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優生保健與嬰幼兒發展 兒童遊戲發展與輔導 996I0014 黃齡萱 996I0020 陳羿郿 996I0021 蘇郁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優生保健與嬰幼兒發展 兒童遊戲發展與輔導 996I0014 黃齡萱 996I0020 陳羿郿 996I0021 蘇郁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優生保健與嬰幼兒發展 兒童遊戲發展與輔導 996I0014 黃齡萱 996I0020 陳羿郿 996I0021 蘇郁鳳
優生保健與嬰幼兒發展 兒童遊戲發展與輔導 996I0014 黃齡萱 996I0020 陳羿郿 996I0021 蘇郁鳳 996I0025 林怡萱

2 前言 遊戲的古典理論 遊戲的定義與特性 遊戲的類型與型態 影響遊戲的因素

3 遊戲的古典理論 十八、十九世紀的遊戲理論主要有四: (1)能量過剩論(Surplus Energy Theory);
(2)娛樂放鬆論(Recreational & Relaxation Theory) (3)演練論(Practice&Pre-exercise Theory) (4)重演論(Recapitulation Theory)。 這四種理論對遊戲發生的原因,各有不同的解釋, 但是都沒有經過實際的驗證。

4 能量過剩論(Surplus Energy Theory)
由英國學者Spencer所提出的,他認為人類與其他動物一樣,都有本能 的活動,每一個個體天生都有一定的能量讓自己生存下去,但如果扣除 生存所需,而能量尚有剩餘時,則這過多的能量一定要消耗掉,遊戲就 是一種將多餘能量消耗的方法,也就是說,個體透過遊戲將多餘的能量 消耗,而且Spencer認為遊戲是個體在童年時期一種無法控制的慾望。 娛樂放鬆論(Recreational & Relaxation Theory) 與能量過剩論相反的是娛樂放鬆論,這派的學者認為遊戲的目的是能量 的再生。由19世紀學者Lazarus首先提出,他認為遊戲是一種娛樂的活 動,個體在進行生理或心理活動後已經消耗太多精力,而遊戲的目的是 讓個體回復精力。patrick延續了Lazarus的想法,他認為個體從工作中所 得到的疲勞可經由遊戲而得到放鬆,此外,兒童時期的遊戲是一種自然 本能的活動。 能量過剩論和娛樂放鬆論:將遊戲視為一種能量之調節。

5 演練論(Practice&Pre-exercise Theory)
由學者Groos所提出的,根據他的研究,遊戲的目的是為成年後生活上 所需的活動來做準備,在兒童遊戲中,模仿成人的一切是很重要的項目 ,兒童本能的會練習在成年時期所需要的生活技巧,而遊戲正好提供了 兒童練習的機會。就如同兒童在遊戲中常扮演爸爸與媽媽的角色,是為 了將來成為父母的準備。 重演論(Recapitulation Theory) 而美國心理學家Hall則認為,每個人的發展過程正好反映出人類進化的 過程。兒童在遊戲中,將人類的演化史再一次呈現出來。例如兒童於遊 戲中的爬行,是反映出人類進化過程中用四肢走路的情形,而飼養小動 物,則反映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畜牧時代。 演練論和重演論:把遊戲解釋為人的本能。

6 遊戲的古典理論分析表 理論 倡導者 遊戲目的 能量過剩論 Spencer 消耗過剩的精力 娛樂放鬆論 Lazarus 回復在工作中消耗的精力
演練論 Groos 為日後成人生火所需準備 重演論 Hall 原始本能

7 遊戲的定義 1.遊戲並不是探索行為。 2.遊戲是由內在動機所引起的,是一種自願自發的行為。
3.遊戲通常會帶給個體有快樂的感覺,有時候也會夾雜著驚恐的情緒。 例如搭乘雲霄飛車,但大多數是正向的感覺。 4.遊戲是強調過程並不是強調結果。 5.個體在遊戲中是主動而積極的。

8 遊戲的特點 1.遊戲是由內在動機所引發的。 2.遊戲者是主動參與遊戲進行的。 3.遊戲是自由選擇的結果。 4.遊戲是重視過程而不是結果。
5.遊戲是一種非真實的行為。

9 遊戲行為與探索行為的區別 遊戲行為與探索行為的相異處
探索行為:通常會引起遊戲行為,而遊戲行為會導致更進一步的探索。 遊戲行為與探索行為的相同之處,在於遊戲行為與探索行為都是一種嘗試錯誤的過程,是一種自動自發的行為,並由內在動機所引發的。 遊戲行為與探索行為的相異處 項目 遊戲行為 探索行為 引發動機 個體 刺激 發生時間 情緒狀態 愉快、正面 中性、負面 行為模式 不固定 固定 心跳頻率 變化大 穩定

10 遊戲與工作區別 遊戲是由內在所控制的,是有趣的,可以自由選擇與更換的,更可以隨時放棄不玩的,而且並不一定的。
工作是一定要完成的,是由外在所控制的,是有規則的,是必須要做的,需要安靜與專心來進行,是由老師給予指導,而且老師會評量成果。 有以上的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工作與遊戲是不相同的。 例如:當幼兒在畫圖時,若是幼兒自己選擇畫圖的,則畫圖 對幼兒來說是一種遊戲,但如果畫圖是老師或是成人指派的 ,同一個行為則變成了工作,幼兒非完成不可。

11 遊戲與工作的相異處 項目 遊戲 工作 控制 內在控制 外在控制 選擇權 自己 他人 是否完成 可以隨時放棄 一定要完成 成人參與 無 有
結果評量 必要性 必須要做的 專心狀態 不一定 要很專心

12 遊戲的類型與型態 知覺感官、演練性或功能性遊戲的遊戲(0-15月) 象徵性的遊戲(1歲後) 知覺環境、觀察-抓取、吸吮基模、跑跳
開始使用符號或具抽象代表能力時(命名、指稱) 特徵:物體取代、角色扮演-假裝 特性 :1、對象徵符號的抽象分解化(去脈絡化) 2、從自我中心到他人中心之行為轉換 3、物體取代能力-型態的轉換

13 象徵性遊戲 : 建構性遊戲(3-6歲) 角色扮演性遊戲 規則性遊戲(4-7歲) 操作物體或創造某個東西,如積木、拼圖
藉由小道具、互動對話,想像代表人物行為、場合。 規則性遊戲(4-7歲) 事先安排好的規則,或共同議定或修正。 服從權威、遵守規則(他律期) 包括:競爭式、合作式、衝突式遊戲

14 社會性遊戲分類 旁觀者 觀察別人遊戲 單獨遊戲(2-3歲) 自已一個人玩,沒與其他人互動 平行遊戲 在他人旁玩類似的活動 聯合遊戲
與他人一起玩,分享材料及想法,但是無共同的遊戲 內容及目標 合作遊戲(群體) 有共同的目標一起工作,並會指派工作以達目標 競爭遊戲 有輸有贏的遊戲

15 影響遊戲的因素 兒童本身的因素 父母的因素 同伴的因素 環境的因素 文化因素

16 兒童本身的因素 年齡 營養 團體照顧經驗 正面影響:兒童發展出更進一步的社會遊戲,與更複雜的社會互動。
當兒童本身的發展尚未成熟,某些遊戲就無法呈現出來。如果兒童尚未有表徵能 能力時,象徵遊戲就無法呈現。 營養 若在兒童時期營養不足,將會影響兒童的認知發展,容易導致學校活動參與率降 低、較不專心。若是重度營養不足,更會降低其遊戲的量與質。 團體照顧經驗 兒童在團體照顧中心的經驗,會影響兒童的社會互動與社會遊戲的成熟度。 正面影響:兒童發展出更進一步的社會遊戲,與更複雜的社會互動。 負面影響:兒童可能表現出具有侵略性,或是反抗權威。越早開始有團體照 顧經驗的幼童,會參與較多的合作社會假裝性遊戲,有較多與同伴的社會互動。 也能增加兒童社會成熟的發展,以及增加更複雜程度的社會互動與社會遊戲。

17 父母的因素 同伴的因素 同伴的熟悉度 同伴的性別 同伴的年齡 父母通常是兒童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玩伴。若是父母對遊戲抱持著肯定、正向的態
度,自然的,兒童遊戲的機會也會增加,父母會鼓勵兒童參與遊戲,甚至陪同兒 童一起遊戲。若是父母對遊戲有負面的看法,會認為遊戲是對兒童沒有幫助的。 所以,除了父母的態度之外,依附關係與遊戲的品質也會有關聯性。 同伴的因素 同伴的熟悉度 環境與同儕的穩定性與一致性高時,兒童會比較有安全感與信任感,更容易進行 遊戲,會有較多的社會組織出現,而所進行的想像遊戲也會更複雜,反映出高層 次的認知功能。 同伴的性別 當與同性別的玩伴一起玩時,兒童會比較喜歡去探索新的玩物,相對的徽花較少 時間在熟悉玩物上。 同伴的年齡 2至3歲幼兒,喜歡和任何年紀的兒童互動。年齡增加時,傾向於相同年紀的玩伴 。進入小學時,偏愛與相同年齡的玩伴進行遊戲。相同年齡的玩伴之間的互動較 傾向正面、較大範圍的言詞互動,比較容易發生合作戲劇遊戲。合作建構遊戲比 較容易發生在混合年齡團體中。

18 環境的因素 空間規劃 電視 將遊戲空間分割並做最大彈性化的使用,能增加整體遊戲的品質。如果遊戲空間
是過於擁擠的,兒童遊戲就會相互干擾,較大的開放空間也較適合兒童進行大肌 肌肉的活動。兒童並不被鼓勵進行較安靜,較有創造力的遊戲。分割遊戲空間, 也是幫助老師在教室維持一定程度的組織架構,讓老師在時間與器材上能更有效 率的運用。 電視 根據研究指出,對於那些沒有看電視的兒童,花較多時間在看電視上的兒童進行 想像遊戲比較少,但這並不是因為電視壓抑了想像遊戲,而是因為兒童花較多的 時間在電視前,相對的去進行其他活動較少。也有學者認為,人因為接受電視所 提供的資訊影像,所以觀看電視會影響一個人的創造及想像。電視的影響好壞是 決定節目的內容與父母的陪伴。若是父母選擇適合兒童的節目,與兒童討論節目 內容,電視的影響較為正面。若是將電視當成保母,不論訊息與否,兒童都會接 受電視所傳遞的資訊,電視的影響就較為負面。

19 文化因素 一個文化對遊戲所抱持的看法、態度與價值觀是會影響報成人對遊戲的參與程度
與支持度,而成人對遊戲的態度,也會影響兒童去進行遊戲。若社會對遊戲抱持 支持的態度與較高評價時,相對的,成人對遊戲的支持度與參與度也會提高,而 兒童也會被鼓勵參與遊戲。如果文化中對遊戲持較負面的看法,成人就不會鼓勵 兒童參與遊戲,一但成人不支持遊戲,兒童去進行遊戲的次數就會減少。

20 延伸思考問題 (1)在小時候所玩的遊戲當中,如紅綠燈、警察抓小 偷,是屬於哪一類的遊戲? 紅綠燈 玩法:
數人玩,一人當鬼,鬼快要抓到人,人可以喊紅,並且不能動,等待其他沒喊紅 的人來救,救的人在喊紅的人身上碰一下並且喊綠,兩人就可以自由行動。沒喊 紅被鬼碰到的就換人當鬼了! 警察抓小偷 可自行決定要幾個警察幾個小偷,當然小偷要比警察的數量多,被警察抓到的就 淘汰,玩到最後要把小偷抓完。 以上兩種遊戲,屬於同一種團體互動的遊戲,培養孩子團體生活、和朋友間的互助合作,是孩子最會尖叫、追逐、喜歡的遊戲。

21 (2)在小時候玩物與現在玩物有何不同? 小時候玩具: 現代玩具: 以上兩種不同時代的玩具,有很大的差異。童玩玩具屬於天然物品,
尪仔標、、橡皮筋跳高、 竹槍、踢毽子、竹蜻蜓、陀螺、打彈珠 。 現代玩具: 模形金剛、塑膠玩具、益智玩具 、電子玩具 、遙控玩具 。 以上兩種不同時代的玩具,有很大的差異。童玩玩具屬於天然物品, 利用周遭環境來創作玩具,不需花費金錢只利用雙手的製作,便可完成 一項玩具,就算是玩壞了都還可以隨時的製作。而現代的玩具都是要用 金錢去花費的,大多都是橡膠成品、電子成品,這樣的玩具壽命往往都 是有限,也很容易的損壞。

22 (3)當你已經成年了,你現在還在玩遊戲嗎? 而現在進行的遊戲與小時候的遊戲有何不同? 成年遊戲內容名稱
在成年團體生活的活動裡,玩遊戲是必要的,可以增加團體間的互動性、和 增進彼此的感情,便可以感受到赤子之心。在辦迎新、大學聯誼…等這種情境中 需要遊戲活動來帶動。 成年遊戲內容名稱 傳橡皮筋 、口香糖 、嘴巴含住水說話、虎克船長…等。 成年遊戲與小時候遊戲,不同的地方在小時候遊戲,是希望孩子可以 從遊戲中學習到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團體互動、遵守遊戲規則,也會 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之一,而成年的遊戲可以從遊戲中認識彼此,增加 情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Download ppt "優生保健與嬰幼兒發展 兒童遊戲發展與輔導 996I0014 黃齡萱 996I0020 陳羿郿 996I0021 蘇郁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