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劉孟奇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副教務長暨高高屏教學資源中心執行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劉孟奇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副教務長暨高高屏教學資源中心執行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劉孟奇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副教務長暨高高屏教學資源中心執行長
課程之學生學習成效評估 劉孟奇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副教務長暨高高屏教學資源中心執行長

2 四個步驟 步驟一:描述、界定課程預期達成的學 生學習成果 步驟二:決定課程用以評估學生學習成 果的方式以及成功的標準
步驟三:執行評估,並以檔案記錄 步驟四:運用評估結果改進課程

3 評估與評量 課程“評估”(評鑑) (Assessment)的對 象是課程,是希望瞭解學生學習成果的 整體表現有沒有達成預期,以做為瞭解 課程表現與進一步改善的參考。課程評 估需要有系統的蒐集與檢視學生學習的 相關證據 評量(Evaluation)的對象是學生,是為了 評定個別學生的學習表現等級。(也就 是為了評分)

4 步驟一:描述、界定課程預期達成的學生學習成果
學習成果必須是可衡量的 聚焦在學生在結束課程時應該能做的,可 以包括:知識、技能、態度等 使用主動動詞 ,以學習者為主詞,描述 其具體的、可觀察的、可衡量的行為 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學生瞭解研究方法與具備研究能力(?) 學生能夠建立完整的研究計畫大綱 學生能夠運用統計軟體,對研究假說進行檢定 與分析其意涵

5 預期學習成果:定義與特質 簡單而言,預期學習成果描述: 三項特質: 在課程結束時想要學生知道甚麼 在課程結束時想要學生能夠做什麼
界定學生可被觀察的行為 界定學生可被衡量的行為 界定學生完成的行為,而不是教學者完成 的行為

6 好的動詞與不好的動詞 好的(具體的,可觀察與可衡量): 不好的(模糊的、有多種詮釋、難以觀察或 衡量):
辨認、建立、創作、計畫、修改、分析、 設計、選擇、使用、應用、運用、展現、 準備、計算、探討、解釋、預測、評估、 評量、比較、分級、批判、描述、概述 不好的(模糊的、有多種詮釋、難以觀察或 衡量): 知道、認識、瞭解、理解、欣賞、賞析、 熟悉、學習、認知

7 兩個例子 模糊: 問題: 修改: 學生將能夠瞭解基礎人類發展理論 學生將能夠欣賞其他文化的音樂
要如何觀察到一個人“瞭解”一個理論或“欣賞” 其他文化? 要如何衡量“瞭解”與“欣賞”? 修改: 學生將能夠辨認與描述主要的人類發展理論 學生將能夠辨認其他文化音樂的特質

8 學習成果撰寫要素ABCD 學習者(Audience) :從學習者角度出發
特定行為或能力(Behavior or capability) :學習者將會學到的行為或技 能 特定情境(Conditons):學習者執行上 述行為或能力的情境,亦即在什麼條件進行 知識、技能或態度的學習(最好是可觀察的 情境) 評量標準(Degree):指學習者學習完畢 時,對上述之能的精熟程度,亦即評量學習 成功的標準 (銘傳大學 王金龍副校長)

9 小提示 課程的預期學生學習成果大約只需要列出 5-10個陳述(更細的陳述可以放在課程單 元裡)
聚焦在整體性與一般性的知識與技能(而 非太過於細節或枝微末節) 聚焦在課程主題的核心知識與技能 從學生角度陳述,而非教學者 描述學習的結果,而不是教學活動或章節 最好能呼應院或學系的目標 納入能讓學生展現學習成果的不同方法

10 步驟二:決定課程用以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方式以及成功的標準
直接衡量: 要求學生展現其知識與技能,提供能夠直 接衡量預期學習成果達成多少的資料 間接衡量: 從直接可觀察證據之外的管道,蒐集可用 以推估學生實際技能、能力、知識與價值 觀的資料

11 直接衡量 考試(期中考、期末考、小考) 會考(前後測,配合測試藍圖) 報告、展演、專題(配合評量尺規) 總結性課程 學習歷程檔案
考試題目與預期表現應與學習成果對應 可以記錄學生在各題的整體表現情形 會考(前後測,配合測試藍圖) 報告、展演、專題(配合評量尺規) 總結性課程 學習歷程檔案 系所、學程、通識領域

12 評量尺規 標準 傑出 優良 滿意 不佳 評分 學生學習成果壹 標準一 標準二 標準三 學生學習成果貳 標準四

13 結合直接衡量與教學大綱 預期學習成果A 評估學習成果之方法:(如考試、作業、 報告等) 預期學習成果B 預期學習成果C ……

14 間接衡量 學生問卷(可配合教學意見調查或畢業生 離校問卷) 同儕(外部專家)審查 雇主調查 畢業生調查 課後學生回饋(五分鐘內,可匿名)
他們認為這次上課最重要的觀念為何? 感到最不清楚或最有問題的地方 可記錄教學者如何處理這些回饋

15 結合學習成果與評估證據 直接衡量 間接衡量 考試 作業 報告 教學意見調查 課後 回饋 學習成果壹 學習成果貳

16 步驟三:執行評估,以檔案記錄 依據直接衡量與間接衡量證據,分析對 應各預期學習成果的學生整體表現
可以取樣進行分析,例如:傑出取3份, 優良取三份,滿意取3份,不佳取3份 可以製作課程的歷程檔案,以電子檔案 保留證據,除了做為評估分析基礎之外, 並可預備評鑑所需

17 步驟四:運用評估結果改進課程 教師同儕團體 課程委員會 外部評鑑(系所、學程評鑑)

18 感謝聆聽,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劉孟奇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副教務長暨高高屏教學資源中心執行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