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

2 自主学习 1.两种结算方式 2.两种常用的信用工具 3.什么是信用卡,使用信用卡有什么便利 4.什么是银行信用卡 5.什么是支票,支票的种类

3 一、信用工具 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那么,在转帐结算中经常使用的 信用工具有哪些呢? ---信用卡、支票

4 请问:刷卡消费现与现金消费相比有什么有点?
小明在学校使用校园卡,这小小的“一卡通”使他的校园生活变了样。过去,校园购物、食堂就餐、校内看病、预约上机都要交现金,现在,只要将卡在POS机(计算机联网的终端机)上轻轻地一刷,转瞬间一切帐目就结清了。大家说:“真没想到,小小的校园卡竟这么神奇。”                                                           请问:刷卡消费现与现金消费相比有什么有点? 提示:刷卡消费比现金消费更加简单、方便、高效和安全。

5 1、信用卡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购物和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帐。

6 牡丹卡 长城卡 金穗卡 龙卡 太平洋卡 一卡通 1986年中国银行发行了长城卡,至2006年末,我国发卡总量近11亿张。

7 信用卡的作用:    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      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      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  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 带来极大的方便。 例题: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任意申领 D、可以在任何地点消费使用 A

8 1、小张拿到的这张票据是什么? 2、如何把这张票兑换成现金? 现金支票
 小张的一项发明给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公司重奖小张,发给他一张载明一定金额、付款单位、签发日期等内容的票据。看着这张票据,小张有点儿不知所措。 1、小张拿到的这张票据是什么? 2、如何把这张票兑换成现金? 现金支票 支票开户银行领到现金 一要妥善保管,不得折叠; 二要查验金额的大小写是否一致,单位书写是否正确; 三要在支票的有效期内,到银行支取现金; 四是支票如被退回,应尽快向出票单位索换; 五是不得将它作为转帐支票使用,也不能直接用它购物。 注意:

9 2、支票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转帐支票
现金支票 (付款单位开出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一般用于同城结算。) 支票的种类 (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划分依据:是否支取现金。现金支票可以支取现金;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能提取现金。但都必须记名。

10 ②分类: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11 如何选择结算方式和工具呢? 2、信用卡:如果您经常出差,或者长时间在外旅行,一定要办理信用卡。偶尔的短期出外旅行,则没有这个必要。
1、携带现钞 :花钱不多的短期旅行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但对于花钱比较多的旅行来说,只适合作为补充手段使用。 2、信用卡:如果您经常出差,或者长时间在外旅行,一定要办理信用卡。偶尔的短期出外旅行,则没有这个必要。 3、支票 :这是一种介于现金和信用卡之间的解决方式,和少量现钞结合,非常适合旅游时使用

12 思考 如果我们到欧洲旅游,能在那里用人民币购物、付费吗?
提示:我们到欧洲旅游,一般是不能用人民币购物、付费的。因为人民币作为我国的合法纸币,只能在我国境内使用。到了欧洲旅游,只能把人民币按照一定的比率兑换成欧元等外币,才能在那里购物、付费。

13 二、外汇 1、外汇的含义: 外汇与外币的比较: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其他外汇资产等。 外汇与外币的比较: 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 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 外汇 并不是所有的外币都能成为外汇,必须能自由兑换成本币,在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 外币

14

15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单位:人民币/100外币 日期:2008/09/15 货币名称 现汇买入价 英镑 1222.2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港币 87.55 美元 682.73 瑞士法郎 602.58 新加坡元 475.15 瑞典克朗 101.77 丹麦克朗 130.11 挪威克朗 119.21 日元 6.3107 加拿大元 642.74 澳大利亚元 561.48 欧元 969.48 泰国铢 19.61

16 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说明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降低 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 原来:100美元=750元人民币 现在1:100美元=830元人民币,说明了什么? 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外汇汇率升高。 现在2:100美元=630元人民币,说明了什么? 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外汇汇率降低。

17 821.4800 7.6987 美元的汇率升高了 日元的汇率降低了 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元/100外币) 时间 2004年4月9日
2005年9月2日 外币 现钞买入价 英镑 美元 801.4 日元 7.6987 7.1825 欧元 985.86 问:1、2004年4月9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7.6987 2、如果某一天美元的现钞买入价为 ,日元现钞买入价为7.6250,那么同4月9日相比,它们的汇率是升了还是降了? 美元的汇率升高了 日元的汇率降低了

18

19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包括本国货币贬值和升值两个方面) 当人民币升值时:
出国留学、旅游等成本降低,利于进口。出口商品的价格就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货币升值带来出口困难,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加剧国内矛盾。 当人民币贬值时: 有利于本国产品的出口,有利于吸引外资。但也会引起进口的减少,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0 BD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含义:人民币币值稳定,表现为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题:近来,有些外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呼吁中国对人民币重新估值,力压人民币升值。假设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可多选) A。每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B。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C。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D。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BD

21 课堂小结: 现金结算 结算方式 转帐结算 信用工具 信用卡 信用工具和外汇 信用工具 转帐支票 支票 现金支票 外汇的含义 外汇 汇率的含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22 练习检测 2、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我国外汇汇率升高的是( ) A.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由原来的827.30元上升到828元 B.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06年接近10000亿美元 C.人民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 D.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 AC

23 练习检测 3、下列对于汇率变化对外币和本币影响的看法正确的有( ) A.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B.外汇汇率跌落,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C.外汇汇率升高,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D.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AB

24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购买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支付的本国货币比以前少,便是外汇汇率:
A升高 B跌落 C不变 D居高不下 B

25 信用卡之所以是目前最有效的支付手段,是因为对持有者来说,它具有以下优点:
A集存款、取款、贷款、结算、消费、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随意审领 D可以到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A

26 如果上月100元外币可兑换824元人民币,本月可兑换826元人民币,这表明:
A人们不愿意接受外币 B外币越来越少 C外币对人民币汇率跌落 D外向对人民币汇率升高 D

27 多选题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ABD A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B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C不利于对外关系的发展


Download ppt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