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文学与影视 第二章 第二节 张艺谋电影与文学名著
2
一、张艺谋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1、改编之作: 《红高粱》, 改编自莫言的小说 《红高粱》 和《高粱酒》。
3
《菊豆》, 改编自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
4
《大红灯笼高高挂》, 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 。
5
《秋菊打官司》,由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改编而成 。
6
《活着》, 由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
7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由李晓的小说《门规》改编而成 。
8
《有话好好说》, 改编自述平的小说《晚报新闻》 。
9
《一个都不能少》,改编自施祥生的小说《天上有个太阳》。
10
《我的父亲母亲》, 根据鲍十的小说《纪念》改编 。
11
《幸福时光》, 根据莫言的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改编。
12
《山楂树之恋》, 根据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
13
《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
16
2、准改编之作
17
《英雄》, 取“材”于《史记》等史传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当然,影片结合导演的理解,对原初之“材”进行了大胆的演绎与重释。)
18
《满城尽带黄金甲》,取“故事框架及人物原型”于曹禺的话剧《雷雨》。
19
《三枪拍案惊奇》:改编自科恩兄弟的影片(剧本)《血迷宫》。
20
3、汲取了少量“文学”质素的影片
22
影片《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原是著名的琵琶乐曲的名称,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乐曲描绘的是楚汉相争中最后决战“垓下之战”的情景。用《十面埋伏》这种描绘史传文学故事的乐曲的名称作影片名,无疑包蕴着影片编导向史传文学 “借力”的考虑。
24
影片《千里走单骑》: “千里走单骑”原初是指史传文学中的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而张艺谋的同名影片把一段名为《千里走单骑》戏曲当成了影片的引子。也就是说,从“千里走单骑”这一来自于史传文学的片名,到影片所使用的戏曲文学(戏曲在传统上被列入、写入文学史)中的引子,都有着与文学割不断的干系。
25
4、纯原创之作 《代号“美洲豹”》
26
二、张艺谋电影的改编策略
27
1、 主题的调整 (1)变复杂为明晰 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 主题丰富复杂,包含了抗日、爱情、生命、文化、酒神精神等多维意蕴。
影片《红高粱》:集中展示狂放、热烈的爱情,表达剧中人对生命自由的大胆追求。
28
(2)调整主题的“向度” 小说《活着》: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死亡气息,给人带来阵阵寒意。 影片《活着》:淡化死,强化活;放大幽默,增添温情。
29
小说《天上有个太阳》:主人公是王校长,他被比作太阳,小说的主题是歌颂那些像王校长一样的民办教师。
(3)拓展主题的覆盖面 小说《天上有个太阳》:主人公是王校长,他被比作太阳,小说的主题是歌颂那些像王校长一样的民办教师。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主要人物变成一个年仅十几岁的代课女教师魏敏芝,主要展示魏敏芝的撼人心魄的执着倔强。 小说《纪念》:骆校长为学校鞠躬尽瘁。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至真至纯的爱情。
30
2、情节与结构的改造 (1)化多条线索和复杂结构为单线索、顺序式结构 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抗日、爱情两条线索,交替叙述,时空交错。
影片《红高粱》:由恋情到抗日,单线索顺时叙述。
31
(2)增加细节及片断 影片《秋菊打官司》保留了小说《万家诉讼》中女主人公(何碧秋秋菊)为了要个说法,坚忍不拔地打官司的故事。 影片将原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变成了一个孕妇,并顺理成章地增加了秋菊难产、村长组织村民将其送到医院、孩子满月等片断。
32
小说《门规》:主要情节为黑帮之争,最后老二杀死老大。
(3)情节再造 小说《门规》:主要情节为黑帮之争,最后老二杀死老大。 影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从边缘角度入手,着力描述小金宝在黑帮中的生存境况。(影片中,老大除掉了老二。) 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有妻子的丁十口,在下岗后,利用一个废弃的公共汽车壳子开了一个情侣小屋,赚钱养家。 影片《幸福时光》:退休工人老赵结识了盲女小吴,老赵不仅自己承担着照顾小吴的任务,并且还联合他的一帮退休的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吴。影片主要叙述老赵和他的朋友用尽各种方法来帮助小吴的故事。
33
3、人物的重新整合 (1)删减掉与主要情节关系较小的人物
影片《红高梁》删减掉了许多与影片的主要情节关系不大的人物,比如,原小说中的曹县长、余大牙、任副官、玲子以及与“我爷爷”的母亲通奸从而被“我爷爷”杀掉的和尚。
34
(2)创造出原著中没有的人物 影片《活着》中,添加了王大夫形象。 影片《秋菊打官司》中,增加了秋菊的 “妹子”和秋菊的孩子。
35
《满城尽带黄金甲》与《雷雨》:将原作中的鲁大海“变”为皇后的亲生儿子二王子元杰。
(3)调整人物关系和人物身份及性格 《满城尽带黄金甲》与《雷雨》:将原作中的鲁大海“变”为皇后的亲生儿子二王子元杰。 小说《金陵十三钗》中,书娟的父亲与玉墨有一段风月情,影片隐去。 影片《金陵十三钗》,把原小说中的贪生怕死的小男孩陈乔治重塑成了男扮女妆慷慨赴死的少年英雄。 小说《金陵十三钗》中,英格曼神父始终是一个保护学生的正面形象;影片中,英格曼神父早早死去,约翰代行他的职能,并且约翰经历了从嬉皮士式人物向辛德勒式人物的转变。
36
4、叙述角度的变更 (1)变多角度叙述为直线式叙述
小说《活着》,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中有两个叙述者:一个是民歌收集者“我”,另一个叙述者是主人公福贵。 影片《活着》,以全知视角叙述故事,并且把原小说中回忆与现实交叉叙述的方式,转变为直线式的叙述。
37
(2)变全知全能叙述为第一人称叙述 小说《纪念》,以全知叙述者客观地讲述故事。而在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变成了第一人称叙事;生子既是电影中的人物之一,同时又以画外音的方式来讲述父亲母亲的故事。
38
(3)用主观镜头代替原小说的客观叙述 小说《门规》中,叙述者客观讲述了一个上海黑帮明争暗斗的故事。 影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叙述角度有了变化。影片以水生的视点作为切入角度,影片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在水生的注视下进行的;观众是通过水生的眼睛,看到黑帮的勾心斗角,这也就相当于是水生在给观众讲故事。
39
5、视觉造型的强化 (1)营造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力的场面 影片《金陵十三钗》:中国士兵排成一列向敌坦克冲锋。
影片《红高粱》:颠轿,祭酒。 影片《菊豆》:挡棺。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宫廷大战。
40
2)设计匠心独具的意象造型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灯笼。 影片《秋菊打官司》:红辣椒。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红棉袄。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黄菊花。
41
(3)追求色彩的狂欢 影片《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红。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黄。 影片《金陵十三钗》:彩玻璃、“十二钗”(减陈乔治)服装,色彩斑斓。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