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拓碑 拓碑 为阅读方便,后面请点击左键翻页。 秦峰山石刻 此石刻是秦始皇于28年出巡中,登邹峰山时立的第一个刻石,为秦相李斯撰文並书,为秦始皇歌功颂德。书体为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点划粗细均匀,对后世碑铭和书法都有一定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拓碑 拓碑 为阅读方便,后面请点击左键翻页。 秦峰山石刻 此石刻是秦始皇于28年出巡中,登邹峰山时立的第一个刻石,为秦相李斯撰文並书,为秦始皇歌功颂德。书体为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点划粗细均匀,对后世碑铭和书法都有一定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4

5

6

7

8

9 拓碑

10 拓碑

11 为阅读方便,后面请点击左键翻页。

12 秦峰山石刻 此石刻是秦始皇于28年出巡中,登邹峰山时立的第一个刻石,为秦相李斯撰文並书,为秦始皇歌功颂德。书体为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点划粗细均匀,对后世碑铭和书法都有一定影响。

13 汉曹全碑 书体为隶书,是汉隶代表作之一。它以文字清晰,结构匀称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碑身完整而著称于世,为东汉隶书极威盛时期的精品。

14 汉 章帝草书 在位期间,事从宽厚,打击豪强,兼并土地,募民恳荒,减轻赋税,提倡儒术,喜爱书法,笔法劲健有力峻整。

15 北魏 鄯乾墓志 1931年由洛阳出土

16 北魏 贵华恭夫人墓志 一九二五年由洛阳出土 楷书

17 北魏 穆亮墓志 志文楷书,书体多用方笔,棱角森挺,结构紧密。

18 北魏 文贵墓志 公元五七九年所刻。志文隶书,书法沉稳劲拔。

19 晋 魏夫人书帖 卫铄(公元 )卫恒侄女,李矩之妻,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后世称“卫夫人”。王羲之早年以她为师。《书评》谓其“书若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若美女登台,仙舞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可见其书法之美。

20

21 书圣王羲之作品欣赏   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因与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沼兴)。工书法,早年从卫夫人(铄)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并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体。王羲之的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娟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其书迹为历代珍宝,影响甚大,故有“书圣”之称。法书刻本甚多,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贴》等为著,存世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快雪时晴》、《奉橘》、《丧乱》、《孔侍中》等贴。西安碑林现藏有其《法帖第六》、《法帖第七》及《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怀仁集)。

22

23

24 此碑字是怀仁和尚从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的,字体秀劲超群、遒丽健美,为我国书法名碑之一。

25   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工书,兼精正、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当时古拙的书风,有“破体”(即新)之称。其书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南朝宋、齐、梁之间,人多崇尚他的书体;唐宋以来的书家,大都受其影响。人们把他与其父并称“二王”。存世墨迹有行书《鸭头丸帐》,小楷刻本有《十三行》等。其正、行、草书帖札,散见于宋人所刻丛帖中。西安碑林现藏有《淳化阁帖选》等作品。

26

27

28 智永名法极,晋王羲之七世孙。他的草书学王羲之,规矩准绳一丝不苟,被誉为草书正宗。
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

29 隋 尼那提墓志 楷书 为关中出土隋墓志佳作

30 唐 太宗皇帝书贴 李世民唐代最有作为的皇帝,爱好书法,为唐著名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其行楷皆羲之笔意,其草书劲俊飘逸,尤有可观。

31 唐 三藏圣教序碑 是诸遂良所书,晚年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后人把他和欧阳询、虞世南、薛稷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

32 唐 诸遂良所书

33 唐 薛稷书贴 薛稷唐代杰出书法家、画家。为初唐四大家之一。

34 唐 皇甫庭碑 皇甫庭是隋代大官僚,在争权中被杀。唐宰相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写。欧阳询初学二王,后趋向险劲,称为欧体。书法以点画精细,间架结构端整挺健于世,历来研究楷书间架结构多以欧书为典范。

35 唐 欧阳询书贴 为初唐杰出书法家,各体具精,尤为楷、行最工。此贴书法醇古,丰腴润泽,笔力沉劲,气韵生动。

36 唐 多宝塔感应碑 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四十四岁书写的楷书,书法端整秀丽,结构茂密严整,世称颜体,是最早书写的一通碑,极为珍贵。

37 唐 颜勤礼碑 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撰文並书写的墓碑,书法苍劲有力,是他五十八岁时的作品。出土晚,磨损少,字迹末失原神韵,是碑林名碑之一。

38 唐 道因法师碑 欧阳通书,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以善学父书著称,此碑与其父的《皇甫诞碑》很相近,是值得珍视的书法名碑。

39 唐 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撰文並书,内刚外柔,为世所重,此碑为虞书精华,原拓极为珍贵。

40 唐 虞世南书

41 唐 御史台精舍碑 梁升卿隶书

42 唐 石台孝经碑 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並书。书法工整,字迹肖新,秀美多姿。

43 唐 开成石经碑 其中包括《周易》《诗经》《论语》等十二种经韦,共刻有114石,文刻双面共228面,六十五万多字。费时七年,因刻成于开成年间,故称《开成石经》。

44 唐 玄秘塔碑 唐书法家枊公权六十四岁书写,称为柳体,与颜真卿一起开创了书法艺术史上一代新风,世有颜筋枊骨之称,此碑是他的代表作,人们学习枊体的范本。

45 唐 廻元观钟楼铭 令孤楚撰文,柳公权中楷正书。,书法平整端庄。是最新发现的柳碑,为研究柳体书法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46 唐 李邕书 唐代杰出书法家,特别以行草著称于世,劲拙飘逸,独树一帜。

47 唐 張旭断千字文 張旭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杜甫描绘“自称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笔落纸如云烟” .唐文宗下诏李白的诗、裴旻的舞剑、張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48 張旭肚痛帖 释文为 忽肚痛不堪,不知是冷热所致,取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汁,非临床 。

49 張旭大胆革新二王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龙飞凤舞,挥洒自如。

50 唐 怀素草书千字文 和尚怀素擅长草书,以狂草出名。好饮酒,常趁酒兴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历代书评家认为他继承張旭而有所发展,称其以狂继颠。

51 唐 怀素草书圣母帖

52 宋 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 据僧梦英篆书所刻

53 宋 苏东坡书 归去来兮辞刻石

54 宋 黄庭坚诗 黄善行草书,与苏轼、米芇、蔡襄共称宋代四大家。此碑书法运笔圆劲苍老,结体中宫紧密而四出纵横,是宋代书法中极为珍贵的佳作。

55 宋 米芇书四条屏 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书体间架结构略呈椭圆,不受中锋制约,八面出锋,其特点运笔雄强骏快,变化迭出。

56 元 游天冠山诗碑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行书。精绘画,擅书法。用笔圆转流美,骨气秀劲,世称“赵体” 。

57 元 仲姬书修竹赋 元大书画家赵孟頫的夫人,著名的女书法家,力学其夫之赵体,典雅秀丽,是一篇优美的行书手迹。

58 明 董其昌行书 达礼善时为陕西布政史,因当时碑林无董其昌书作,就将他收藏董其昌书写的诗刻石立于碑林。此碑成为研究董其昌书法的资料。

59 明 祝允明草书《乐志论》 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草书碑,书法结构变化多端,章法无行无列,满纸狼藉,磅礴豪放,潇洒飘逸的神韵而动人心弦。

60 明 书画家董其昌行书 其书法分行布白,疏宕秀逸,自成一家。与关中米万钟有“南董北米”之誉

61 明 方无焕草书 书法行笔俊逸淋漓,纵横飞舞,粗细相兼,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疾徐有异。深得颠張醉素之风,是碑林草书的佼佼者。

62 明 草诀歌 朱敬鎑草书 笔力秀劲,方园互用,折笔处有暗过园转之笔。世传有王羲之草诀歌,多为伪作,朱敬鎑当在怀疑之列,这不能否定他的惊人书艺。可见其碑在碑林的珍贵价值。

63 清 福字碑 郭修文草书,破锋用笔,虽飞白较多,但不显干枯。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64 清 王铎千字葴 王铎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各体兼能,风格多样,以草书成就最高。对书法理论也有见地,论述极多。

65 清 宁静致远碑 清圣祖康熙在位六十年,好学工书,尤爱董其昌笔,自书亦酷摹董法,康熙常喜题字,如万世师表、白鹿书院、学达 性天等扁额。此碑字大如斗,严谨端庄,用笔丰润,平稳而又恬畅。

66 清 顾夔墓志铭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

67 清 游华山诗碑 林则徐书 为官期间,办事公正,体察下情,不谋私利,以禁鸦片名闻中外。游华山诗是因其禁烟被清政府流入伊犁,路经陕西游华山所作。书法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形式。行气贯通流畅,通篇潇洒自如,俊秀多姿,在晚清书法作品中亦为佳品。

68 清 邓廷桢文赋 两广总督,禁烟时与英国人六次交战,英船皆退,终其任内不得入虎门。书法珠圆玉润,给人清心悦目之感。

69 清 翁方纲书贴 行书,体结平稳多姿,点画搭配绝妙,用笔厚重,顿挫起伏明显,带有章草味,分明是出自王羲之嫡传而又有所创。对后世影响很大,为人称道。

70 清 天地正气 左宗棠书,用魏碑意,气势雄强,雄健之中又有秀美之风,给人一种凛冽难犯的浩然正气。

71 清 刘墉书贴 清代著名书法家,书体为行书小楷。初看圆润软滑,似团团棉花所堆,然反复寻味,却骨络分明,内涵刚劲。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后学董其昌,且遍涉各家,博彩众长。其临字功力之深,堪可乱真。只有学透前人,才能升华到最高境界。

72 清 花甲重周笔寿字碑 马德昭草书,匠心独运,改变了一般书写的笔划,用九十九,二十一组成一百二十为花甲重周。行笔斩铁,转折犀利,险仄跌宕,顿挫强烈,体势雄伟。悠悠心会,标新立异。

73 清 官葴 颜伯涛跋文 張聪贤铭文

74 清 一笔虎字碑 马德昭书,此字是碑林中一字大碑之一,其书像字又像画。因而使得广大观众行至碑前皆心画手摹,流连忘返。

75 清 魁星点斗图 清代马德昭书画,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魁星,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一脚直立鰲字上取魁星点斗独立鰲头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是文字游戏之作。

76 清 平安富贵图 有慈禧太后御笔平安富贵四字及印玺。此图书法秀劲,构图匀称和谐,寓意涂長。

77

78 近代 于右仼书正气歌 于右任,清举人,曾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为国民党元老之一,诗人、书法家。此行草融汇了章草、今草的精髓。

79 近代 王世镗书于母行 为近代书法家王世鏜草书,先生资禀高迈,书法成就,尤在章草,深得于右任称誉。此碑是生平力作,以影印本流行海内,在碑林中是不可多见的珍贵碑石。

80 古筝独奏:高山流水 glm制作G73


Download ppt "拓碑 拓碑 为阅读方便,后面请点击左键翻页。 秦峰山石刻 此石刻是秦始皇于28年出巡中,登邹峰山时立的第一个刻石,为秦相李斯撰文並书,为秦始皇歌功颂德。书体为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点划粗细均匀,对后世碑铭和书法都有一定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