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程金保 副教授 師資推廣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中華民國92年12月5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程金保 副教授 師資推廣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中華民國92年12月5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程金保 副教授 師資推廣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中華民國92年12月5日
技藝教育改革方案簡介 程金保 副教授 師資推廣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中華民國92年12月5日

2 報 告 大 綱 技藝教育緣起與辦理現況及成效 改革需求與問題分析 技藝教育改革方案的內涵 技藝教育改革方案的執行 結語--預期效益

3 緣起(一) 沿革 民72,推動「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實施計劃」設立三年段的「延教班」
民82,修正為「發展與改進國中技藝教育方案--邁向十年國教目標」。 民84,修訂職業學校法第四條、十四條,將「延教班」更名「實用技能班」,其修業年限分一年段、二年段、三年段,得分年修習,並正式納入學制。 擴大於國二下辦理「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

4 緣起(二) 技藝教育目標 提供學生適合其能力、性向及興趣之技藝 教育,重建學習信心,導引適性發展,以 充分發展其潛能。
輔導學生習得行(職)業基礎知能,並為 繼續升讀職業學校實用技能班等奠定基礎。 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並涵養其勤奮、耐 勞、敬業樂群的職業道德。 減少國中學生中途離校比例,並降低國中 層級青少年犯罪比例。

5 緣起(三) 技藝教育對象 第一優先:不想繼續升學之學生。 第二優先:升學意願不高之學生。 第三優先:適合與一般學生學習技藝教育
課程之學障及輕度智能障礙之 學生。 第四優先:具有技藝教育發展傾向之學生。 第五優先:不具學術傾向之學生。

6 新修訂之實用技能學程招生對象92.11.26 參考下列原則,由各技藝教育資源中心因地制宜辦理 第一優先:具有技藝教育發展傾向之學生
第二優先:具就業興趣及性向之學生 第三優先:具就業意願之學生 第四優先:學術發展傾向較弱之學生 對抽象概念、具體事物學習之差異性 人的智慧有多種,語文、數理、空間、動作、音樂、人際關係、自然觀察…等,很少人能擁有全部

7 過去技藝教育辦理型態 國二下職業試探 每週2小時 國中技藝教育班 每週6~14小時, (合作班、自辦班、技藝教育中心班) 共開五類21班
特殊技藝教育班 實用技能班 (一年段與三年段) 每週2小時 每週6~14小時, 共開五類21班 共開四類10班 共開五類72科, 日間一年段每週36小時 、夜間三年段每週24小時

8 歷年辦理成效 提供具職業性向學生選讀技藝教育課程機會,落實國民教育因材施教與人盡其才之理念。 提昇國中畢業生升學率,提高國民基本學力與素質。
使國中畢業後未升學、未就業之學生,自國中三年級起至少接受二年技藝教育,於學得一技之長後再離校,可增加國家勞動力並提昇其素質。 對不具學術傾向學生,提供適合其能力、性向及興趣之技藝課程,輔導繼續升學實用技能班,可提高其學習成就、減少中途輟學率、延後離校時間,減少社會問題,執行成效卓著。

9 問題分析與改革需求 (一)國內環境改變 (二)教育改革趨勢 (三)行政作業問題

10 問題與分析(一)國內環境改變 產業結構的變遷、技術人力結構的改變 國民所得的提昇、學生對升學進路的需求 高中職學齡人口減少產生的招生壓力
建教合作與實用技能班的重疊 高中職社區化方案的實施 私立高中職學雜費的補助案

11 問題與分析(二)教育改革趨勢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中技藝教育選修時數的減少。
因應多元入學所實施的國中生基本能力測驗與技藝班免修國英數課程的衝突。 新修訂國民教育法之後,國中技藝教育的實施沒有法源依據,且其過早分流之措施有違國民教育法。 技藝教育班學生標籤作用。

12 問題與分析(三)行政作業問題 法源的改變,如: 「教育基本法」、「地方自治法」、 「財政收支劃分法」、「行政程序法」等,對於:
經費編列與權責劃分; 國中技藝教育主管單位的歸屬; 上課編班與時數的調整; 特殊技藝教育與特教小組的權責劃分;

13 問題與分析(四) 改革需求 為因應時空變化、教育改革需求,且依據相關統計資料,以及教育部中部辦公室與縣市政府業務承辦單位之意見反應,皆認為技藝教育有進一步改造之必要。 方案確定 技藝教育改革方案業經核定後,已於九十年十二月十日以台(九O)技(四)字第九O一七六四四五號函送所屬學校推動辦理。

14 技藝教育改革方案的內涵 改革目標 改革理念 改革策略 改革方案比較

15 改 革 目 標 調整現行技藝教育辦理模式,使技藝教育逐漸回歸主流教育體系。 實施生涯發展教育,以落實生涯試探理念,並強化生涯輔導機制。
提供多元、適性的就業導向課程,並建立橫向、縱向的轉銜機制。 推動設立技藝教育資源中心,以發揮地區性技藝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之功能。

16 目標(一) 改革理念 一、調整現行技藝教育辦理模式,使技藝教育逐漸回歸主流教育體系。 課程改革、多元入學、考招分離、與生涯發展教育。
目標(一) 改革理念 一、調整現行技藝教育辦理模式,使技藝教育逐漸回歸主流教育體系。 課程改革、多元入學、考招分離、與生涯發展教育。 課程選修、教育制度分流與教育機會均等。 技藝教育在於提供適性發展之機會。

17 目標(二) 改革理念 二、實施生涯發展教育,以落實生涯試探 理念,並強化生涯輔導機制。 國中階段應: 全面實施生涯發展教育。
目標(二) 改革理念 二、實施生涯發展教育,以落實生涯試探 理念,並強化生涯輔導機制。 國中階段應: 全面實施生涯發展教育。 兼顧生涯試探、職業觀念、與適性發展。 開設「技藝教育學程」以加深生涯試探。 整合輔導資源、建立職業性向測驗系統。

18 目標(三) 改革理念 三、提供多元、適性的就業導向課程,並 建立橫向、縱向的轉銜機制。 高中職課程設計
三、提供多元、適性的就業導向課程,並 建立橫向、縱向的轉銜機制。 提供實用技能選修與升學導向課程以滿足學生個別需求。 鼓勵開設彈性選修課程,增加學校課程之自主性。 各年段隨進隨出,頒發年段與學分證書,建立轉銜進路。 未來考慮整合「實用技能學程」與「輪調式建教合作班」 部訂、校訂必修 升學導向選修 實用技能選修 高中職課程設計

19 目標(四) 改革理念 四、推動設立技藝教育資源中心,以發揮地 區性技藝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之功能。
技藝教育相關課程之開設,需考量學制間上下銜接和左右轉換、學生興趣和性向、師資來源、教學場所、教學設備、地方特色及產業人力需求等因素,進行區域整體性規劃。 整合區域內資源、促進資源共享及發揮整體效益。

20 改革策略(一) 1.全面實施生涯教育、 規劃與全面實施性向 測驗 2.採藝能選修方式辦理 3.藉由實際操作、專題 講座、實際參觀訪問
以了解自己性向與興 趣及生涯目標 國三(第九年) 技藝教育學程(加深生涯試探) 生涯發展教育課程 國一(第七年) 生涯性向測驗、生涯認知課程 國二(第八年) 初步生涯試探課程 多元入學方案 就業或繼續升學 實用技能學程 高職或 高中附設職業學校 普通高中 綜合高中 五年制專科學校 就業

21 改革策略(二) 1.「彈性學習節數」規劃約3-6節技藝教育學程
國三(第九年) 技藝教育學程(加深生涯試探) 生涯發展教育課程 國一(第七年) 生涯性向測驗、生涯認知課程 國二(第八年) 初步生涯試探課程 多元入學方案 就業或繼續升學 實用技能學程 高職或 高中附設職業學校 普通高中 綜合高中 五年制專科學校 就業 1.「彈性學習節數」規劃約3-6節技藝教育學程 2.由教育部規劃約13職群中實施 2 至 4 職群的加深生涯試探學程(技藝教育學程)

22 改革策略(三) 教育部補助或獎勵開設「實用技能學程」之第一年段。 2.結業後可直接就業或依規定轉銜至高中職就讀。
多元入學方案 國三(第九年) 技藝教育學程(加深生涯試探) 生涯發展教育課程 國一(第七年) 生涯性向測驗、生涯認知課程 國二(第八年) 初步生涯試探課程 就業或繼續升學 實用技能學程 高職或 高中附設職業學校 普通高中 綜合高中 五年制專科學校 就業 教育部補助或獎勵開設「實用技能學程」之第一年段。 2.結業後可直接就業或依規定轉銜至高中職就讀。 3.提高校訂課程比例及課程的自主性。 4.建立整體就業輔導機制。

23 改革策略(四) 規劃及設立技藝教育資源中心
以縣市為單位設立「技藝教育資源中心」,負責推動、執行縣市內技藝教育辦理資源的整合工作,並建立區域性技藝教育支援機制。 由資源中心規劃與辦理縣市內技藝教育師資教育知能、輔導知能等研習活動,提昇技藝教育師資素質。 整合或歸併現有國中、高中職學校技藝教育中心與分發委員會學校的任務工作,以每縣市以設立一所技藝教育資源中心為原則。

24 架構比較(一) F1 原方案 就業或繼續升學 就業 改革方案 就 職 業 準 備 多元入學方案 試 探 國三(第九年)
技藝教育學程(加深生涯試探) 生 涯 發 展 教 育 課 程 國一(第七年) 生涯性向測驗、生涯認知課程 國二(第八年) 初步生涯試探課程 多元入學方案 就業或繼續升學 實用技能學程 高職或 高中附設職業學校 普通高中 綜合高中 五年制專科學校 就業 改革方案 國中二年級 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 國中三年級 (第九年) 國中技藝教育班 實用技能班1.3年段 第一年(第十年) 專案技檢 實技班3年段第二年 實技班3年段第三年 技能檢定 F1

25 改革內容比較(二) 國中部份 方案別 原方案(82年) 改革方案(90年12月10日) 名稱 國中技藝教育班 技藝教育學程 時數
國二 職業試探 2時/週 國三 小時/週 1.國一、國二、國三全 面融入生涯發展教育 2.國三 時/週 辦理模式 自辦、區域合作、 技藝教育中心 伙伴關係、區域合作 科目 部定 課程別 分類班(5 類 21 班) 13 職群中,選2-4個職群 對象 較特定對象 生涯發展教育:國中生全體 技藝教育學程:國三特定對象 教材 部定標準統一編印 學校教師自主發展

26 改革內容比較(三) 高中職部份 方案別 原方案(82年) 改革方案(90年12月10日) 名稱 實用技能班 實用技能學程 年段
開設三年段與一年段 規劃三年段(年段學分制) 補助 第一年學費全免 入學 隨進隨出 科目 部定標準 減少部定+增加校訂 課程別 分科(5 類 72 科) 學程(13 職群) 對象 較特定對象 擴大對象 教材 部定標準統一編印 學校教師自主發展

27 技藝教育改革方案的執行 推動時程 推動組織配置圖 技藝教育學程的實施 實用技能學程的實施

28 94.08起國中技藝教育及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全面實施
技藝教育改革方案---推動時程 階段 期 程 國中技藝教育 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 第一階段91.02 91.12 91.02~91.07 行動計畫先期作業、技藝教育宣導 91.08~91.12 1.國一、國二生涯發展教育申辦 2.技藝教育宣導及訪視 1.規劃第二階段行動計畫先期作業 第二階段92.01 92.12 92.01~92.07 1.國一、國二生涯發展教育申 1.行動計畫先期作業 2.實用技能學程宣導 92.08~92.12 1.國三生涯發展教育申辦 2.國一、國二、國三全面實施 3.技藝教育宣導及訪視 1.課程綱要修正與教材編撰 3.訪視 第三階段93.01 93.12 93.01~93.07 1.國三技藝教育學程申辦 1.三年段申請試辦 93.08~93.12 1.國中技藝教育學程試辦 2.實用技能學程全面實施 3.技藝教育訪視 1.三年段試辦 3.實用技能學程訪視 後續階段94.01 94.12 94.01~94.08 1.國中技藝教育全面推動 2.技藝教育訪視 1.三年段持續試辦 94.08~94.12 94.08起國中技藝教育及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全面實施

29 推動組織配置圖 推動執行: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台北、高雄兩市教育局 各縣市政府教育局 技藝教育 諮詢委員會 課程教材組 師資推廣組
網路資源組 綜合規劃組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政策規劃) 試辦技藝教育 資源中心 表行政或業務督導的組織流程 表實際規範的組織流程

30 技藝教育學程的實施 技藝教育學程實施緣起 技藝教育學程實施時程及對象 技藝教育學程實施方式及師資 技藝教育學程課程發展與設計 技藝教育的轉銜
學程配合九年一貫課程之設計 十三職群科目及主題對照 十三職群科目的試辦學校與方式

31 技藝教育學程實施-緣起 一、因應九年一貫、多元入學方案的實施。 二、兼顧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與適性發展。 三、運用「從做中學」的原理發展教材,
從技藝及技能的實務活動中導向基本 知能及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加深學生 生涯試探。

32 技藝教育學程實施-時程及對象 ⊙實施時程: 二、九十二學年度試辦。 三、九十三學年度起配合九年一貫第九年 課程實施。 ⊙實施對象:
一、九十一學年度發展教材。 二、九十二學年度試辦。 三、九十三學年度起配合九年一貫第九年 課程實施。 ⊙實施對象: 技藝表現優異或對技能實習較有興趣的九 年一貫第九年(國三)學生。

33 技藝教育學程實施-方式與師資 一、可依需要兼採自辦式及合作式辦理。 「自辦式」由開設之國中在校內自辦, 「合作式」由國中與鄰近技職校院或
職訓中心合作 。 二、師資 1.運用現有國中、高中職合格教師 2.運用具技藝專長教師 (一)具有職校技術教師之資 格者 (二)具有相關職種乙級技術士證照者 (三)具有民俗技藝教師之資格者 3.由教育部安排技藝教育培訓

34 技藝教育學程實施-課程發展與設計 課程發展 課程設計 一、銜接六大議題中的生涯發展教育 二、技藝教育學程由彈性時數及各 領域選修
時數中開設3或6節) 三、學程涵蓋十項基本能力 課程設計 一、技藝教育課程採職群開設,由電機電子、機械、 動力機械、化工、土木與建築、設計、餐旅、商 業與管理、家政、農業、食品、水產、海事等十 三職群開設二至四職群 二、每週選修三或六節,每學期三節選修一職群,全 學年以三十四週為原則,每職群授課五十一節

35 技藝教育的轉銜 產業分類 認識生涯職群 職群 生涯試探 生涯試探與準備 科別 生涯準備 九年一貫第八年 生涯發展教育 九年一貫第九年
技藝教育學程 實用技能學程第一年段 實用技能學程第二、三年段 工業類 電機與電子 各個單一行業科別 機械 動力機械 化工 土木與建築 設計 商業類 餐旅 商業與管理 家政類 家政 農業類 農業 食品 海事類 水產 海事

36 學程配合九年一貫課程之設計 六大議題 七大領域 十項基本能力 一、資訊教育 二、環境教育 三、兩性教育 四、人權教育 五、生涯發展教育
六、家政教育 一、語文 二、健康與體育 三、數學 四、社會 五、藝術 六、自然與科技 七、綜合活動 技藝教育學程 (九年一貫第九年運用彈性時數及各領域選修時數,每週選修3或6節)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說明: ________ 虛線表示各領域教學中融入六大議題 實線表示各領域教學中含蓋十大基本能力

37 十三職群科目及主題對照 職群別(科目) 主題 電機電子 職群概論 /室內配線 / 工業配線 /工業電子 /視聽電子/資訊應用 機械職群
職群概論 /機械識圖 /機械概要 /車床工作 /鉗工/熔接工作 動力機械職群 職群概論 /機車基本認識 /汽車基本認識 /汽車美容 /引擎基礎實習 化工職群 職群概論 /化學基礎與實驗 /化學實驗安全 /化學工藝品 土木與建築職群 職群概論 /識圖與製圖 /泥水工 /木工/鋼筋工 設計職群 職群概論 /基礎描繪 /色彩學 /設計基礎 餐旅職群 職群概論 /休閒與觀光 /觀光餐旅 /餐飲製作 /接待禮儀 商業與管理職群 職群概論 /中英文文書處理 /銷售實務 /產品推廣實務/簡易記帳實務 家政群群 職群概論 /服裝 /烹飪 /美容/美髮 /幼兒保育 農業職群 職群概論 /農業與休閒/簡易水耕栽培 /家庭園藝 /寵物飼養保健 食品職群 職群概論 /穀類加工 /園產加工 /畜產加工 /水產加工 水產職群 職群概論 /水產概論 /水產工作安全/水產基本技能/基礎生物 海事職群 職群概論 /動力小艇操作/基本製圖/基本電學/海釣實務

38 十三職群科目的試辦學校與方式 職群別(科目) 試辦學校 電機電子 古坑國中(自辦) / 義竹國中 與 知德工商(合辦) 機械職群
/ 和美國中 與 彰師附工(合辦) 動力機械職群 / 斗六國中 與 大德工商(合辦) 化工職群 三義國中(自辦) / 大寮國中 與 中山工商(合辦) 土木與建築職群 設計職群 大華國中(自辦) / 大寮國中 與 高英工商(合辦) 餐旅職群 大華國中(自辦) / 育英國中 與 明臺高中(合辦) 商業與管理職群 大埔國中(自辦) / 大業國中 與 東吳高職(合辦) 家政群群 / 旗山國中 與 旗美中學(合辦) 農業職群 東新國中(自辦) / 長億國中 與 慈明中學(合辦) 食品職群 / 民雄國中 與 協志工商(合辦) 水產職群 徵求試辦 海事職群

39 實用技能學程的實施 課程架構 課程規劃原則 課程綱要規劃說明 課程規劃預定進度 課程領域科目及學分數比較

40 課程架構 1.一般性:一般科目的內涵與職校現行課程和技職教育一貫課程相同,採七大領域規劃原則。
2.學校本位:為建立學校本位課程特色,擴大校定科目的比例。 3.學生本位:配合學生的能力、特質與性向,課程多以簡單、實用為主,使學生在年段學習後可以直接進入職場。

41 課程架構 ‧體育:4學分含在後中課程,餘列入校訂科目。 部訂一般科目 部 訂 專案及實習科目 校 訂 科 目 合計 軍護科目 活動科目 總計
校 訂 科 目 合計 軍護科目 活動科目 總計 學 分〈節〉 數〈比率〉 52 (29.2 ﹪) 28 (15.7﹪)〉 98 (55﹪ 〉 178 8 24 210 說明 含後期中等核心課程〈48學分〉 參照技職體系課程專業核心科目學分比率 ‧採年段課程模式 ‧先專後廣 ‧實習科目至少36學分〈20 ﹪ 〉 畢業至少應修一五○學分 學分另計 不計學分 每週35節 ‧體育:4學分含在後中課程,餘列入校訂科目。

42 課程規劃原則 一、一般科目方面 1.援用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 2.參照技職體系課程(高職部份)。 二、專業及實習科目方面
1.學分比例參照技職體系課程。 2.以技能實習為主,輔以必要理論。 三、校訂科目方面 1.採年段課程模式。 2.以就業導向為主。 3.實習科目學分數(比率)每學期至少6學分(每週至少 6節),六學期至少36學分(約佔20﹪)。 四、軍護及活動科目比照高職課程。

43 課程綱要規劃說明 一、部訂一般科目包含:語文領域20學分〈含本國語文12學分及外國 語文 8學分〉、數學領域8學分、社會領域6學分、自然領域6學分、藝術領域4學分、生活領域4學分、及體育4學分等七大領域,計52學分,完全涵蓋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之48學分。 二、與技職體系課程〈技職一貫課程〉之一般科目60學分相較,減少國文Ⅴ、Ⅵ 、4學分(第三學年每學期2學分)、及英文Ⅴ、Ⅵ 、4學分(第三學年每學期2學分)、家政與生活科技減少2學分,但自然領域增加2學分。 三、部訂專業及實習科目區分十三職群、15-30學分、以就業導向等方式研訂,與技職體系課程兼顧繼續進修及就業需求有所不同,旨在顯現實用技能學程,就業導向特色。 四、校訂科目由各校依其擬辦科別(請參閱實用技能班現行七十二科別),自行研訂,並得區分必修科目及選修科目,必要時得參考現行實用技能班課程標準及職校各類課程標準。 五、校訂科目以開授就業導向之實用技能科目為宜,不宜設置升學導向科目。 六、學生畢業至少應修150分學分、含體育4學分,不含軍訓(護理)及活動科目。

44 課程規劃預定進度 1、課程綱要修訂-91年8月完成。 2、規劃配合措施-92年2月完成。 ⊙研訂學分採認及轉銜辦法。 ⊙研訂實施通則。
⊙規劃教材編撰事宜 3、教材編撰- - 92年2月(逐年撰寫)。 4、第一年段試辦-92年8月~93年7月 5、第二、三年段試辦-93年8月~94年7月 6、全面實施- -94年8月起

45 課程領域科目及學分數比較 8 6 4 48 16 12 60 52 一、 語文領域 二、 數 學 領 域 三、 自 然 四、 社 會 五、
藝 術 六、 生活 領域 七、 體育 合計 本國 外國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 8 6 4 48 技職體系課程〈高職〉 16 12 60 實用技能學程〈草案〉 52

46 實用技能班輔導分發(1) 目的:輔導國民中學技藝教育班學生繼續就讀 職業學校暨高級中學附設職業類科學校 實用技能班,以發展其才能,學習一技
之長。 對象:國民中學志願就業或升學意願不高之應 屆畢(修)業生,於申請分發時仍在國中 技藝教育班學習者。

47 實用技能班輔導分發(2) 分發原則: 1.合作式技藝教育班學生以全額分發、 自辦式技藝教育班依各校實用技能班 容量輔導分發
2.依學生申請志願及下頁優先順序輔導分

48 實用技能班輔導分發(3) 班別 第一 優先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合作班 *同縣市 *同校 *相同或 相近科
組成 *他校 相 近科 *不同科 *他縣市 科組 自辦班 每學年 授課34 *每週課 7小時 以上 *每週授 課7小 時以上 週以上 *每週7-8 小時 調以上 調 以上

49 實用技能班輔導分發(4) 分發原則: 3.同一優先順序申請人數多於招生名額時,應 參採技藝科目、技藝競賽等成績為分發之依 據
4.台灣省各縣市國民中學學生就讀國民中學與 擬申請就讀職業學校之距離在十公里以內者, 得視為同縣市學校辦理 5.各校附設技藝教育中心,得比照合作班第一 優先分發

50 實用技能學程之招生對象 及補助機制應如何規劃
實用技能學程之招生對象 及補助機制應如何規劃

51 壹、招生對象 一、招生對象仍應以明確化為主。 二、以原方案五大招生優先對象為主。 三、將優先對象第4項為第一優先。
四、生涯檔案需要強調全體學生適性發展,以防止製造不實資料,扭曲生涯發展教育的推動。

52 五、招生對象因應地區需求不同之差異,可採取模糊
化對象之規劃。 需求低 來者不拒 需求高 篩選機制 適性發展

53 貳、篩選機制 一、薦輔機制建議採生涯檔案及修習技藝教育學程 為主要考量依據,採外加加分方式強化就讀誘 因。 二、訂定實用技能班招生要點,其內涵包括招生對 象、篩選優先順序、及篩選機制。

54 參、經費補助 一、建議以著眼於補助學習弱勢者,而不 以經濟弱勢者為考量原則。 二、建請經費仍以補助學校開班經費為佳
三、至於個人補助不宜在同一班次有不同 補助金的現象產生。

55 四、個人補助方面若經費允許期望能持續 補助二、三年級的學雜費一萬元。 五、補助金額多,補助人數則少;補助金 額少,補助人數則多,補助人數多可 促進本方案參與的人數,避免惡性爭 取補助,扭曲本方案原意。

56 技藝教育資源中心任務 壹、宣導研習 一、技藝教育改革方案宣導 二、生涯發展教育宣導 三、國中技藝教育學程試辦宣導
壹、宣導研習 一、技藝教育改革方案宣導 二、生涯發展教育宣導 三、國中技藝教育學程試辦宣導 貳、資源收集 一、收集開班資訊 二、調查社會資源 三、資源提供 參、資料分析 一、技藝教育資源手冊 二、問題與建議

57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北高直轄市 縣市政府 課程教材組 師資推廣組 網路資源組 資源中心 技藝教育學程 實用技能學程 行政督導 業務督導
綜合規劃組 課程教材組 師資推廣組 網路資源組 資源中心 技藝教育學程 實用技能學程 行政督導 業務督導

58 結 語--預 期 效 益 技藝教育方案回歸主流教育體系,避免學生被標籤化。 配合教育鬆綁政策,回歸學生中心、學校本位教育 。
多元適性與實務導向之課程設計。 加強輔導功能,幫助青少年人格發展。 設立區域性技藝教育資源中心,有效推動技藝教育及發揮地方特色。 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補助制度。

59 (摘自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泛指18歲以下兒童)
技藝教育改革方案與展望 有權學習成為社會中有用的人,並發展個 人能力。 有權獲得在和平及友愛的環境中成長。 如果有身心障礙,有權獲得特殊照顧。 (摘自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泛指18歲以下兒童)

60 技藝教育改革方案與展望 祝福大家 健康如意 敬 請 指 教


Download ppt "程金保 副教授 師資推廣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中華民國92年12月5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