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自尊發展模式中輟復學多元適性中介教育(課綱與教材)研習工作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自尊發展模式中輟復學多元適性中介教育(課綱與教材)研習工作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尊發展模式中輟復學多元適性中介教育(課綱與教材)研習工作坊
主持人 賀孝銘博士 林清文博士 主辦單位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辦理單位 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 國立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2 自尊發展模式中輟復學中介教育課綱簡介 林清文 國立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

3 大綱 工作坊緣起、目的與參與人員 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目標與課程綱要內涵回顧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自尊發展模式課程綱要介述 結語與討論 目標
理念 能力指標 課程內涵 注意事項 結語與討論

4 以自尊發展為基底之中輟復學學生中介教育多元適性工作坊辦理緣起(1/3)
謝謝鼎力支持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95年5項子計畫的完成 1.各縣市政府辦理教育部中輟教育之質化及量化評核指標研究計畫; 2.各縣市政府辦理教育部中輟政策之績效評鑑研究計畫; 3.中輟學生多元適性課程之規劃設計─以自尊發展為基構; 4.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網路資源服務; 5.找回迷途孩子,建構自尊校園─國民教育階段學生中輟防治及復學輔導諮詢及訪視服務暨研討會活動計畫。

5 以自尊發展為基底之中輟復學學生中介教育多元適性工作坊辦理緣起(2/3)
96年3項子計畫的執行 1.縣市鑑安輔工作作業程序、標準規劃與人員訓練。 2.中輟中介教育多元課程實施與師資研習 3.中輟防治網站的後續建置與更新維護

6

7

8

9 以自尊發展為基底之中輟復學學生中介教育多元適性工作坊辦理緣起(3/3)
支持第一線的工作 本研究延續第一年之理念,視第一線的教育輔導人員為中輟防治方案與措施的主體與合作伙伴,而不是被研究及被評價的角色。 合作伙伴對話找出工作模式和綱要 期許透過學術和實務工作間的專業諮詢和協同合作過程,以協助學校輔導人員致力改善其在中輟防治工作上的效能,並將專業場域的實務經驗及研究結果,回饋到中輟防治工作之教育設計和安排,供作其他相關工作者之參考。

10 以自尊發展為基底之中輟復學學生中介教育多元適性工作坊實施目的
一、向實務工作者介述自尊發展模式中輟復學中介教育課程綱要草案。 二、收集實務工作者對自尊發展模式中介教育課程綱要草案的修訂意見。 三、協同實務工作者以自尊發展模式中介教育課程綱要為基構,演練發展可用之教學方案設計。 四、收集中輟中介教育教學方案設計並上傳網路建構資訊交換平台,供實務使用之參考。

11 以自尊發展為基底之中輟復學學生中介教育多元適性工作坊參與人員
主辦單位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承辦單位 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賀孝銘教授) 協辦單位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參加人員 各辦理資源式中途班、合作式中途班、慈輝班及中途學校、機構(計97個機構單位)教師代表

12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的屬性 選替性 非主流課綱與教學設計 承認主流課程無法立即助益學生 更多的實驗方案和創造精神 個別差異適應性 小班化
學習動機和正常作習動機的關切 過渡性 非長期的課程安排 較少的時間 重視學生生活變動造成的學習作習改變和導引 銜接性 導引進入或回歸主流 與主流課程維持必要的聯結(人力、領域內容) 較少的學習時間和基要的學習內容

13 從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目標和綱要內涵 想望中輟復學中介教育的課程綱要
從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目標和綱要內涵 想望中輟復學中介教育的課程綱要

14 自尊 新課程的指歸-十項基本能力 (1)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2)欣賞、表現與創新 (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4)表達、溝通與分享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6)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7)規劃、組織與執行 (8)運用科技與資訊 (9)主動探索與研究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15 國民中小學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的內涵 (一)基本理念 (二)課程目標 (三)分段能力指標 (四)分段能力指標與十大基本能力之關係
(五)實施要點 (六)附錄

16 國民中小學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實施要點 指定單元 評量原則 評量方式 師資安排的原則
指定單元是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最低要求,本學習領域的課程計畫內容必須包含這幾個基本的指定單元。 評量原則 整體及多元的觀點 避免壓力、樂於學習 鼓勵性質、過程導向 評量方式 師資安排的原則

17 國民中小學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 附錄 附錄一 四大主題軸及其內涵 附錄二 能力指標補充說明 附錄三 指定單元補充說明 附錄四 活動類別示例
附錄一 四大主題軸及其內涵 附錄二 能力指標補充說明 附錄三 指定單元補充說明 附錄四 活動類別示例 附錄五 課程計畫示例 附錄六 單元教學活動計畫示例

18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自尊發展模式課程綱要 中輟中介教育目標
本課程綱要以國民教育階段應培養之十大基本能力為準則,並因應中輟學生適應之特殊性,建構以自尊發展模式為基底的中輟中介教育。易言之,中輟中介教育的目標在於促進學生的自尊發展。

19 以自尊為中輟復學中介教育目標的基本理念 自尊是心理健康與生活適應的重要指標。當學生越能正向地看待自己,重視自己的價值,肯定自己的能力,他愈能有效地完成各項任務,克服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困難,同時透過完成任務及克服困難,更增進其自尊及自信。 中輟問題的發生,有長期廣泛的不利因素促成。不論是長期的課業挫敗、家庭失功能造成缺乏關愛或文化不利,都將嚴重打擊學生的自我評價,減損其自我價值感與自我能力感。 青少年自尊的發展是隨著個體自我發展和環境互動的自我知覺、自我評價為基礎,在持續不斷人我互動中省思,以形成自我價值與自我效能的感受,其核心分成為自我價值感和自我效能感。

20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目標在於促進學生的自尊發展
一、安全感 協助排除干擾學生成長與學習的危險因子以穩定學生身心,獲致安全感。 二、價值感 經驗形塑正向支持與接納的校園氣氛,使學生可以感受及體驗到個體存在價值的被悅納,同時也能體驗個體在團體中的重要性以形成歸屬感。 三、能力感 創造成功的學校與學習經驗,使學生得以發展對自己與環境的掌握感及能力感。 四、目的感 課程的內容能與未來職場及生涯發展銜接,學生將能逐步發展對生活的目的感。

21 安全感-身心安全 1. 能明白及遵守學校/家庭/社會的要求與規範。 2. 能覺察情緒並主動尋求資源,以因應焦慮不安。
1. 能明白及遵守學校/家庭/社會的要求與規範。 2. 能覺察情緒並主動尋求資源,以因應焦慮不安。 3. 探索及發展滿足個人需求及環境要求的適當行為。 4. 能探索並發展自己的能力,以掌控自己與環境。

22 價值感-人我悅納 1.能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支持。 2.能探索並認識彼此的身體、想法、生活經驗、家庭文化背景。 3.能認可並接受自己的優缺點。
4.能夠分享自己與他人不同之處與肯定獨特性。 5.能體察並珍視內在的需要、感受與想法,勇於做適當的分享與表達。

23 價值感-社會歸屬 1.具有人際互動與連結,相互瞭解、支持的社交能力。 2.參與團體和班級活動, 發掘並貢獻自己的能力。
3.具有對他人的正向回饋的能力。 4.能夠與人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5.能敏察認同團體目標與需要,相互協調及合作。

24 能力感-自我掌握 1.探索及了解自己的能力與限制。 2.能擬定合理目標,發展作決定的能力,並能對自己的選擇與決定負責。
3.具有挫折因應技巧, 知道如何面對批評與挫折。 4.能客觀分辨「事件成敗」、「自我能力」、「外在環境」的關係。 5.具積極,樂觀的歸因能力。

25 能力感-環境能力 1.學生具有勇敢嘗試和面對挑戰的意願。 2.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與限制。
3.能運用各種能力,來滿足其其人際,學習及生活中需要。 4.能欣賞自己的表現和成果。 5.具有解決問題及尋找資源的能力。

26 目的感-生涯知能 1.創意思考能力 2.生涯規劃技巧 3.安排生活與時間管理的能力 4.自主學習的能力

27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的實施意義 在消極面上,不做壞 其積極面上,好發展
乃在協助因個人、家庭、社會及教育不利因素而中途輟學的青少年能繼續接受教育與輔導,促進良好的社會適應,並達預防青少年偏差與犯罪行為問題的效應。 其積極面上,好發展 更應透過形塑正向的校園氣氛,讓學生能在安定接納的環境中,重建價值感與歸屬感;同時提供多元適性的教育策略,創造一種可成功並與未來生涯相連結的學習經驗,讓學生能從中獲得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及對生活的目的感。

28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草案內涵 本課程綱要所支持的中介教育方案內容需由教學者自行參考自尊發展的主要內涵編撰,以達到提升個體的自我價值感與自我效能感為目標,以發展中輟學生自尊,厚植其復原力。 主要歸納為基本學科補救教學方案、職業技藝課程、輔導諮商課程、主題/彈性課程四者。

29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內涵(1/4) 一、基本學科補救教學方案
基本學科之實施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為基準,涵蓋國民教育階段之基本課程,如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與科技、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及綜合活動等七大領域,但因應中輟學生的屬性,學校課程委員應視學生需求與學校資源適度彈性規劃課程結構。同時應依據學生身心評估之結果,安排個別化的教學計畫,必要時也可以資源教室或補救教學方式實施。

30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內涵(2/4) 二、職業技藝課程
依據國中技藝教育班相關規定,開設不同質種技藝訓練課程,透過技藝學習、職場體驗及生涯探索活動,創造學校學習與職場成功間關係,讓學生有生活目標,並學習職場適應之相關知能。

31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內涵(3/4) 三、輔導諮商課程
課程以青少年發展階段中促進自我了解與發展正向認同之自我探索與成長課成為核心,再以青少年的人際需求與知能訓練之人際關係與兩性關係課程為輔,並有機會深入探索其原生家庭關係與在家庭中的自我,藉由認知討論、情緒覺察與壓力管理及自我行為的了解與再學習,促進自我能力與內在統整。隨著自我的探索、了解與統整,還需協助青少年有更好的問題解決與學習能力,以建立自我信心與效能感,並進而探索其生涯願景,發展其未來人生方向感。 本課程九種主題:1.自我探索與生命故事課程、2.家庭關係與自我成長課程、3.情緒管理與壓力適應課程、4.人際溝通訓練課程、5.性別教育課程、6.生涯輔導課程、7.品格教育課程、8.健康生活與休閒輔導課程,和9.社會服務與社會關懷課程。

32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內涵(4/4) 四、主題/彈性課程:
部份中介教育,因應其中介班級及學校的特色,規劃有所謂品格課程、休閒教育、服務學習、主題課程、假期課程或夜間課程等。 這些因授課時間或授課方式命名的課程,其教學內容不出九年一貫學習領域、輔導課程即技藝教育的範圍,而是在實施方式及時間配合整體學校課程架構而規劃,因此不另設課程項目與名稱。

33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實施要點(1/5) 一、實施主體與方式
本課程綱要適用於現行之中介教育設施,包括慈輝班、資源式中途班、合作式中途班與中途學校。 依此中介教育單位為核心,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多元、彈性課程,其內涵包括: 1. 基本學科/補救教學:基本學科實用知能、補救教學。 2. 輔導活動:自我探索、價值觀、生涯規劃、小團體活動 3. 技藝教育:生活技能、職業試探、操作學習 4. 主題/彈性課程:體能訓練、團隊合作、藝能活動、休閒活動、生活教育

34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實施要點(2/5) 二、時間分配
目前多數的中介教育依舊有上下課時間,但是依中輟學生的狀態,各中介教育機構、學校之規定不一。造成此現象之主要原因應回歸到中介教育之特色:彈性、適性。 因此在課程之時間分配上,應視學生之身心狀況與課程主題之重點做為調整的基準,因此並不分配固定的實施時間。

35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實施要點(3/5) 三、基本原則 1.課程研究應注重課程發展的延續性、學校教育的銜接性與統整性,並兼顧實施的可能性。
2.授課日數與各科基本教學數訂定,應充分配合學生自尊發展與需求、學科特性,與教師權利義務的關係。 3.各校(班)應訂定學年課程實施計畫,其內容包括:「目標、每週教學進度、教材、教學活動設計、評量、教學資源」 4.建立中介學校課程報備制度,在課程實施前,學校應將整年度的課程方案呈報主管機關備查。

36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實施要點(4/5) 四、教材編選
教材選編應依循國民教育課程綱要所提示的課程目標、分段基本能力之達成為考量原則,以中介教育之多元、適性為規準,融入自尊內涵之安全感、價值感、能力感、目的感等構面,以作為教材選編分析的基礎。 教師自行依循課程綱要的原則下,自主選編教材及規劃教學活動與課程內涵,並依照學生的需要與能力、興趣、經驗,作為課程設計之參考,以符合中介教育理念之個別差異的原則,也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對學習之控制感、目的感。 教材組織可依學生日常生活與社會關心的議題、學生所處之城鄉文化來選編教材,也可依各學科內涵的方式來組織教材,或是以主題式教學來整合主題內欲學生學習的內容的形式等選擇性。編輯原則主要依循之結構清晰明瞭即可。

37 中輟復學中介教育方案課程實施要點(5/5) 評鑑應由教育部、各中介教育實施學校(班)、和中介教育教師共同分工合作,各依權職實施:
五、評鑑 評鑑應由教育部、各中介教育實施學校(班)、和中介教育教師共同分工合作,各依權職實施: 1.教育部:本中心協助教育部建立自尊發展模式課程綱要為指標,並與地方及學校課程實施者形成合作之良好關係,並督導其成效。 2.中介教育實施學校(班):辦理校(班)內實施自尊發展模式課程實施,並推廣至各教學領域與校(班)內生活。 3.中介教育教師:負責課程與教學實施,並進行學習評鑑。各學校(班)應自發審查各領域之中介教育課程計畫,以確保中介教育品質。 4.評鑑的範圍包括:課程教材、教學計畫、實施成果等內容。 5.評鑑方式採多元化之方法實施,兼以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鑑之概念,定期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 6.應對評鑑之結果做一綜合性探討,包括修改、調整課程內涵,已達成自尊發展之目標;謹慎選編教學方案;提升學習成效以及進行評鑑後相關事宜之細節檢核與討論。

38 結語與討論


Download ppt "自尊發展模式中輟復學多元適性中介教育(課綱與教材)研習工作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