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儒家文化 儒家的起源: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儒家文化 儒家的起源: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儒家文化 儒家的起源: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第五章 儒家文化 儒家的起源: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2 研究生核心课程《中国文化通论》网址 http://grad.njnu.edu.cn/kcw

3 作业 1、如果由你对中国划分文化区域,你会怎样划分,试阐述理由。 2、儒家思想所依托的经济土壤和社会结构是什么?对儒家思想有什么影响?
3、阐述孔子的主要思想。你认为哪些在现当代依然具有价值?哪些应该抛弃?

4 胡适《说儒》 儒是殷民族的礼教的教士,他们在很困难的政治状态之下,继续保持着殷人的宗教典礼。然而经过六七百年的发展变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变成了教师,他们的职业还是治丧、相礼和教学。但他们的礼教已渐渐地行到统治阶级里了,向他们求学的已有各国贵族的子弟;向他们问礼的,不但有各国的权臣,还有齐鲁卫的国君。这才是那个广义的"儒"。儒是古宗教的教师,治丧相礼之外,他们还要做其他的宗教事务。

5 冯友兰《原儒墨》 我们与胡先生所不同者,即是胡先生以为这些专家,乃因殷商亡国以后,‘沦为奴隶,散在民间。’我们则以为这些专家,乃因贵族政治崩坏以后,以前在官的专家,失其世职,散在民间,或有知识的贵族,因落魄而也靠其知识生活。

6 汉朝人所认识的儒家共同点 儒家内部,不论在政治观点或哲学观点方面,都是有差别甚至是对立的。有儒分八派之说。但两千多年来,作为一个学派,在思想上又有其共同特征。以汉朝人的观点来看,儒家有以下几个特点:(1)宗师孔子,视其言行为最高准则;(2)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3)提倡仁义,以此为行为准则;(4)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

7 第一节、孔子生平与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8 【 家 世 】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

9 另立氏族至出奔鲁国 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10 孔子的父母 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11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12 早年生涯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13 教学生涯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14 与齐景公的会面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 从政经历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

16 与三桓的矛盾激化 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17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

18 周游列国 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19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他先后整理和编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并以诗书礼乐教育学生,提倡“有教无类”,一生弟子众多,有“弟子三千,贤者七二”之说。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20 三、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有差别的爱。 “礼”: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等级秩序。
宝贵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教学方法和治学态度。

21 礼 包括国际交往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燕、飨的典礼,也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内容。
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度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 别亲疏,明尊卑。

22 礼的繁琐 《论语·乡党》: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攫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谵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23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
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24 仁:克己复礼为仁 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周礼的规范。但是,光是行为符合周礼还远远不够,仁的另一特点,就是求仁是一种完全自觉的、主动的行为,是由自己决定的,不依靠外力和他人。

25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也就是说人如果不具备仁的观念和品质,是不能彻底贯彻礼乐的。 苟志于仁,无恶也。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6 “仁”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的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
“仁者爱人”,也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是“忠”,不强加于人是“恕”。

27 仁者爱人主要是将忠君孝亲长慈幼这一套伦理道德推而广之,使人自觉地尊遵守它。

28 两大重要的道德观念:忠与孝 “忠”的限度:
1、汤武革命。 2、。《左传》记载:“赵穿攻灵公于桃园”,董狐记录说:“赵盾弑其君”。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对此的评价是:“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29 “孝”的根据 孔融对父母之恩的质疑。

30 孔子讲学图

31 论语·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2 孔子和他的弟子  孔子是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家,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多人,身通『六藝』者七十多人。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十分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依據學生不同的性格和才能來教導他們。按照學生不同的品行和專長,孔子曾把他們分為四科,各科都有代表人物。

33 孔门四科  德行── 顏淵 、閔子騫。  言語── 宰我、子貢。  政事── 冉有、季路。  文學── 子游、子夏。

34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

35 《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王肃曰:“言人不信吾,岂以未仁故乎?”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正义]曰:言仁者必使四方信之,安有伯夷、叔齐饿死乎?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正义]曰:言智者必使处事通行,安有王子比干剖心哉?

36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既受业,问:“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君子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故弗为也。”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

37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8 顏渊是德行科的高足,也是最常受到孔子赞美的学生。他姓顏名回,字子渊,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一岁,他是孔门弟子中最好学的一位,能闻一知十,不迁怒,不贰过,是一位德术兼修的弟子,后人尊称他为『复圣』。顏渊一生安贫乐道,箪食瓢饮,居住陋巷而不改其乐,可惜短命,只活了四十一岁(另一說,顏回只活了三十二岁)。顏渊列於德性科,孔子称他不迁怒、不贰过。易传云:「顏氏之子,其殆庶几矣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这就是「不贰过」他的德性修养。他之所以能达到這样的境界,是由於他「择乎中庸」之故。在孔子的心目中,所谓好学,是能将学问转成实践,所以在结合学问之道和身体力行方面,顏回是非常出色的一位。顏回在汉时已被列为七十二贤人之首。历代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为「先师」,唐玄宗赠「兗公」,宋真宗加封「兗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兗过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顏子」。山东曲阜建有「复圣庙」,即「顏子庙」。

39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貢,卫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一岁,聪敏机智,善於外交辞令,被列入言语科。此外,子贡也善於经商,是春秋时候著名的富商。孔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逾於父子。
子贡自视才高,问政时多关切治理国家之大谋略。他所奋斗的目标,在於成为不同凡响的政治家。因此就个人而言,理想最高远的无疑是子贡了。论语記载: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越王曾遣使至鲁求地要盟,季康子穷於应付,這时他想起了子贡,他说:「若在此,吾不及此夫。」可见子贡的外交才能令季康子非常怀念。 子贡的聪敏慧穎几乎可以和顏回相比,论语中孔子就曾两次將他与顏回相提并论。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也不受命而货殖焉,億則屡中。」(先進)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知道自己不如顏子,不仅是他的明达之识,亦是服善之诚,所以孔子特別赞許他。

40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鲁国人,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长於政事,又勇武善战,虽然曾因帮助季孫氏聚敛民财,受到孔子严厉批评,但孔子仍十分肯定他的才能,将他列入『政事科』。
冉有和子路同列为政事科,但两人的性格一进一退,正好相反。论语先进篇记载子路与冉有同時问孔子:「问斯行诸?」孔子告诉子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则回答:「闻斯行之。」孔子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有之资禀失之柔弱,所以孔子告之进取勇为,论语还有其他的话可以为证。 冉有由於多才艺,孔子称他有为政之才。他曾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先进)冉有的政事之才,孔子在一次答孟武伯之问时,也特別提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公冶长)孔子认为,冉有做一个邑宰或一个卿大夫的家宰,是足可称职的,后来他也确实担任季孙氏的家臣很长一段时间,冉有能长期获得季氏的信任与倚重,其政绩优异,可想而知。当然在冉有的政治生涯中,也有几件事处理失当,曾受到孔子的责备。 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於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大体而言,冉有以资性之退,易於向现实妥协,他雖然博艺善政,但尚未达到孔子所谓「政者正也」的层次。

41 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鲁国人,小孔子九岁。他与孔子相处四十年,情义深厚。子路心直口快,好逞血气之勇,常为孔子所贬,孔子曾严厉的责备他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子路最后死於卫君之难,享寿六十三岁。
子路列於政事科,当他向孔子述志时,充份表示他为政的自信。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先进) 这表示他对治军治民,以及礼乐教化之事,都能胜任愉快。对於子路的政治长才,孔子曾说:「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雍也)又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公冶长)子路不但善於治军治民,而且善於治狱。孔子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顏渊)可见子路是一位忠信明决的人,所以沒有人敢对他说谎。

42  子夏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擅长文学,被列入文学科。晚年於魏国西河自立门戶,收徒讲学,曾因丧子悲泣而失明,所谓「抱痛西河」、「西河之痛」、「子夏丧明」等成语皆出於此。子夏曾为魏文侯师,军事家吴起、李克皆出自其门下。

43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少孔子十五岁。闵子骞与顏渊同列德性科,他的孝行尤著称於世。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问於其父母昆弟之言。」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孝者是舜,他的家庭是「父顽、母嚣、弟傲」,但舜終能「克谐以孝」,所以孔子说:「舜其大孝也与!」孔门弟子有孝友之行者,不只闵子骞一人,为何独称「孝哉闵子骞」?这正因为他人处於人伦之常,而闵子骞则处於人伦之变。 太史公说闵子骞「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録。」可谓有伯夷之风,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季氏闻闵子骞贤能,想用他作邑宰,但他不想做季氏的臣子,所以辞谢了季氏。他的言词虽然很委婉,但意志却非常坚决,闵子骞这种廉洁自重的高风,是很值得敬佩的。 关於闵子骞的识见,论语亦有记述: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长府是鲁国藏货财的府库,当政者想要有所改作,改作必劳民伤财,故闵子骞认为不如「仍旧贯」,孔子闻之,觉得闵子骞言无虚发,所以积为赞赏。孔子称闵子骞不言则已,言则无不合义中理。

44 孟子曾说宰我「智足以知圣人」,由此可知宰我确实有不凡之才,只是在言语方面特別显著。宰我是一位具有不羁之才的人,论语阳货篇记载,宰我问三年之丧中,可见他的锐气与状胆。他认为君子志在礼乐,如果守丧三年,则会使礼坏乐崩,而當孔子問他三年丧期未滿即食稻衣錦,这样是否安心?他也毫不迟疑的回答:「安!」孔子亦无可奈何,只好说:「汝安则为之。」可见宰我在当时是一位勇於挑战礼法,才气纵橫的人。 论语中记载他「昼寢」而被责备的事,孔子对宰我的训责非常严厉,但其实他对政事非常有热忱,曾仕於齐,可惜死於政变。宰我是一位有志概、有担当,敢「援天下以手」的豪杰之士,可惜身后无遗闻佚事传世,徒以「朽木不可雕也」見责。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毀者或损其真。」宰我无疑是受毀最多的一位,其原因可能是宰我久从政,无门人弟子为他传道,所以不能显扬於后世;另一原因是他的政敌当权,对他多所诋毀之故。

45 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唐开元封「吴侯」,宋封「丹阳公」,后又称「吴公」。
子游和子夏同列文学科,文学指诗、书、礼、乐文章而言,所以子游之学以习礼自见,更重要的是他能行礼乐之教。 论语:子之武城闻弦歌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孔子的说法一方面是惋惜子游大才小用,一方面是对子游能行礼乐表示欣慰。

46 四、《论语》的文学特征 (一)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以片言只语表现人物性格。 通过简短故事叙写思想政见
通过行为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态 (二)语言简炼平实,用语深远,生动形象而富于哲理。 (三)风格雍容和顺,迂徐含蓄。

47 《论语》通过精炼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有个性、有血肉、有多重性格侧面、有七情六欲的灵气活现的孔子形象。
●《论语》语言艺术之三 《论语》通过精炼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有个性、有血肉、有多重性格侧面、有七情六欲的灵气活现的孔子形象。

48 例:人物形象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之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49 例:人物形象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0 儒分八派 《韩非子·显学》: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式之儒。

51 孟子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列传》)

52 仁政学说 (1)对于知识分子,要使“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对于商人要减轻他们的负担; (3)对于负贩的商人不要征税。
(4)对于耕者要恢复井田制度。 (5)对于城市居民要免除住宅的税。 最重要的是井田制度。

53 以德服人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 将家庭的道德原则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上去。

54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55 义利之辨 发展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提倡重仁义而轻功利。

56 性善论 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道德观念是天赋的,又叫“良知”、“良能”

57 第三节 荀子及其思想 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荀况的生卒年不详,主要的政治、学术活动时间约在公元前298年~公元238年之间,曾到齐国的稷下讲学,后又做过楚国的兰陵令,晚年在兰陵著书,并死在兰陵。他的著作只存在《荀子》一书中。

58 一、荀子的天命观 他首先批判了传统的“天命决定人事”、“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要区别自然界的规律与社会人事的变化,即所谓“明于天人之分”(《天论》)。 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59 二、荀子的性恶论 首先明确“善”、“恶”的含义。他认为,一般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义制度;所谓“恶”,就是用心阴恶,行为不正,犯上作乱,破坏封建秩序。

60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 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人为(“伪”)则是用礼义道德加工后的成品。没有原始的材料,礼义道德也就没有加工的对象;没有礼义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也不能自己变得完满美好。圣人的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封建统治秩序就可以成功地建立起来。

61 三、隆礼重法的主张 人生来就有物质欲望要求,如果这种欲望要求没有度量,就要发生争夺、混乱,所以要制定“礼义”、“法度’’等社会政治制度。
荀子把“礼”等政治制度看成是检验尺寸的法度,检验重量的权衡,检验曲直的绳墨,检验方圆的规矩。 中心内容是“分”和“别”,即区别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恰当)者也。”

62 第四节: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 到了汉武帝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经历了第一次大的改造,它是由汉武帝主持,由董仲舒倡导的,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从董仲舒开始,把孔子神圣化,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

63 一、天人感应的目的论 天是有人格、有意志、至高无上的神。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暑四时的更替,国家的兴衰治乱,都是神的意志的体现。他以春夏秋冬四时,论证天志的存在,把自然界的现象,一一按照目的论的要求给它加上封建社会的道德属性。“春,爱志也;夏,乐志也;秋,严志也;冬,衰志也。故爱而有严,乐而有衰,四时之则也。”(《天辨在人》)

64 天所以生人类,是为了实现天的意志,人是天的缩影,他把这叫“人副天数”。天完全依照它自己的模型塑造了人类,人类的形体、精神、思想感情、道德品质等等,都是天的复制品,是与天符合的。天创造了人是为了贯彻和体现它的意志。

65 二、人性论 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情欲很少,不教而能善的,这叫“圣人之性”;一类是情欲多,虽教也难能为善,只能为恶的,这叫“斗宵之性”;一类是虽有情欲,但可以为善可以为恶的,这叫“中民之性”。只有具有“圣人之性”的统治者,能充当“治人者”和教化的立法者。

66 三、道德伦理观:三纲五常 先秦孔孟讲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五伦。董仲舒把它发展为“三纲”,利用神权论证它的绝对统治和服从的关系,而把“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调整这种关系的基本原则。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妻”、“子”、“臣”完全是为了配合“夫”、“父”、“君”的存在而存在的。在他看来,这种封建社会的绝对统治和服从的秩序,就像天地的阴阳一样不可改变,完全出于天意 。

67 道家思想文化 第一节 老子及其思想

68 《汉书·艺文志》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住清虚可以为治。

69 《史记·老子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70 《道德经》 《庄子·天下篇》盛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并极力推崇其学说体系。《韩非子》有《解老》、《喻老》篇,大约《老子》产生在战国早期。
今本《老子》又称《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两部分,共81章,五千余言,章无标题,章与章之间无有机联系。 《老子》是一本道家的哲理书,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

71 老子图

72 老子骑牛图

73 老子图,法常作,(日)冈山县立美术馆藏,图中的老子招风耳、秃头、张巨口,鼻毛直挂唇边,形貌虽“丑”,却又奇绝脱俗。

74 老君岩

75 《老子》的传本 古今注《老子》者多家,魏王弼《老子注》多言玄理,最为通行。
清人魏源《老子本义》掘其义蕴。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详于章句训诂。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甲、乙二本;上世纪末在湖北郭店又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简本《老子》甲、乙、丙三个本子,与传本差异较大。

76 老子帛书乙本

77 一、作为世界本原的“道” “道”本来是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达”的意思。这一意义引申为“方法”、“途径”,已初步地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意思。“天道”一词,在春秋时期已是指天象运行的规律,有时也包括人生吉凶祸福的规律的意义。老子吸取了道与天道的一般涵义,把道概括为事物存在和变化最普遍的原则。

78 道又有宇宙、世界本原的意思。

79 “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从一个方面看,“道”是“无”。老子所说的“无”是指“无名”、“无形”,而不是一无所有的“零”、空无。老子看来,凡是有固定形象的东西就是有限的。具体的、有名的东西,只能生出具体的、有名的东西,如马只能生马,豆只能生豆,它们不能产生万物。

80 天地的产生,只能追溯到“无名”这个总根源。“道”虽不具有具体事物的形象,但它是构成一切有形有象的东西的基础,因此,它原来就包含着形成各种各样的有形有象的东西的可能性,所以在它中间本来就是“有象”、“有物”、“有情”的。就这方面说,老子的“道“又是“有”。

81 “有”与“无”的关系 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的作用;有了器皿中间的空虚之处,才有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隙,才有房屋的作用。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老子这里的“无”,指的是房子、车子、器皿中间的空虚部分,这一部分看来是空虚的,但它却是使车子、房子、器皿发挥具体作用的关键。

82 世界起源与发展的过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道是最根本的存在,它分化为两种对抗的势力,即阴阳二气。由阴阳二气的对立,产生新的第三者即阴阳二气相交而成的一种适匀的状态。由新生的第三者产生了千差万别的东西。一切东西内涵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统一。

83 朴素辩证法思想 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美丑、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有无、损益、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等等,都是对立的统一。一方不存,对方也就不存在。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84 事物都向着它的相反的方向变去。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老子看到事物无不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这一基本规律,他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

85 贵柔、守雌,反对刚强和进取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十六章),又说“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因而他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二十二章)。这是说,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卑下反能充盈,敝旧反能新奇,少取反能多得,多取反而迷惑。

86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他教人向柔弱的水的品质学习。水看来是柔弱的,但它可以冲决一切比它坚强的东西,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由于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87 无为而治 所谓“无为而治”就是统治者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统治才能稳固。在《老子》书中,提出了一整套的统治术。例如他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又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

88 反智主义 要使天下太平,没有争夺,就要取消知识,取消道德,取消新颖的器具和财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89 第二节 庄子及其思想

90

91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史记·庄周列传》)

92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有庄周本人的著述,也有其门人后学根据其思想学说、言行事迹所作的增益,是汇集性作品。
《庄子》今存33篇,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为其后学所作。 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是《庄子》的核心。

93 一、自然无为的天道观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意思是说,世界有它的没有开始,推上去,有和无”,再推上去还有连“没有有和无”也没有。究竟世界是真有还是真无也无从知道。

94 强调道的自然无为、无知的特点 这种天道自然无为的主张,摆脱了目的论,却陷入了宿命论。他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又说:“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德充符》)庄子认为,“命”(冥冥中决定一切的主宰者)是定数难逃的。他认为寒暑、死生、饥渴这些自然现象和穷达、富贵、毁誉这些社会现象都是人力无法改变的。

95 二、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第一,庄子认为认识的对象的性质是相对的,是没有分别的,因而它的性质是无法认识的。他说:“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愧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齐物论》)不论是细小的莛和粗大的楹,丑的与美的,宽大与狡诈,奇怪与妖异,它们最后总是一样。

96 第二,对于主观认识能力,庄子认为也是相对的,没有客观标准,因而得出认识不可能的结论。《齐物论》说:“齧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第二,对于主观认识能力,庄子认为也是相对的,没有客观标准,因而得出认识不可能的结论。《齐物论》说:“齧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日:‘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这段问答很能代表庄子对待知识的态度。王倪对于齧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不过最后他还是申明了他对人类认识能力的看法,他说:“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庄子认为如果一定要讲认识的问题,实在无法判定所知的是不是真正的知。

97 庄周梦蝶 不但怀疑一般正常认识的不可能,并由此进而对于认识者究竟是不是在认识也进行怀疑;再进而对于“怀疑认识者的怀疑”也提出了怀疑。它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98 第三,对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有没有是非、真假,庄子也做了不可知论的论证。
假使我和你进行辩论,你胜了我,我辩不赢你,难道你果真就对,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辩不赢我,难道我果真就对,你果真就错了吗?还是有一个对另一个错了呢,还是两个全对或全错了呢?我们两人无法决定谁对谁错,那么请谁来决定呢?让跟我意见相同的人来决定,他既然和我的意见一样,又怎能决定呢?让跟你意见一样的人来决定,他既然和你的意见一样,又怎能决定呢?让和我俩意见都不同的人来决定,他既然和我俩的意见不同,又怎能决定呢?那么,我和你和第三者都不能知道谁对谁不对,还等谁来决定是非呢?照庄子的逻辑,决定是非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共同的标准。

99 三、追求绝对自由的价值观 真正的自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认为一切有待的自由都不能离开客观条件(有待);可是任何条件都是对自由的限制。

100 四、虚无主义的人生观 齐万物、一死生。

101 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102 第三节 黄老之学

103 黄老学(即黄帝、老子之学)是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从老子学说分化出来的一个道家学派。齐宣王时(前320年一前302年在位),黄老学就盛行于世。现存《管子》书中的《内业》、《白心》、《心术》(上)、《心术》(下)四篇很可能是稷下黄老学者的作品。

104 黄老学的最盛时期是在西汉初年。当时社会初定,国家需要安宁,经济需要恢复和发展,人民需要休养生息。黄老学适应社会的需要,主张无为而治,得到汉初统治者的重视。汉文帝、景帝、窦太后等都以黄老学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著名的学者司马谈亦推崇“黄老之术”。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一书,是汉初黄老学的理论总结。

105 黄老学思想的特点 (1)政治上,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政治,同时又吸取了儒家的礼义仁爱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从而融合了道家与儒、墨、名、法诸家的学说。黄老学的无为政治,已经大不相同于老庄所主张的无所作为的思想。黄老学强调的无为大多是指去掉机诈巧伪,因循自然,抛弃了老庄的消极思想,在政治上具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一部分新兴阶级的需要。

106 在哲学上,黄老学派内部思想比较复杂,一般说来,它们都吸取和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
唯物:精气的学说。把“精”视为一种精微的气即精气,认为天下万物是这种气产生的,气是世界的本原。 唯心的:把“道”看作是“虚无”的实体。如古佚书《道原》说:“恒无之初,迥同大虚。”《淮南子·天文训》说:“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两者把宇宙的本原“道”看作是虚无的。

107 黄老之学的演变 第一为老子之学,黄老已不是汉初那种治国经世的政术,而变成学者研究《老子》的一种学术。在西汉后期有《老子指归》,在东汉则有《老子河上公注》。 第二,养生之学。养生论本来是汉代道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东汉,黄老之学的政治论衰减了,但它的养生论却突出了,它越来越成为个人养身健性之术。 第三,道教神学。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相结合而蜕化为早期道教。

108 第四节 魏晋玄学

109 理论上的玄学 玄学中有三个主要的派别,一派是王弼、何晏的“贵无论”,一派是裴頠的“崇有论”,一派是郭象的“独化论”。实际上是两个主要派别,就是贵无论和崇有论。

110 玄学的人生实践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向秀、阮咸、王戎、山涛、刘伶。 政治立场各不相同。可区分为亲魏、亲晋两大派。
真正的代表人物:阮籍、嵇康。

111 自然与名教 所谓“自然”,第一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以及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第二是指天然的、本来如此的、未经人为加工的状态,第三则是指出自本人意愿的、不勉强的自由行为。

112 名教 名教也就是礼教,所谓礼教,即是通过一系列的礼仪规定来传达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
名教和自然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礼仪习俗、伦理道德与自主、自然、自由的生活的关系。

113 两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王弼主张名教出于自然,也就是现行的政治制度、礼仪习俗、伦理道德已然存在,它们的出现同样是“自然”的表现,现在也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去顺应它,而不要试图改变它。作为统治者只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可。

114 两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而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名士主要是从人生实践着眼,以自然来对抗名教,在他们看来,那些礼仪习俗、伦理道德都是后起的、人为的,是对人的天然本性的扭曲与束缚,所以是不“自然”的,无须也不应遵守。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拘习俗、不守规范的行为。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儒家文化 儒家的起源: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