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慎終」與死亡教育 何萬貫 背 影 朱自清 不再相見的您 何秀珠  中三級 失眠 梁鈺瑩 中四級 求求你 同學作品 中五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慎終」與死亡教育 何萬貫 背 影 朱自清 不再相見的您 何秀珠  中三級 失眠 梁鈺瑩 中四級 求求你 同學作品 中五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慎終」與死亡教育 何萬貫 背 影 朱自清 不再相見的您 何秀珠  中三級 失眠 梁鈺瑩 中四級 求求你 同學作品 中五級

2 「慎終」與死亡教育 曾子:「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論語·學而》)
在這裏,除了把「慎終」解釋為給父母認真辦理喪事之外,還可以作更為廣義的理解,也就是慎重地對待至親和自己壽終這回事,包括壽終時對一生所作的回顧,對人生價值的理解。所謂壽終,不光是指父母去世,同時也包括自己的終結問題。總之一句話,所謂「慎終」,就是認真及正確地面對和處理死亡問題。 死亡教育,是指探究死亡、瀕死與生命關係的歷程的教育,其目的在於幫助人們以虔誠、理解及莊嚴的態度面對死亡及死亡的準備,其宗旨在於使人掌握健康而積極的生命觀,以創造積極而有意義的人生(張淑美,1989,1990)。可以說,「慎終」是死亡教育的具體化。

3 「慎終」與死亡教育 喪親 (Bereavement) 哀傷(Grief) 死亡教育 妥善地處理「死別」 哀傷理論 哀傷的模式 事實
行動 / 價值觀 / 生活次序深受影響 (黃鳳英,1995) 原有身份和角色改變(Sanders, 1989) 哀傷(Grief) 失去至親 持續性 / 自然性 / 個人化 (Hughes, 1995) 悲傷 / 憤怒 / 痛苦 (Kastenbaum,1991) 死亡教育 妥善地處理「死別」 接納 -> 抒發 -> 適應 -> 成長-> 體會->珍惜->新生 哀傷理論 哀傷的模式

4 「慎終」與死亡教育 要克服對死亡噤若寒蟬的心態,以健康的觀點談論死亡。 克服哀傷與恐懼情緒,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死亡。
通過思考死亡評價生前功過,培養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總結 

5 一.要克服對死亡噤若寒蟬的心態,以健康的觀點談論死亡。
  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莊子說:「生之來而不能卻,其去不能止。」   揚雄在《法言·君子》中說,「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自然之道也」。   「如同花開花謝、日出日落、冬去春來一樣,是平常、自然的現象」(張淑美,1996)。黑格爾說:「任何人都要死,自然的死亡是一種絕對的法律,但這是自然對人所執行的法律。」   康閣·史東(1997)又說,   「當你拿到第一個孩子的出生證明時,歡迎之餘,難道沒注意到出生證明的背後也隱隱寫著死亡證明嗎?只是死亡的時間與地點都還空著罷了」。

6 一.要克服對死亡噤若寒蟬的心態,以健康的觀點談論死亡。
盧克萊修(約西元前九九年—西元前五五年) 時間是永恆的,空間是無限的,而在永恆的時間和無限的空間中,誕生的世界萬物乃至構成宇宙的諸世界,其本身都是「不免於死的」。 他指出,既然世界萬物都面對著「無限的空間和無底的深淵,都面對著無限時間的「暴力」,則凡在一定時間中誕生出來的事物,都必定抵抗不住無數年代中時間的暴力,從無限的過去直到現在,都必定有死(段德智,1994)。「可以說,人之必有一死,是一種生物現象,是人與其他禽獸所共有的命運」,「死亡是人作為『生的存有』(living being)的最大極限」(梁美儀、張燦輝,2005)。

7 一.要克服對死亡噤若寒蟬的心態,以健康的觀點談論死亡。
《荀子·禮論》中說:「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 有始有終是一個必然的規律 對死亡的恐懼 一個是怕難以抗拒死亡時的痛苦 二是不知身後會如何 「死亡不單能在瞬間使人所親所愛的人永遠消失,而且更將個人的自身引向一絕對不可知的境地」(梁美儀、張燦輝,2005)。 宗教的角度 人可以得到永生 不應感到痛苦 生物學 老的不斷死亡,新的不斷生長

8 一.要克服對死亡噤若寒蟬的心態,以健康的觀點談論死亡。
  死亡是事實,只能掩蓋,不能消滅。無論醫療事業如何發達,都無法改變人必有一死的命運,人在事實面前只能妥協。庫柏爾-羅斯在她1969年的著作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講,在她觀察的200位垂死病人當中,197位在面對將近死亡的事實時,都經歷相近的心理轉變,這些心理轉變且能歸納成一個有秩序的過程(黃天中,1991)。她於是把絕症病人這些心理反應加以整理,再把整個心理過程結構性地劃分為5個階段:震驚與否認(denial and shock)、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和接納(acceptance)。   不管每個人有甚麼想法,最後都會「平和地準備接受死亡」(N.DOYIE,1986)。   人們在心理上不願意有「死亡」,不等於現實中就可以沒有「死亡」。 既然是必然會出現的大事,就要以正確的態度處理它

9 二.克服哀傷與恐懼情緒,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死亡。
唐君毅(1982)說:「親愛的人死亡,是你永不能補償的悲痛。」 人長期哀傷會帶來危害。 哀傷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恢復過程 孔子曰「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宰予:『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 慎重不等於煩瑣,不等於持續時間長。 孔子「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人應該有自主權地去選擇怎樣面對困境和適應挑戰。 追悼會「這悼念活動除了追憶、紀念死者的主要功能外,還保留了親朋好友聚會聯絡的傳統功能」(郭於華,1994)。

10 三.通過思考死亡評價生前功過,培養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面對死亡的人會開始修補、維繫和加強那些具有重要意義的人際關係,亦會關注和預備身邊的人如何適應自己的離世,如立遺囑、把孩子交托給親人照顧等;到最後,在靈性方面的任務,就是繼續尋求及解決個人對「人生有甚麽意義」、「我的個人價值」、「人生能否超越死亡」、「宗教怎樣說」和「死後世界是怎樣的」等問題   父母「終」的時候,自己曾考慮過學習父母高尚的精神和品格的問題;在若干年後,作為子女的父母「終」的時候,自己又有甚麼高尚精神和品格可以為後輩所學呢?這就要看自己生前所作的努力了。   在為父母「慎終」的過程中,人們不應只重視為父母辦喪事這種形式,而應該同時注重悼念死者、學習和繼承死者高尚精神和品德等豐富的內容。在對待自己如何「慎終」的問題上,也不應該局限在如何為自己準備「後事」的問題上,而應該更好地思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如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問心無愧的歷史,將來對自己的子孫有個好的交代。   如果自己的父或母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生默默無聞,那又該如何肯定?其實,從事平凡的事業,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不平凡的精神和品格。 總結

11 哀傷理論 與逝者切斷關係,重現生命活力 (Freud, 1917) 心中常懷逝者,才能走出悲傷路(Walter, 1996)
認知環境的改變,修正逝者所代表的意義,並重訂生命的目標(Bowlby, 1971)

12 哀傷的模式 哀傷的模式 任務模式 (Task Model) 階段模式 (Stage Model)
震驚與逃避 (Shock and Denial) 面對與瓦解 (Confrontation and Disorganization) 接納與重整 (Acceptance and Reorganization) 任務模式 (Task Model) 強調生者在經歷悲傷過程需要完成的任務(Worden, 1991) 體認失落(Recongnizing the loss) 體會哀痛(Experience the pain) 體現新生(Realization of New Life)

13 背 影 朱自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父親,…….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 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 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到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   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14 不再相見的您 何秀珠 中三級 親友相遇, 卻無 喜在 , 您已西去, 只有 愁在 。 難忍悲哀,靜坐門外 , 音容笑貌,眼前晃過 。
不再相見的您 何秀珠 中三級   親友相遇, 卻無 喜在 ,   您已西去, 只有 愁在 。   難忍悲哀,靜坐門外 ,   音容笑貌,眼前晃過 。   您可知我們就在 您 身後?   您可知我們 將 伴您走最後一路?   您可知這刻的晴空有多美好?   您可聽到我們的哭聲 一直跟隨 ?   (註 : 寫於祖父在我生日的前一日離世,我回鄉舉殯後所寫)

15 失眠 梁鈺瑩 中四級 我慢慢 地 把被掀開,爬進了被窩,努力地叫著自己快些入睡,不可再讓自己有任何意識。她的死對於我是太突然,太震撼了。
失眠 梁鈺瑩 中四級   我慢慢 地 把被掀開,爬進了被窩,努力地叫著自己快些入睡,不可再讓自己有任何意識。她的死對於我是太突然,太震撼了。   閉著眼睛,卻沒有絲毫睡意。家中只有我和空氣,夜實在是太靜,靜得令人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孤單。沒有車聲,沒有人聲,沒有風聲,死寂的氣氛冷冰冰,這份寒意狠狠的霸佔著我整個身體,冷得我睡不著,我開始失去溫暖,失去熱情。過份的寧靜開始令我耳鳴,頭像被千斤擔子壓著般沉重。   這一切都太熟悉,太理所當然, 可是在今夜之後,它們都變得遙遠,變得不可能。

16 求求你 同學作品 中五級   這裏,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四周都是嚴肅、安靜的氣氛,就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難道這就是要告訴我,爺爺將要和我隔絕嗎?除了沉重的腳步聲,我甚麼也聽不見,可是,我卻寧願多點聲音,請再嘈吵一點!請吵醒我熟睡中的爺爺,求求你!   這裡,也有爺爺至愛的親人,當中也包括我這個「乖孫女」,我們都穿著白襯衣、白褲子,還披著一件黑色的輕紗,跪在他的照片旁燒紙錢,每摺好一張紙錢,就放在火盤裡燃掉,紙錢幻化成一隻隻灰色的蝴蝶,請你們替我告訴爺爺,我真的很掛念他, 幻化的蝴蝶,求求你!   隨著各親友向爺爺的送別,棺木的蓋漸漸合攏,他的身邊只有一些舊衣和鮮花陪著他,眼見他一步步地走遠,我感到不知所措,無能為力,爺爺,我能再看見你嗎?若你在宇宙某一角落看著我,請盡你的一切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你的關懷、你的愛,爺爺, 親愛的爺爺,求求你!

17 總結   以上所講是在「慎終」過程中如何進行死亡教育的問題。在死亡教育的過程中,涉及到他人給自己的教育,包括作為喪者的父母、參加喪禮者等等給自己的教育。在某種意義上說來,他們是教育者,自己是受教育者。有些問題是自己在「終」的問題上領悟的,那麼自己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這個意義上,說「死亡教育」是「死亡學習」也未嘗不可。當初曾子講「慎終追遠」,是從「民德」也就是道德的層面上來講的。我現在所講的「死亡教育」,涉及到人生觀、價值觀、心理、風俗、教育等多個領域,當然也涉及到道德。死亡教育應該在成年人中進行,也應該在青少年中進行;應該在社會上各個領域,包括學校中進行。在學校,可以編寫專門課程,也可以利用現有課程進行死亡教育。比如語文課的文化知識、品德情意等教學環節,就可以進行死亡教育。


Download ppt "「慎終」與死亡教育 何萬貫 背 影 朱自清 不再相見的您 何秀珠  中三級 失眠 梁鈺瑩 中四級 求求你 同學作品 中五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