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4 船舶消防队组织与训练 4.1 船舶消防应急计划的准备与实施 4.2 船舶消防队的组成与人员调配 4.3 船员消防技能和灭火战术训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4 船舶消防队组织与训练 4.1 船舶消防应急计划的准备与实施 4.2 船舶消防队的组成与人员调配 4.3 船员消防技能和灭火战术训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4 船舶消防队组织与训练 4.1 船舶消防应急计划的准备与实施 4.2 船舶消防队的组成与人员调配 4.3 船员消防技能和灭火战术训练
4.4 探火与救助 4.5 火灾中船舶通讯与协调 4.6 船舶消防演习

2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员了解船舶消防应急计划的准备和实施;熟悉船舶消防队组织与训练等知识,理解火场探火、救助技能;精通船舶消防演习方法。

3 4.1船舶消防应急计划的准备与实施 4.1.1船舶应变部署表
船舶应变部署表是指按我国交通部行业标准《海洋运输船舶应变部署表》(1993年3月1日实施)的规定而制定的,表内列明了在弃船救生和扑灭火灾时船上所有船员的分工部署、人员职责、技术动作以及应急信号等。船员在船工作时应熟悉应变部署表的内容,明确自己在应变状况时的岗位、职责。

4 应变部署表的布置 (1)应变部署表应张贴在船上人员经常聚集或活动的场所,如通道、走廊、餐厅、活动室、会议室、旅客舱室等; (2)驾驶台、机舱及控制室(控制台),船长、大副、轮机长房间应分别张贴一张; (3)应变任务卡应每个船员一张,放置在船员房间内的明显位置,如床头或写字台上; (4)客船上每位旅客床头也应配备一张应变任务卡。

5 应变部署表的填写 (1)应变部署表由三副按表格要求在开航前填写,填写完毕后交船长审查。现任船长签字后,该应变部署表生效,同时告知全体船员。 (2)三副在编排应变岗位时,应充分考虑船舶的实际需要、每位船员的应变能力、船舶部门之间的局限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每位船员的应变岗位,以保证船舶在应急状况时,每位船员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3)对于有人员变动或船舶某些安全设备的重大变动时,应根据变动情况对应变部署表进行相应的修订,必要时重新填写新表。 (4)应变任务卡应由船舶三副按照应变部署表中的对应要求,在开航前填写并告知船员本人。应变任务卡必须填写船员姓名、编号、职务,遇有人员变动时,必须重新填写。 (5)旅客使用的应变任务卡只填写任务,不需要填写姓名、编号。

6 应变部署表的编制 (1)人员位置编号 每个航次船员的组成情况都可能有所变化,但应急的任务及各岗位的职责是不变的。因此,应变部署表上不但列出船员姓名,而且根据职务给出对应的编号和规定的岗位任务。因此,每一船员在应变时的岗位和职责与应变部署表的编号所列出的任务是一致的。 (2)应变岗位与职责 每个船员床头张贴有应变岗位卡片,详细表明应变信号和应变职责,全体船员上船到职时,应立即熟悉其应变岗位的位置与职责。每一船员岗位和职责的履行,均取决于其位置编号及应急处理的应急类别。听到应变信号时,全体船员(值班船员除外)应严格按职责履行其义务。

7 ①船长的责任 船长是船舶上的最高领导,负责船舶安全运输生产和行政管理工作,对公司负责。他在应急中的责任是负责指挥和控制全船的应急工作。 船长最基本的责任是保证船员和船舶的安全。在安全事务上,船长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无论采取什么行动,只要认为该行动有利于生命、船舶和环境的安全,而不必考虑可能承担其他的责任。船长在紧急应变中,应竭尽全力救助生命,其次是保证财产的安全。船长的另一主要责任是防止和减小对环境的损害,防止海洋环境的污染。 ②管理级船员的责任 船舶管理级船员有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政委。他们负责管理全船应急工作,是船舶应急小组的成员。船长负责应急全面工作;轮机长是船舶上机器设备的技术负责人;大副和大管轮负责应急计划的实施,负责现场应急指挥;政委(有的船舶无此编制)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船员在应急中的思想认识,鼓舞船员的士气。 管理级船员有责任通过训练和演习,确保船员充分理解应变计划中的内容,以便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8 ③操作级船员的责任 操作级船员有二副、三副、二管轮、三管轮、电机员、报务员。他们具体负责各种应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同时又是各应急小组的组长和组织者。 ④支持级船员的责任 支持级船员应充分地熟悉应急中自己的任务和应急设备的位置,认真对待应急的演习和训练,特别应具有操作各种应急设备的技能。也要了解整个应急计划的内容和程序。

9 4.2 船舶消防队的组成与人员调配 4.2.1船舶消防队的组织结构 船舶消防队基本上是由三个组织构成,即指挥组、应急组、救援组。
指挥组具有应急中指挥、决策、组织之间协调的职能,处于两个重要位置——驾驶台和机舱。驾驶台人员由船长、报务员、三副、值班一水组成;机舱有轮机长、电机员、三管轮。 应急组具有采取初始行动进行控制发生的紧急情况职能。人员组成有大副、大管轮、水手长等支持级船员,人员所处位置在集合站。 救援组具有按需要为应急组织提供支援的职能。主要由二副和三管轮等人员组成,所处集合站或其他位置。

10 4.2.2船舶消防队人员调配 船舶消防部署中,船长是消防部署中的总指挥。三副协助船长工作,负责航行瞭望、船内通讯和有关应急记录,也是预备组组长的接替人。电报员负责与船外通讯联络工作,协助船长工作。值班一水执行操舵工作和船长命令。 轮机长为指挥组和应变组提供技术建议,确保消防总管和泡沫总管的压力正常,船舶操纵能力,电力供应;如果应急在机舱,可采取操作性的控制,并提供给船长选择性行动的建议。三管轮协助轮机长工作,也可作为预备组和应急组的成员。如果有电机员,则其协助轮机长工作。 二副、二管分别是正副组长。负责对应急组支援和救护工作,隔离火场周围(通风、油路、危险品等),冷却火场周围,“指挥人员”的替代人,救生设备的准备。 大副负责现场指挥(机舱除外),对紧急情况评估并报告给指挥组,指挥应急队员采取应急行动和控制救援队的行动。大管轮是现场副指挥,在机舱应急中,由轮机长决策下指挥应急行动。

11 4.3 船员消防技能和灭火战术训练 船舶消防训练分为消防技能训练和灭火战术训练,两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消防技能训练是以消防基本功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训练,以培养船员熟练地掌握、灵活地运用消防装备为目的。灭火战术训练,是以提高船员的实战应变能力、处置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为主导的灭火战术训练。 4.3.1船员消防技能训练 船员消防技能的训练是船员为熟练掌握、运用船舶上配备的消防器材装备而进行的基本技术的训练。目的是训练船员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训练项目的操作程序、动作要领、操作方法、操作要求,提高船员的消防技能和整体协调作战的能力。

12 消防技能训练项目 穿着消防服装——能正确迅速地穿着消防服,掌握着装要领。 水带展开和连接——能正确迅速地铺设消防水带,掌握铺设和连接消火栓及消防水枪的要领。 实际射水——掌握枪手和辅助枪手的基本动作要领,精通射水动作和把控射水时的各种流态。 呼吸器穿带——熟悉空气呼吸器各部组成、检查要领和佩戴方法。 火场救助——熟练并掌握几种常用的徒手火场救人方法。 手提灭火器——能熟练使用船舶上的灭火器,掌握使用手提式灭火器的动作要领。 应急消防泵——能熟练操纵应急消防泵的启动和运转,掌握应急消防泵的操作程序。 应急发电机——能熟练操纵应急发电机的启动和运转,掌握应急发电机的操作程序。 固定灭火系统——能熟悉船舶固定灭火系统,掌握释放灭火剂的程序。 警报设备——能够熟悉船舶警报系统,掌握报警和向全船发出警报的方法和程序。

13 消防队员水枪灭火的基本姿势和形式 (1)水枪手射水的基本姿势 水枪手射水基本姿势有立射、跪射,但通常为立式射水,即水枪与甲板成35°~40°仰角,能获得最大水平射程。如图4-1所示。 图4-1射水姿势

14 (2)射水的形式 射水的形式很多,消防员在灭火行动中,根据火场情况和不同物质的燃烧形势,采取适合的射水姿势和水流,以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①进攻性射水:在灭火行动中,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站立的射水姿势和直流水流,摧毁和排除火场障碍物逐步向前推进。 直流射水可以从远处进攻着火点,可穿透燃烧物或机械摧毁燃烧物质分割成“碎片”。但进攻形式不宜用于较小舱室内的火灾扑救,除非火场温度已控制和热流被驱散。 如果火场温度高,难以靠近时,可采用“水墙”式喷射水流,水枪的水花喷射出的角度超过90°,可以使人员有效地接近火点,覆盖火场的燃烧物,减小热辐射,同时,可与另一组直流水柱结合在一起。

15 ②防护性射水:在灭火行动中,为了减少火灾对消防人员的伤害,在进攻灭火的同时又要注意防护自身。为达到快速接近燃烧物灭火,又防护自身的双重目的,可根据火势具体情况改变水的流态成60°~90°伞形,采用防护性进攻灭火的方法。角度如图4-2所示。 图4-2利用雾状水自身防护灭火

16 ③冷却防护射水 冷却性射水,通常用于火场周围防护或明火熄灭后的渗透冷却。其水的流态应根据火势状况、火区面积、建筑物形态及火灾种类等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降温冷却。 冷却防护射水如图4-3所示。 图4-3冷却防护射水

17 水枪灭火技巧 (1)用水雾扑救油槽火 用水雾扑灭闪点较高的油类着火比较有效。细密的雾状水滴将油液表面覆盖,吸热降温,减少油气蒸发,以减弱火势。大量的水蒸气密布在燃烧着的液面上方,隔绝空气,使火窒息。因为水柱颗粒较重,会很快下沉到液面以下,对表面的热油起不到太大的冷却作用,反而会使热油涌动,产生飞溅和扩散,扩大油气被挥发的面积,造成燃烧加剧、危险增加。 (2)用直流水柱灭A类火 采用直流水柱灭火是灭火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直流水柱是通过一个专门为此目的而设计的喷头形成的。出水口一端逐渐变细,其直径不到进水口或水带口直径的二分之一,这不仅加大了出水口处的流速,而且也提高了射程。使用时,为了获得最佳的冷却效果,必须使水柱与正在燃烧的物体相接触,即应该向火的中心喷射水柱,射向火焰的水柱的主要作用是穿透、摧毁和冷却物体,以达到灭火的效果。

18 进入火场训练 (1)从水平位置进入火场 ①准备工作 消防员佩戴消防队员装备;水龙组在舱外布设好消防水带,做好掩护准备工作。 ②准备开门 一人在门把手一侧较低位置。将门慢慢开启,紧接着水龙组用水雾对准舱内扫射,掩护人员进入。 ③人员进舱 在水龙组有效控制下,人员保持低姿、沿墙壁探索前进寻找起火点,随后关闭舱门。

19 (2)从舱室上部进入火场 ①准备工作 消防员佩戴消防队员装备,布设好两根消防水带并供应消防水。 ②打开舱盖 打开下舱入口的舱盖,用水雾封堵舱口并固定好舱盖。随后水枪手跟进,对准舱内四周货物和着火处扫射。 ③人员进舱 人员借助水枪手的掩护,通过梯子降到舱底部。下降过程中,每下降一个梯档,用前臂握紧梯子竖板。到达舱底部后,即告诫上面人员下放水枪,随后抓握水枪、确定方向低姿射水,等待其他队员到达。待后面人员下舱后,根据舱内具体情况,用水雾(柱)掩护探索进攻着火点。

20 消防技能训练 (1)讲解法 讲解法是用简练的语言讲解训练的目的、任务、技术动作、操作程序、训练要求等。运用时应做到讲解目的明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正确使用术语。 (2)示范法 示范法是以具体动作直接进行示范的方法。它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概念,提高学习兴趣,便于学员接受,激发训练的积极性。示范时,动作要力求准确、熟练、节奏清晰。与讲解法结合起来,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21 (3)完整法和分解法 完整法是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进行某一动作的训练方法。有利于正确、完整地掌握技术。 分解法是把整个动作合理地分成几部分,按部分依次进行训练,最后达到完整掌握动作的方法。两种方法一般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结合运用。 (4)四阶段安全教学法 具体做法是将整个训练过程分成四个阶段适时分开,有机结合地进行。具体为: ①训练内容准备工作; ②讲解与示范训练内容; ③学员实际操作与训练; ④进行验证和评估。

22 4.3.2船员灭火战术训练 灭火战术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船员的灭火应变能力。通过训练,使之熟练掌握船舶各部位火灾的规律、特点和扑救对策,以不断提高各组组长和指挥员的应变能力,以及灭火的组织和指挥能力。 灭火战术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分为灭火战术理论知识教育、案例研究、假想作业、战术演习等。

23 4.4 探火与救助 4.4.1火场探火 通过探火可以查明火源地点、火的种类、蔓延方向、燃烧范围、危险程度、被困人员等。
烟雾的识别 灭火人员可借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的特征,来识别燃烧物的种类。可燃物的成分不同,燃烧时产生的烟色和烟味也不同。如木材燃烧时发出灰黑色、带酸味的烟雾,棉花及纺织品的烟是褐色稍有酸味,橡皮是黑色酸臭味,金属钾是白色酸味等。并可根据发烟的位置、流动方向及快慢,来判断火源的地点、燃烧速度及蔓延方向。

24 进入火场前的准备 (1)进入燃烧区侦察、搜索的消防人员,在进入火场前应穿着消防装备做好自身保护,并佩戴呼吸器,携带对讲机、安全绳、太平斧、防爆照明灯具。探火时应尽可能保持两人在一起行动,以利互相照顾。 (2)系好救生索,索的另一端由专人在火场外牵住以便随时保持联系。 (3)打开火场的门或舱口瞬间,先用水雾将火焰抑制,为人员进入创造条件。 (4)进入火场前,应找出一处能在紧急情况下逃生的出路。

25 进入火场的搜索方法 (1)进入舱室后,如能见度不良,且看不清自己的脚时,可采取低姿或爬行搜索,不可身体直立前行。 (2)先搜索门后,因为被困人员往往聚集在门窗及梯口附近。 (3)沿舱壁搜索舱室四周,中间部分应分几次横越搜索,防止遗漏。 (4)搜索中应以一手的手背触摸前进,另一手在脸部前面上下挥动以保护面部。 (5)防止自己跌入孔穴中,搜索时应保持身体重心放在后腿,并曳步前进。 (6)搜索时应时时注意自己的退路,注意物体的降落、倒塌,防止受伤。 (7)如在搜索中被困时,不要惊慌叫喊,应坐下或躺下休息,以节省体力,减少氧气需求,等待援救人员前来。同时可用敲击舱壁、器物或拍手等方法向救援人员指示自己的位置。 (8)随时将搜索情况向指挥者汇报,以便采取措施。

26 火场中逃生 (1)首先应保持镇定,并且坚定信心,正确地判明通向开敞甲板的路线。 (2)要沿舱壁弯腰匍匐前进,以避免浓烟及高温的侵袭,必要时可以爬行。 (3)用湿毛巾掩护口鼻,防上吸入过多的烟气。如有条件,应将衣服浇湿或披上湿毛毯,以防止灼伤。 (4)穿着救生衣,从舱门或舷窗逃生。

27 4.4.2火场救助 寻找被困人员的方法 寻找被困人员的方法,依火灾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询问知情人,了解被困人员情况; (2)主动呼喊,唤起被困人员的反应; (3)借助照明灯查看可能的藏身部位; (4)搜寻中,应时常停顿一下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求救声,以及喘息、呻吟等其他类似响动声等信息和征兆,辨别他们所在舱的位置。 船舶发生火灾后,火灾中被困人员出于自救的本能会躲藏起来,如船员和旅客的起居服务舱室内、坐席下、舷窗下、通道和走廊上、厨房和盥洗室等处,因而给营救工作带来困难,施救人员应仔细寻找。

28 火场施救器材与救助方法 火场中,可使用救人的主要器材和设备有:消防船上的登高平台、举高装置等;船用救生设备有消防梯、挂钩梯、安全绳、缓降器、救生垫、救生袋、救生布(网)、救生梯等。 火场中救人,应依据火场中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救助方法,如: (1)各层甲板间的内部走廊(道)、楼梯、门等已被烟火封锁,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时,消防员可通过架设举高装置,并利用消防梯等将被困人员救出。 (2)无举高装置时,应: ①消防员通过挂钩梯或徒手攀登栏杆、支柱、窗户等方法登上高层甲板,用安全绳救下被困人员。 ②使用抛绳枪将绳索射到被困人员处,让被困人员将缓降器、救生梯等消防救援器材吊上去,然后使用缓降器、救生梯自救。 ③消防员在被困人员所在部位的船下地面上拉起救生网(布),放置救生垫,接住下跳的被困人员。 (3)在航行中、锚地等水上起火,除消防船赶赴救援外,可以有秩序地组织船上被困人员穿好救生衣、挎好救生圈、登救生艇(筏)等船用救生设备,实施水上自救。

29 (4)浓烟和火焰将人员围困在船舶建筑内时,消防人员应用水枪开辟一条能够将被困人员疏散到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疏散路线。一时不能全部疏散完,可引导被困人员转移到附近无烟火处所,然后再疏散出去。
(5)消防人员应安慰、引导被困人员向外疏散,不能行走的,要采用背、抬、抱等方法把他们抢救出来;需要穿过燃烧区救人时,消防员可用浸湿的衣服、被褥等物将被救者和自己的头脸部遮盖起来,并以雾状水掩护,防止火焰和热辐射灼伤。 (6)进入船舶建筑内施救的消防员,应经常注意火势,如发现蔓延或扩大,应及时报告火场指挥人员。 (7)被困人员自己沿消防梯从高处向地面疏散时,消防员应用安全绳系其腰部予以保护,或由消防人员将其背在身上护送下船。 (8)受伤人员,除现场进行急救外,必要时需将其及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9)被抢救出来的人员要认真核对清点人数,防止遗漏。

30 4.5 火灾中船舶通讯与协调 4.5.1火灾中船舶的通信 船舶遇险和紧急通信的处理,是关系到船舶航行安全和海上人命安危的重大问题。根据船舶遇险紧急通信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和通信处理程序,搞好遇险和紧急安全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制定了《船舶遇险紧急通信处置细则》。 《船舶遇险紧急通信处置细则》要求,船舶通信设备及其位置均在防火控制图中有明确的标注,在消防训练中,船员必须学会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灭火过程中的通信方式有内部电话、手提式扩音器、无线电话通信、对讲机等。此外,在以上通信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时,可指派通信员进行通信联络和协调。无论如何,在灭火过程中,均应保持驾驶台(总指挥)与火场(现场指挥)的联系畅通,以便随时掌握火情、采取应对措施。 另外,船舶在发生火灾时,要及时将本船的受灾情况等向岸上消防人员、船公司以及其他救援船舶汇报,应使用GMDSS设备进行通信。

31 4.5.2火灾中船舶各组织的协调 根据船舶海上消防实践经验和有关法规要求,在船舶消防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要求: (1)驾驶台是船舶消防的指挥中心。 (2)船长是船舶消防的总指挥。 在船上,船长就是最高领导人,他必须对全船的消防负责。他对船舶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不论是他本人的,或是他的下级人员的行动,都应负责。即便是对他所授权人的行动,也不能推卸其责任。但这并不排除船员对执行其职务所做的行动负有法律上的责任。 (3)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协助船长做好消防工作并服从船长指挥。 船上人员由甲板、轮机及管事三个部门组成,大副、轮机长和管事为各自部门的领导人,大副仅次于船长,除了负责执行船长的命令外,通常还负责管理安全、救生、消防设备及船员训练。当然训练计划应与船长共同制订,因为船长对训练使用消防、救生及其他应急设备应负责任。船长应在航海日志上记载他已检查并批准了的训练计划,另外,还应记载实际训练的完成情况。 大副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尤其是在选定机舱为消防训练地点时,应与轮机长协调。

32 4.6 船舶消防演习 根据船舶应变部署制度对消防演习的规定,货船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客船一般每周一次,在离港24h内举行。对国际航行(非短程)的客船,应在离开最后出发港后作一次这样的演习。这种演习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例如由消防转入救生,或由消防转入堵漏再转入救生等。 演习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但要白天演习,而且还要在夜间进行,不但要在停泊中演习,而且要在航行中进行。定期演习是船员进行消防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许多大的火灾事故是因为发现火警时采取的行动错误,或措施不当而酿成的。因此,经常变化的、假想的火警性质和火灾地点,能使船员们熟悉各种情况下的灭火方法和措施,这样才能临危不乱,密切配合,协调作战,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演习也是检查各种设备的好机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设备的随时可用性。演习中船舶领导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认真执行;每次演习后,应认真总结,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提高,并将演习过程详细地记入航行日志,包括演习时间、内容、信号、人员赶到现场的时间、应急泵出水的时间、各成员携带消防器材和使用消防设备的情况等。对态度不认真、行动缓慢甚至错误的人员,要在演习结束后的讲评会上批评纠正,对认真操作的人员进行表扬鼓励。


Download ppt "4 船舶消防队组织与训练 4.1 船舶消防应急计划的准备与实施 4.2 船舶消防队的组成与人员调配 4.3 船员消防技能和灭火战术训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