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15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讲 法律修养部分 主讲教师:刘春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15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讲 法律修养部分 主讲教师:刘春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5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讲 法律修养部分 主讲教师:刘春波

2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一、历年题型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一、历年题型    对这一章的考察,在2010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单选题型,在2010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多选题型。2010年单选考察的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多选题型考察的则是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具体内容,这都是细节中的细节。未来考研政治中再出现类似的细节考察题型,则需要广大考生注意。

3 (近四年出题规律) 近四年真题 单选考点 多选考点 材料分析考点 2014 法律的作用 2013 司法调解 2012 法律体系的构成 2011 法律的作用) 2010 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政治权利和自由

4 2010考题 14.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要是( ) A.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14.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要是( ) A.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C.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 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

5 2010年政治思修部分考题 3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具体包括( ) A.人身自由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自由 B D

6 2011年政治思修部分考题 12.(法律的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来实现的,其中,义务性规范是告诉人们( ) A.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 B.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 C.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D.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 C

7 2011年政治思修部分考题 30.(刑事法律制度)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BCD ) A.罪刑法定原则 B.疑罪从无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 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8 2013年考题 14. “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采用调解的方法解决纠纷,有利于社会和谐。调解可以在诉讼程序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程序内进行,诉讼中调解是指 A.人民调解 B.行政调解 C.司法调解 D.仲裁调解

9 2014多选 30.柏拉图说:“法律有一部分是为有美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他们愿 意和平善良地生活,那么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
循的准则;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这些人顽固不 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们摆脱罪恶。”这段话所凸显的法律的规范作是 A. 教育作用 B. 保障作用 C. 预测作用 D. 强制作用 【答案】AD 【解析】法律规范的作用包括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 用和教育作用。B选项排除。结合题意判断选择AD。

10   二、高频考点   1、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1 三、核心理论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 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 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 集中制原则;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目前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 务、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优越 性包括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 “三权分立”、两院制;其他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2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
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 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社会经济权包括财产权、劳动 权、休息权和物质帮助权;我国公民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 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13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一、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法律的词源 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的历史发展 二、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一、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法律的词源 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的历史发展 二、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4 三、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我国的国家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15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一、历年题型
   对这一章的考察,在2011年、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单选题型,在2011年、2012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多选题型。单选和多选题型考察的内容都比较简单,因为法治理念比较深邃,考察起来比较复杂,所以这一章对广大考生的考核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的考察。一般选择题比较多。

16   二、高频考点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3、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7  三、核心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本质要 求)、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服务大局(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根本保证);法律 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在总量上是等值的,功能上是互补的;法治思 维方式的特征,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18 (近四年出题规律) 近四年真题 单选考点 多选考点 材料分析考点 2014 单选 2013 自由平等观念 人人平等观念 2012 法治理念
2011 法律权威含义 法律权威树立

19 2012年考题 3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
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 治国、执法为民和( )  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 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因此,本题答案是ACD。

20 2013年考题 3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破旧的民工小心翼翼
进来了,无人阻挡,于是他们便堂而皇之的在馆内读书看报,有读者对此表 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 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 你有权选择离开。 (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5分) (2)图书馆想乞丐和拾荒者年费开放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5分)

21 37.【答案要点】  (1) 自由平等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重要观念, 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 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种 合法的利益或自由。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 等保护的权利。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 权利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

22 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体现了自由平等观念,图书馆馆长的回答
“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因为每个读者都是平等的, 每个读者都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有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 的权利,读者进入和离开图书馆都是其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23 2011年政治思修部分考题 11.(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
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 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不可违抗性 C.法的合理性 D.法的规范性 B

24 2011年政治思修部分考题 31.(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有位法学家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
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 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见( ) A.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B.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 C.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 D.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 AB

25 2014单选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 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 公平正义是 A. 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B. 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C.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D.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中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26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3、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Download ppt "2015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讲 法律修养部分 主讲教师:刘春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