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2 學習目標 知曉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經濟成長過程 了解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經濟成就 明白當前中華民國經濟方面的新考驗

3 戰後臺灣的經濟成長過程 (一)民國38~42年:經濟重建時期 (二)民國42~48年:以農業培養工業與進口替代時期 (三)民國48~62年:出口擴張(經濟起飛)時期 (四)民國62~68年: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五)民國68~迄今:產業升級與自由化、國際化時期

4 經濟重建時期(民國38~42年) 一、背景: 1.戰後經濟破壞、農工生產停頓、百業蕭條 2.大陸軍民湧入、民生物資短缺
3.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二、政策 1.穩定金融秩序: (1)措施: 民國38年(1949)發行新臺幣:舊臺幣四萬元換新臺幣一元 下令停止與中國大陸的匯兌往來 (2)結果:惡性通貨膨脹始轉趨緩和。

5 二次戰後的臺灣經濟破壞、百業待舉 圖為民國34年臺北市民在戰爭期間墜毀的軍機 殘骸中,撿拾可用物資,以便論斤賣出。

6 戰後軍民湧入臺灣及通貨膨脹 左:國軍撤退至高雄港上岸之情景 右:臺銀壹百萬圓本票於民國38年5月開始發行,反映出當時臺幣通貨膨脹的嚴重。

7 民國38年臺幣改制 民國38年新臺幣一元兌換舊臺幣新臺幣四萬元,舊臺幣流通至12月31日止。
圖為公告及新臺幣面額四種,分為一、五、十、百元。

8 經濟重建時期(民國38~42年) 二、政策 2.土地改革: (1)目的:削弱地主力量 (2)推動者:臺灣省主席陳誠
(3)措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 (4)結果: 許多小地主逐漸沒落。 扶植許多自耕農。 農民減輕了負擔、刺激生產意願。 促使大部分大地主轉營工商業。

9 土地改革 (一)三七五減租(民國38年):耕地租租額不得超過主要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總量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37.5%) (二)公地放領(民國40年):政府將公有耕地優先由承租公地的現耕農承領的政策。放領面積,每戶不超過水田二甲或旱田四甲。公地承領人在規定期限內,繳清地價後就取得土地所有權。

10 土地改革 (三)耕者有其田(民國42年): 1.規定地主保留(中等水田三甲、旱田六甲)及免征耕地。 2.政府徵收地主超額之出租耕地,放領給現耕農民。 3.放領的地價,以耕地正產物(稻穀甘藷)全年收穫總量2倍半(分十年均等攤還)。 4.徵收方面,補償地主70%為政府發行的實物土地債券(分十年均等償付,並加給年息4%),30%為水泥、紙業、工礦、農林等公營事業股票(一次給付)。

11 土地改革 左:三七五減租公告。 中:公地放領。 右:慶祝實施耕者有其田

12

13 經濟重建時期(民國38~42年) 三、助力:美援( )、大陸人才移入 1.美援:民國40-54年間 (1)金額:共援助了十四億八千萬美元 (2)功效:抑制通貨膨脹、援助基礎建設、培養技術人才 (3)石門水庫就是在美援下,所興建的重大基礎建設。 2.大陸人才移入:不少外省籍經濟技術人員為國民黨政府重用,使臺灣經濟重建能順利展開。

14 美援臺灣 美援物資在基隆港卸貨。

15 美援麵粉袋

16

17

18 以農業培養工業與進口替代時期 (民國42~48年)
一、背景: 1.軍費占政府支出一半 2.人口增長率高達千分之三十 3.外資缺乏,不鼓勵進口 二、政策: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

19 以農業培養工業與進口替代時期 (民國42~48年)
三、措施: 1.發展農業 (1)土地改革成功及「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 聯合會)的推動 成果:糖、米、茶、香蕉、食品罐頭大量外 銷,每年賺進一億美元外匯。 (2)透過田賦徵實、肥料換穀等方式 成果:增加對農民所得的徵收,作為支援工 業發展的資金。

20 田賦徵實 開始實施:民國35年(1946) 內容:規定土地稅每一元臺幣改徵稻穀8.85公斤,以後常以各種名義一再加徵稻穀。
結果:累積換算到最後每一元臺幣實徵稻穀27公斤,然一元臺幣根本沒有如此價值。可說是另一種變相的加稅。

21 肥料換穀 背景:戰後國民政府壟斷化學肥料進口 開始實施:民國39年(1950) 內容:規定稻穀與化肥的交換比價為一斤肥料換一斤稻穀。
結果:實際上化肥的國際價格,僅需半斤稻穀價格,因此肥料換穀實為一種變相加稅。 廢除:民國62年(1973)

22 以農業培養工業與進口替代時期 (民國42~48年)
三、措施: 2.發達工業 (1)理念:惟有提高關稅、限制進口、管制外匯,層能保護民族工業,並可進口替代。 (2)政策:民國42年(1953)設「經安會」(經濟安定委員會)推動六年經濟建設計畫 (3)主持人:尹仲容( ) (4)成果: 新設了六千家以上的民營工業 民營工業產值每年成長10%,成功進口替代 有效節省外匯及創造就業機會

23 尹仲容( )

24 進口替代 藉著美援物資中的棉花、棉紗來發展紡織工業,以小麥與黃豆來發展麵粉、食油與飼料工業,即所謂「進口替代工業」。

25 進口替代 五Ο年代初,尹仲容提出「進口布不如進口紗,進口紗不如進口棉」的主張,以及「代紡代織」的方法,推動本土的紡織工業。
在初期,尹仲容的這項措施引來強烈的質疑與批評,但他卻展現高度的抗壓性,執意推動,數年之內,台灣的紡織工業不但為本國提供了物美價廉的衣著,也為台灣爭取到大量的外匯,成為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紡織工業大國。

26 出口擴張(經濟起飛)時期 (民國48~62年) 一、背景: 1.民國40年代末期,進口替代工業因國內市場飽和,工業成長趨緩。 2.國際分工: 美、日等國因國內工資大漲,於是將勞力密集產業移至開發中國家 3.技術官員(蔣碩傑、劉大中等)掌握國際分工情勢:計畫以臺灣低廉而優質的勞力,吸引外資。 4.鼓勵出口 二、政策:以出口貿易促進經濟成長

27 出口擴張(經濟起飛)時期 (民國48~62年) 三、措施:  1.民國48年底(1959):「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 →採取較自由的經貿政策  2.民國49年(1960): 「獎勵投資條例」 →以減免租稅等手段,吸引外資  3.民國54年(1965)起:先後成立高雄、楠梓、臺中三個加工出口區 →以出口退稅及廉價勞力,吸引僑外投資  4.助力:油價低廉、越戰因素

28 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 時間:民國48年(1959) 目的:因應美援停止後的該經濟措施,主要目的在於美援結束後,台灣經濟能夠達到自給自足程度。
主要內容: (1)獎勵儲蓄 (8)凍結軍費 (2)創設資本市場 (9)改善租稅制度 (3)經濟活動正常化 (10)調整公務人員待遇 (4)扶植民營事業 (11)建立中央銀行體系 (5)鼓勵投資 (12)單一匯率 (6)改善投資環境 (13)鼓勵出口 (7)成立公用事業費率委員會

29 加工出口區 是由政府提供廠房、公共設施(完善的水電、通訊、道路等)、租稅減免等優惠條件,吸引外國商人來台灣投資,將成品加工,再將產品出口,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紡織與家電產業,更成為臺灣外銷的主力。 民國55年(1966)成立高雄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高雄加工出口區(前鎮),這也是世界上首創這一型的加工出口區。 民國57年(1968)繼續籌建楠梓及臺中(潭子)加工出口區,分別於民國60年(1971)完工。

30 高雄加工出口區 民國55年12月3日(1966),高雄港成立臺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高雄加工出口區」(前鎮)。
左:區內工作情形 右:作業員的下班車潮。

31 出口擴張(經濟起飛)時期 (民國48~62年) 四、成果:  1.工業產值超越農業,出口品以工業產品為主(電器、紡織、塑膠)  2.成為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的典範  (亞洲四小龍:香港、南韓、新加坡、臺灣)  3.促進臺灣社會階層的流動:許多商人是由「黑手」技工變頭家。

32 臺灣出口產品 統計圖中可見臺灣在出口擴張(經濟起飛)時期,工業產值明顯超越農業。

33 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民國62~68年) 一、背景:  1.民國62年(1973):第一次石油危機
原因: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以禁運石油為武器,導至油價暴漲。 結果:造成全球經濟不景氣,臺灣出口大幅衰退  2.退出聯合國(民國60年):造成民間投資意願低落  3.經濟基礎建設不足

34 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民國62~68年) 二、政策:「第二次進口替代」 1.臺灣資金、技術皆略有基礎,島內消費品所需的 中間原料,已足以支撐在臺興建大規模原料工業。 2.轉向重化工業,以建立自主的經濟體系 三、措施--推動大型公共建設,如民國63年(1974) 十大建設:  1.重點:以石化、鋼鐵、造船工業為主  2.進行交通基礎建設: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 北迴鐵路、臺中港、蘇澳港、中正機場  3.興建核能發電廠

35 十大建設 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宣布於民國63年(1974)推動十大建設。 自民國63年(1974)至民國68年底(1979)完工,共計耗資三千餘億元。

36 十大建設紀念郵票

37 十大建設 1.北迴鐵路 由蘇澳新站至花蓮站銜接花東線,全長88公里,民國69年2月1日舉行全線通車。 2.中正國際機場(桃園國際機場) 位於桃園縣大園鄉,於民國68年啟用。民國95年正式命名為「桃園國際機場」。 3.石油化學工業(高雄煉油總廠) 4.蘇澳港:民國63年擴建,民國72年完工,但因當地貨運需求不大,成為十大建設中較受批評的部分。

38 十大建設 5.核能發電廠 第一核能發電廠位於台北縣石門鄉,於民國67年開始運轉。 第二核能發電廠位於台北縣萬里鄉,於民國70年開始運轉。
第三核能發電廠位於屏東縣恆春鎮,於民國73年開始運轉。 第四核能發電廠位於台北縣貢寮鄉,目前仍在興建中。

39 十大建設 6.中國鋼鐵公司(中鋼) 其地點在高雄港第二港口。 7.臺中港 民國62年開工,民國72年全部完工。 8.中國造船廠(中船) 民國62年設立,位於高雄第二港口旁,民國96年更名為臺灣國際造船公司。 9.中山高速公路 北起基隆,南到高雄,全長373公里,民國69年全線通車。 10.鐵路電氣化 軌道里程電車線1153公里,民國68年完工,列車的平均速度提高,運輸能量也提高三成,行車時間也減少1/3。

40 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民國62~68年) 四、成果:  1.全球經濟低迷下,臺灣度過石油危機  2.每年保持出超及高經濟成長率(民國63-64除外)  3.為化纖、塑膠、鋼鐵業奠下基礎

41 產業升級與自由化、國際化時期 (民國68~迄今)
一、背景:  1.民國67年底(1978):第二次石油危機 (1)原因:伊朗發生政變、兩伊戰爭,石油產量銳減,油價飆升。 (2)結果:臺灣經濟受創,出口競爭力銳減,由以石化工業最為嚴重。  2.對美鉅額出超(順差),美要求我國開放國內市場 3.新臺幣升值及通貨膨脹的壓力。(不利出口)

42 產業升級與自由化、國際化時期 (民國68~迄今)
二、政策:  1.轉向強調消耗能源少、低汙染、技術密集、高附加價值的「策略性工業」,如機械、資訊、電子、電機、運輸工具。  2.民國73年(1984):「自由化、國際化」經貿政策

43 產業升級與自由化、國際化時期 (民國68~迄今)
三、措施:產業升級  1.民國69年(1980):設「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以優惠條件,鼓勵廠商投資高科技產業,使得資訊產業乃漸異軍突起。  2.民國79年(1990):公布「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發展通訊、資訊等十大新興工業,將臺灣建成「科技島」。

44 民國69年(1980)設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中央的圓形建築物為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新竹科學園區 民國69年(1980)設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中央的圓形建築物為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45 產業升級 左:十二吋晶圓。 右:電腦晶片的製造。

46 十大新興工業 通訊 資訊 消費性電子 半導體 精密器械與自動化 航太 高級材料 特用化學與製藥 醫療保健 汙染防治

47 產業升級與自由化、國際化時期 (民國68~迄今)
三、措施:產業升級 3.民國73年(1984)「自由化」: 大幅降低關稅 取消不必要進口限制 允許民間設立銀行 公營企業民營化

48 產業升級與自由化、國際化時期 (民國68~迄今)
三、措施:產業升級 4.「國際化」: 積極拓展美、日以外的貿易夥伴 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世界貿易組織」(WTO) 5.推動「十二項建設」、「十四項建設」、「六年國建計畫」

49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亞太經合會)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英語: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始設於1989年,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 臺灣是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

50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經濟部長蕭萬長(左八)代表李登輝總統出席雅加達亞太經合會

51 世界貿易組織(WTO) 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或世貿;英語: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寫為WTO)
創立於1995年,前身是1948年的「關貿總協」(GATT)。 台灣是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於2002年1月1日起,成為世貿組織之第140個會員。 截至2008年7月23日,世界貿易組織共有153個成員。

52 十二項建設 十二項建設則加入農業、文化、區域發展等方面的計畫。建設期間涵蓋1980年至1985年。 十二大建設內容共有:
興建南迴線以及拓寬臺東線,完成臺灣環島鐵路。 新建新的東西橫貫公路三條,分別為玉山至花蓮玉里、嘉義(以上即台18線公路)以及玉山至南投水裡(台21線公路的一部份)。 改善高雄屏東一帶公路交通(拓寬台1線、台17線、181線及185線公路)。 進行中鋼公司第一期第二階段工程(第一期第一階段屬十大建設)。 繼續興建核能發電二、三兩廠(核能發電一廠屬十大建設)。

53 十二項建設 完成台中港第一階段第二、三期工程(第一階段第一期屬十大建設)(十二大建設順帶興建台中漁港)。
開發新市鎮,廣建國民住宅(平均每年2,5000戶)。 加速改善重要農田水利系統。 修建台灣西岸海堤工程及全島重耍河堤工程。 將屏東至鵝鑾鼻道路拓寬為四線高級公路。 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促進農業全面機械化。 建立每一縣市文化中心,包括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

54 十四項建設 十四項建設是1984年(民國73年)時任行政院長的俞國華推動的系列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了: 中鋼三期擴建 電力擴建(核四廠)
石油能源重要計畫 (開發油氣能源) 電信現代化 鐵路擴展計畫 公路擴展計畫 台北市鐵路地下化

55 十四項建設 建設臺北地區大眾捷運系統 防洪排水計畫 水資源開發計畫 自然生態保育與國民旅遊計畫 都市垃圾計畫 醫療保健計畫 基層建設計畫

56 六年國建 六年國建(1991年-1997年),全名為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為中華民國政府於1990年代初期提出的國家整體建設之一。
總金額為八兆二千億元,其中五兆二千億元為公共投資金額,但是在行政院提請立法院審核預算時,由於行政院長郝柏村的背景加上六年國建的預算過於龐大,必須大量舉債。 1993年2月郝柏村下台,連戰繼任為行政院長,內閣緊急檢討改進,停止大部分六年國建計畫,維持近3年之久的六年國建至此草草收場。 六年國建率先開啟了台灣財政赤字之大門

57 六年國建 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六年國建)為 1.電力建設 2.航空客運 3.鐵路建設 4.環保 5.醫療保健 6.住宅建設 7.文教設施8.社會福利還有十大新興工業、八大關鍵技術並把台灣地區劃分為十八個生活圈

58 經濟發展與成就 一、條件不佳:天然資源缺乏、人口密度過高、軍費負擔沉重、外交挫折不斷等 二、有利條件:  1.勤奮的人民,能在日治時期留下的基礎上,善用美援及從大陸帶入的資金  2.教育普及、經濟政策正確 三、經濟奇蹟(台灣經驗):經濟快速成長、物價穩定、國民所得大幅成長、生活水準提高、外匯存底龐大、從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

59 當前經濟挑戰—國內因素 一、泡沫經濟:民國70年代末期股市、房地產狂飆的破滅。 二、經濟競爭優勢不在:因工資、地價上漲,勞力密集工業漸失優勢。 三、產業外移:環保意識覺醒及激烈抗爭亦加速投資環境惡化。 四、九二一大地震(民國88年,1999):創傷臺灣經濟 五、政黨惡鬥:各政黨的意識型態干擾財經政策,尤其是如何面對中國市場的吸力。

60 九二一大地震 左:埔里南光國小校舍破壞。 中:草屯災情。 右:埔里災情。

61

62

63 當前經濟挑戰—國際因素 一、捲入民國86年(1997)「亞洲金融風暴」:臺灣股價下跌,導致若干不良企業周轉失靈,牽連許多銀行,使其呆帳遽增。 二、臺灣對美貿易依存甚深:民國90年(2001)美國陸續受到網路科技公司破產、911恐怖攻擊事件等因素,經濟明顯衰退,臺灣易受波及。 三、民國92年(2003)SARS危機:全球景氣雪上加霜,臺灣經濟再蒙不利陰影。 四、民國96-98年「金融海嘯」:全球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升。

64 亞洲金融風暴 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於1997年7月至10月,由泰國開始,之後進一步影響了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和其它的資產價值。此危機另一名稱是亞洲金融風暴。

65 亞洲金融風暴下東亞國家經濟成長率(單位:百分比)

66 金融海嘯 2007年-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又稱金融海嘯、信用危機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
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抵押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 直到2008年,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67 臺灣經濟面臨的新考驗 一、國際貿易壁壘的形成:歐洲聯盟、東南亞國協、北美自由貿易區等 二、中國、印度國際經濟崛起 (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 三、全球石油供需失衡:油價不斷飆升。 四、政府負債日益惡化:經濟建設經費不足。 五、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 六、如何加速使臺灣產業邁進,發展資本、技術、知識密集的產業。

68 兩岸貿易關係發展 李登輝時代─民國85年(1996)提出「戒急用忍」。
1996年8月14日,李登輝在國民大會答覆國大代表國是建言時指出,「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論調必須加以檢討」。 並明確界定:「高科技、五千萬美金以上、基礎建設」三種投資應對大陸「戒急用忍」,以免臺灣喪失研發優勢以及資金過度失血。 陳水扁時代─ 民國90年(2001):召開「經發會」,調整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 民國95年(2006):變更為「有效開放,積極管理」。

69 兩岸貿易關係發展 馬英九時代─民國98年(2009):提出「CECA」
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或稱兩岸綜合經濟合作協定(英文暫簡稱「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是中華民國政府於2009年提出並極力推動的經濟外交協議或條約。 現已改名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英文暫簡稱:ECFA,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但遭到台灣兩大在野黨的強力反對。反對該協定的人士認為:協定將加快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質統一,且跟一個中國原則相似。 內涵 主要內容要於兩岸互通將約定關稅減免。也就是兩岸達成簽署自由貿易協議。


Download ppt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