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国际恐怖活动 与反恐怖斗争及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国际恐怖活动 与反恐怖斗争及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际恐怖活动 与反恐怖斗争及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 目 录 一、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形势 1、恐怖组织方面 2、恐怖活动方式 3、恐怖主义今后趋势 二、当前国际反恐怖斗争的形势
目 录 一、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形势 1、恐怖组织方面 2、恐怖活动方式 3、恐怖主义今后趋势 二、当前国际反恐怖斗争的形势 1、主要国家反恐斗争问题 2、当前国际反恐合作处于何种状态 三、中国周边恐怖活动蔓延 四、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3 一、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形势 1、恐怖组织方面:
按其威胁的主要目标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国别性质恐怖组织,主要攻击本国的政府;二是区域类的恐怖组织,如伊斯兰祈祷团其目标就在东南亚;三是国际化的恐怖组织,即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 ( 03年成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

4 从恐怖组织方面看,一个以伊斯兰极端宗教思想为意识形态、以“基地”组织为核心、以西方国家或“西化”伊斯兰国家利益为打击目标的“恐怖同盟”浮出水面。这个“死亡同盟” 无疆界、无领土、无固定基地、无标识。一个恐怖组织可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在不同国家拥有网络,军事打击无从下手。

5 国际恐怖组织势力是由四个层面构成: 一是以基地自身网络所形成的骨干组织。 二是恐怖同盟或死亡同盟。 三是911以后,许多原来不属于基地的极端组织和恐怖组织加入了基地组织。 四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当前全球仍存在大量的同情和支持基地为核心的人群。这是当前恐怖组织存在的主要土壤。

6 现在“基地”已经不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而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或者一种概念、一种运动。“基地”由一个“官僚实体”转变成跨国网络组织。

7 2、恐怖活动方式: “911” 以后: 一是年轻化。 二是本土化。 三是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化的态势。

8 3、恐怖主义今后趋势: 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持续。反恐斗争长期化、艰巨化、复杂化。 一是因为反恐的根本因素没有解决。
二是影响今后国际恐怖活动的两大问题:伊拉克问题和阿富汗问题没有解决。

9 伊拉克 有可能成为甚至超过911前阿富汗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伊是否是恐怖主义?还有定性,美国还在其领土上。一般定性为暴力冲突和恐怖主义交织:一是针对美英联军与临管会及其警察机警的各种抵抗运动;二是针对国际机构、使领馆的爆炸活动;三是各种场合的自杀性汽车炸弹爆炸事件;四是针对重要人物的暗杀;五是绑架杀害人质。

10 (伊)恐怖袭击目标和范围: 多处同时作案追求极端效应。(目的)为了扩大事件规模;将局势搞乱;极力造成最大杀伤。
(1)恐吓型活动成为扰乱社会秩序的方式。通过电话、信函制造混乱,引起恐慌。 (2)煽风点火,为下一轮恐怖活动做准备。“基地”组织经常通过因特网、录像等方式,发表煽动性言论,挑起族群仇恨 。

11 (3)萨达姆家族亲信及效忠部队中一些成员可能成为新的组织,单独或以小组行动发动袭击。
(4)施放生物、化学及“脏弹”的危险依然存在。 (5)大搞心理恐怖战。

12 没有本·拉丹的“基地”仍能生存下去,甚至更为活跃
一是组织成员人数多。 二是传统恐怖组织领导人大都是教授出身,而本·拉丹是实业家。 三是“耐心执著、精心策划”是本·拉丹发动重大恐怖袭击屡屡得手的两大“法宝”。 四恐怖资金充裕

13 阿富汗局势不比伊好 四股不稳定势力: 1、现政权 2、北方联盟 3、塔利班 4、北约

14 在今后的恐怖手段仍然以常规手段为主,主要是爆炸和绑架。
以后可能还有能源恐怖主义、环保恐怖主义等,这些新的恐怖手段,但是今后恐怖手段仍以常规手段为主,这是我们今后我们最需要注重的。

15 现在,恐怖组织进行核爆炸现在不大可能。 一是武器级的核材料都要进行后处理,不是每个恐怖组织都有这个能力。
二是每个国家对核武器相关的一些东西保管得很严密,不是很容易流入恐怖主义分子手中。

16 二、当前国际反恐怖斗争的形势 从两个方面来看: 1、主要国家反恐斗争问题(911以后各国在反恐斗争中有很大的变化)。
一是反恐主要指一些主要的国家。 二是出台相关的反恐法。 三是调整结构。 四是从重从快地惩处恐怖分子。

17 2、 当前国际反恐合作处于何种状态 各国反恐都在不断的加强,但是整个国际合作却是一个问题。
911前说得多做得少,911后说得多做得多,但是问题依然很多。

18 当前国际反恐合作主要有三个层面: 1、全球性的反恐合作:一是美国的铁杆盟友,二是盟友(可以使用其领土和领空),三是对美国遭受911持同情态度。 2、区域性的反恐合作。“上合组织” 3、双边反恐合作。最有实质意义

19 三、中国周边恐怖活动蔓延 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都曾因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国际恐怖主义作乱而局势动荡。“9·11”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因跟着美国的反恐大旗起舞而成为远甚于美国本土的重灾区,恐怖活动的最前线实际上已经东移到东南亚、南亚,进而影响我国东南与西部方向安全,我国所受的恐怖威胁空前增大。 从恐怖活动的分布范围看,从高加索、中东、中亚到东南亚形成一条恐怖活动高发的“弧形地带”,处于这一地带的伊斯兰国家的边界流血冲突不断。在我国西部,有五个伊斯兰国家与新疆接壤,疆域之外存在克什米尔、阿富汗及费尔干纳盆地等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三大活动基地。

20

21 著名的英国国家风险研究机构“全球市场研究中心”在对世界上186 个国家和地区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进行排名后,于2003年8月17日发布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除美国之外,亚洲许多国家是全球恐怖袭击主要目标。这些国家主要有:巴基斯坦、菲律宾、阿富汗、印尼、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六个国家的遇袭风险均派在全球前十位。 根据该机构的2003—2004年度全球恐怖风险袭击指数显示,在全球六大地区中,亚太地区遭遇恐怖袭击的风险仅次于中东、北非地区。亚太地区的风险指数为45·16,高于全球40·19的平均水平。

22 亚太地区之所以恐怖袭击风险居高不下,源于地缘宗教因素与地缘战略两大因素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美在结束对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场战争之后,因不能有效控制全境,引发伊斯兰世界的“反美圣战”,形成了恐怖分子在全球重要地区开拓“圣战”战场的动向: 一是战场超出伊拉克甚至中东 。 二是打伊激化了西方与伊斯兰的矛盾,导致更多恐怖活动的发生。 三是阿富汗战争之后,最可能成为恐怖分子天堂的两个国家—巴基斯坦和印尼都在亚洲。

23 在南亚,反恐斗争尤为艰巨。 (1)在阿富汗,现政府未充分反映普什图人利益,在塔利班时期,普什图人有“塔利班化”的现象,现在要让他们“非塔利班化”并不容易。 (2)在巴基斯坦,宗教极端势力抬头,穆沙拉夫在2003年6月15日发表讲话时表示,要警惕巴的“塔利班化”危险。 (3)在中亚,伊斯兰极端组织活跃。

24 四、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中国在国际上反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是和平发展的稳定基因,在联合国上通过了一系列反恐协议。美国不断加强反恐,对中美贸易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出口的东西、商业秘密等。所以中国在国际社会坚持反恐立场,并在16大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坚持反恐立场: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打击各种恐怖活动,注重铲除恐怖根源,注重反恐的国际组织。

25 对我国所面临的恐怖主义进行的评估 (一)一系列国际恐怖活动显示,我国周边地区有可能形成一条高危恐怖动荡带。周边反恐形势更趋多变、复杂。反恐与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密切。随着反恐斗争的深入展开,我面临的恐怖风险与安全成本在不断增大。恐怖活动造成的直接冲击与间接心理影响,以及造成的投资发展环境的负面形象,可极大阻碍经济发展,危机社会稳定。

26 从最近的国际恐怖活动看,有几条规律清晰显现:
一是案发地从当地向城市转移。大中城市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和反恐斗争焦点,多数恐怖组织善于以大城市为活动中心,隐蔽策划与发动恐怖袭击。“黑寡妇”—高加索—莫斯科;“虔诚军”—阿逾陀庙—孟买;“伊祈团”—爪洼岛—雅加达。 二是政府机构及国际标志性建筑(如雅加达万豪大酒店;孟买的印度门)常为恐怖活动的首选目标; 三是关键性基础设施极易受到恐怖袭击。水库、自来水厂、供电所、机场、车站、地铁、加油站、液化气站、金融交易中心等设施关系国计民生,一旦遭袭,后果极为严重。

27 (二)美实施“改造伊斯兰”的战略步伐加快,作为“新帝国战略”的重要环节及相配套的全球军事力量大调整,必将对全球战略形势与我周边安全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我周边地区已成为恐怖活动高发区,美可能更多地将“反恐”重心移向此地,“要求”更多国家与美“军事合作”,美也将借“改伊”、“打恐”,压我在一些问题上表态,从而可能损害我与伊斯兰国家或周边国家(如与伊朗、巴基斯坦关系)的合作关系。

28 (三)国际反恐斗争开展以来,美逐渐推行以反恐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并将之扩展到其他国际安全领域。
这些领域包括防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洗钱等国际有组织犯罪;海上通道、集装箱运输等国际交通运输安全问题,使我国正面受到来自美国的外交与安全压力。

29 (四)内外勾连的势头受到遏制,但浓厚的宗教氛围是滋生极端势力的土壤,隐患仍在。
(1)“伊解党”在新疆有全区性组织机构,在内地也有少数成员,已成为新疆维稳的隐患。 (2)“东突”民分势力正在进行重组,“民运”与“东突”相勾结,密谋攻击我基础设施,如输油管道等。 (3)建立神权国家等极端宗教思潮和活动,在新疆及其接壤的中亚、南亚地区仍然存在,内外呼应的危险依旧。

30 (五)面对“恐怖性非对称战争”,各大国重新审视国家安全环境,加大对非传统安全的关注,探索该领域安全合作新机制、新方式、新内涵;思考安全目标优先顺序与外交政策,积极调整相关战略,赋予军队反恐职能,组建以反恐行动为任务的新军事单位。 美整合海岸警卫队、国民警卫队、移民规划局、联邦调查局等安全机构职能,建立国土安全部,提高情报综合研判能力,促进行动部门的相互协调。 “莫斯科人质危机”后,俄加紧修订《国家安全构想》、《反恐法》、《紧急状态法》,在强化国家安全会议协调功能的同时,着重提高具体部门的反恐能力。在莫斯科西北郊露天音乐会恐怖案件发生后,俄准备在国家杜马的秋季会期提出刑事诉讼法的修正案,提议对涉嫌恐怖活动的分子拘禁的天数从两天延长至30 天。国防部也宣布,将部署一支专门反击恐怖主义的空中部队。

31 案例一:瓜达尔爆炸案 2004年5月3日,我援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位于俾路支省、卡拉奇以西500公里)的工程技术人员遭遇汽车炸弹袭击,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巴方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为我受伤人员提供最好的救治,派驻华大使和一名部长护送遇难者遗体回国,并在全国加强对中国援巴专家的安全保护。 一是恐怖分子将中国公民作为袭击目标,背后可能有“东突”因素。“9·11”以来,巴境内针对外国公民的恐怖袭击时有发生,但目标多为西方人,这是首次直接袭击我援巴人员。事发后,巴警方已逮捕17名嫌犯。据巴警方和情报官员称,中国援巴工程技术人员较多,加之两国关系密切,“坦率地讲巴从未考虑过给中国公民提供额外保护”,恐怖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安全漏洞。爆炸事件背后黑手。首先,可能是同情“东突”的“基地”成员或巴境内“圣战”分子,这些人一直不满我打击“东突”的做法,其“袭击在巴的中国公民,可能欲为新疆穆斯林挣回颜面”。 其次,俾路支省的一些民族主义分子一直反对瓜达尔港口建设,担心本族在俾路支省被进一步边缘化,他们作案也难以排除。 此外,巴认为此案可能也有印度情报部门背景,因为印对中国援建瓜达尔港甚为担忧,可能利用巴国内极端分子干扰港口建设进程。

32 案例二:我在阿富汗援建工地遭到恐怖袭击 2004年6月10日,当地时间凌晨1点左右,阿富汗北部昆都士省以南36公里处我援建阿公路项目盖劳盖尔工地遭到恐怖袭击,造成11人死亡,4人受伤。这是继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针对我人员爆炸事件后又一重大恐怖案件,凸显我海外利益遭遇恐怖袭击的风险日趋增大。 恐怖事件经过精心策划此次针对中国工人的恐怖袭击显然是有预谋的,恐怖分子获取情报和力量调配均准确迅速。首先,选择凌晨发难。凌晨1点,在我人员深睡之际,20多名武装分子潜入我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援阿工程项目营地,开枪扫射,且整个袭击过程从开始到最后撤退分工严密、行动迅速。其次,针对我国工人。该工程是我在阿独立承揽的首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恐怖分子潜入营地后,未抢劫任何财物,直接向我工人开枪。工地保安虽开枪还击,但因恐怖分子众多而未奏效。 从目前情况分析,作案者有三种可能:一是流窜于阿富汗与中亚之间、同情或支持“东突”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所为,但也不排除“东突”组织直接作案的可能(“基地”曾在该省设立训练营,“东突”分子在此受训);二是塔利班和“基地”残余向北扩展作案范围,以达到破坏阿富汗2004年9月大选的目的;三是阿地方军阀武装所为,其目的在于阻挠中央政府在地方的重建工作,或是为争夺经济利益,不满我承包工程未交“保护费”和吸收当地人就业。

33 案例三:我在巴基斯坦两名工程师被绑架 2004年10月9日当地时间7:30分左右,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南瓦齐里斯坦部落区高玛赞水坝附近,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两名工程师在前往工地途中遭5名武装分子劫持。事件僵持到10月14日,经谈判无效后,巴基斯坦军方采取军事行动解救,解救行动中,2名中国工程师1人获救,1人不幸遇难。 还有一些方面,也有一些苗头或大的安全威胁。如藏族问题,法轮功,敌对势力地下敌对组织,各种矛盾激发的个人事件。 针对这些情况,中国在911以后对反恐高度重视。反恐特种部队也在不断地加强训练。我国也正在积极准备通过反恐法律。 总之,我境内防恐怖应居安思危,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我国周边地区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及影响。各级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反恐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发挥恐怖“终结者”的重要作用,始终保持军力、警力对恐怖活动的高压态势。

34 基地头目拉、登简况: 1955出生于(目前已被撤销公民身份)沙特利雅德市,父亲是富可敌国、与沙国王室关系良好的营建业巨富。特征:持拐杖 。 在5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17。大学在经济管理系学习并取得公共行政学位。当过工程师,靠石油及建筑 业发财,在沙特和西方国家拥有数家公司,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 西方记者认为他沉默少言甚至有些害关羞,身材瘦削,有浓密络腮胡,像个文弱书生,平时常穿一件白色的阿拉伯长袍,讲起话来轻声细语,极有礼貌。

35 基地2007核心成员

36 911事件 美国东部地区2001年9月11日发生一系列严重袭击事件,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和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等重要建筑均遭到飞机的撞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死亡和失踪者中,2940人在世贸中心遇袭事件中死亡或失踪、189人因恐怖分子驾机撞击五角大楼而殒命、44人则因恐怖分子挟持的飞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而丧生。 “9·11事件”全球经济损失一万亿美元。

37 什么是“东突”     “东突厥斯坦”(简称“东突”)一词出现于19世纪末期。“斯坦”原为“地方”、“区域”之意,但“东突”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某些老殖民主义者为肢解中国提出的一个政治概念。     突厥最初是一古代游牧民族的专称,公元552年,突厥建立汗国,后分裂为东、西两部,在隋朝和唐初曾称霸于中国北部。8世纪中叶,南迁突厥汗国灭亡,其后裔逐渐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国家。为达到分裂和控制新疆的目的,某些老殖民主义者进而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编造所谓新疆是“东突厥”人的家园的谬论。实际上从公元前60年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起,新疆就是中国疆土的一部分。     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从事分裂破坏活动。20世纪90年代,在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下,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转向以恐怖暴力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坏活动,策划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事件。

38 国际恐怖主义 是指个人或团体在战争以外出于某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个别国际暴力行为。它是当代世界上国家、民族、阶级、宗教间各种尖锐复杂矛盾的反映,是国际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就本质而论,恐怖主义是一国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等矛盾不断积累和世界范围内南北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两者交互作用而生成的毒瘤。


Download ppt "国际恐怖活动 与反恐怖斗争及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