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宝安区安全主任再培训系列课程 粉尘车间 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宝安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宝安区安全主任再培训系列课程 粉尘车间 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宝安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宝安区安全主任再培训系列课程 粉尘车间 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宝安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 目录 目 录 0 粉尘概述 1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3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和设备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5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专项治理内容

3 0 粉尘及相关概述 粉尘的概念 可燃性粉尘:可与助燃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0 粉尘及相关概述 粉尘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被碎成细小颗粒的固体物质称作粉尘。粒径小于 75μm的固体悬浮物 。 可燃性粉尘:可与助燃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粉尘云: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其燃烧特性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是不燃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原来是难燃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发生爆炸。

4 粉尘爆炸: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 明显跃升的现象。
0 粉尘及相关概述 粉尘爆炸: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 明显跃升的现象。 一次爆炸与二次爆炸、多次爆炸: 一次爆炸:也叫初始爆炸,由初始点火源引起的爆炸。 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5 1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1.1 生产性粉尘的概念 1.2 粉尘的来源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 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1 生产性粉尘的概念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 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2 粉尘的来源 冶金工业中的原料准备、矿石 粉碎、筛分、选矿、配料等; 机械制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 料、清砂等; 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 五金制品、家具制造等工业的原料加工、 打磨、包装; 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 化学工业中固体颗粒原料的加 工处理、包装等过程。

6 01 02 03 1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1.3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无机性粉尘 有机性粉尘 混合性粉尘 矿物性粉尘:煤尘、硅石、石棉
1.3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无机性粉尘 有机性粉尘 混合性粉尘 01 02 03 矿物性粉尘:煤尘、硅石、石棉 金属粉尘:铁、锡、铝、铅等 人工无机性粉尘:水泥、金刚砂等 植物性粉尘:棉、麻、面粉、木材 动物性粉尘:兽毛、角质、毛发 人工有机性粉尘:有机燃料、炸药 各种粉尘混合存在,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粉尘。

7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2.1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危害 全身中毒性:铅、锰、砷化物等粉尘 局部刺激性:生石灰、水泥、烟草等
2.1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危害 全身中毒性:铅、锰、砷化物等粉尘 局部刺激性:生石灰、水泥、烟草等 变态反应性:大麻、面粉、羽毛等粉尘 光感应性:沥青粉尘等 感染性: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 致癌性:铬、镍、砷、石棉等粉尘 尘肺(最严重):煤尘、矽尘、矽酸盐尘

8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28岁的河南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怀疑自己在打工时得了“尘肺病”,郑州和北京的多家大型综合医院也给出了怀疑是“尘肺病”的诊断,但当地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诊断结果却是肺结核,与“尘肺病”无关。张海超最后不得已采用“开胸验肺”这种极端方式来证明自己患的是尘肺病。此事件引起社会广泛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曾作报道。在当地劳动部门的调解下,张海超最终获得赔偿61.5万元。

9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2.2 生产性粉尘的爆炸危险性 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可由初始爆炸引起二次爆炸甚至多次爆炸。引起粉尘爆炸的五个要素如下。 助燃物 扩散 燃烧 三要素 可燃性粉尘 受限 空间 明火、高温物体、电气火花、撞击摩擦、绝热压缩、光线照射与聚集、化学反应放热、静电放电等。 点火源

10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年我国粉尘爆炸事故发生情况

11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2012年11月20日上午10时 40分,宝安区松岗街道东方社 区内某五金制品厂发生粉尘爆
燃事件,有7人在事件中受伤, 其中4人重伤,均在深圳市红 会医院救治。涉事工厂深圳市 信新宇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主任等14名相关人员已被宝安警方控制。爆燃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亲自致电宝安区委书记鲁毅询问事故情况,王荣书记、许勤市长指示宝安要全力以赴抢救伤员,做好善后工作,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举一反三,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2012年11月24日早上,龙岗区平湖街道嘉丰硕公司发生镁粉爆燃事故,事故造成了4名工人烧伤。发生火灾燃烧的是生产车间通风管道中的金属镁粉。 点击图片链接到详细分析

12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2012年8月5日16时50分左右,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一个体铝锁抛光加工场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加工场及相连民房共5间房屋相继倒塌并起火,爆炸燃烧面积约200平方米,造成13人死亡、15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据初步调查,该加工场是从2011年9月开始租用当地民房开设的生产、储存、住宿等混合的“多合一”家庭式作坊,无相关证照。在铝制门把手抛光过程中积累的铝粉尘发生爆炸,是一起典型的非法违法重大事故。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该起事故的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近年来还有很多典型的粉尘爆炸事故发生。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加工企业对粉尘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现场安全管理混乱,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二是安全投入不到位,未能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有关规定,作业现场通风、除尘、防火防爆等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三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力,从业人员缺乏铝镁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和基本安全操作技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严重;四是铝镁制品抛光工艺简单、行业准入条件低,大量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存在于居民居住区;五是部分地区对铝镁粉尘防爆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打击和取缔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措施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等。

13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美国统计的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14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粉尘爆炸事故现场图片

15 3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和设备 3.1 容易发生爆炸的粉尘
3.1 容易发生爆炸的粉尘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镁粉、 铝材加工研磨粉、铁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 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 煤尘、植物纤维尘。 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 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飞灰等。这类物质的粉尘化学性质比 较稳定,所以不易燃烧。

16 3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和设备 3.4 容易发生爆炸的设备 除尘器 集尘器 气力输送机 筒仓 链式提升机 磨粉机 干燥器

17 3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和设备 3.2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自身因素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外部因素
3.2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自身因素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粉尘分散度、点火源强度、最小点火温度、氧含量、粉尘云温度、湍流情况、空气湿度等。 外部因素

18 3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和设备 3.3 容易引起爆炸的工艺 气固分 离过程 粉碎 过程 干式除 尘过程 干燥 过程 清扫吹 扫过程 输送
3.3 容易引起爆炸的工艺 气固分 离过程 粉碎 过程 干式除 尘过程 干燥 过程 清扫吹 扫过程 输送 过程

19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4.1 粉尘爆炸预防的技术思路 消除火源:可靠接地、防爆电器、火花的探测与熄灭、 消除明火、防止局部过热等
4.1 粉尘爆炸预防的技术思路 消除火源:可靠接地、防爆电器、火花的探测与熄灭、 消除明火、防止局部过热等 消除燃料:保持整洁、正确清扫、设备表面清洁、注 意天花板粉尘等 消除氧化剂:内部空气惰化,用氮、二氧化碳代替氧气 粉尘爆炸保护措施:泄爆、抑爆、隔爆、提高设备耐压 能力、多种保护方法并用

20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4.2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4.2.1 基础管理措施
4.2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4.2.1 基础管理措施 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 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要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粉尘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相关的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检修维护操作规程及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1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4.2.1.5 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 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 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为粉尘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 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不得以货币形 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防火防爆技术培训,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粉尘防爆知识,熟悉、掌握相关的控制系统使用 技能;对在易爆场所工作的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防火防爆技术 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工作。 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制定运行检修维护细则,并定期对生产系统的粉尘及防雷、 防静电接地装置进行检测,保证设备、系统正常运行。检测应做好记录, 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企业应根据本规定并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 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安 全检查。

22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耳罩 防尘口罩 棉纱手套

23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设备点检表

24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防护网失效

25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未有效防护

26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2米以下的传动 部件未有效防护

27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吊挂移动工件 离地间隙过小

28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建构筑物管理 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或存在可燃粉尘的建(构) 筑物,应与其它建(构)筑物分离。 具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宜用 轻型结构,耐火等级必须达到二级,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2的独立 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场所; 如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 并靠近外墙。 具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 -2006中3.4.1条的规定。 多层建筑物宜采用框架结构,不能使用框架结构的建 筑物应在墙上设置符合要求的泄爆口。 具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应有安全疏散通道,安全 疏散通道至少2处,疏散路线应设置明显的路标和应急照明。

29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有爆炸危险工艺靠近外墙

30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应为疏散指示灯并张贴 在距地1米以下的墙壁上

31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电气管理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应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考虑, 避雷带或避雷网,可利用建构筑物的结构钢筋作防雷系统,接地极、引 下线、接闪器间应进行电气连接,电气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 及防静电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并定期进行防雷 系统的检测,确保其安全有效。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静电危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 必须采取防静电接地; (2)直接用于盛装起电粉末的器具、输送粉末的管道(带)等,应采 用金属或防静电材料制成; (3)所有金属管道连接处(如法兰),应进行跨接; (4)操作人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5)不得采用直接接地的金属导体或筛网与高速流动的粉末接触的 方法消除静电。

32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的选型应按照企业实际情 况划分的爆炸区域,依据GB 的规定选用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 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应少装插座和局部照明灯具。如必 须采用时,插座宜布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的地点,局部照明灯宜布 置在事故时气流不易冲击的位置。 电气设备宜在无粉尘爆炸危险的区域内设置和敷设,当需 设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时,应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地点。在爆炸性 粉尘环境内,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和防爆装置应定期检查 维护,检查和维护应由熟悉防爆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

33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管道静电接地,连 接处跨接,接地电 阻不大于100欧姆

34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非防爆线路 防爆转换开关

35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警示标志 不符合标准 电箱门无 跨接接地

36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剩余电流动 作保护装置

37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38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插头损坏, 周围堆放木材

39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非完整电缆线, 有破损、接头等

40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4.2.4 防火管理 4.2.4.1 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防火管理 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有经安全负责人批准签字的作业证; (2)作业开始前,设备应停止运转并彻底清扫设备内或作业场所的 粉尘和易燃物、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 (3)作业开始前,应将盛有产品的包装全部运出; (4)应将进行明火作业的区段与其他区段彻底隔离; (5)在高处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防止因火花飞溅而引起周围易燃 易爆物质燃烧或爆炸的措施; (6)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应有安全人员在场监督; (7)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和随后的冷却期间,不允许有粉尘进入明火 作业场所。

41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4.2.4.2 粉尘云能够被碰撞产生的火花引燃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碰 撞发生,同时,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粉尘云能够被碰撞产生的火花引燃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碰 撞发生,同时,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铝、镁、钛、锆等金属粉末或含有这 些金属的粉末与锈钢摩擦产生火花。 没有与明火作业等效的保护措施,不应使用旋转磨轮和旋 转切盘进行研磨和切割。 在作业场所内,生产人员不应贴身穿着化纤制品衣裤和带 钉子的鞋。 在生产或处理易燃粉末的工艺设备中,应采用惰性保护措 施,降低系统的氧含量。

42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4.2.4.7 灭火要求 (1)应根据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正确选用灭火剂;
灭火要求 (1)应根据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正确选用灭火剂; (2)灭火时,应防止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 (3)若燃烧物与水接触能生成爆炸性气体,不应用水灭火。 存在可燃粉尘的场所,其设备和装置的传动机构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工艺设备的轴承应防尘密封;如有过热可能,应安装能连续监 测轴承温度的探测器; (2)不宜使用皮带传动;如果使用皮带传动,应安装速差传感器和 自动防滑保护装置;当发生滑动摩擦时,保护装置应能确保自动停机。

43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金属粉尘存在场所建议 换用D型金属火灾灭火 器并按规定要求放置

44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安全标志 安全告知牌 安全标志 配备消防沙池

45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2014年4月12日下午3点多,沙井黄埔富城工业区声浪威音箱木制品(深圳)有限公司的材料仓库发生火灾,起火的原因是因为材料库漏雨,电焊工在铁皮棚的外墙进行违章的电焊作业,焊割后火花飞溅入仓库内点燃了纸箱材料等物品,过火面积达到480平方米。

46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4.6 防尘管理 4.2.5.1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应设置机械通风设施,通风机应选用 粉尘防爆型的风机。
4.6 防尘管理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应设置机械通风设施,通风机应选用 粉尘防爆型的风机。 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吸尘罩应尽量接近尘源,风 管中不应有粉尘沉降。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 除尘系统应密闭、防止粉尘外泄。设置的除尘装置宜为袋式除尘器、旋 风除尘器等。 应建立定期清扫制度。 要及时清理沉积于厂房、储存室内各角落、设备、管道上 的积尘。清扫时应避免二次扬尘,清理前必须湿润粉尘,遇有不能用水 湿润的粉尘如铝、镁粉尘,应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清理,清理的粉尘应放 在固定地点。 宜采用负压吸尘装置进行清扫作业,不准使用压缩空气进 行吹扫。 应在停机和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进行定期清扫,清扫后应对 设备彻底检查一次。

47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通风设施 吸尘罩

48 4 粉尘车间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高处货物应 有防坠落措施 保持通道畅通,定 期清扫,操持整洁

49 5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专项治理内容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 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对于从事铝、镁材加工过程 中,采用压铸、抛光、打磨工艺,产生铝镁粉尘,容易发生铝镁粉尘爆 炸事故的有关企业、单位和场所的专项治理提出了相关要求。 (一)凡达不到以下要求的,一律依法取缔。 1.必须设置独立厂房,且厂房不得设置在居民区内。 2.相关证照齐全。 (二)凡达不到以下要求的,要立即停产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复 产。 1.建筑结构:生产场所不得设置在危房或违章建筑内;生产场所应 当有两个以上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疏散门向外开启,通道确保畅通。

50 5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专项治理内容 2.通风除尘:安装相对独立的通风除尘系统,并设置接地装置。收 尘器设置在建筑物外,并有防雨措施,离明火产生处不少于6米,回收的 粉尘应当储存在独立干燥的堆放场所。 3.清洁制度:每天对生产场所进行清理,应当采用不产生火花、静 电、扬尘等方法清理生产场所,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及时对除 尘系统(包括排风扇、抽风机等通风除尘设备)进行清理,使作业场所 积累的粉尘量降至最低。 4.禁火措施:生产场所严禁各类明火;需要在生产场所进行动火作 业时,必须停止生产作业,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器材配备: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与环境,配备消防器材和个人劳 动防护用品。粉尘燃烧时必须使用消防沙灭火,严禁用普通灭火器灭火。

51 5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专项治理内容 6.电气电路:生产场所电气线路应当采用镀锌钢管套管保护,在车 间外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开关应当采用防爆防静电 措施。生产场所电气线路、设备等应当由专业电工安装,严禁乱拉私接 临时电线、增加设备。 7.检维修作业:生产系统完全停止、现场积尘清理干净后,方可进 行检维修作业;严禁交叉作业。 8.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粉尘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严 格落实。 9.教育培训:企业从业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负 责人、从业人员要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掌握铝镁粉尘的危害性及防 爆措施。 10.安全检查:企业应当定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并做好记录。 11.应急预案:企业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保证作业和施救 人员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

52 强化红线意识 促进安全发展


Download ppt "宝安区安全主任再培训系列课程 粉尘车间 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宝安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