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鸿门宴 司马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鸿门宴 司马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鸿门宴 司马迁

2 文学常识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 文学常识 《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改为《史记》。
起始年代——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汉武帝,共约3000年的历史。 文章篇数——130篇,50余万字。 史书体例——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

4 文学常识 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 迹 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 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5 字词注音 欲王wàng关中 飨xiǎng士卒 为wèi击破沛公军 崤xiáo山 好hào美姬jì 鲰zōu生说shuì我
熟与君少长zhǎng 奉卮zhī酒为寿 从百余骑jì 戮lù力而攻秦 范增数shuò目项王 樊哙kuài 举所佩玉玦jué 交戟jǐ之卫士 瞋chēn目视项王 目眦zì尽裂 按剑而跽jì 沛公之参乘shèng 赐之彘zhì肩 切而啖dàn之 如恐不胜shēng 人方为刀俎zǔ 何辞为wéi 道芷zhǐ阳

6 梳理情节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序幕--无伤告密 开端--范增献计(一张)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谢罪 (一弛) 高潮--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樊哙闯帐(二张)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二弛) 尾声--刘邦诛曹 故事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起伏。

7 重点内容 1、情节高潮:三起五落。 三起: 范增举玉、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五落: 项羽赞哙、项羽赐座、刘邦脱逃 张良留谢 、范增毁玉

8 2、问题: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1)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外貌描写 (忠肝义胆、英勇无惧、粗犷豪爽、粗中有细) (2)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9 归纳整理本文文言现象 1、通假字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1.距关,毋内诸侯: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3.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倍”通“背”,背弃。 “具”通“俱,全。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6.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10 2、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4.而听细说
古义: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11 3、一词多义 1.谢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乃令张良留谢。
1.谢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乃令张良留谢。 (1)谢罪、道歉(2)感谢(3)辞谢、告别 2.辞 (1)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2)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1)推辞(2)告别 3.故 (1)君安与项伯有故? (2)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1)故旧、交情(2)因此(3)特意

12 3、一词多义 4.幸 (1)妇女无所幸。 (2)故幸来告良。 (1)宠幸、亲近(2)幸亏、幸而 5.去 (1)相去四十里。 (2)脱身独去。
4.幸 (1)妇女无所幸。 (2)故幸来告良。 (1)宠幸、亲近(2)幸亏、幸而 5.去 (1)相去四十里。 (2)脱身独去。 (1)距离(2)离去,离开

13 4、词类活用 沛公军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吾得兄事之。 (告诉) (称王) 籍吏民。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 范增数目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道芷阳间行。 ——名词用如动词 (驻军) (告诉) (称王) (告诉) ( 侍奉) (登记) (符合道义) (使眼色) (处罚) (取道)

14 词类活用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他)为王,名词意动用法。 2.素善留侯张良: 与……交好,善待。形容词用作动词。 3.臣活之:
使……活。使动用法。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 5.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名词作状语。 6.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7.头发上指: 向上。名词用作状语。

15 5、重点虚词 1. 之 (1)为之奈何?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今者有小人之言。 (4)珍宝尽有之。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代词,这。(2)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结构助词,的 (4)助词,衬字,无义(5)动词,到

16 2、为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为之奈何?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何辞为? (5)使子婴为相。
(6)军中无以为乐。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介词,替,给(2)介词,对,向 (3)介词,表被动(4)助词,表疑问或反诘(5)动词,任(6)动词,做(7)动词,作为 是。(“为”作助词、动词、表被动:读作Wéi “为”作介词(除被动):读作wèi)

17 3、因 4、于 (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2)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1)副词,就、于是(2)介词,趁着、 趁机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长于臣。 (3)复得见将军于此。 ——(1)介词,向、对(2)介词,比(3)介 词,在

18 省略句 我 省宾语 之 时机 省宾语 之 省宾语 之 省宾语 之 省宾语 之 省宾语 之 省宾语 于其 省介宾短语 1。为( )击破沛公军
1。为( )击破沛公军 我 省宾语 2。急击( )勿失( ) 之 时机 省宾语 之 省宾语 3。欲呼张良与( )俱去 4。则与( )斗卮酒 之 省宾语 之 省宾语 5。则与( ) 一生彘肩 之 省宾语 6竖子不足与( )谋 之 省宾语 7。沛公奉卮酒为( )寿 8。加彘肩( )上 于其 省介宾短语

19 特殊句式 宾 语 前 置 被动句 客为何者? 大王来操何?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在安? 沛公安在? 不然,籍以何至此?
宾 语 前 置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不然,籍何以至此? 吾属今为之虏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20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1.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 得于此复见将军。 2.得复见将军于此: 3.因击沛公于坐: 因于坐击沛公。 于臣长。
4.长于臣: ——状语后置

21 重点语句及语段翻译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任相,珍宝尽有之。”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特殊句式及关键词语)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 ③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通假字)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词类活用、固定短语、特殊句式、通假字) ⑤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词类活用及句式)

22 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特殊句式)
⑦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关键词语) ⑧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词类活用、偏义副词、特殊句式) ⑨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关键词语) ⑩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特殊句式)

23 赏析人物形象的塑造, 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 项羽和刘邦各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项羽:沽名钓誉,骄矜自大,直率粗犷
不善用人,刚愎自用,缺乏政治远见 ②刘邦: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能言善辩 知人善用,委曲求全,虚伪狡诈。

24 如何认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项羽性格的悲剧性。

25 探究:如何评价“西楚霸王”项羽? 资料: 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2、从举事吴中开始项羽就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攻定陶”,“拔襄阳”,“斩李由”,“杀宋义”,“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东救齐地,西破章邯,而在巨鹿一战中,更是置生死不顾,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关键性胜利,“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 视”。

26 3、项羽先放逐义帝,然后阴谋派人刺杀;中陈平离间之计,对大将钟离眜失去信任并把其推向敌对面;甚至是自己最为尊重和亲近的最后唯一的谋士“亚父”范增也因为项羽自己的多疑而夺其权。 从诛杀义帝开始,项羽就很少听清周围的声音,对那些进逆耳之言者,稍不顺心即为斩杀;在分封诸王时,项羽从个人感情出发,特殊对待跟自己亲近的人,树立了不少政治上的敌人。 4、每每攻城拔地后,对于投降士卒,项羽往往残害坑杀:新安城一役后,项羽坑杀秦投降士兵二十余万;攻破咸阳,却是放纵士兵,烧杀掠夺。 5、项羽的政治眼光在亡秦之后变得异常浅短和无力,他主张回到春秋战国纷争的时代,成就象楚庄王一样的霸业,于是他错过了多次消除竞争对手刘邦的机会,他反复贻误战机和统一全国的良机。

27 总结: 少负大志,英勇无惧,能征善战, 豪迈大气,率直爽朗,坦荡淳朴; 沽名钓誉,骄矜自大,刚愎自用, 目光短浅,凶残暴虐,蛮横崇武。 ——项羽是一个悲剧英雄:英雄不可一世,英雄顶天立地,英雄叱咤风云,英雄又在瞬间走向死亡。

28 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母之中,三年,将遂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29 对手(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30 项羽本人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1、项羽《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奔驰),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 ,虞兮,奈若何?
2、垓下之战:“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31 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又是怎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Download ppt "鸿门宴 司马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