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柳宗元 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柳宗元 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柳宗元 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2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被貶後心境,未知西山。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始得西山,忘我的境界。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4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始得西山,忘我的境界。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5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6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鈷鉧潭記 修辭 測驗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7 僇人 有罪受辱的人,指柳宗元被貶永州事。僇,辱,通「戮」。按:寄許京兆孟容書:「立身一敗,萬事瓦裂,身家殘破,為世大僇。」
 有罪受辱的人,指柳宗元被貶永州事。僇,辱,通「戮」。按:寄許京兆孟容書:「立身一敗,萬事瓦裂,身家殘破,為世大僇。」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8 恆惴慄:經常恐懼戰慄 柳宗元身為貶官,但無實權,反而形同罪犯。
元和元年,改革集團的首腦王叔文被賜死;宗元母親很快地逝世;八司馬之一的知友凌準也死於貶所連州 一連五年,沒有任何朝中故舊的信件來到,居處又四遭大火,書物屢焚 柳宗元的心境一直是待罪的、惶恐的。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9 恆惴慄:寄許京兆孟容書 元和四年,寄許京兆孟容(父親柳鎮的朋友)書:「伏念得罪來五年,未嘗有故舊大臣肯以書見及者。何則?罪謗交積,群疑當道,誠可怪而畏也。以是兀兀忘行,尤負重憂,殘骸餘魂,百病所集,痞結伏積,不食自飽。或時寒熱,水火互至,內消肌骨,非獨瘴癘為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0 同「隙」,空閒的時候。 由「恆」與「隟」二字相對,可見柳氏當時憂多樂少的苦況。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1 施施  緩緩而行的樣子。 「施施」另有一意為喜悅的樣子,則讀成ㄕㄕ。如孟子:「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2 迴谿 迂迴曲折的溪水。 王維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本文的「窮迴谿」寫出柳氏一行人無遠不到的執著,和王維的閒適不一樣。谿,同「溪」。
 迂迴曲折的溪水。 王維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本文的「窮迴谿」寫出柳氏一行人無遠不到的執著,和王維的閒適不一樣。谿,同「溪」。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3 披草  分開草叢。 陶淵明詩:「時復墟里中,披草共來往」,寫山中草長,需要撥開長草才能行走,以見知己之間相互拜訪的熱情。本文的「披草」寫出山水之美未有人知,所以雜草很長。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4 更相  互相。 「更相枕以臥」寫出朋友之間放浪形骸,互相依靠著睡下。枕,當動詞用,躺臥。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5 法華西亭 法華,即法華寺,在永州零陵城內。西亭,在法華寺內,為柳宗元於元和四年所建。
 法華,即法華寺,在永州零陵城內。西亭,在法華寺內,為柳宗元於元和四年所建。 法華寺在永州東山,是永州東地勢較高的地方,柳氏為寺僧覺照伐去惡竹千株,顯出廣闊的一片景觀,又建了「西亭」觀景。 《法華寺西亭夜飲賦詩序》:「余既謫永州,以法華浮圖之西臨陂池丘陵,大江連山,其高可以上,其遠可以望,遂伐木為亭,以臨風雨,觀物初,而遊乎顥氣之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6 湘江  又名湘水,湖南境內大川,流經永州西四十餘里。 西山又在湘水之西,所以需要渡過湘水。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7 染溪 又名冉溪,柳宗元後築室於此,改名愚溪。
 又名冉溪,柳宗元後築室於此,改名愚溪。 柳氏袁家渴記:「由(冉)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永州位於湘水和瀟水的交會處,染溪是瀟水的支流。柳氏有愚溪詩序記載改名之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8 斫榛莽  砍伐叢生的草木。斫,砍。榛,叢生灌木。莽,叢草。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蓁莽荒穢」,寫雜草叢生的樣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9 茅茷  茅草。茷,雜草。 柳宗元生性耿介,有「除惡務盡」的心理,無論在政治改革或遊山水時皆如此。遊西山,要「斫榛莽,焚茅茷」地開道;築法華寺西亭,要砍去千竿亂竹;到鈷鉧潭西小丘,也「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整理石渠,是「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整理石澗,是「折竹箭,掃陳葉,排腐木」。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0 箕踞而遨  坐著觀賞風景。 箕踞,兩腿伸直而坐,微屈膝,其形如簸箕。古人席地,坐時臀部壓於腳後跟上。如將兩腿伸直,在公眾場合是不禮貌的,但在遊賞時,則有放任自適的意思。遨,遊賞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1 衽席  臥席。 「在衽席之下」形容就在身邊,一覽無遺。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今乃得翫之於几席之下,舉目而足。」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2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山勢高低起伏,高的地方像蟻穴邊的細小土堆,低的地方像蟻穴。 岈然,山隆起的樣子。洼然,深陷的樣子。垤,蟻穴邊的小土堆。
 山勢高低起伏,高的地方像蟻穴邊的細小土堆,低的地方像蟻穴。 岈然,山隆起的樣子。洼然,深陷的樣子。垤,蟻穴邊的小土堆。 此處是錯綜兼譬喻的句法,也就是「(數州之土壤),(高者)岈然若垤,(下者)洼然若穴。」垤與穴指蟻壤和蟻穴,極力形容其渺小,生息其間的人類當然也更是小如螻蟻。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3 尺寸千里攢蹙累積  千里之遙的景物聚集收縮成尺寸般大小,一覽無遺。 攢蹙,密集。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4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青山、白雲纏繞。往外延伸,與天相接。 縈、繚,皆「繞」之意。 青,指青山。白,指白雲。此為借代法。 際,動詞,接。
 青山、白雲纏繞。往外延伸,與天相接。 縈、繚,皆「繞」之意。 青,指青山。白,指白雲。此為借代法。 際,動詞,接。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5 培塿  小丘。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6 悠悠乎與顥氣俱 悠悠 渺遠無際的樣子,兼指「時間久遠」之意。 顥氣 大氣。顥,大。
悠悠 渺遠無際的樣子,兼指「時間久遠」之意。 顥氣 大氣。顥,大。 顥氣,即「浩氣」、「昊氣」,孟子所謂「浩然之氣」,指天地自然之氣,本文顥氣指天地。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7 洋洋乎與造物者遊 洋洋 廣闊無邊的樣子。按:洋洋有流動充滿之意,如岳陽樓記「其喜洋洋」。
洋洋 廣闊無邊的樣子。按:洋洋有流動充滿之意,如岳陽樓記「其喜洋洋」。 造物者 創造天地的主宰,古人又稱「造物小兒」。永州八記的最後一篇小石城山記:「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人窮則呼天,如屈原作天問,柳氏亦有天對、天說。遭遇困頓往往會將自己的命運委之造物,所以永州八記首尾兩篇都寫到造物者,必非巧合,而是一種結構上的必然。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8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心凝形釋 心神凝聚安定,形體彷彿已不存在(即「無我」之境)。凝,凝聚專一。釋,消散。 萬化 自然萬物。
心凝形釋 心神凝聚安定,形體彷彿已不存在(即「無我」之境)。凝,凝聚專一。釋,消散。 萬化 自然萬物。 冥合 契合、融和。冥,暗。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9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列子黃帝篇:「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隨風東西,猶木葉幹殼,竟不知風乘我邪?我乘風乎?」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是一種忘我的狀態,入道的境界。在進入此境界之前,是因為景物之美所帶來心神的陶醉忘我,如鈷鉧潭西小丘記的「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我們可知柳氏之所以寄情於山水,也只為追求一種心靈上的自由。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0 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即「嚮未始遊,遊始於是」,「之」、「乎」皆為虛詞,作助詞用,使文氣較流暢。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1 一字立骨:始 「始」得西山宴遊記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過去未知何謂高山 望西山,「始」指異之:如今才見真正高山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過去未知何謂遊山 遊於是乎「始」:如今才知游山之樂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2 點題 始得:「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望西山,始指異之」「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西山:「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望西山,始指異之」
宴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記:「故為之文以志」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3 映襯 心境上的轉變:恆惴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登山態度上的轉變: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斫榛莽,焚茅茷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望西山,始指異之 覺而起,起而歸/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西山與其他山的比較: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4 短句敘事寫景 文字密度高,充滿動感,也與登山的步伐節奏相應,簡鍊的句法,是永州八記的共同特徵。 「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
「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5 長句抒情議論 數句一義,文字密度低,寫出思維與心情。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6 頂真 文氣流暢,結構緊密。 「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烘托始得西山「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不平凡的驚喜。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7 譬喻兼錯綜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即「(數州之土壤),(高者)岈然若垤,(下者)洼然若穴」。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8 借代 「縈青繚白」,青指青山,白指白雲。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9 轉品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白」、「青」皆由形容詞轉為名詞,「際」由名詞轉為動詞。*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Download ppt "柳宗元 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