 2.間接聽到: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可能是在房間或黑暗中聽到雙親爭吵 、打鬥的聲音。 3.事後觀察:雖沒有看見或聽見家暴事件,但事後觀察到父/母親身上的傷 痕、沮喪、傷心的心情,或是看到家中被毀損的物品而觀察到暴力狀況 的發生。 不論是何種暴力類型,當兒童與少年長期生活在充滿暴力威脅的家庭氣氛之 下,對兒童與少年的身心發展都將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與傷害。

9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應父母之間的暴力 事件 國內研究(童伊迪與沈瓊桃,2005)指出,『立即策略』 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國內研究(童伊迪與沈瓊桃,2005)指出,『立即策略』 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害怕躲避型:面對婚姻暴力,孩子感到害怕、恐懼而躲起來,不敢出現 在現場。 不知所措型:當孩子置身於婚姻暴力現場時,對年幼的子女而言,往往 只能在一旁靜觀其變,縱使害怕,也不敢介入阻止。 挺身介入型:目睹父母親暴力相向,有些孩子會用各種方式去阻止暴力 的發生。 尋求援助型:有些孩子面對婚暴情境時,不會直接介入制止,而是試圖 搬救兵,尋求其他人的協助。 無動於衷型:家庭暴力頻繁發生,孩子漸漸會習以為常,而表現出冷漠 的態度。

10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外向性的行為 案例一:巨人外表下的受傷小孩
七歲的小忠總是靜不下來的樣子,他很愛說話,卻一點 也不想聽別人說話,只要有人不聽從他的命令,他馬 上瞪著雙眼、握緊拳頭說:「信不信我打你… 」。他 和同學處得不好,他上課無法專心,他甚至對老師大 吼大叫…直到有一天,他問老師:「你會抱小孩嗎?我 說的是那種從前面把小孩抱起來的那一種… 」 原來,看似難以靠近的小忠,內心仍是柔軟的,由於不 希望自己再受到傷害,他武裝起自己,缺乏安全感和 自信的小忠,他心中最真實的渴望,其實只是和所有 孩子一樣,希望得到真正被接納的愛、被呵護的愛、 值得信任的愛、 不再有傷害的愛。

11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情緒層面 高度焦慮:孩子經常擔心受暴者與自己的安危,又不知該怎麼解決 自己的擔心,所以會呈現焦慮的情緒,可能導致上課不專心,或 是人際關係的衝突(例如:容易被驚嚇或是被激怒…),或反應在過 度飲食、睡眠不足等生理現象。 悲 傷:孩子為受暴者受傷的情形感到傷心難過,有時也會對自己 無力改變家庭狀況而感到悲傷。幼小的孩子較容易用哭泣的方式 表達傷心,較年長的孩子有時會以憂鬱的情緒來顯示悲傷。 過度害怕:因目睹家暴事件的記憶鮮明,孩子容易對陌生的環境、 特定的時間或是與施虐者相似的人感到害怕,也容易產生失眠或 是食慾不佳等生理狀況。 憤 怒:孩子往往會對於施暴者的暴力或受暴者的無能感到憤怒, 有時也會對於自己無力改變狀況而對自己產生憤怒的情緒。

12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情緒層面 合理化:孩子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只好接受暴力就是家庭生活的 一部份,也接受施暴者 使用暴力的理由,如:「做錯事本來就應 該被打」、「他打我們也是為了我們好」等 。 責備自己:孩子認為暴力的發生是自己的錯,如:「是我不乖爸爸 才會生氣打媽媽」、「都是我沒有阻止才害媽媽受傷」等。 覺得自己不被愛也不值得被愛:孩子在家中無法體會家人的愛與重 視,在內心覺得自己像是個被遺棄的小孩,如:「我覺得爸爸媽 媽有時候好像忘了我是他們的小孩…」。 否認或壓抑:對於難以忍受與排解的痛苦情緒,孩子選擇將其隔離 起來並埋藏在心中的某個角落,試圖假裝自己一切都很好。

13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內向性的行為 案例二:消失的童年
九歲的美美每天都自己起床、自己上學,然後放學回家,外出買晚餐 吃、把家事都做好。小美每天最擔心的,就是媽媽心情好不好?會 不會又情緒失控自殺了?面對未來,小美說:「我的願望就是希望 媽媽快樂,媽媽快樂,我就會快樂了! 」 美美過度擔心媽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媽媽身上了,忘了自己還是 個小孩,忘了自己也需要大人的保護,她默默地吞下了所有心情與 責任,懂事的她,乖巧得讓人心疼。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美美可 以找回自我,知道自己仍有追求快樂與夢想未來的權利…

14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情緒層面 盡力維護家庭秘密:孩子可能被告知不能對別人說,也 可能是不知道如何開口、可以向誰說,或者是覺得很 丟臉、擔心說出來以後家庭的完整性會產生變化,種 種考量讓孩子只好獨自承擔沉重的心理壓力,不知道 該如何是好。 複雜糾葛的矛盾情緒:對施暴者的行為感到憤怒,但又 喜歡與施暴者共處的愉快時光;很希望能夠遠離施暴 者,但又對施暴者放不下心…等。如此矛盾混亂的情 緒,讓孩子夾雜著對家人又愛又恨且充滿罪惡感的糾 葛情緒。 深深的無力與無助:經驗日復一日的暴力事件不斷重複 發生,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得上忙,長期生活在無法預 期的混亂與充滿傷害的家庭環境裡,讓孩子對別人、 對未來都失去了信心與希望。

15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認知層面 暴力是正常的、普遍的 處理衝突的有效方法就是使用暴力 暴力可以是憤怒情緒的發洩方式 「生氣」就等同於「暴力」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權力對待弱小的對象 對性別角色形成扭曲的概念 家是傷害的地方 愛伴隨著暴力是很正常的現象

16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學校與社會適應
在學校適應上 對家人安危不時感到擔心,而造成其在學校生活上注意力不容易集 中、失神(恍惚) 、忘東忘西 因擔心受暴者會遭受傷害,或是因課業表現不佳及人際關係不好而 經常缺課或拒絕上學 因為身心症狀(如頭痛、胃痛、厭食、嗜睡等)或將過多能量關注 在家裏,而影響學業表現 在社會適應上 認同施暴者的行為模式,以暴力攻擊的方式解決人際衝突。 為了保守家庭秘密而產生同儕疏離 對性別角色形成僵化的刻板印象與性別認同出現混淆

17 家庭暴力對學齡前幼兒的影響 學齡前幼兒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學習如何適當表達 自己的負向情緒 自我中心的想法
學習到以不健康的方式表達負向情緒 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 自我中心的想法 可能會覺得暴力的發生是起因於自己做錯事 缺乏同理心,容易以牙還牙 透過外界給予的訊息形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 將性別角色連結為施暴者與受暴者的分別(如:男生是強者、女生是弱者) 獨立性增加 (如:自己穿衣服等) 可能因缺乏照顧而被期待有更早熟的表現 可能妨礙獨立性的建立,而產生退化的行為表現

18 家庭暴力對學齡兒童的影響 學齡兒童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增加對自己和 他人情緒的覺察 思考與判斷是非的能力
可能容易變得過度敏感而出現情緒爆發的情況 情緒反應較為壓抑 思考與判斷是非的能力 更複雜化,重視公平與動機 將暴力合理化,認為權力可以支配一切 在學校的學業與社交成就 對自我概念有重要影響 學習能力可能會下降 不相信別人的正向回饋 對性別角色的認同逐步增加 容易形成對性別的刻板印象

19 家庭暴力對青春期孩子的影響 青春期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自我意識增強,需要更多的獨立自主空間 身體的發育與變化
缺乏被尊敬與取得獨立自主空間的機會 可能因獨立需求增加而反抗施暴者的控制,讓家庭暴力的狀況更為惡化 身體的發育與變化 可能將身體的發育成長視為可對抗暴力與控制他人的工具 需要獲得同儕的 認同與接納 不想回家,容易在外遊盪, 甚至結識負面同儕,開始出現偏差行為 異性吸引與兩性交往 有困難於建立健康的兩性關係,甚至重複暴力的親密關係

20 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的長期影響 28%的受暴婦女有孕在身。
出生時帶有先天障礙的嬰兒之中,越來越多比例是因為母親懷孕時遭受暴力毆打,而且已高於母親本身免疫系統問題造成的發展障礙。 與全國有子女之家庭相較,在暴力家庭成長的孩子受虐的比率高出百分之一千五百倍(1500%)

21 你或許聽過這種說法… 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威脅感不能單由頻率來衡量(一項針對小四至小六的學童調查,民81)
「爸媽吵架」的發生頻率占日常生活壓力發生頻率排行榜第45名; 學童對爸媽吵架的感覺強度卻占感覺強度排行榜榜首 父母婚姻衝突愈高,兒童出現的適應困難愈多。

22 評估目睹家暴兒少的重點 出現行為適應問題的孩子並非一定都來自家庭暴力, 但行為上的警訊仍是提醒我們需要多關心孩子的近況、 家庭生活。
出現行為適應問題的孩子並非一定都來自家庭暴力, 但行為上的警訊仍是提醒我們需要多關心孩子的近況、 家庭生活。 兒童少年受到家庭暴力的影響程度往往因人而異,將 視兒童少年性別與年齡、家庭暴力的嚴重程度與頻率、 親子關係品質與支持系統、兒童少年個人特質與能力 等因素而定。 目睹家庭暴力兒少並不一定都會出現行為適應問題, 有許多兒童能夠妥善面對暴力且有良好的表現。

23 帶領目睹家暴兒少走向復原之路 因為愛與接納、鼓勵與陪伴、肯定與讚賞,讓孩子有機會經歷復原 的道路。
因為愛與接納、鼓勵與陪伴、肯定與讚賞,讓孩子有機會經歷復原 的道路。 復原力是一種能力,也就是生命的韌性,是孩子能夠處理克服生命 困境的能力。復原力幫助孩子面對危機時,可以發展出正向因應 的力量,讓孩子不會被壓力所擊潰。 復原力可能是孩子本身固有的能力,也可以是後來學習而來的。所 以,我們可以~ 1.幫助孩子經驗他所擁有的支持與資源,讓孩子知道他並不孤單。 2.引導孩子認識他所具備的優點,讓孩子發展出對自己的信心。 3.帶領孩子了解他所能夠發揮的技巧與能力,讓孩子體會自己的力量,相信 「我能夠做到」。

24 帶領目睹家暴兒少走向復原之路 孩子的自我內在 資源 孩子的家庭支持 資源 社會與學校的資 源 多元興趣、自我肯定 正向思考、懷有理想
目睹兒童的保護因子包括:自我內在資源、家庭支持、社會學校資源 ( Lehmann and Rabenstein, 2002, 引自沈瓊桃,2005) 社會與學校的資 源 同學間的關懷支持 老師的協助 社會資源的連結 孩子的家庭支持 資源 正向穩定的照顧關係 良好的親屬或手足關係 孩子的自我內在 資源 多元興趣、自我肯定 正向思考、懷有理想

25 孩子希望有機會可以… 埋藏多時的家庭秘密可以找到信任的對象傾吐。 內心的恐懼不安可以找到傾聽與抒發的出口。
對於暴力發生的困惑可以找到重新澄清與教導的機會, 了解「暴力是不對的」、「這不是我的錯」。 對於無力改變的暴力現象可以找到支持的力量,知道 他和家人都有機會得到幫助。 在傷痕累累、孤單無助的情況下,可以找到另一個安 全的避風港—學校。 覺得被家人拋棄而選擇自暴自棄時,可以發現自己還 有夢想的權利。

26 與兒少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談話的地點 選擇可以安靜談話且隱密的空間,營造安心談話的環境 與氣氛。 談話的開始
談話的地點 選擇可以安靜談話且隱密的空間,營造安心談話的環境 與氣氛。 談話的開始 1.如果孩子曾向您坦露家庭暴力的發生,您可就孩子談到的內容作 為開場白,「老師知道爸爸媽媽吵架的事情讓你覺得很煩惱, 老 師很關心也希望可以幫忙,你願意和老師多談談嗎? 」 2.如果孩子未曾向您坦露,您只是覺察到孩子可能需要幫助,則可 以主動反應您所觀察到的現象,「老師發現你最近上課都很沒有 精神,你願意告訴老師是怎麼一回事嗎?」 當孩子開始談論家庭暴力時 1.態度冷靜沉著。 2.表達關心時儘量不要讓兒童覺得有被指責的壓力,如 「你怎麼不 早說? 」 「是不是你不乖,爸爸才生氣打人….? 」等。

27 與兒少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談話時的重點 與兒童確認目前是否處於安全的狀態,是否已經有足以因應的安全計劃。 「你也可能被打嗎?你可以怎麼做來保護自己?」 傳達支持與陪伴,但不要給予不實的承諾。避免說:「一切都會變好 的…」 敏感兒童的情緒反應。若兒童不想說,也不要逼兒童一定要說,即尊重 兒童的坦露程度。 告知不是兒童的錯,暴力發生是施暴者該負起的責任。 不要批評施暴者這個人,只需強調施暴者的暴力行為是不對的。避免說: 「他(施暴者)真的很糟糕!」。應該要說:「不是他不好,是他(施 暴者)打人或罵人的行為不對」 讓孩子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也有其他兒童遇到類似的家庭情況。「老師 也有遇過有些小朋友,爸媽同樣會吵架或打架,他們有都不好受。」

28 與兒少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談話結束時 「謝謝你願意告訴老師,你能夠說出來真的很勇敢, 老師會再想一想可以怎麼幫忙你的方法。 」
「謝謝你願意告訴老師,你能夠說出來真的很勇敢, 老師會再想一想可以怎麼幫忙你的方法。 」 (詳見內政部出版「人生領航員—協助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

29 與兒少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教師必須先設定適合自己的工作界限 幫助家長就是幫助孩子
1.教師在協助受暴家庭時,照顧並保護自身的身心安全也是同等重要的工作。 2.設定自己在教育專長領域中能夠幫助與介入的範圍,著重校園內關懷輔導機制及親師溝通,至於其他如社區資源連結、家庭功能重建等工作等,則轉介交由適當的社會福利機構來承接。別忘了!這是一個助人專業的團隊工作,您絕對不會是一個人孤軍奮戰的! 幫助家長就是幫助孩子 受暴家長擔心家暴事件曝光後會招致施暴者更嚴厲的報復,因此在 面對教師表達關懷時可能會表現出防衛或抗拒的態度,此時最好 的方法就是持續提供對家長的關心與支持,因為幫助了家長,孩 子也就有機會得到幫助!

30 與兒少談話時的原則與技巧 再次確認孩子的安全計劃 與學校其他行政單位的連繫 確定學生接送的細節安排,包括接送的時間地點、負責接送的 成人等。
確定學生接送的細節安排,包括接送的時間地點、負責接送的 成人等。 針對家長提供關於法庭判定監護權與探視權的資料予以建檔, 若遇到未有監護權或禁止探視的家長或因家暴轉學的兒童少年 之家長前來學校時可作為保護兒童的依據。 與學校其他行政單位的連繫 若遇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校內相關人員可先行召開會議,商討危機 狀況的處理流程與機制,例如當施暴者到校要求探視學生時, 由誰負責安撫施暴者情緒、誰負責打電話給家長或報警、誰負 責陪伴學生等。

31 如何進行預防性教育~ 友善班級環境的經營 運用正向管教策略,建立反暴力的班級環境。 營造相互尊重的班級氣氛,示範「愛」的表現方式 。
在班級內制定並執行明確清楚的常規,幫助孩子減緩因 身處家庭暴力環境下所經驗的混亂與不可預期的無力感 受。 創造更多正向經驗與成就,幫助孩子能夠自我肯定,找 到正向的自我認同方向與自我實現的舞台。 引導班級衝突的處理,示範如何以非暴力的方式來表達 情緒、解決問題。 讓孩子喜歡上學、期待上學,對學校產生更多的興趣與 向心力。

32 如何進行預防性教育~預防性教案的運用 『扭轉生命旅程—24個協助目 睹兒少的實驗性教案』
『扭轉生命旅程—24個協助目 睹兒少的實驗性教案』 本教案是由內政部家庭暴力 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託婦 女救援基金會編寫,為一套 專門給國小教師使用的家庭 暴力預防性課程。 可於以下網站下載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 委會 (dspc.moi.gov.tw) 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網站 ( 課程主題 單元名稱 什麼是家庭暴力 1. 什麼是家庭暴力 2. 家的風貌 求助管道與安全計畫 3. SOS~安全計畫 受害者的心情與煩惱 4. 猜一猜,是什麼躲在後面 5. 伸出一雙關愛的手 衝突與憤怒的因應 6. STOP 7. 火線衝突 8. 猜一猜,我會怎麼做

33 身為老師的我,在校園裡 可以怎麼幫助目睹家暴的學生?
A :為了預防家暴的世代循環,對於目睹家暴的 學生而言,「學校老師」這個角色的特殊意義 在於扮演一個非暴力的成人角色示範,同時, 營造安全友善的校園生活環境,透過教育的過 程,帶領孩子學習正確的知識與態度,幫助孩 子獲得情感上的滋養,讓他/她們有機會經驗 到與家庭不同的生命經驗。 當我們為孩子埋下了希望的種子,就有可能在孩 子當下或是未來生活產生正向的影響力。

34 身為老師的我,在校園裡 可以怎麼幫助 目睹家暴的學生?
其次,教師最重要職務之一是教學,因此可以透過預防 性教育的課程,讓有關家暴的議題在課堂上可以有機 會被談論,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學生被特殊化或標籤 化的擔憂,提高他們未來在需要的時候向你求助或與 你討論家庭困擾的意願。 另外,你也可以透過所觀察到孩子在校的適應困擾而進 一步與學生或是家長討論,傳達你對學生的關心與擔 心,讓學生與家長感受到你善意的關懷,也讓學生與 家長選擇是否坦露家內的狀況,以及是否需要請你協 助他們尋求其他處理家暴的資源。

35 如果我的學生是目睹家暴兒少的話,我需要通報嗎?
老師可以依照現行的校園三級預防輔導措施來協助目睹家暴的 學生,並且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的通報動作: 1.你可以了解孩子目前的需求為何,如果孩子有輔導的需要, 可轉介由學校專業輔導教師進行輔導,若經評估需三級輔導人 力共同協助,則可運用所轄「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 生輔導工作方案」結合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等專業輔 導人力進行輔導。 2.目睹家暴學生本身也有受虐情況的時候,應該依照兒童及少 年福利法第34條進行通報。

36 我可以去哪邊詢問找到更多關於 目睹家暴兒少的輔導或是教學的資源?
A :1.有關在當地實際遇到的目睹家暴學生狀況,可去電當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或教育處張姊姊輔導中心( )尋求相關資源或協助。 2.如欲索取目睹兒少預防性教案,請至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dspc.moi.gov.tw) : 直接下載網站資源 。 3.如欲索取更多有關目睹家暴兒少輔導或預防性教案的輔助媒材與圖檔,請去電婦女救援基金會目睹家暴兒童諮詢專線: (02) 或直接下載網站資源 4.家暴與性侵害相關學習單請直接至台灣家庭暴力暨性犯罪處遇協會網站( 下載。

37 創傷輔導工作的倫理守則 案主隱私權 vs 通報義務 讓學生訴說自己的故事:不強迫或追問細節 可以同情弱者,但不要指責加害者
案主隱私權 vs 通報義務 請私密處理學生相關家務問題, 為目睹兒保留生存空間 讓學生訴說自己的故事:不強迫或追問細節 可以同情弱者,但不要指責加害者 也不要要求學生體諒施暴者 不要輕許您可能做不到的承諾 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為目標: 著重自身生命安全課題、學生感受需要等 非著重在「為什麼…」

38 結語 鼓勵各校推動目睹兒少校園教師輔導教案。 引用相關資源: 1.內政部出版之「校園裡的春天~學校教 師如何關懷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
2.內政部出版之「小愛的畫本」(若有需要請 與張姊姊輔導中心聯繫)。 3.「教師關懷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晤 談指引」。 4.諮詢專線電話:張姊姊輔導中心 。

39 孩子的生命裡因有您 而變得更美好 謝謝您的聆聽


Download ppt "學校教師如何關懷 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