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痛 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痛 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痛 经

2 概述 痛经系指妇女在经期或月经期前后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者剧痛难忍的病证。
西医学将痛经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系统无明显异常者;继发性痛经多继发于生殖系统局部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等。精神因素和神经内分泌因素也与本病有关。

3 病因病机 实证和虚证之分 实证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外邪客于胞宫,或情志不调、肝气郁结导致血行不畅,不通则痛。
虚证则是由于脾胃虚寒,大病久病,气血虚弱或肝肾不足不能濡养胞宫,不荣则痛。

4 辨证 主症: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短者数小时,甚者2~3天。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
实证:经前或经期腹痛剧烈,拒按,经色紫红或紫暗,夹有血块,血下痛减。 气滞血瘀:经前乳房胀痛,舌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或沉涩者; 寒湿凝滞: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紫暗有块,畏寒肢冷,苔白腻,脉沉紧。

5 辨证 虚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痛势绵绵不休,喜揉喜按,量少。 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者。
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

6 治疗 1、毫针治疗 实证 治法:行气活血,散寒止痛。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泻法,寒邪甚者加艾灸。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地机。
配穴:寒凝加归来;气滞加太冲;腹胀痛加天枢;胁痛加阳陵泉;胸闷加内关。

7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止痛。中极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之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地机为脾经郗穴,能调理脾经经气而止痛。

8 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补法,可艾灸。 主穴:三阴交、足三里、关元 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气海;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失眠多梦,加神门;头晕耳鸣加太溪。

9 方义:关元为任脉经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可补益气血;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理三经气血。

10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取穴:子宫、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内生殖器,神门,肝,肾
(1)耳针法 取穴:子宫、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内生殖器,神门,肝,肾 (2)皮肤针法 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经,皮肤针叩刺,至皮肤潮红。 (3)穴位注射法 中极、关元、上髎、次髎 1%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每次1~2ml,隔日1次。

11 按语 1、应注意与其他原因的腹痛鉴别。尤其是宫外孕破裂。 2、针灸治疗痛经应选择在月经前1周开始,一般连续治疗2~4个月经周期。
3、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既能止痛,又能改善全身症状,调整内分泌功能。针灸可作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方法考虑。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治疗减轻症状后,应诊断清楚原发病,针对原发病治疗。 4、注意预防。应嘱咐病人注意经期卫生,经期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消除焦虑、恐惧,避免精神刺激。经期禁忌房事。

12 谢谢!


Download ppt "痛 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