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在近代史各个重大事件中,以太平天国研究成果最多,第一手资料也特别丰富。 1,太平天国方面:如 李秀成自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在近代史各个重大事件中,以太平天国研究成果最多,第一手资料也特别丰富。 1,太平天国方面:如 李秀成自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在近代史各个重大事件中,以太平天国研究成果最多,第一手资料也特别丰富。 1,太平天国方面:如 李秀成自述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在近代史各个重大事件中,以太平天国研究成果最多,第一手资料也特别丰富。 1,太平天国方面:如 李秀成自述 2,清朝方面:奏稿,《贼情汇纂》 3,外国人记述:《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太平天国史译丛》 等

2 重要史料汇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8册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续编10册 《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6册) 《太平天国资料汇编》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20册

3 主要著作: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 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科,1990,2002 【美】史景迁《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上海,远东,2001 简又文、王庆成、郭毅生、钟文典、茅家琦、崔之清、贾熟村、夏春涛等人的著作

4 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 一,19世纪50年代爆发农民大起义的背景 1,清皇朝同人民大众矛盾的尖锐:
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 一,19世纪50年代爆发农民大起义的背景 1,清皇朝同人民大众矛盾的尖锐: 龚自珍死于1841年,他在30年代就说,“起视其世,乱亦竟不远矣。” 耆英1843年奏:“官与民,民与兵役,已同仇敌。吏治日坏,民生日困,民皆疾视其长上,一旦有事,不独官民不能相顾,且将相防。困苦无告者,因而思乱。”

5 2,各种形式的反抗 (1)、抗租抗粮 (2)、会党 罗大纲 ,焦亮 洪大泉,罗尔纲《洪大全考》 ,《太平天国史事考》,三联,1955,1979, 3,19世纪40-50年代两广的形势 各种矛盾,官绅对乡村的控制,对外国事物的态度,军力等方面。

6 二,洪秀全创立上帝教 杨宗亮《拜上帝会子虚乌有考》,《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一)洪秀全宗教理论的形成
1,洪秀全的早年经历与《劝世良言》 梁发 ,马礼逊 2,洪秀全宗教理论的形成 王(黄)盛钧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和《太平天日》

7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大旨是宣传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不要拜邪神,上帝待人人如赤子。这两种著作虽然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但尚未有明显的造反内容。

8 1847年,洪秀全再到广西时又写了《原道觉世训》和《太平天日》。《原道觉世训》提出同“皇上帝”对立的“阎罗妖”及妖徒鬼卒,号召消灭他们。《太平天日》则提出要洪秀全取代清皇朝,当新的真命天子。
这四种著作,集中反映了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9 (二)洪秀全的宗教理论辨析 并非西方基督教的单纯引进,只是借用基督教的一些话语(上帝)、礼仪、教义(十款天条与摩西十诫完全相同)创立的一种宗教。 基督教+儒家经典(《孟子》、《礼记》)+小说、寓言、神话(阎罗妖)+中国民间宗教(天父附体)+洪秀全的想象独创

10 1、与西方基督教教义的差别 A、与《圣经》 1847年,他到广州跟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罗孝全认为他“动机不纯”,拒绝为他洗礼
杨秀清颁布《钦定旧遗诏书》、《钦定新遗诏书》 把洪、杨为“上帝之子”、“天妈”、“天嫂”、天父附体等内容都加上去了。

11 B、“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的基本信条。指的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圣父即上帝,是纯灵,没有形体,不可见。圣子耶稣,在世界未造出时与圣父同在,上帝和圣子耶稣并非父子,没有血缘关系。后来,上帝为替世人赎罪,圣子通过圣母马利亚降生人间,在世上传道受难,后复活升天。圣灵(Holy Spirit)是圣父与圣子之间的联系、契合,或神圣爱心,由圣父、圣子使圣灵深入人心。 把Holy Spirit翻译为“圣神风”

12 C、“天国” 基督教的天国在来世,天堂在彼岸世界,洪秀全同时承认人间的“天堂”,而且要用“斩邪”的方法建立人间天堂。 D、妖魔 1856年,英国使馆官员麦华陀等访问天京,答复杨秀清有关宗教问题的提问,英国人否认满人是妖魔,认为太平天国并不负有诛妖的使命,上帝的王国并不在这个世界,当然,这是太平天国不可以接受的。 1854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称洪秀全只是名义上的基督教徒。1861年访问天京的英国外交官富礼赐(R.J.Forrest)说:“天王的基督教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的最大亵渎而已”,“如果天主教的教皇有权治他,早把他烧死了”。

13 2,洪秀全宗教理论的实质 范文澜说:“洪秀全要制造一个革命的上帝,外国传教士传授的却是一个侵略的上帝”。 毛泽东在1949年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把洪秀全列为“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

14 一、金田起义 (一)起义领导核心的形成 1、上帝教在广西的迅速传播 大批贫苦农民和其他下层的群众参加了上帝教。李秀成出身贫寒之家,“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种山帮工就食”。 冯云山 ,李秀成说:“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15 1847年10月,士绅王作新捕冯云山,控告上帝教谋反 。
杨秀清“天父附体”,李秀成说杨秀清“种山为业,并不知机,自拜上帝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萧朝贵“天兄附体”。

16 上帝是父亲,大儿子是耶稣,二儿子是洪秀全,三儿子是冯云山,四儿子是杨秀清,韦昌辉是五儿子,萧朝贵的妻子杨宣娇是上帝的女儿,排行第六,萧朝贵是上帝的女婿,而石达开是上帝的七儿子。

17 开始,团练主要对付天地会。上帝教力量扩大,与团练矛盾日益尖锐。
(二)团营 1、团练和上帝教的冲突 开始,团练主要对付天地会。上帝教力量扩大,与团练矛盾日益尖锐。 李秀成自述:“道光二十七八年上下,广西盗贼四起,扰乱城镇,各居户多有团练,团练与拜上帝之人多有分别,拜上帝人与拜上帝人一伙,团练与团练一伙,各自争气,各自逞强,因而迫起。” 2、团营和军事制度的草创 宗教组织军事化,实行宗教、政治、军事合一。 按军队编组,分男女营。 公库制度,后来发展为圣库制度。教徒交出全部财物,统一供应。 蓄发易服。清方称之为“长毛”、“发逆”。

18 (三)金田起义 广西巡抚郑祖琛年老无能,无法控制局面。1850年2月,道光死,咸丰继位, 云南提督张必禄赶赴广西; 陕西提督向荣调任广西提督; 起用前云贵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革郑祖琛巡抚职,命林则徐继任林则徐(11月22日)、张必禄(12月10日)先后病死。 12月15日改任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前漕运总督周天爵为广西巡抚。

19 一般认为,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38岁生日为起义时间。在起义时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后颁布命令5条:1、遵条命;2、别男女行;3、秋毫莫犯;4、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5、同心协力,不得临阵退缩。 此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极为严厉的军律:掳财物者斩;三礼拜不能背赞美天条,斩首不留;夫妻私合,男女皆斩(传说萧朝贵父母也被斩)。 钟文典:《太平天国开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20 第二节,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 一,开创新朝 (一)东乡称王 (二)永安建制 李星沅死,周天爵老,塞尚阿,蒙山县 , 1、封王与定官制
罗罗尔纲认为太平天国实行军师负责制 2、颁行天历 太平天国的天历一年有366天,表示不奉清朝的正朔,这在封建时代是很重要的。 3、印书 “太平天国印书”

21 二、定都天京 (一) 永安突围后的军事进展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讨胡救世安民谕》、《救一切上帝子女中国人民谕》。 (二)定都天京
(一)   永安突围后的军事进展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讨胡救世安民谕》、《救一切上帝子女中国人民谕》。 (二)定都天京 1、定都天京 1853年3月19日攻破江宁,以江宁为国都,定名天京。 李秀成自述提到:天王与东王在战略方向问题有过讨论,天王欲取河南,再统一北方,有一个湖南的老水手大声报告,河南河水少而无粮食,如果被敌人围困不易战胜,而江南有长江之险,有船千万只,又何必往河南呢?南京是帝王之家,城高池深,居民富足,不再这里建都,到河南去干吗?结果东王被说服,天王也同意了,于是定都天京。

22 2、对定都天京的评价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认为定都天京是政治军事的大错误,是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他认为,太平天国攻下武昌后,就应该全军北上,甚至不应该东下。( 页) 但也有人认为,东下和定都天京并没有错 。

23 一、西征、北伐、天京破围战 太平天国攻地不守,全体进入江宁。向荣4月初即在江宁郊区孝陵卫建立大营,后来称为江南大营。琦善也在4月设立江北大营。此时,曾国藩的湘军也已经建立,长江上游基本重新被清朝军队控制。

24 (一)、北伐 1、北伐的决策 目标:进攻北京,推翻清朝。 《清史稿.洪秀全传》记载洪秀全对林凤祥等人的指示:“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以糜时日。”以这支虽然精锐但人数有限的军队,想靠避实就虚的方法直趋北京,战略决策本身就带有冒险性。

25 1、经过 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正丞相吉文元等。 1853年5月出发,人数一万几千人。但沿途人数增加。安徽,河南归德(商丘),围攻怀庆(今河南沁阳)56天。直隶总督纳尔经额率军云集怀庆。撤围后入山西,又转回河南,9月进入直隶,10月底,迫近天津,这是北伐军到达的最远之地。北京震动。

26 3、北伐军的失败 僧格林沁,胜保 北伐军南撤,吉文元战死。援军失败。 1854年5月,北伐军退到今河北省东光县的连镇,李开芳率领千余人南下迎接援军,到达山东高唐北伐军分为两个部分。 连镇:林凤祥1855年3月失败。 高唐州:李开芳,1855年5月31日出降被杀。

27 3、北伐的战略失误 A.多个战略重点 太平天国这个阶段军事上有3个战略任务:推翻清朝;解除天京的围困;肃清长江上游,巩固天京。几乎是同时进行。 太平天国能战之士大约10万,其中两广的老兄弟大约一万,4万守卫天京,3—4万西征,能用于北伐的就只有2万左右了。结果,虽然后两个战略任务取得一定成功,但北伐则失败了。

28 B.轻敌 主要将领韦昌辉、石达开不去北伐,派出的林凤祥等人勇敢有余,但不是一流人选。朱元璋北伐时元朝已经分崩离析,但他仍派出25万人马,由徐达当主帅,先占山东河南,稳扎稳打,而太平天国时期清朝在北方的统治还比较稳固,力量也比较强大,却企图用一支人数不多的军队取胜。 C.战略战术错误 如孤军深入、久围沁阳等等。 李秀成自述上提到的天朝十误,关于北伐的有3条,认为派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是“误国之首”。

29 历时四年。双方拉锯,头绪纷纭,战区广泛。
(二)西征 1、西征的决策 目的:巩固天京,扩大太平天国的领域。 2、西征的经过 历时四年。双方拉锯,头绪纷纭,战区广泛。 郦纯:《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3卷5册,中华书局,1982 崔之清:《太平天国战争全史》4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53年9月以后,西征战场大致上分为皖北、两湖两个部分。 江忠源:江忠烈公。湖广总督或湖北巡抚多数非死即被革职。1854年,清廷命胡林翼署理湖北巡抚。

30 (三)天京破围战 1、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2、1856年的天京破围战 1856年,石达开西征胜利,江南、江北大营被打破,天平天国军事上全盛的时期。

31 厘金 帮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諴接受幕客钱江建议,创设厘金,1853年10月首先在扬州仙女庙开征。厘金属于商业税,厘是1%,分行厘、坐厘,前者为通过税,后者为交易税。虽说规定征收1%,但重征、多征的现象常有。到1931年才革除。关于厘金,目前最详细的成果仍然是20世纪30年代罗玉东所著的《中国厘金史》。

32 四,太平天国早期军事胜利的原因 (一)坚强的凝聚力 宗教。 《贼情汇纂》称,早期“首逆数人”“寝食必俱,情同骨肉,且有事聚商于一室,得计便行,机警迅速,故能成燎原之势”。 (二)官兵的军事素质远胜清军 (三)群众的支持参与 (四)掌握军事主动权


Download ppt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在近代史各个重大事件中,以太平天国研究成果最多,第一手资料也特别丰富。 1,太平天国方面:如 李秀成自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