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How to work smart ? 大學校園的教與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How to work smart ? 大學校園的教與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How to work smart ? 大學校園的教與學
國立台灣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 & 教學發展中心 符碧真

2 大綱 Warm up 前言: (鳳頭) 教與學的關係(豬肚)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豬肚) 結語(豹尾)
Why? 教學目標及核心能力 Whom? 學生起點行為 What? 教材 (Curriculum) How? 教法 (Instruction) Whether or not & How much? 評量(Assessment) 結語(豹尾)

3 暖身活動 Warm up (Questionnaire)

4 Academia UK + Taiwanese students excellent team Industry產業界代工 2003洛桑管理學院報告:台灣2282 hrs/yr 43hrs/week居全球之冠 2007「國際勞工指標」:台灣全年工時2170小時,名列第二,僅低於韓國的2305小時 :1111人力銀行每人每週加班8.18hrs, 50%無加班費 Work hard or work smart? 教師教學?

5 教學死板沒創新性 林百里:超恨台大電機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劉俐珊/台北報導】2011.10.26 03:20 am 
林百里近年不止一次批評他的母校台大電機系,但他另一方面仍慷慨捐贈回饋母系。「我讀書讀不好,所以才會成功!」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天語出驚人的說,當年他從香港到台大讀書,但學校教學死板,「我超恨台大電機系」,「念書就像念聖經」,一點創新性都沒有。 他表示,台灣若要往創新的方向發展,要先改變大學教育,學校啟發學生的方式是錯誤的,「大學教育阻礙我們成功」。 林百里已不止一次抨擊母校,過去他就說過「後悔念台大電機系」、要「學弟妹趕快轉學」等。 林百里昨天在「台北世界設計大會」論壇,以「科技與文化交鋒的網路設計」為題演講,會中談及台灣科技產業多以代工為主,他在數百名國內外聽眾前話鋒一轉,當著同是台大電機系友、資策會董事長史欽泰的面,批評台大電機系教學方式錯誤。 林百里舉美國史丹佛大學和哈佛大學為例,因重視數位人文教育,分別催生谷歌和臉書。 反觀台灣科技教育,他認為,嚴重抑制年輕人揮灑創意,箝制工程師創新思維,讓工程師多只能就現存科技加以改善。他開玩笑地說,公司企業若要找領導人,千萬別挑工程師,因為會「把工作搞砸」。 林百里解釋,他並非單指電機系的教學錯誤,而是指台灣所有的教育、教學過程都太死板,不鼓勵學生創新。 林百里說,學生到學校學習靠自己,但解惑要靠老師,老師應教學生如何思考、解決問題,而不是只考選擇題、是非題;現在的教育要學生好好讀書就會及格,但他認為,大學應該要教學生如何學習創新,「不會創新,成績就不及格」。 林百里昨天還一改過去迴避媒體作風,要記者「問大和尚(指林百里自己),就要問大問題」。他不願意回答景氣好壞、公司業績,但一再針對台灣教育問題侃侃而談。 林百里建言:要發展創新 先改變大學教育 【經濟日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 am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25)日表示,「我超恨台大電機系,念書跟讀聖經一樣,一點都沒有啟發性。」若要台灣往創新的方向發展,要先改變大學教育,並直言「大學教育阻礙我們成功」。 林百里昨天參加台北世界設計大會國際設計論壇,如上表示,令在場聽眾感到震驚。他說,學校要往創新的方向發展,甚至可以要求學生「不創新就不及格」。 會後面對媒體追問,林百里解釋,目前學校啟發學生的方式是錯誤的,不只是電機系,台灣所有教育都要改變,解惑靠老師,讀書靠自己。他還反諷地說:「我書讀不好,所以才會成功」。 台大:課程重視創新 已脫胎換骨 台大校長李嗣涔五月在一場高教論壇曾指出,他當時念台大跟現在不同,設備差、有博士學位的老師沒幾個,有些課老師不知如何教,「學生都靠自己念」,「大學扮演角色少,學生個人占九成」。不少台大畢業三、四十年校友對台大印象仍停留在過去,但他都跟校友說,現在大不相同。 蔣丙煌強調,現在台大的課程十分多元化,每學期有五、六千門的課,學生跨領域修課空間很大,老師教學持續改進,強調互動,所有的課都重視創新。

6 冷眼集/台灣「超恨」什麼?搞一輩子代工! 【聯合報2011.10.26 03:20 am 
創新的威力有多大?一支要價數萬元的iPhone手機,堅持創新的蘋果公司擁有三成毛利,代工的台商卻只獲得百元微薄利潤。難怪電子代工大廠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感嘆,台灣教育阻礙成功,沒教學生創新。 林百里常把「創新」掛在口邊,他認為,企業要有獨一無二的創新,像蘋果推出的好產品,才能擁有成功的機會。他曾說:「我也許不是最好的創新者,但我整合很多創新者幫我創新。」 近三十年來,台灣電子業被視為經濟的支柱,國家對科技業提供賦稅、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但電子業的經營卻愈見險境。 不但雙D(DRAM、LCD)產業深陷虧損,電子代工廠的毛利從過去的「保六」(毛利百分之六)、「保五」,到現在連「保四」都有困難,相較蘋果產品的毛利動輒三、四成,凸顯台灣電子業確實面臨創新危機。 身為台灣電子龍頭大廠之一,林百里批評台灣教育太死板,沒教學生怎麼創新,並稱他自己「書不讀好,所以才會成功」;但包含廣達在內的諸多電子業台商,表現仍遠落後注重創新研發的蘋果,顯示在企業創新一節上,林百里也不能自詡為成功。 但林百里的警語,仍點出台灣的教育環境與產業發展的缺陷。台商自豪的改善製程、降低成本、靈活經營的策略,這幾年在中國大陸等新興製造基地興起後,已面臨強大的考驗。 台灣產業升級無法在一朝一夕間完成,教育的變革更是需要長時間努力。林百里曾形容他的人生觀是:「先有夢想,然後為自己的能力定位,一步步往前走,追求最後成功實現。」 林百里感慨台灣創新不足,點出台灣當前產學關鍵問題,若由廣達帶頭創新,再進一步影響他的母校台大與台灣教育環境,這一聲「恨台大」的暮鼓晨鐘,更可成為台灣發展創新的正向力量。

7 您對大學教授的教學內容及方式是否滿意? 抽樣方法:全國住宅電話為母體,隨機抽樣目前就讀大學,或曾就讀大學民眾 調查地區:全國 有效樣本:201人 調查方式:電腦語音輔助訪問 調查日期:8月28日 調查機構:《蘋果日報》

8 您覺得教學不好的教授應該如何? 抽樣方法:全國住宅電話為母體,隨機抽樣目前就讀大學,或曾就讀大學民眾 調查地區:全國 有效樣本:201人 調查方式:電腦語音輔助訪問 調查日期:8月28日 調查機構:《蘋果日報》

9 臺灣1000大企業最愛榜首天下《Cheers》公布臺大蟬聯四連霸

10 NTU 畢業生最不足的能力

11 某大學教學意見調查常見之意見 Who? Whom? What? Curriculum How? Instruction
主觀意見太過濃厚,總覺得自己的意見最正確!十分固執。 回答學生作業上的問題沒有耐心,無法一一的替學生解開疑惑。 Whom? 希望上課能有中文投影片。 What? Curriculum 教課內容能在充實點,講解及操做時間過於冗長。 老師上課能符合課程內容,但教材並無助於此科學習。 How? Instruction 老師有認真,但總覺得很難理解這堂課。 老師口齒可以再清晰一點,講話聽不清楚,字跡稍潦草,講話步調太慢,重點未詳細講解清楚,令人沒有上課的欲望。 教師雖有教學熱忱,但並不擅於教書。 教師有時會情緒化,安排的課業常反覆改變,上課時枯燥乏味,無法引起學生上課動機與熱忱。 上課做示範時,如遇到無法成功示範的也只是含糊帶過,對學生在學習上產生極大的疑問。 Whether or not & How much? Assessment 能先說明清楚作業內容及製作方式會更好。 作業評分太過主觀,成績給分標準不一。 成績評分準則應該公平客觀,而不是只看重特定部分,不看內容。

12 1.前言 學習成果導向的趨勢

13 2.「教」與「學」的關係 (1) 四種關係 T:教 L:學 L T T=L TL 名師出高徒 青出於藍 而勝於藍 TL= 鴨子聽雷
言者諄諄 聽者藐藐 T L TL= 鴨子聽雷 T:教 L:學 TL 青出於藍 而勝於藍

14 2. 「教」與「學」的關係 (2) 常見教與學的關係

15 Whether or not & How much
Why (核心能力) Whom What (Curriculum) How (Instruction) Whether or not & How much (Assessment) 教學 目標 學生起點行為 教學 活動 教學 評量 回 饋

16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定義
學生學習結果導向(Outcome-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 以課程結束時希望學生學到的能力或成果為起點(核心能力),往回推,設計相對應的課堂活動與評量方式。 核心能力 (Why) 學生起點行為 (Whom) 兩者落差靠課堂教學活動設計(What & How) 評量學生是否達到核心能力(Whether or not & How much)

17 蒐尋化學文獻撰寫報告,並閱讀與了解領域相關文獻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1) Why? 核心能力 系所教育目標(舊制) 化學系畢業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 培育專業人才 展現對於重要概念的了解,並能解決五項化學次領域之問題 推動跨領域、國際與團隊合作,形成產業發展之發動機與創新源頭 執行基本化學實驗之程序 培育具國際觀、富社會關懷之未來科技領導人 闡釋化學與其他相關領域的關係 營造優質環境,持續原創性及高影響力之研究 蒐尋化學文獻撰寫報告,並閱讀與了解領域相關文獻 在小組中,對於解決化學問題有所貢獻

18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1) Why? 每門課程與核心能力的對應
學習 目標 科目 1 展現對於重要概念的了解,並能解決下列五項化學次領域之問題:分析化學、生物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 2 執行基本化學實驗之程序,包括使用新的儀器進行合成、分離、離析、分析與詳述分子特質 3 闡釋化學與其他相關領域的關係,如生物科學、材料科學與環境科學 4 在進階課程中,展現對於先前所學知識的了解與整合 (整合意指利用多門課程的知識以了解新知) 5 蒐尋化學文獻撰寫報告,並閱讀與了解領域相關文獻 6 將課堂知識應用於實驗中,解決實驗問題 7 了解導出化學理論與模型的重要實驗 8 運用口語、書面與圖表等方式,有效傳達化學實驗結果 9 在小組中,對於解決化學問題有所貢獻 CHEM340 CHEM343 CHEM349 CHEM351 CHEM353 CHEM422 CHEM425 CHEM426 評量方式 考試表現 小組討論內容 討論中 運用CHEM115、CHEM116的期末考題,評估修讀CHEM300、CHEM301前、後之化學知識存留情形 書面報告 其他方式討論中

19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2) What? 教學內容
課程大綱(syllabus):說明課程設計的全貌 Why:為什麼要修這門課(這門課在系上課程中的地位及重要性)、預計要培養的核心能力或教學目標 Whom:修這門課需要的先備知識 What:使用的教科書或延伸閱讀書單、每週課程重點的邏輯關係、與培養核心能力間的關係 How:教學方法 Whether or not & how much:如何評量達到多少預期教學目標: 提供清楚的評量項目與標準,學生有可依循的方向

20 上課第一天—上課常規的建立 洪蘭教授對臺大醫學院學生的批評 請學生思考三個問題 學生回應 建立共同遊戲規則(contract)
洪教授的批評有沒道理? 校方開設禮儀課程有沒有用? 該怎麼辦? 學生回應 在不影響其他人的前提下皆可 其他人的定義?影響的定義? 建立共同遊戲規則(contract) 一次一個人講話 遲到? 蹺課? 上課吃東西? 違規者如何處理? 臺大醫學院上課及教室使用規範 同學請準時進教室上課,遲到者不得影響他人上課,否則不准進入教室」 可攜帶茶水進入教室。若需用餐者,請於用餐結束後再進教室。 講堂嚴禁擅接電源。上課時間不得進行與課程無關的活動,例如使用個人電腦上網、傳簡訊、睡覺等。 比較成效? 共同參與討論一小時:有參與感,自己定下遊戲規則需遵守,非top-down

21 每週重點(包含學生準備活動) 抽象概念:用實際例子說明 說明該單元在全部課程中的位置與重要性
剛開始上課時,在黑板右邊寫下該日教學流程(相當大綱:包括哪些部分及其邏輯關係) 遲到者聽不到整節課的架構 流程維持到下課,俾便學生瞭解進程 抽象概念:用實際例子說明

22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3) Whom? 新生的學習困擾
記筆記 (聽) 閱讀原文書(讀) 撰寫報告(寫) 口頭報告(說) 不會抓重點 看完後,抓不到重點 自訂主題,不會選題、欠缺論點 收集的資料完全地貼在投影片,沒有(不知如何)篩選 沒組織 架構很亂 不會組織、安排邏輯架構及大綱 沒有大綱架構、邏輯、收尾 聽與寫無法兼顧 猛查字典,看不下去 缺證據支持論點 資料雜,不會取捨 怕忘記,PPT字很多,照著唸 難兼顧美觀與速度 讀得很慢,沒效率 缺自己看法、結論及討論不深入 沒考慮聽眾程度,未針對聽眾設計 短文:如何簡潔有力 長篇:不會闡述,擠不出內容 自信不足、緊張

23 大一新生學習困擾

24 大四畢業生學習困擾

25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有能力 有興趣

26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加強閱讀基本能力
SQ3R (尤其是閱讀原文書) Survey Questioning Read Recite Review

27 SQ3R前測 前測 平均數 1. 我認為多讀、多看是提升閱讀能力的不二法門 4.88
2. 我閱讀短文還可以抓住大意,但閱讀長文常抓不住文章重點 4.69 3. 我考試考小範圍時能應付自如,但考大範圍時則頗感困擾 4.55 4.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是從頭開始讀,沒有什麼讀書策略 4.11 5.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沒有認真思考題目的意涵 3.89 6.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沒有想過文章內小標題之間的邏輯關係 3.38 7.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會把小標題轉化成Wh-的問題 2.72 8.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會思考小標題與該段落內容間的關係 3.94 9. 例一:我把剛剛閱讀的文章蓋起來後,還記得文章的大意 3.37 10例二:我把剛剛閱讀的文章蓋起來後,還記得文章的大意 3.59 11. 我覺得閱讀就是吸收文章的看法,不需有自己的看法 2.15 12. 我對閱讀文章後要提出自己的看法,頗感困擾 3.81 13. 我對閱讀文章後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沒有什麼自信 14. 中學時,老師很少要學生對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 4.87 15. 進大學以來,老師很少要學生對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 3.66

28 SQ3R後測 平均數 1. 我認為多讀、多看是提升閱讀能力的唯一方法 3.67 2. 我將來閱讀短文或長文,大概知道如何抓住文章的重點
4.88 3. 我將來考試考小範圍或考大範圍,不會像以前那麼困擾 4.69 4. 我閱讀「抄襲」的兩篇文章時,是從頭開始讀 2.25 5. 我閱讀兩篇文章時,會先想一想題目的意涵 4.64 6. 我閱讀兩篇文章時,會想一想文章內小標題之間的邏輯關係 4.74 7. 我閱讀兩篇文章時,會把小標題轉化成Wh-的問題 4.16 8. 我閱讀兩篇文章時,會根據Wh-的問題,在該段落中找答案 4.23 9. 例四:我把「抄襲」的文章蓋起來後,還記得文章的大意 4.46 10.我把「抄襲」的文章蓋起來後,還記得文章的大意 4.84 13. SQ3R的閱讀法幫助我整合作者論文的看法 14. 閱讀論文後提出自己的看法時,需要整合作者論點及自己的知識與經驗 5.28 15. 比較你先前與後來的閱讀方法,哪一種比較是主動的閱讀者(active reader)? 9, 4, 71 17. 有些討論的論點是自己一個人讀時沒想到的 5.13 18. 討論的論點比我自己一個人讀時更多元 5.38 19. 討論的論點比我自己一個人讀時更周延 5.34 20.我覺得現代公民閱讀不但要吸收文章的看法,也要有自己的想法 5.77 21. 討論後,我對閱讀文章後較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4.82 22. 討論後,我對閱讀文章後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比較有自信 4.85

29 SQ3R前後測比較 9. 例一:我把剛剛閱讀的文章蓋起來後,還記得文章的大意 10.例二:我把剛剛閱讀的文章蓋起來後,還記得文章的大意
前測 前後測差異 t值 顯著性 1. 我認為多讀、多看是提升閱讀能力的不二法門 1.20 (1.37) 7.88 <.0001 2. 我閱讀短文還可以抓住大意,但閱讀長文常抓不住文章重點 3.58 (1.35) 24.08 3. 我考試考小範圍時能應付自如,但考大範圍時則頗感困擾 2.25 (1.52) 13.50 4.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是從頭開始讀,沒有什麼讀書策略 1.93 (1.88) 9.15 5.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沒有認真思考題目的意涵 1.52 (1.56) 8.86 6.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沒有想過文章內小標題之間的邏輯關係 1.15(1.62) 6.37 7.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會把小標題轉化成Wh-的問題 -1.45(1.87) -6.94 8. 我剛剛閱讀文章時,會思考小標題與該段落內容間的關係 -0.30(1.95) -1.38 0.1730 9. 例一:我把剛剛閱讀的文章蓋起來後,還記得文章的大意 -1.09(1.13) -7.82 10.例二:我把剛剛閱讀的文章蓋起來後,還記得文章的大意 -1.13(1.04) -8.61 11. 我覺得閱讀就是吸收文章的看法,不需有自己的看法 0.86 (1.23) 6.23 12. 我對閱讀文章後要提出自己的看法,頗感困擾 1.56 (1.66) 8.30 13. 我對閱讀文章後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沒有什麼自信 1.73 (1.63) 9.45

30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加強寫作基本能力
2-20 pages Outline Argument Supportive evidence 寫作 Introduction: 鳳頭 Body: 豬肚 Conclusion: 豹尾

31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學生學習動機 (UC Berkeley )
Faculty Our biggest problem here is that the students just are not motivated. They just don’t seem to care,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learning. I can’t teach students like this, if they don’t have it before they come here, then I don’t know what to do. College students Well, to me, it is up to the professor to motivate me. I want to learn, but sometimes the material is so boring and the professor just loves it and they go on and on about meaningless things. You know, just because they are interested in it, it doesn’t mean everyone else is, they should try to listen to a lecture in a subject they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and see if they like it. I bet they would fall asleep, too.

32 Whose fault?

33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例一: 引發學習動機(數據) 學生學習曲線
注意力 50分鐘 時間 開始

34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b. How? 教師教學曲線
注意力 50分鐘 時間 開始 注意力 50分鐘 時間 開始 50分鐘 時間

35 學生學習曲線 (N=1094) 29.8%, 8.8% 47.7%, 14.4% 教師教學曲線 (N=125) 20, 33 58, 14

36 「教」與「學」曲線 教學 學習效率 課堂開始 課堂結束 注意力

37 What? Why? What’s the problem? How to improve it?

38

39

40 Immediate Use of Learning
LEARNING PYRAMID % of Average Retention Rate 5% Lecture 10% Reading 20% Audio- visual 30% Demonstration 50% Discussion Group 75% Practice by Doing 90% Teach Others Immediate Use of Learning 講授 做中學 討論 視聽 示範 教別人 Cooperative Learning

41 Chinese proverb: 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 荀子儒效篇: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 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學至於行而止矣。

42 如何善用教學曲線 鳳頭 豬肚 豹尾 承先: 連結先備知識與舊經驗 引起動機:強調議題重要性,為什麼要學這單元 講笑話有用嗎?
善用學生中心的討論方式 豹尾 總結 (summary): 1 minute report 啟後:與下次單元的關係

43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例二: 引發學習動機 (新聞或案例)
大氣科學 霾害與股市 921大地震與全世界連動 財金 雷曼兄弟倒閉與全球金融海嘯

44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例三: 引發學習動機 (實驗)
蠟燭燃燒實驗 兩根蠟燭:長蠟燭是短蠟燭的二倍高度 杯子蓋上後會有什麼結果?(What?) 為什麼有這個結果? (Why?)

45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例四引發學習動機 (provocative questions)
學生在課堂上為什麼靜悄悄?不回答,亦不提問?

46 解決方法: 提供安全的環境 (safe environment)
原因 怕說錯,被認為『笨』,被人恥笑 怕說對,被人認為 『愛現』 (Show off) 解決方法: 提供安全的環境 (safe environment) 給學生時間想清楚,寫下答案 小組討論後提出 較週延, 較不容易錯, 較有信心 成功時,為團隊爭光(大我) 失敗時,分擔責任 匿名回答或提問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IRS)

47 開放性問卷(NTU, N=約250) 最不喜歡的教學方式 最喜歡的教學方式 聲音平平,沒有起伏
照本宣科(講義/PPT),不加解釋,填鴨教學、沉悶 生動活潑、師生互動討論、學生分組討論 沒內容、組織散漫 表達不清 有組織、有系統、有內容、與時事相關或生活化例子 有啟發、有挑戰 (老師有創見、啟發性問題) 缺乏熱忱、自負、不尊重學生 關懷鼓勵、尊重多元立場

48

49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講述法
歷史最久, 最廣為使用教學法 Effective: transmit facts, share complex intellectual analyses, synthesize ideas, clarify controversial issues, compare and contrast different viewpoints. Ineffective: promote independent thought or develop thinking skills

50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如何講得好聽(開始上課:鳳頭)
配合及調整學習曲線 學生注意力集中10-20分鐘: 連結先備知識及舊經驗 引起動機之opening: Provocative questions, startling statement, unusual analogy, striking example, personal anecdote, dramatic contrast, powerful quote, short questionnaire, demonstration, recent news 上課前在黑板旁寫本單元outline 讓學生知道本單元的 what, why,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51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如何講得好聽(上課中:豬肚)
改變教學活動 (problem solving in group, demo, audiovisual…) 集中在幾個major points (Less is more) 用不同方式說明major points (rephrase) 說明解釋 多用具體、不易忘記的例子 對 concept, 實際demo > describe (ex: 鳳頭,豬肚,豹尾) 不只是告訴學生如何呈現一個logical argument; 而是呈現一個logical argument, 並協助學生分析Why. 提示較難學習或易錯的概念

52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如何講得好聽(結尾:豹尾)
結束都用summary statement (承先啟後) 連結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 & what they will be learning next meeting. One minute report 安排 interesting & stimulating 的作業 Provocative or controversial assignment Research project (研究real-world的client) Field experience assignment Analysis of an essay or article

53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討論法 (優勢與挑戰)
Retention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of knowledge to new situations Development of solving, thinking, or attitude change Motivation for further learning 挑戰 面對未知課堂發展狀況 學生 involvement?

54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討論法 (時間分配)
前 (20分):講述facts, evidence, issues供討論之用 中(30-40分):討論facts, evidence, issues可能的原因及解釋 後(20-30分): 分析討論結果並帶出結論 根據結論提出後續問題,讓學生思考

55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討論法 (事前準備)
確認討論的問題 & 爭議的問題 奠定討論的基礎 Books & journal articles Assignment Opinion questionnaire 分小組 (6-8人) Leader Summarizer

56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討論法 (學生事先不讀怎麼辦?)
要讓學生深切感受: 沒準備是無法討論 提供有趣的assignment 課堂結束前提出下堂課要討論的問題 從閱讀資料中找出1-3個問題,下次上課交 如果問題持續,與學生討論該如何處理 不得已: 課前 quiz

57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討論法 (上課中)
Ask questions establish students understand (comprehension & review) before asking them to do more complex or original thinking. Try brainstorming Rapid ideas 不質疑、批評 ideas Encourage heated debates 讓學生有不同角度之觀念 教育資源分配應重卓越 vs. 公平 中小學教育應採能力分班 vs. 常態分班

58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討論法 (上課中)
如何鼓勵 nonparticipants? 製造「期望每個人都將參予」及安全的環境 給時間思考想清楚後回答 小組討論後回答 明白說明大學畢業生必須要有對大眾發表的能力,故每個 人均需參予討論 設計活動:要求學期中每個人都需擔任不同角色 隨機抽籤請學生報告,使安靜不語者也會被抽到 如何處理monopolizer? 說明每人發可表次數的遊戲規則 讓我們聽一聽其他沒發表意見者的看法 對發言過多者,予以提醒 (帶到旁邊) 請monopolizer 擔任 observer Videotape播放, 討論該如何處理

59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討論法 (結尾)
學生可能覺得: 討論法學得比講述法少 One minute report: 留時間給學生寫下 key points, pros & cons, conclusion, unsolved problems 從討論結果中歸納出結論 根據討論結果,發展作業或小考題目 本次討論結果引發出後續哪些討論 根據學生課後comments或written responses,規劃下次討論議題 強調新主題(topic)與先前討論結果間的關係

60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4) How? 討論法 (評分)
不評分 評分會阻礙學生思考, 給學生太大壓力 佔分比重小,不值得花時間評分 評分 Direct approach 教師評分: 同儕評分:避免 free rider 對每位成員評分並敘述成員之長處及短處 小組活動紀錄:於期末作業報告敘明「誰作哪一部份的作業」 自評:自我評估參與情形 Indirect approach:筆試測驗時,將討論課程的內容納入

61 教學法總結 授課流程:配合學習曲線 & 學習金字塔
前(鳳頭):承先(複習舊概念)+引起動機(讓人眼睛一亮)+今天主題 大綱流程(outline)、各項間之關係:what, why,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中(豬肚):學生精神不濟,增加學生參與 利用實例或圖表說明 師生提問互動 小組討論 後(豹尾):收尾 總結 One minute report: key points, pros & cons, conclusion, unsolved problems 啟後(交代作業+與下一單元之關係)

62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5) Whether or not & How much? 課程評量 教育社會學評量(例)
核心能力 他評(約略分成 3至4級) 學生匿名自評(1至4級) 專業知識 Open book exam,分兩部份: 教師 (1)學生自己出題,自己回答:旨在了解學生融會貫通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2)比較兩篇論文的異同:旨在了解學生分析及統整的能力 (1)我能掌握這門課重要內容與概念 (2)這門課幫助我發現問題的能力 溝通表達能力 (1)個人書面報告(2)小組口頭報告: 教師 均以鳳頭(開頭像鳳頭般吸引人)、豬肚(中間像豬肚般充實飽滿)、豹尾(結尾像豹尾般有力)指標評分 (1)修完課後,我較有膽量在公開場合報告 (2)這門課幫助我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團隊合作能力 (1)學生匿名評估組員參與度與貢獻度,作為增減成績之參考。 (2)教師從小組報告的架構及邏輯性,看出組員是否既分工又合作 (1)修完課後,我更知道如何善盡自己的職責 (2)我學會與組員既分工又合作

63 3. 倒序設計(Backward design) (5) Whether or not & How much? 課程評量
Teacher input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教師具備講專業知識 修完這門課後,我能掌握這門課重要內容與概念 教師用心準備 這門課有助於培養我的獨立思的能力 教師對課程進度安排適當 我學會小組報告時與組員既分工又合作 教師適當使用各種教學方法 修完這門課後,我有興趣繼續探索相關議題 教師講解表達方式良好,易於瞭解 修完這門課後,我比較有膽量在公開場合做報告 教師公平評量每位學生 教師教學態度認真

64 Capstone course: 學系學習成果
定義:當學生畢業時,老師及學生都很想知道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否達到系所設定的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整合式課程」(capstone courses)被視為最典型的學習總體檢課程。 對學生 回顧:回首過去在大學期間學到了什麼 前瞻:前瞻未來升學或就業的準備 對學系:學校投入資源的績效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65 4. 結論 學生 教師 Knowledge competency Ability to learn
Research vs. Teach? Conflict? 條理清晰 認真態度 Work hard or work smart? Motivate students to learn More is less, or less is more? 善用教學曲線

66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How to work smart ? 大學校園的教與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