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授課教師:徐玉梅 中正大樓C401-3 2532106-5021 t00099@mail.tut.edu.tw 0970605595 孟子選 授課教師:徐玉梅 中正大樓C401-3 2532106-5021 t00099@mail.tut.edu.tw 0970605595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授課教師:徐玉梅 中正大樓C401-3 2532106-5021 t00099@mail.tut.edu.tw 0970605595 孟子選 授課教師:徐玉梅 中正大樓C401-3 2532106-5021 t00099@mail.tut.edu.tw 0970605595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授課教師:徐玉梅 中正大樓C401-3 2532106-5021 t00099@mail.tut.edu.tw 0970605595
孟子選 授課教師:徐玉梅 中正大樓C 1

2 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

3 雖然尾有長短,皮有粗細,但是從整個外形看來,龜和鼈仍然是同形的同類,再怎麼互相譏笑,都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沒什麼差別!
龜笑鼈無尾,鼈笑龜粗皮 龜和鼈是屬於同一類的動物,外形非常像。 龜的尾巴比鼈長, 所以龜笑鼈無尾;  鼈的背甲比龜還軟,  所以,鼈笑龜粗皮。 雖然尾有長短,皮有粗細,但是從整個外形看來,龜和鼈仍然是同形的同類,再怎麼互相譏笑,都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沒什麼差別!

4 用閩南語理解古語 1.龜笑鼈無尾 = 五十步笑百步 2.有狀元學生 無狀元老師=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3.三七講四六聽=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1.龜笑鼈無尾 = 五十步笑百步 2.有狀元學生 無狀元老師=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3.三七講四六聽=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4.恬恬食三碗公半=大智若愚 5.青盲的,毋驚槍= 有勇無謀 6.要的時陣是金,不要的時陣是土=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5 7.乞食趕廟公 = 喧賓奪主 8.大隻雞慢啼 = 大器晚成 9.講一個影,生一個子 = 穿鑿附會 10.未注生,先注死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11.仙人拍鼓有時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12.吃緊槓破碗=欲速則不達 13.日頭赤炎炎,隨人顧生命 = 自掃門前雪 14.艱苦頭,快活尾= 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15.無行,袂出名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16.教豬教狗,不如家己走=求人不如求己

6 17.魚趁鮮,人趁芓=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8.先做予人看,再講予人聽=君子恥其言之過其行 19.歹瓜厚子,歹人厚言語=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20.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或作買厝買厝邊) = 里仁為美 21.芥菜不割,不成欉=玉不琢不成器 22.有喙講別人,無喙講自己 =責人嚴,待己寬

7 題解 本文選自《孟子 ‧梁惠王上》。戰國初期惠王屢敗於齊、秦等國,故卑禮厚幣以招致賢者。孟子於此時見梁惠王,王即詢以「將有以利吾國乎」,而孟子卻以人君應行仁政回應。本文即此一系列對話中的一段。 梁惠王自以為盡心於國政,但依然不能吸引鄰國人民歸附,內心深感疑惑,因此向孟子請益。孟子並不直接回答問題,而巧妙運用梁惠王好戰的習性,舉「五十步笑百步」之例暗示梁惠王,國家要長治久安,就必須推行仁政:使民養生送死無憾,乃王道之始;黎民不飢不寒,能行孝悌之義,則為王道之成。

8 文中遵時養民,先富後教,以及注重生態平衡的觀念,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全篇文字取譬生動,時而委婉諷刺,時而諄諄誘導,層層深入,論述極具氣勢,為孟子文章中極富代表性的作品。

9 魏國當時的局勢可謂兵連禍結,正是多事之秋。

10 《孟子》一書   《孟子》一書是孟子言行錄的集成,主要記載孟子與門弟子的重要談論,及孟子面見時君的重要言論。《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言:「孟軻,……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此七篇依序為〈梁惠王上下篇〉、〈公孫丑上下篇〉、〈滕文公上下篇〉、〈離婁上下篇〉、〈萬章上下篇〉、〈告子上下篇〉、〈盡心上下篇〉。《孟子》七篇順序,大抵以類相從,先從政治、經濟等實際問題談起,而後再言及心性、修養。

11 《孟子》思想   《孟子》全書主要在闡揚孔子以「仁」為中心的學說,而特別強調「義」字,建構了儒家仁義道德的完整思想體系。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主張重義輕利、尊王賤霸、先富後教;尤其在封建專制的時代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更屬難能可貴。   《孟子》原為子書,自南宋時列為經書,朱熹又取與《論語》、《大學》、《中庸》並列,合稱為「四子書」,對中華文化影響深遠。

12 作者 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省 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八十四。 孟子受業於子思之門人,學成後曾遊說諸侯各國,尋求出仕機會,但不為所用,退而以講學著述為務。畢生闡揚孔子思想,駁斥楊朱、墨翟之說,發揚儒學,提倡「性善論」。在政治上主張「民貴君輕」,反對霸道,勸說君王施行仁政,以王道治國。後人尊為「亞聖」,為孔子之後儒家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13 《孟子》一書共七篇,主要由孟子自著,弟子萬章、公孫丑參與整理。《孟子》原列於子部,宋代才被收入儒家「十三經」之中;朱熹更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對宋代以後的思想文化具有重大影響。孟子文章雄辯宏肆,感情充沛,詞鋒犀利,氣勢磅礡。 重要注本有東漢趙岐《 孟子注》、南宋朱熹 《孟子集注》、清代焦循《孟子正義》等。

14 課文注釋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15 提綱挈領~ 章法結構 ~ 回目次

16 *結構表 移民、移粟以救災 作為 用心勝過鄰國 梁惠王有疑 孟子選│五十步笑百步 鄰國之民不加少 問題 寡人之民不加多
惠王的作為一如五十步笑百步 以戰爭為喻 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 使民無憾,王道之始 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 孟子誘導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

17 宅旁植桑,五十者可以衣帛 孟子選│五十步笑百步 禽畜無失時,七十者可以食肉 孟子誘導 富民興教,王道之成 農事勿奪其食,全家可以無飢 謹庠序,申孝悌,年長者不負戴於道路 無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能行仁政,天下民至 無使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從己身做起,不怪罪年歲

18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9 梁惠王:即魏惠王,姓魏,名罃( ㄧㄥ),本為諸侯,後僭越稱王,諡惠。原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後遷都大梁(河南開封市),故稱梁惠王。
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國君自謙之詞。 盡心焉耳矣:指對於國政已竭盡心力。焉耳,同「焉爾」。焉,於此。一說:焉、耳、矣皆為句末助詞,三字連用以加強語氣。 河內凶:河內鬧饑荒。河內,約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一帶。凶,荒年。 河東: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舊時通稱山西省境內黃河以東之地為河東。 粟:音 ㄙㄨˋ,小米,泛指糧食。 加少:更為減少。加,更加。 填然:形容鼓聲鼕鼕。

20 鼓之:指擊鼓指揮士兵進攻。古時戰爭,擊鼓進軍,鳴金收兵。
兵刃既接:指兩軍已經交鋒。兵刃,泛指兵械武器。接,接觸。 棄甲曳兵而走:形容敗退潰逃的情形。甲,盔甲。曳,音 一ˋ,拖。兵,兵器。走,逃跑。 或:有人。 直:只,只是。

21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不違農時:不耽誤農業生產的時節。農時,指春耕、夏耘、秋收之時。 穀不可勝食:五穀豐收,食用不盡。勝,音 ㄕㄥ,盡。 數罟不入洿池:不使用細密的網子在深池裡捕魚。數,音 ㄘㄨˋ,細密。罟,音ㄍㄨˇ,魚網。洿,音ㄨ,深。 斤:斧頭。

22 王道:指君王以仁義治天下,為孟子所主張的理想政治,與用武力征伐統治人民的「霸道」相對。
喪死:葬送死者。 王道:指君王以仁義治天下,為孟子所主張的理想政治,與用武力征伐統治人民的「霸道」相對。

23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畝之宅:相傳周時一夫一婦受宅五畝受田百畝。 樹:動詞,種植。 衣帛:穿著絲織品的衣服。衣,音 一ˋ,穿。 彘:音 ㄓˋ,豬。 無失其時:不要耽誤家禽孵化、家畜繁殖的時期。

24 勿奪其時:不要因徵調徭役,而剝奪其耕耘收穫的時間。
謹庠序之教:嚴謹地辦理學校教育。庠、序,皆鄉學名,商代稱序,周代稱庠。庠,音 ㄒ一ㄤˊ。 申:反覆叮嚀教導。 頒白:頭髮半白,常指年老的人。頒,通「斑」。 負戴:背負重物。負,以背背物。戴,以頭頂物。 黎民:百姓。黎,眾多。 王:音ㄨㄤˋ,動詞,指一統天下而稱王。

25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食人食:即「飼之以人食」。上「食」字,音 ㄙˋ,「飼」的古字,餵養。下「食」字,音 ㄕˊ,食物。一說:指豬、狗吃人們吃的食物。二「食」字皆音 ㄕˊ。 檢:節制。

26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路上有餓死的人,卻還不知道開倉賑濟災民。莩,音 ㄆㄧㄠˇ,通「殍」,餓死的人。發,開倉濟民。
歲:指荒年、凶歲。 兵:指武器。 無罪歲:不要怪罪於凶歲。罪,動詞,責怪、歸罪。 斯:則。

27 《孟子》的文章特色 1.孟子文章氣勢雄偉,如長江大河,波濤洶湧, 千變萬化,一瀉千里。層層深入,處處照應, 暢達明快,有充分說服力。
2.為辯解有力,不避免誇飾。以文學的技巧, 增加言論的力量,為道家、縱橫家的長技, 孟子即以其道對其人。 3.為求文章的生動趣味化,常把抽象的道理, 用具體事物說明。他隨手拈來的比喻,都能夠富 風趣而有力量。

28 本篇文字極為潔淨,如首段「河東凶亦然」句,是「河東凶,則移其民於河內,移其粟於河東」的省說;「請以戰喻」以下,寫戰爭的過程,措辭亦極簡鍊。
不只敘事條理井然,安排「五十步笑百步」的鬧劇,尤出人意表。此處的譬喻,與文末「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同樣生動而貼切,選擇這樣的題材,意圖點醒好戰的梁惠王,也很適當。「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句,與首段「寡人之民不加少」相互呼應,結構也很嚴謹。

29 政治思想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公孫丑下〉:「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做為一個知識分子,孟子對天下百姓有很強烈的使命感。在思想上,他努力捍衛、發揚儒家的學說,引導生民走出迷津;在政治上,他要使百姓遠離戰爭之禍,生活富足、安定,所以要遊說君王,尊王賤霸。本文言王道之始,正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展現。

30 1.推行仁政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政治思想主張便是推行仁政。〈公孫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不忍人之心」即是仁心,「不忍人之政」即是仁政。在上位者為政以仁,愛護人民,關心百姓,就能擁有整個天下;反之,若不能體恤百姓,必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

31 2.以民為本   其次,孟子的政治思想最主要的便是以民為本,〈盡心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以為社稷、君主都是為民而立;倘無人民,哪裡還會有君主、社稷?所以人民是最寶貴的。 〈梁惠王下〉:「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以為暴虐無道的國君,失去民心,人民亦可依民意而以革命的手段將其推翻。政府施政自不能不以民意為依歸。

32 3.反利反戰 孟子倡「仁義」而反「功利」,孟子對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
  孟子倡「仁義」而反「功利」,孟子對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 孟子又視「利」為「善」的反面,〈盡心上〉說:「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孟子既反對功利,因此對於當時專講富國強兵,以攻伐為事的人,深不以為然。

33 4.尊王賤霸   孟子倡王道,反霸道,尊王賤霸可以說是孟子畢生的抱負。孟子主張以德服人、以愛心關懷百姓,反對以力服人、以威勢恐嚇百姓。〈公孫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孟子之所以不談論齊桓、晉文之事,乃因其皆僅屬於霸道層次,只能以力服人而不能以德服人。

34 教育思想 孟子非常重視教育,他認為「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滕文公上),因此主張「謹庠序之數,申之以孝悌之義」〈梁惠王上〉
  孟子非常重視教育,他認為「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滕文公上),因此主張「謹庠序之數,申之以孝悌之義」〈梁惠王上〉 而教育的內容,就在宣明人倫:「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 〈滕文公上〉  

35 問題與討論 一、何謂「五十步笑百步」?哪些俗諺、成語與此句旨意相近?

36 答: 1.原指作戰時臨陣脫逃,有人跑了五十步停下來,有人跑了一百步才停下來。那跑五十步的就譏笑跑一百步的人膽小。 2.今用此成語比喻表現次差者,譏笑表現更差者,兩者相差無多。其意近於「龜笑鼈無尾」、「半斤八兩」、「不相上下」、「難兄難弟」、「難分軒輊」、「伯仲之間」、「等量齊觀」、「相去無幾」。

37 二、孟子主張行仁政方能王天下,他提出哪些具體的作法與步驟?

38 答:第一步就是不濫徵民力,而妨害農業生產,又能注意漁業、林業的發展,讓百姓溫飽,使民無憾,則是王道之始。第二步是在百姓的溫飽基礎上,能更進一步讓人民富有(衣帛食肉),如此便可以「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而有了道德教化,就能促進人倫和諧,提升國民的精神境界,這是富民興教,王道之成。只要做到這兩步,百姓便會歸順,自然可以統一天下。

39 三、在本文中除了強調實行仁政的重要,有哪些文句還寓含了環保的概念?這些觀念對我們有何啟發?

40 答:「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些文句寓含有環保的概念。人與自然本應當和平共處。人取用自然資源須有所節制,且能使自然資源生生不息。任何竭澤而漁、破壞殆盡的行為,不但會害人害己,更會遺害子孫。


Download ppt "授課教師:徐玉梅 中正大樓C401-3 2532106-5021 t00099@mail.tut.edu.tw 0970605595 孟子選 授課教師:徐玉梅 中正大樓C401-3 2532106-5021 t00099@mail.tut.edu.tw 0970605595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