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 计算机组成与维护 外存储器 第5章 本章要点 硬盘、光驱、移动硬盘的组成 硬盘、光驱的性能指标 外存储器的使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 计算机组成与维护 外存储器 第5章 本章要点 硬盘、光驱、移动硬盘的组成 硬盘、光驱的性能指标 外存储器的使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组成与维护 外存储器 第5章 本章要点 硬盘、光驱、移动硬盘的组成 硬盘、光驱的性能指标 外存储器的使用

2 第5章 外存储器 5.1 硬 盘 5.2 光盘驱动器 5.3 光 盘 5.4 USB闪存盘 5.5 移动硬盘 5.6 存储卡和读卡器
计算机组成与维护 第5章 外存储器 5.1 硬 盘 5.2 光盘驱动器 5.3 光 盘 5.4 USB闪存盘 5.5 移动硬盘 5.6 存储卡和读卡器

3 5.1 硬盘 5.1.1 硬盘的组成 5.1.2 硬盘的工作原理 5.1.3 硬盘的工作模式 5.1.4 硬盘的分类
第 章 外存储器 5.1 硬盘 硬盘的组成 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的工作模式 硬盘的分类 硬盘的性能指标 硬盘的选购 硬盘的安装和使用

4 5.1.1 硬盘的组成 1.硬盘的外部组成 第 5 章 外存储器 1.缓存芯片 2.电源接口 3.跳线 4.数据接口 5.电容 6.控制芯片
第 章 外存储器 5.1.1 硬盘的组成 1.硬盘的外部组成 1.缓存芯片 2.电源接口 3.跳线 4.数据接口 5.电容 6.控制芯片

5 5.1.1 硬盘的组成 1.硬盘的内部组成 硬盘内部结构由固定面板、控制电路板、盘头组件、接口及附件等几大部分组成,而盘头组件(Hard Disk Assembly,HDA)是构成硬盘的核心,封装在硬盘的净化腔体内,包括浮动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盘片及主轴驱动机构、前置读写控制电路等。

6 5.1.2 硬盘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硬盘的工作原理 概括地说,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
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 另外,硬盘中还有一个存储缓冲区,这是为了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的。

7 5.1.2 硬盘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硬盘的工作过程
硬盘驱动器加电正常工作后,利用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初始化模块进行初始化工作,此时磁头置于盘片中心位置,初始化完成后主轴电机将启动并以高速旋转,装载磁头的小车机构移动,将浮动磁头置于盘片表面的00道,处于等待指令的启动状态。 当接口电路接收到微机系统传来的指令信号,通过前置放大控制电路,驱动音圈电机发出磁信号,根据感应阻值变化的磁头对盘片数据信息进行正确定位,并将接收后的数据信息解码,通过放大控制电路传输到接口电路,反馈给主机系统完成指令操作。 结束硬盘操作的断电状态,在反力矩弹簧的作用下浮动磁头驻留到盘面中心。

8 5.1.3 硬盘的工作模式 1.NORMAL模式 NORMAL是硬盘最早的IDE模式,称为“硬盘的普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对硬盘进行访问,BIOS和IDE控制器对参数不作任何转换。 该模式支持的硬盘参数为:最大柱面数为1024,最大磁头数为16,最大扇区数为63,每扇区字节数为512,支持最大容量为528MB(512×63×16×1024)。

9 5.1.3 硬盘的工作模式 2.LAB模式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即“逻辑块寻址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对硬盘进行访问时,因为设置的柱面、扇区、磁头等参数不是实际硬盘的物理参数,所以将由IDE控制器把柱面、扇区、磁头等参数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实际地址,该模式支持的硬盘最大容量为8.4GB(512×63×255×1024)。

10 5.1.3 硬盘的工作模式 3.LARGE模式 LARGE称为“超大硬盘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应用在柱面超过1024而LAB又不支持时,具体的计算方法为:柱面数除以2,磁头数乘以2,但其硬盘总容量不会变化。

11 5.1.4 硬盘的分类 1.按盘径尺寸分类 5.25英寸硬盘已经退出市场
3.5英寸硬盘主要用在台式机中,容量有40GB、60GB、80GB、120GB、160GB、200GB、250GB等 2.5英寸硬盘主要用在笔记本电脑中,容量有40GB、60GB、80GB、120GB等 1.8英寸和1英寸硬盘主要用在小型笔记本电脑、PDA、MP3、CF卡中,称为微硬盘。

12 5.1.4 硬盘的分类 2.按接口类型分类 IDE接口硬盘 Serial ATA接口硬盘 SCSI接口硬盘 光纤通道硬盘

13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1.容 量 5.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 2.转 速 3.平均寻道时间 6.连续无故障时间
1.容 量 2.转 速 3.平均寻道时间 4.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 5.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 6.连续无故障时间 7.缓 存 8.单盘容量

14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1.容量 硬盘容量的单位为MB或GB。目前,市场主流的硬盘一般为100GB~500GB,不久肯定会进一步增大容量,因为现在最大容量的硬盘都已超过2TB了。 许多人发现,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硬盘容量往往比硬盘容量的标称值要小,这是由于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计算机科学中1GB=1024MB,而硬盘厂家通常按照1GB=1000MB换算。

15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2.转速 硬盘的转速与硬盘性能关系非常大,转速是指带动碟片转动的主轴转动的速度。目前ATA和SATA硬盘的主轴转速一般为5400~10000r/min,主流硬盘的转速为7200r/min。 由于受到制造技术的限制,硬盘转速的提升比较缓慢,这是新的硬盘接口出现后性能仍不能提升较大的重要原因。另外高转速也带来了高热量。

16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3.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它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毫秒,一般在7ms~12ms之间。 当单碟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

17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4.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
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也称为持续数据传输率。 数据从计算机的内存传送至硬盘的高速缓冲区或从硬盘的缓冲区传送至计算机的内存的传输率,称为外部数据传输率,以MBit/S为单位。 外部数据传输率一般与硬盘接口类型和高速缓存大小有关。

18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5.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 现在出厂的硬盘基本上都支持S.M.A.R.T技术。
S.M.A.R.T技术必须在主板支持的前提下才能发生作用,同时S.M.A.R.T技术也不能保证能预报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硬盘故障。

19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6.连续无故障时间 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
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时,性能好的硬盘甚至可以达到50,000小时以上。

20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7.缓存 硬盘缓存是焊接在硬盘控制器电路板上的一块DRAM内存,其速度极快。缓存有回写式和通写式两种。
目前主流SATA硬盘的缓存有2MB和8MB两种,有的甚至达到16MB。由于高速缓存的大小和速度影响着硬盘的整体性能,因此在选择硬盘时,应尽量选择缓存较大的硬盘。

21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8.硬盘表面温度 硬盘表面温度指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情况。
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过高将影响薄膜式磁头(包括MR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因此硬盘工作表面温度较低的硬盘有更好的数据读、写稳定性。

22 5.1.5 硬盘的性能指标 9.单盘容量 单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是硬盘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的档次高低。 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的,而单碟容量就是一个存储碟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 硬盘厂商在增加硬盘容量时,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个是增加存储碟片的数量,但受到硬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碟片数量都受到限制,一般都在5片以内;而另一个办法就是增加单碟容量。

23 5.1.6 硬盘的选购 1.选购硬盘的方法 ● 硬盘的容量 ● 硬盘的接口 选购 方法 ● 硬盘的缓存 ●硬盘的售后服务

24 5.1.6 硬盘的选购 2.一款硬盘简介-WD 1TB 7200转 适用类型 台式机 硬盘容量 1000GB 单碟容量(GB) 334GB
盘片数(张) 3 接口类型 Serial ATA 接口速率 Serial ATA 300 缓存(MB) 32MB 转速/分 7200转/分 磁头(个)6 硬盘尺寸 3.5寸

25 5.1.7 硬盘的安装和使用 1.硬盘的安装

26 5.1.7 硬盘的安装和使用 2.硬盘的使用 (1)硬盘读写时不能关掉电源
硬盘进行读写时,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转速达到5400转每分钟或7200转每分钟。在硬盘如此高速旋转时,忽然关掉电源,将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损坏硬盘。 所以在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确保硬盘完成读写之后再关机。

27 5.1.7 硬盘的安装和使用 2.硬盘的使用 (2)注意防尘
环境中灰尘过多,会被吸附到印制电路板的表面及主轴电机的内部。硬盘在较潮湿的环境中工作,会使绝缘电阻下降。这两个现象轻则引起工作不稳定,重则使某些电子器件损坏,或某些对灰尘敏感的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要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空气中的含尘量。 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便进入盘内,磁头读/写操作时将划伤盘片或磁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8 5.1.7 硬盘的安装和使用 2.硬盘的使用 (3)防止硬盘受到震
硬盘是十分精密的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不工作时,磁头与盘片是接触的;硬盘在进行读写操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数据区相撞击,导致盘片数据区损坏或划盘,甚至丢失硬盘内的文件信息。 在硬盘的安装、拆御过程中更要加倍小心,严禁摇晃、磕碰。

29 5.1.7 硬盘的安装和使用 2.硬盘的使用 (4)防止潮湿、磁场的影响
硬盘的主轴电机、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工作时都要发热,在使用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微机操作室内最好利用空调,将温度调节在20~25℃。 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监测硬盘周围的环境温度不要超出产品许可的最高温度(一般为40℃)。 在潮湿的季节,要注意使环境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靠自身的发热将机内水汽蒸发掉。 另外,尽可能使硬盘不要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等,以免硬盘里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受到破坏。

30 5.1.7 硬盘的安装和使用 2.硬盘的使用 (5)注意硬盘的整理
硬盘的整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目录的整理,二是硬盘碎块的整理。根目录一般存放系统文件和子目录文件,不要存放其他文件;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系统及其他应用软件都应该分别建立一个子目录存放。一个清晰、整洁的目录结构会为你的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避免了软件的重复放置及“垃圾文件”过多浪费硬盘空间,还影响运行速度。 硬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文件的反复存放、删除,往往会使许多文件,尤其是大文件在硬盘上占用的扇区不连续,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碎块。硬盘上碎块过多会极大地影响硬盘的速度,甚至造成死机或程序不能正常运行。Windows95以后的操作系统也提供了“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31 5.1.7 硬盘的安装和使用 2.硬盘的使用 (6)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硬盘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对硬盘中存贮的信息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应利用版本较新的抗病毒软件对硬盘进行定期的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应立即采取办法去清除。 尽量避免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因为硬盘格式化会丢失全部数据并减少硬盘的使用寿命。 当从外来软盘拷贝信息到硬盘时,先要对软盘进行病毒检查,防止硬盘由此染上病毒。

32 5.2 光盘驱动器(光驱) 5.2.1 光驱的组成 5.2.2 光驱的工作原理 5.2.3 光驱的分类 5.2.4 光驱的工作模式
第 章 外存储器 5.2 光盘驱动器(光驱) 光驱的组成 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的分类 光驱的工作模式 光驱的工作过程 光驱的性能指标 光驱的选购 光驱的安装和使用

33 5.2 光驱的组成 1.光驱的外部组成 1)光驱正面的部件 1)防尘门和CD-ROM托盘 2)耳机插孔 3)音量控制旋钮 4)播放/跳道键
5)打开/关闭/停止键 6)读盘指示灯 7)紧急出盒孔

34 5.2 光驱的组成 1.光驱的外部组成 2)光驱背面的部件 1)电源线插座 2)主从跳线 3)数据线插座 4)音频线插座

35 5.2 光驱的组成 2.光驱的内部组成 (1)光驱的底部结构 (2)激光头组件 (3)主轴电机 (4)光盘托架 (5)启动机构

36 5.2.2 光驱的工作原理 1.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是一个结合光学、机械及电子技术的产品。在光学和电子结合方面,激光光源来自于一个激光二极管,它可以产生波长约 微米的光束,经过处理后光束更集中且能精确控制,光束首先打在光盘上,再由光盘反射回来,经过光检测器捕获信号。

37 5.2.2 光驱的工作原理 2.刻录机的工作原理 在光存储盘片的表面有一层薄面膜。
刻录时,刻录机将大功率的激光按照要刻录的信息的要求,照射在这层薄膜上,薄膜上会形成相应的平面(Land)和凹坑(Pit)。 光盘读取设备将这些平面和凹坑信息转化为0和1,将光盘的物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

38 5.2.3 光驱的分类 1.按照读取光盘的种类及性能分类 (1)CD-ROM驱动器 (2)CD-R/CD-RW驱动器
(3)DVD-ROM驱动器 (4)DVD-RAM 驱动器 (5)Combo驱动器 (6)DVD刻录机 (7)蓝光光驱 (8)HD-DVD光驱

39 5.2.3 光驱的分类 2.按照光驱的放置方式分类 内置式光盘驱动器 外置式光盘驱动器

40 5.2.3 光驱的分类 3.按照光驱的接口分类 IDE接口光驱 SCSI接口光驱 SATA接口光驱 IEEE1394接口光驱 USB接口光驱

41 5.2.4 光驱的工作模式 1.CLV(恒定线速度) 2.CAV(恒定角速度) 3.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
4.Z-CLV(区域恒定线速度)

42 5.2.5 光驱的工作过程 1.光驱的工作过程 光驱中若放入光盘,激光头聚焦透镜重复搜索动作,找到光盘后主轴马达将加速旋转,此时若读取光盘,面板指示灯将不停地闪动,步进电机带动激光头组件移动到光盘数据处,聚焦透镜将数据反射到接收光电管,再由数据带传送到系统,计算机就可读取光盘数据。

43 5.2.5 光驱的工作过程 2.刻录机的工作过程 首先是将数据读入自带的缓冲存储器中,然后再从缓存中把数据写入刻录盘片,这样可以尽量保证刻录机的连续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刻录机读入数据、写入刻录机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工作的过程。所以,刻录机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 如果刻录机缓存数据被用完或其他原因(如运行其他应用程序)造成硬盘或光驱向刻录机传输数据中断,当前刻录机操作被迫中断。

44 5.2.6 光驱的性能指标 1.速度 2.数据传输率 3.平均寻道时间 4.缓存容量 5.CPU占用时间 6.纠错能力

45 5.2.6 光驱的性能指标 1.速度 CD-ROM驱动器的速度指的是标称速度,最初的单倍速是150KB/s。

46 5.2.6 光驱的性能指标 2.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即常说的倍速,通常用 “倍速”来代表光驱的数据传输率,它是光驱最基本的性能指标,指光驱每秒能读取的最大数据量。 什么是单倍速光驱?单倍速光驱就是指每秒可从光驱存取150KB数据的光驱。如果是24或32倍速光驱,那么它们每秒钟能读取3600KB和4800KB的数据,可简写为24X和32X。而且现在已经有40X、48X、50X、52X和56X等倍速的光驱。

47 5.2.6 光驱的性能指标 3.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又称平均访问时间,它是指光驱的激光头从初始位置移到指定数据扇区,并把该扇区上的第一块数据读入高速缓存所用的平均时间。 显然,平均寻道时间越短,光驱的性能就越好。

48 5.2.6 光驱的性能指标 4.缓存容量 缓存通常用Buffer Memory表示,其作用是提供一个数据的缓冲区域,将读取的数据暂时保存,然后一次性进行传输和转换,目的是解决CD-ROM驱动器与计算机其他部件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缓存越大,光驱连续读取数据的性能越好。

49 5.2.6 光驱的性能指标 5.CPU占用时间 CPU占用时间(CPU Loading)是指光驱在维持一定的转速和数据传输率时所占用CPU的时间,它也是衡量光驱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CPU占用时间越少,其整体性能就越好。 当光驱全速运行、试图读取质量不好的光盘数据或抓取CD音轨时,CPU的占用时间会明显增加。

50 5.2.6 光驱的性能指标 6.纠错能力 纠错能力是指光驱对质量不好的光盘或光盘表面的划痕的纠错能力,纠错能力越好,读取光盘的能力就越强。
要注意的是有的光驱以调大激光头的发射功率来增加纠错性,这样会加速激光头的老化。

51 5.2.7 光驱的选购 1.光驱选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接口类型 (2)数据传输率 (3)数据缓冲区 (4)兼容性 (5)价格

52 5.2.7光驱的选购 2.两款光驱介绍 (1)先锋光驱 光驱种类 BD康宝 安装方式 内置 接口类型 SATA
DVD±R最大读取倍速 12X CD-RW擦写倍速 24X CD-R写入倍速 24X BD-R 最大读取倍速 5X DVD平均寻道时间 150ms 缓存区容量 4MB 外形尺寸 148×42.3×185mm 重量 0.98kg

53 5.2.7光驱的选购 2.两款光驱介绍 (1)三星光驱 光驱种类 DVD刻录机 安装方式 外置 接口类型 USB 2.0 DVD规格
DVD±R最大读取倍速 8X CD-RW擦写倍速 24X 缓存区容量 2MB

54 5.2.8 光驱的安装和使用 1.光驱的安装 (1)拆开机箱前面的挡板,将光驱从机箱前面挡板空处插入。
5.2.8 光驱的安装和使用 1.光驱的安装 (1)拆开机箱前面的挡板,将光驱从机箱前面挡板空处插入。 (2)使光驱的前部和机箱前部在同一水平线上,确定光驱在机箱内部摆放平稳,然后拧紧螺丝。 (3)将光驱的数据线一端连接在光驱上,另一端连接在主板的IDE插槽上。 (4)将电源线和光驱连接好。 (5)将音频线一端按照正确的方向插入光驱后面板的音频线接口中,另一端插入声卡上标记有CD-In的插座上。

55 5.2.8 光驱的使用 2.光驱的使用 (1)防尘 (2)防振动 (3)不用劣质光盘 (4)注意使用频率 (5)清洗
5.2.8 光驱的使用 2.光驱的使用 (1)防尘 (2)防振动 (3)不用劣质光盘 (4)注意使用频率 (5)清洗 (6)光驱读盘能力下降了怎么办

56 5.3 光 盘 光盘的组成 光盘的分类 光盘的选购 光盘的使用

57 5.3.1 光盘的组成 1.CD-ROM盘片 2.CD-R盘片 3.CD-RW盘片 4.DVD盘片

58 5.3.1 光盘的组成 1.CD-ROM盘片 标准的CD-ROM盘片直径为120毫米(4.72英寸),中心装卡孔为15毫米,厚度为1.2毫米,重量约为14~18克。 CD-ROM盘片的径向截面共有三层: (1)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做的透明衬底; (2)铝反射层; (3)漆保护层。

59 5.3.1 光盘的组成 2.CD-R盘片 用高功率激光照射CD-R光盘的染料层,使其发生化学变化,在盘片上产生凹坑(Pit);没有照射的地方仍为平面(Land)。这种化学变化是无法恢复的,所以CD-R只能写入一次,不能重复写入。 光驱在读取这些平面和凹坑时产生0与1的信号,经过译码器分析后,可得到盘片上的数据。

60 5.3.1 光盘的组成 3.CD-RW盘片 CD-RW盘片内部镀了一层200~500Å(1Å=10-8cm)的薄膜,薄膜的材质多为银、铟、硒或碲混合物的结晶层。这个结晶层的特点是能呈现出结晶与非结晶的状态,激光照射可使这两种状态相互转换,而这两种状态也在盘片上呈现出平面与凹坑的效果。

61 5.3.1 光盘的组成 4.DVD盘片 DVD光盘由五层组成,从上到下为印刷层、保护胶层、铝全反射层、黄金半反射层、数据层。其最小凹坑长度仅为0.4μm,道间距为0.74μm,采用波长为635nm~650nm的红外激光器读取数据。 无论是单层盘还是双层盘都由两片基底组成,每片基底的厚度均为0.6mm,因此DVD盘的厚度为1.2mm。对于单面盘而言,只有下层基底包含数据,上层基底没有数据;而双面盘的上下两层基底上均有数据。

62 5.3.2 光盘的分类 1.CD-ROM光盘 2.刻录光盘 3.DVD光盘

63 5.3.2 光盘的分类 1.CD-ROM光盘 CD-ROM光盘的数据只能被光驱读出,而无法向光盘上写数据。普通的CD-ROM容量仅为650M。CD-ROM光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CD-ROM只读光盘 (2)CD-DA数字化音频唱片 (3)CD-I(交互式光盘)

64 5.3.2 光盘的分类 2.刻录光盘 刻录光盘分为CD-R光盘和CD-RW光盘两种。
CD-R光盘只能一次记录数据;CD-RW光盘是可反复多次改写的光盘,即可用有机材料也可用相变材料制成。其工作原理与CD-R光盘基本相同,只是染色层变成可改写的。但是由于染色层是相变的,它的反光讯号只有普通CD的20%,所以CD-RW的盘片只有高倍速光驱才能读取。而价格方面CD-RW光盘比CD-R光盘要贵。

65 5.3.2 光盘的分类 3.DVD光盘 DVD盘的大小和普通CD-ROM完全一样,为了增大光盘容量,DVD盘的生产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即采用短波长(波长为635mm~650mm)的红色激光或波长更短的蓝-绿色激光刻盘,使基片上的凹槽更细、道间距更小,所以DVD盘片数据存储量比CD-ROM大得多。 DVD盘片可以单面存储,也可以双面存储,而且每一面还可以存储两层资料。因此DVD有四种格式:单面单层(容量为4.7GB)、单面双层(容量为8.5GB)、双面单层(容量为9.4GB)、双面双层(容量为17GB)。DVD可向下兼容CD、VCD、CD-ROM等格式的光盘。

66 5.3.3 光盘的选购 1.速度 2.性价比

67 5.3.4 光盘的使用 1.光盘的使用 在拿取盘片时,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盘片表面,也不能挤压、弯曲盘片,最好能做到轻拿轻放。
当光盘表面附着灰尘污垢需要清理时,要使用专用光盘清洁刷或柔软的布,方法是由里向外呈放射性地擦拭。

68 5.3.4 光盘的使用 2.光盘的保存 首先,为了避免盘片变形,最好把光盘放在专门的光盘架或光盘盒中,尽可能把光盘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尽量不要长期平放。 其次,避免放在高温、强光、潮湿的地方。 最后,最好不要直接用油性笔在光盘上书写,也不要在上面贴标签。否则会导致盘片在读取的过程中出现转动不规则、平衡不好等现象,长期这样使用也会造成盘片出现变形。

69 5.4 USB闪存盘 USB闪存盘的组成 USB闪存盘的性能指标 光盘的使用

70 5.4.1 USB闪存盘的组成 1.硬件部分

71 5.4.1 USB闪存盘的组成 2.软件部分 USB闪存盘的软件包括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

72 5.4.1 USB闪存盘的性能指标 1.USB接口标准:USB1.0和USB2.0 2.数据传输率:1000kb/s 3.即插即用:不需驱动
4.启动性:启动系统 5.加密性:数据加密 6.认证:FCC和CE认证

73 5.4.3 USB闪存盘的使用 在使用USB闪存盘的过程中,不能在进行数据传递的时候将其拔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将该设备停止,然后再拔出。
停止该设备的具体方法为:单击任务栏右边的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按钮,在打开的“停用硬件设备”对话框中选中后再单击按钮,即可安全地移除硬件。

74 5.5 移动硬盘 移动硬盘的组成 移动硬盘的特点 移动硬盘的使用

75 5.5.1 移动硬盘的组成 1.硬盘:2.5英寸笔记本电脑专用硬盘。 2.接口转换电路:实现硬盘的IDE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
3.接口:电源开关、4针电源接口、USB或IEEE 1394接口。接口连线包括数据线和电源线,数据线用于硬盘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 4.外壳:固定硬盘。

76 5.5.1 移动硬盘的特点 1.容量大:提供相当大的存储容量。 2.传输速度:较高的数据传输。 3.使用方便:即插即用。
4.可靠性提升:存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77 5.5.1 移动硬盘的使用 1.选购:尽量不要选购过于廉价的产品。 2.分区:分区不要过多。 3.使用 (1)不要长时间使用
(2)不要整理磁盘碎片 (3)不要混用供电线 (4)切忌摔打

78 5.6 存储卡和读卡器 5.6.1 存储卡 SM卡(Smart Media) CF卡(Compact Flash)
MMC卡(Multi Media Card) SD卡(Secure Digital) 记忆棒(Memory Stick) XD卡(XD-Picture Card)

79 5.6 存储卡和读卡器 5.6.2 读卡器 读卡器是一种专用的读卡设备。有插槽可以插入存储卡,有端口可以连接到计算机。把适合的存储卡插入插槽,端口与计算机相连并安装所需的驱动程序之后,计算机就把存储卡当作一个可移动存储器,从而可以通过读卡器读写存储卡。 读卡器的体积一般都不大,分为内置和外置两种。


Download ppt "● 计算机组成与维护 外存储器 第5章 本章要点 硬盘、光驱、移动硬盘的组成 硬盘、光驱的性能指标 外存储器的使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