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快繁技术 植物种质保存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快繁技术 植物种质保存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快繁技术 植物种质保存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最新技术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快繁技术 植物种质保存技术

2 第一节 植物脱毒技术

3 一、植物病毒对生产的影响 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大多数植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病毒的危害。 茄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上,有50%的病害为病毒病。
在烟草,马铃薯上成为重要的病害。 在花卉上,病毒病使品质和产量降低,甚至影响进出口。

4 大麦黄矮病毒,在使美国小麦损失6000万美元,加拿大损失1700万美元。
草莓感染62种病毒、类菌质体,每年都必须更新母株。 以特定的无毒植株取代有毒植株后,产量最多可增加300%(平均为30%)

5 大部分病毒都不通过种子传播 无性繁殖传播率极高

6 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 以球茎、块根、接穗芽为繁殖的作物,如马铃薯、大蒜、郁金香、苹果树等,如母株受侵染则无一幸免。这些无性繁殖材料都可以带毒,故成为重要的检疫对象。 嫁接可以传播任何种类的病毒、植物菌原体和类病毒病害。

7 二、研究历史 White在1943年首先在感染烟草花叶病毒植株生长点发现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没有。
Holmes(1948)通过茎尖扦插由受感染的大丽花中获得了无病毒植株。 Morel,Martin(1952)将100μm长的大丽花茎尖切下,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长成无根苗,后嫁接到健康大丽菊砧木上,获得无病毒植株。

8 三、目前研究较热的植物 草莓、马铃薯、生姜、大蒜、苹果、葡萄、中药、香蕉

9 1 脱毒种蒜大量繁殖(东北农大) 大蒜是营养繁殖作物,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病毒感染严重,致使蒜头变小,产量降低。利用植物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脱毒种蒜,可提高大蒜蒜头的直径和产量。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大蒜的需求大量增加,每年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从我国进口大蒜,但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大蒜未能全面达到出口标准,造成外贸出口量逐年下降。外汇收入降低。

10 脱毒种蒜大量繁殖(东北农大) 利用优质种蒜的茎尖外植体、应用组织栽培技术,培养脱毒菌与微麟茎,提高培养效率,缩短培养周期,扩大繁殖系数,同时根据大蒜的生物特性,开辟了脱毒种蒜大量繁殖的新途径,为实现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11 生产工艺简介 蒜瓣→ 茎尖培养→ 增殖培养 →形成微麟茎 ↓ 生根培养→ 驯化成苗→ 原原种→ 原种→ 良种

12 主要设备投资 培养架、蒸馏设备、超净平台、温室、灭菌锅、网棚、化验室仪器试剂 设备投资180万元

13 2 果树脱毒课题组(河南)     本课题组主要从事落叶果树病毒脱除、组织培养、病毒检测、苗木快繁及无病毒栽培技术研究,同时开展果树生理及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农业部、河南省科技攻关课题,其中“苹果无病毒生产体系的建立”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现承担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苹果、葡萄、草莓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应用”,获得了苹果、葡萄、草莓共计60余个品种的无病毒苗,部分优良品种正在向生产推广应用。

14 经济效益分析 按40万株/年脱毒苗的生产规模 每亩地增收500元

15 3 脱毒种薯生产新方法研制成功 黑龙江省农科院研制出一种工厂化快速生产马铃薯脱毒原种新方法——无基质定时气雾栽培法,最近通过了专家鉴定。
3 脱毒种薯生产新方法研制成功 黑龙江省农科院研制出一种工厂化快速生产马铃薯脱毒原种新方法——无基质定时气雾栽培法,最近通过了专家鉴定。   无基质定时气雾栽培法就是将马铃薯脱毒苗直接固定在空气中,定时、定量向其根部喷施营养液,促使植株生长,达到结薯目的。

16 马铃薯靠块茎无性繁殖来繁衍后代,在种植过程中极易感染和积累病毒,造成减产。利用生物技术离体培养带有一二个叶原基的茎尖生长点,脱除或减少病毒粒子的含量,培养和快速繁殖脱毒试管苗和脱毒原原种供生产应用,是目前解决马铃薯病毒性退化的唯一途径。传统的原原种生产方法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并由于栽培基质不能年年更换,潜在传毒的可能性,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17 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新技术科技含量高、方式新颖,同原有生产技术相比产量提高30%以上,单个小薯的体积增长5到7倍、2克以上微型薯达到70%,出芽率达到95%。每平方米结薯800粒以上,单株结薯最高可达120粒,每年可生产2至4茬。 据悉,这项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深受脱毒种薯生产者的欢迎,并已在省内外多家单位转让和推广

18 4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我院投资100万元组建了烟台市最大的生物组培研究及苗木脱毒中心,开展对草莓、甘薯、马铃薯、葡萄、花卉等作物苗木的脱毒技术研究,年生产能力可达500多万株,生产的苗木在生产上供不应求。与烟台“百年张裕”公司联合进行葡萄脱毒苗的研究、开发,每年为其提供100万株以上的酿酒专用苗。   多年实践证明:脱毒苗木生产健壮,整齐度高,耐寒、抗病性强,果实成熟早,上市早,能明显改善果品品质,产量增长显著,一般在30-50%之间,高者可达80%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9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脱毒草莓:丰香、宝交早生、明宝。最有发展前途的是丰香,个大、优质、耐贮运、休眠浅,适宜于促成或半促成栽培。
脱毒葡萄:酿酒品种:赤霞珠、梅鹿特、神索、黑佳美、黑比诺、歌海娜、赛比尔、霞多丽、丽珠。 鲜食品种:红提、黑提、紫珍香、京亚、京秀、氏普罗莎等。 脱毒甘薯:鲁薯6、烟薯16等 脱毒马铃薯:鲁引1号、津引8号、美国1号。

20 脱毒草莓个大、新鲜、口感好

21 5 重庆市薯类脱毒快繁中心         2003年2月24日重庆市薯类脱毒快繁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位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占地面积25亩,组培大楼总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目前已在3360平方米的大棚中栽种10苗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品种8个,长势良好。在中心的5亩展示地中栽种早熟菜用型、炸片、高淀粉加工型等8个品种,本中心可年产200万粒脱毒微型马铃薯,我们正致力于加工型(薯条、薯片)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和生产,促进我市马铃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其次我中心还进行花卉、药材、经 济作物等组培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22                                                                                   

23 三年时间内,共扦插脱毒组培苗80万株,生产原原种薯150万粒。
                                                                                                             三年时间内,共扦插脱毒组培苗80万株,生产原原种薯150万粒。 

24

25 优选品种--费乌瑞特

26 6 中药脱毒种苗试验繁育中心 目前开发成功的品种已达8个,如桔梗、玄参、紫丹参、薄荷、白芍、草莓等。近年可以再开发20个以上品种的无毒苗,以后每年可开发2-3个脱毒品种,每年将可推广2万亩以上的脱毒种苗。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与经济发展咨询中心

27 四、植物无毒区 植物旺盛生长的分生组织很少含有病毒,如茎尖、根尖,这也是通过分生组织培养获得无毒植株的依据。
为什么分生组织一般不易感染病毒?

28 病毒通过维管束输导组织系统的转移称作长距离转移,转移速度较快。
病毒在植物叶肉细胞间的移动称作细胞间转移,速度很慢。病毒靠产生运动蛋白去修饰胞间联丝,进而使其孔径扩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便侵染性病毒结构的通过。

29 茎尖无维管束,病毒不能进行长距离转移,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速度很慢,赶不上细胞分裂速度,故生长点病毒非常少,几乎检测不到。

30 五、植物脱毒一般步骤 高温处理(低温处理、化学处理) 取材(取茎尖) 消毒 茎尖培养 鉴定 脱毒苗的隔离保存

31 热处理 热水浸渍法:适于切下的材料,500C,数分钟到数小时,极易致材料受伤
热风处理法:35-400C,几十分钟到数月,如草莓360C6周;变温最好,每日400C处理4小时,16-200C处理20小时,最初几天温度应逐步上升。应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光照,且植株应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贮备(事前对植物进行缩剪)

32 冷处理 如菊花植株在5度条件下分别4处理或7.5个月,无菊花矮化病毒的无毒苗分别是67%和73%。

33 化学处理  许多化学药品(包括嘌呤、嘧啶类似物、氨基酸、抗菌素等)对离体组织和原生质体具有脱毒效果。常用的药品有:8—氮鸟嘌呤、2—硫脲嘧啶、杀稻瘟抗菌素、放线菌素D、庆大霉素等。  例如,将100μg 2—硫脲嘧啶加入培养基可除去烟草愈伤组织中的PVY(马铃薯病毒)。

34 但也有人认为 嘌呤和嘧啶类似物、氨基酸、抗生素处理,可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植物体内或离体叶片病毒的合成,但仍不能使病毒失活。
三氮唑核苷可有效地使病毒失活。

35 茎尖培养 由于微小的茎尖组织很难靠肉眼操作,因而需用带有适当光源的简单解剖镜(8—40倍)。
 由于微小的茎尖组织很难靠肉眼操作,因而需用带有适当光源的简单解剖镜(8—40倍)。  剥离茎尖时,应尽快接种,茎尖暴露的时间应当越短越好,以防茎尖变干。  在切取外植体之前一般须对茎芽进行表面消毒。叶片包被严紧的芽,如菊花、兰花,只须在75%酒精中浸蘸一下,而叶片包被松散的芽,则要用0.1%次氯酸钠表面消毒10min。

36  将接处好的茎尖置于22℃左右的温度下。  每天以16h 2000—30001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  由于在低温和短日照下,茎尖有可能进入休眠;所以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日照时间必须保证。  微茎尖需数月培养才能成功。

37 脱毒苗鉴定 直接观察法 指示植物法 抗血清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电镜检查法 免疫吸附电镜法

38 1 指示植物(indmatingplant)法
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产生枯斑,作为鉴别种类的标准,即枯斑和空斑的测定法。 这种专门选用以产生局部病斑的寄主即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别寄主。 它只能鉴定靠汁液传染的病毒。 常用的指示植物有:千日红、各种烟草、苋色藜、昆诺阿藜

39 指示植物法最早是美国的病毒学家Holmes 1929年发现的。
由于病毒的寄生范围不同,所以应根据不同的病毒选择适合的指示植物。此外还要求所选择的指示植物不但一年四季都容易栽培,并且在较长的时期内还能保持对病毒的敏感性和容易接种,而且在较广的范围内具有同样的反应。 指示植物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接种后产生系统性症状,其病毒可扩展到植物非接种部位,通常没有局部病斑;另一种是只产生局部病斑,常由坏死、褪绿或环状病斑构成。

40 2 抗血清(antisemm)鉴定法 植物病毒为抗原,注射到动物体内产生抗体,存在着这种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用已知抗血清可以鉴定未知病毒的种类。高度专一,特异性高,测定速度快,一般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抗血清法成为植物病毒鉴定中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41 3 电子显微镜(elecmc microscope)检查法
 采用电子显微镜既可以直接观察病毒,检查出有无病毒存在,了解病毒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又可以鉴定病毒的种类。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但需一定的设备和技术。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和能在植物粗提取液中定量测定病毒。

42 4酶联免疫鉴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ity absorption assay ELISA)
 采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定量测定法。将抗原固定在支持物上,加入待检血清,然后加入酶(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使待检血清中与对应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最后用特殊分光光度计测定。  现在灵敏度较高和常使用的方法。

43 六 其它植物脱毒方法 愈伤组织脱毒 茎尖微体嫁接脱毒

44 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去分分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

45 茎尖微体嫁接 木本植物茎尖培养难以生根成植株,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

46 七 马铃薯脱毒

47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卷叶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Y病毒、奥古巴花叶病毒、马铃薯M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S病毒、纺锤块茎病毒
其中前三种不进行高温处理,只进行茎尖培养也可获得较多的无病毒植株(80%)。其它病毒在进行高温处理后可大大提高其脱毒效果。

48 马铃薯病毒病症状(P99)

49 离体茎尖的大小对病毒去除的影响 茎尖长度 叶原基数 发育的小植株数 去除病毒的植株数 0.12 1 50 24 0.27 2 42 18
0.6 4 64

50 马铃薯脱毒程序 1 在正常的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在土中种一块单芽眼块茎,当第一个芽长到约15cm高时,将顶端切下6-8cm长,去掉下面的2个叶片,在切口处涂上生根激素后,把切条植入一个口径为10cm内装消毒土壤的花盆中,然后用玻璃烧杯罩上,保持10天。

51 2 植入花盆3-4周后,将其移入生长箱中,其中光照强度为3000-4000lux,光照时间每天16小时,气温白天约为36度,夜间为33度
3 2周后打掉幼株的茎尖,以促使腋芽的生长

52 4 经过6周的热处理后,折下1个腋生枝以从其上取芽,在植株上至少留下2个叶片以促其进一步生长。由折下的腋生枝上剪去叶片,但要把小段基部叶柄留在枝上。把这个腋生枝包在湿纸内以防枯萎。

53 5 在双筒解剖镜下将茎尖解剖出来(枝条不必消毒)
6 当只剩下2个最幼小的叶原基时,用装在一根合适刀把上的一小片碎刀片切下茎尖( μ),放在培养基上。 7 在23度,每天16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

54 8 当茎长到3cm并已生根时,即可移入土壤,起初要把植株保持在高湿度环境中,若有些品种茎不生根,可把它们嫁接到无病砧木上。
9 移入土壤后,立即对植株进行第一次带病情况的检查,数周后再进行一次。      

55 2857 NH4NO3 1650 Na2MoO4.2H2O 0.25 KNO3 1900 KI 0.83 CaCl2.2H2O 440
成分 数量(mg/L) NH4NO3 1650 Na2MoO4.2H2O 0.25 KNO3 1900 KI 0.83 CaCl2.2H2O 440 H3BO3 6.2 MgSO4.7H2O 370 肌醇 100 KH2PO4 170 烟酸 0.5 FeSO4.7H2O 27.85 盐酸吡哆醇 Na2.EDTA 37.25 盐酸硫胺素 0.1 MnSO4.4H2O 22.3 甘氨酸 2 ZnSO4.7H2O 8.6 激动素 0.04 CoCl2.6H2O 0.025 IAA CuSO4.5H2O GA3 活性炭(可有可无) 2857


Download ppt "植物脱毒技术 植物快繁技术 植物种质保存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