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DNA分子的结构 胶州市第一中学 裴浩莲
3
鉴别真伪萨达姆可采用什么方法?
4
科学界关于DNA组成的共识: 化学元素组成: C H O N P 含N碱基 脱氧 核糖 磷酸 O 5’ 1’ 4’ 2’ 3’
5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6
模型建构(一) 每个同学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2—3个 脱氧核苷酸。
7
多核苷酸链 磷酸二酯键
8
模型建构(二) 每组利用制作好的脱氧核苷酸构建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9
沃森和克里克
10
1、英国物理化学家富兰克林和同事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在1951年率先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DNA晶体照片
11
DNA衍射图谱 X衍射技术是用X光透过物质的结晶体,使其在照片底片上衍射出晶体图案的技术。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推测晶体的分子排列。
12
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碱基位于外部的三螺旋 碱基位于外部的双螺旋
13
尝试多种不同的双螺旋结构 两条链中的碱基是排在外侧,还是在内侧?
14
模型构建中最大的问题—— 两条链的连接(即碱基是如何配对的)
15
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磷酸-核糖位于外部,碱基在内的双螺旋 A与A配对 T与T配对
16
化学家的帮助 有化学家指出: A与A配对,T与T配对违反了化学规律 查哥夫(E.Chargaff,1905--)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测定多种生物DNA中碱基的含量。提出了查哥夫(Chargaff)法则,即T与A物质的量相等,且G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 。
17
在生命的旋梯上 沃森和克里克
18
1953年2月28日 双螺旋模型诞生 1962年获奖后与导师合影 1953年2月28日 双螺旋模型诞生
19
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20
模型建构(三) 小组合作完成构建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
21
模型建构(四) DNA双螺旋结构
22
结构特点: (结合课本及自制模型,自主完成导学案探究主题二的1~3问)
23
例题1: (1)A、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①磷酸和脱氧核糖 ②氢键、碱基互补配对
24
每组同学根据自己做的模型对碱基数量进行统计:
A= T= G= C=
25
动动脑 研究表明:DNA结构的稳定性与四种碱基的含量有关:G和C的含量越多,DNA的结构就越稳定。 同学们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吗? G与C形成三个氢键,A与T只形成两个氢键。氢键越多,结合力越强。
26
课堂小结 通过对DNA分子结构学习你能得到哪些启示?(组内讨论)
27
小结 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化学组成单位 种类: 四种 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主要特点 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A —C —C— G —G—A— T— —T —T —G —G —C —C —T —A—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返回
28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们!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