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休閒活動設計與規劃 授課教師 黃孟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休閒活動設計與規劃 授課教師 黃孟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休閒活動設計與規劃 授課教師 黃孟立

2 上課須知 服裝儀容 不要遲到早退 維持教室整潔 遵守上課秩序

3 評分方式 期中考30% 期未考30% 平常成績40%

4 進度 第一週,2/26:理論與技巧 第二週,3/50:理論與技巧 第三週,3/12:業師 第四週,3/19:業師 第五週,3/26:業師
第六週,4/02:業師(畢業典補假) 第七週,4/09:畢業班期中考 第八週至第十三週完成休閒活動企劃一冊

5 休閒活動企劃的概念 活動方案係指一項為了引發休閒體驗而設計的遊憩機會。活動方案是一項很彈性的概念,可用來敘述各種不同的運作模式,包括:活動、節慶、或是由休閒服務機構所提供的服務。活動一詞,可指單一的活動,例如騎單車或幾週的課程;也可以是一系列活動的組合,如某機構所舉辦的文化藝術課程;或是指一項節慶活動。

6 休閒活動企劃的概念 例如壘球技巧研習營或維持一週的慶典活動;還可以是某些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如汽車迷工作坊以桌攤式販賣折價券的地區節慶活動;此外,亦可指由某機構所提供的整套服務工作,包括其全部的活動、節慶與活動。以上內容均可算是活動。

7 休閒活動企劃的概念 其方式可能有面對面的活動、帶動、人為設計的實質環境、或是制定政策以規範休閒行為 。

8 休閒活動企劃的概念 在活動企劃的過程中,活動企劃者為休閒場合挑選並提供某種情境元素,而特定形式與結構便從中了然而生。活動企劃者的責任就是提供適當的形式與結構,並從中設定一套符合當時情境的活動系統,以促進休閒體驗。

9 休閒活動企劃的概念 在企劃遊憩活動時,通常要儘可能讓活動呈現出休閒,也就是要將自由選擇與內在回饋的感覺設計在活動內容當中,活動企劃者應該對每種休閒形式的核心概念有清楚的認知,並在活動執行過程中,儘可能不要阻礙參與者想要追求的體驗。最好的活動企劃執行,不過是避免破壞人們想要獲得的體驗而已。

10 活動目的和目標的共同特質 活動的目的是從大的方向來界定所探討的休閒服務,其用意在於指出導引活動的休閒服務專業方向;活動目標是明確的敘述且可被測量,並具有某些時間的考量。休閒服務規劃者在發展活動目標時,通常考慮的是要做什麼?如何做?何時做?以及如何評量?一個活動目標的描述等於完成目的的實現和評量,活動目的和目標的共同特質如下:

11 活動目的和目標的共同特質 明確的、清楚且具體的,有助於將休閒服務組織的願景和任務化為實際的行動。 可測量的,用以評量其期待的結果是否達成
實用的,必須符合切實可行性。 有用的,必須是值得努力去完成的目的。對顧客、休閒規劃者,和整體組織而言,必須是有價值的。 結合需求,必須結合顧客需求和組織的願景或任務。

12 休閒活動的分類 依時間分 依對象分 依類型分

13 教育訓練型13 教育訓練型是指活動是在特定的議題上由專業人士以演講、上課的方式進行。
此種方式必須是離開原來的工作場所到另一個地方,如飯店、休閒農場。 可另外安排其他活動。

14 競賽型14 競賽(game)是一種具有正式規則來界定互動內容的休閒體驗,嘗試讓所有參加競賽的人一律平等,而勝負的關鍵就在於技巧、其參與者的能力、裁判及機率。具體的規則造就出不可預知及不確定的競賽結果,所以只有透選參加競賽才能知道結果如何。

15 競賽型 競賽受到遊戲規則的限制,而這些規則為競賽過程中規範出強調真實性的範圍。競賽之所以會成為熱門的休閒體驗,主要是因為具有良好遊戲規則的比賽,能創造出高度可能產生休閒體驗的焦點。然而,想要創造這種焦點,其規則必須要明確地界定競賽中可能遭遇的狀況,以及技巧與機率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16 競賽型 競賽規則必須明定比賽內容的重點和比賽的方式。獲勝者應該在比賽過程中展現出比其他參賽者更高超的技巧。就某些競賽而言,規則會把機率的影響減到最低,而技巧對比賽結果的影調至最大。

17 競賽型 Denzin(1975)提出一種競賽的分類方法,它包括:為玩而玩、為玩而賽和為賽而賽。後兩者的主要差別,就在於一種是根據真正的玩家技巧,另種則否。為玩而賽的參與者並不擁有比賽所需的真正技巧,所以他們只要藉由穿適當的服飾、用適當的設備、在正確的場合來享受競賽樂趣。

18 競賽類型 競速 裁判給分 參與者得分

19 遊憩型19 遊憩(recreation)是為了促進個人和社會利益從事的一種休閒活動。所以,遊憩總是帶有社會目的及道德的色彩,也就是說遊憩涉及對與錯的價值判斷。Hutchinson(1951)聲稱:「遊憩是一種價值且為大眾所接納的一種休閒體驗,它可以提供自願參與者立即而內在的滿足」

20 遊憩型20 Jensen(1979)認為「為了要夠格稱得上遊憩,活動必須要對參與者具有吸引力」。遊憩在社會上被認為具有某種特定的道德目標。提供遊憩服務的機構常被視為社會性組織,因而促使它們提供的遊憩活動必須具有正面的價值。提供遊憩活動的市立機構、教堂、男女童軍團、軍方和其它類似組織,都被視為具有明確的道德目標。

21 遊戲型21 遊戲是一種帶有自發、自我表達等天真特性,而且非嚴肅的休閒活動。由於是一種特殊形式的休閒,所以遊戲可以由有許多更明確的特性來加以定義。

22 遊戲型 遊戲是休閒行為中自發性最高的形式,它的發生完全倚賴參與者的同意與共識。Lynch(1980)曾表示當互動關係切換成遊戲模式時,參與者便會意識到這項改變並互相示意。遊戲本身不合常理的本質,替參與者創造出一個在日常生活裡無法獲得的自我世界。

23 競技運動 競技運動(sport)是休閒涉及規則性競爭時的體育活動。它可被視為一種需要體能競爭而有規則可循的競賽。許多活動企劃者就是從事籌劃運動比賽和運動場所的工作。

24 競技運動 競技運動的特性,就是將參與活動方式制度化的規則: 「競技運動的本質就在於其規律而有條理的模式。透過社會過程加以制度化,意即訂下正式和統一的規則,以規範競技運動」 。競技運動機構除了為實際比賽制定規則之外,還必須遵守整個聯盟的規範。規則的修改和執行通常會備受運動相關團體的關注,它跟比賽本身同樣

25 競技運動 吸引運動相關媒體與同好的目光。 大部的競技運動就像是有規則的競賽,只不過所的運動競賽都涉及體力消耗,而且是以運動技巧來決勝負。規則會影響到比賽的性質,包括比賽時所採用的策略以及參與時可能運用的技巧。

26 競技運動26 大學聯賽跟職業比賽,或是國內比賽跟國際競賽,其規則都會有所不同。在企劃運動比賽的過程中,參與隊伍必定試圖操縱比賽規則,以確保他們能在競賽場上取得優勢,因此活動企劃者理所當然一定要參加規則的討論。

27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1.參與互動的人: 有效的活動企劃必須由企劃者預測出可能參與活動的人,針對他們來設計活動;或是先為特定類型的人設計好動後,再招攬這些人來參加活動。 當參與者有所不同時,活動也會跟著改變。例如:針對青少年所設計的活動。通常成功的活動內容能年復一年

28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繼續不斷地舉行,這種狀況下,只有活動參與者改變,而其它五種活動元素都不變。
例如:針對青少年設計的某個活動,可能每一年都有一群不同的六歲小孩前來參加同一個活動,即使活動的基本內容未做任何修改,活動依舊功成圓滿。而期間真正有所改變的是參與活動的人。

29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許多活動企劃都有類似的經驗。原先失敗的活動,但是在活動內容完全未改變的情況下,提供給不同人士參與時,僅是換了一批參與者,居然整個活動就成功了。因此,導致活動失敗的元素可能就是當時招攬的參與者並適合該項活動,如果換了一群不同的參與者,活動就有可能在其它元素未變的動況之下,成功實行。

30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市場行銷的相關文獻指出,為特定人士設計活動時,必須進行市場區隔,以針對一個清楚界定的目標市場,來發展相關服務。雖然活動企劃機構的目標內容,常描述活動是為全人類而設計,與種族、年紀、性別等無關。但是,事實上活動想要成功,就必須特別針對我們可以更明確界定的特定族群而加以設計。

31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當活動企劃者在面臨這個問題時,可採取巨觀及微觀的市場區隔來加以處理。 所謂巨觀的市場區隔是指針對效益而言。
微觀的市場區隔是指藉由傳統的三種市場區隔變數來界定目標市場:地理、人口統計、行為變數(使用水準、專業程度、追尋的心理效益)。

32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2.寶質情境 關於活動的實質情境有三點特別重要。首先活動企劃者必須了解情境的獨特性。太多的失敗案例,可歸咎於活動企劃者將別處成功的活動整個複製過來,因為他們不知道獨一無二的情境是活動成功的關鍵元素,因而成為最後導致失敗的結果。

33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例如:有一個在軍事基地舉辦成功的活動,其活動內容是每個星期五參與者可於享用自己午餐的同時,聆聽一個小型爵士樂隊的演秦。而其它基地試圖仿照這個活動,提供一樣的食物、一樣的音樂,且還採用相同的宣傳道具和手法,但最後卻以失敗收場。原因就在於實際上原來的活動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為其擁有獨一無二的

34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情境----一組爵士樂隊在海岸丘陵上演奏悠揚音樂,美麗的浪花在身後激打。這個獨特的情境,正是其它軍事基地無法複製的。
第二,活動企劃者必須瞭解其活動情境的限制。 第三,情境可以藉由裝飾、燈光和其它實質環境的改變來加以控制。

35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3.休閒事物 在活動企劃的過程中,企劃者必須有能力確認出滿足休閒情境,以及在參與者發生互動時發揮作用的關鍵元素。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必須加以確認,只需界定出促使活動發生與成功的關鍵元素即可。

36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4.規則 規則可以決定允許哪些互動,而限制另一些互動。在此我們將規則一詞視為一種共通的價值觀,包括:社會規範與法令、禮儀和儀式等相關制約。在此概念下,所有的規則,包括:法律、機構執行的行政命令、競賽的系統化規則、比賽儀式、以及每天對話的相關規則,都需要列入考量。

37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5.參與者之間的關係 如果想妥善的設計活動,活動企劃者就必須先判定參與者之間是否早有關係。倘使有的話,便要判別他們的關係是屬於哪一種,並評估此種關係對正在設計的活動有何潛在影響。假如參與互動的人以前彼此互不相識,活動企劃者便需要決定有沒有必要在活動進行時安排他們認識。

38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6.活化活動 活化活動是指有關如何將活動落實到行動上,以及在整個活動中如何持續這項行動。想要活化活動,活動企劃者必須採取自發、生動的行動方式,建構整個活動。很多方法都能達到這個效果,其中,提供一位活動指導員就是一個簡單明瞭的方法。

39 六個活動企劃的元素 想要活化活動,活動設計者必須去預測人們在活動過程中如何行動及其行動的時機。除此之外,活動企劃者還需要去預估各項互動的發生順序。是故,活動設計者必須藉由活化活動,提供完整的架構和引導,讓參與者獲得他們想要的休閒體驗。

40 活動企劃:強調專業性 設計並傳遞遊憩與休閒服務,是休閒服務專業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這種投入的體驗是一種協助其他成果達成的媒介,它是藉由活動樂趣與遊戲中的互動和內涵所獲得,忽視這些趣味便無法體驗。休閒互動的內涵,可以提供一個獨特的管道獲得休閒體驗,而這種體驗能進而幫助參與者達到所想要的結果。

41 活動企劃:強調專業性 遊憩休閒的專業領域,不遺餘力地努力瞭解影響休閒的前置因素、體驗休閒的現象學、以及休閒參與的結果,而活動企劃便是這個領域專業與休閒服務機構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活動企劃者應當較其他專業者更瞭解休閒的現象、人們如何從事休閒、休閒體驗的結果、以及如何促進人們的休閒體驗。

42 活動企劃:強調專業性 近年來活動企劃者的職責已逐漸擴大,包括:執行特別節慶活動、承包活動服務業務、從行銷方法發展活動服務、籌組活動聯盟與錦標賽、發展社交活動等。此外,還引入電腦科技來管理活動及其相關必要的服務機構。

43 準備活動計畫 多數的活動企劃,企劃者無法單獨產生一個企劃,若一位設計者希望能將其想法付諸實行,就必須與協助執行的所有工作人員討論各項設計細節。設計者是藉由企劃書來與企劃過程中所有工作人員溝通,透過清楚的溝通才能讓計畫執行成功。

44 準備活動計畫 企劃書就有如建築師的藍圖或專案經理的網狀系統圖。藉由藍圖,建築師可以與各種廠商溝通,而這些廠商的角色與功能就是讓建築師的設計更為完善。諸如:建築結構、電影製片、以及政治競選等各領域的專案管理者,都必須依循企劃書中的項目與時間表來執行計畫。

45 準備活動計畫 在實際的情況中,我們經常遇到活動計畫構想已經完成,但是當真正寫下計畫的所有細節,卻又常常暴露出有待修正的設計缺陷。所以撰寫企劃書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發現企劃缺點,並在實際執行中同時進行修正。

46 準備活動計畫 即使企劃步驟已從設計步驟中另外獨立分離出來描述,但是在撰寫計畫時,我們常會在這兩者之間不斷重複往返,並且時而需要重新設計活動。

47 準備活動計畫 成功的活動企畫需要四次的反覆運作或體驗: 首先在設計階段,企劃者必須要和活動設計者共鳴。
其次,在撰寫活動計畫時,設計者必須一再確定所企劃出的活動體驗,並且進行方案間的互動以活化整個活動。

48 準備活動計畫 確實執行活動計畫。 在評估活動計畫時,設計者再度藉由心象體驗技巧,將修正後的活動做影像化模擬。

49 準備活動計畫 活動企劃書是一項可操作的文件,它是一個不斷修正的版本,撰寫企劃書是為了以下單一或多重目的: 提供既有問題現況的資料記錄。
提供執行活動企劃時資源皮用狀況的記錄。 提供未來活動企劃執行時的參考資料。

50 準備活動計畫 一個活動計畫必須包括執行時的所有細節。因此必須清楚的完成下列步驟,方能讓它有效執行:
首先,該企畫必須能傳遞活動的設計目標,如此該活動才能依循設計者的想法轉換為休閒體驗。在活動計畫研擬的過程中,書寫完整的執行方法與技巧是必要的,設計者亦需與活動執行者分享他創造活動之理念。

51 準備活動計畫 第二,活動計畫亦需記載如何取得必要的資源,以及資源如何分配至各個活動部分。雖然分配資源的方法很多,但是就系統活動企劃方法而言,必須在設計階段就依循所發展的設計目標進行分配。 第三,活動管理計畫包含安排與協調活動執行的時間表,而管理計畫亦是活動企劃的項目之一。

52 準備活動計畫 第四,管理計畫應該確認執行活動計畫所有必須的行動,並確定每個人員的行動任務。此外,管理計畫應該列出所有行動之間的關係,例如:活動執行程序中每個行動的先後順序。 最後,活動計畫應該指出活動可能發生的實際狀況,並依序列出活動執行時一連串情境間的交互影響。

53 活動計畫內容 活動名稱 必須包含計畫名稱、贊助機構,以及一段描述活動計畫的人、時、地、物、舉辦成因與執行方式等內容之簡介,使讀者閱讀之後能了解這個活動計畫所想要創造之遊憩體驗。

54 活動計畫內容 活動需求 活動需求說明應該被納入計畫之中,這項說明必須能回應為什麼需要此活動計畫,而活動需求又是如何訂定等相關問題。

55 活動計畫內容 活動設計目標 活動計畫應特別描述這項活動想要完成的事項。設計目標應該具體說明本活動計畫預定創造何種休閒體驗與預期成果。如果企劃者使用效益基礎企劃模式,在計畫書中便應該具體指出參與者可能獲得何種利益。設計目標亦為資源分配之指導方針,而計畫書也應說明這些設計目標如何符合機構的目標。

56 活動計畫內容 細部執行計畫 細部執行計畫應說明如何執行與運作應活動計畫的相關細節。而這部分常常產生一個問題:我們該涵蓋多少細部資訊,但是企劃者往往只提供極少的細節資訊,因此只有曾經參與過執行活動的少數人可以依據這些資訊再度執行此項活動計畫。

57 活動計畫內容 細部執行計畫 所以細部執行計畫至少必須提供一些資訊,使另一機構的專業企劃者在收到活動計畫書後,便能依照程序執行應項活動。通常,如果您懷疑是否應該納入某些細節資訊或說明時,不要猶豫,就將它收納進來。 場地安排。

58 活動計畫內容 特殊安排 有些活動計畫需要遊憩機構以外的其他機關或廠商之合作。在計畫規劃初期即進行這類的安排,是較為有利的。通常,在提供交通運輸工具、餘興節目與洽談容許營業項目時,都會簽訂契約。其他的特殊安排還包括:申請露營許可、保險、以及特殊的維修服務等。

59 不同角色辦理活動 內部自辦 外部委辦 經費 以節省經費為目標,視組織的資源多寡又可分為: 全部自辦 部分委外 在有限的經費裡創造利潤
工作項目 內部自辦 外部委辦 經費 以節省經費為目標,視組織的資源多寡又可分為: 全部自辦 部分委外 在有限的經費裡創造利潤 客戶提出需求,再由承接公司規劃報價值(徵求多家公司報價值後決定)。 客戶提出固定金額及需求,由承接公司規劃內容。 工作人員 內部人員、外部人員 外部人員 協調 內部人員及外部人員 外部人員及內部人員

60 決策矩陣 項目 評估指標 自辦 合辦 委辦 人力 (0.2) 經費 公正 (0.3) 尊榮 總計 排序 1 1×0.2=0.2 3
3×0.2=0.6 1×0.3=0.3 3×0.3=0.9 2.0 合辦 2 2×0.2=0.4 2.8 委辦 2.2

61 以干特圖掌控進度 工作項目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五週 第六週 第七週 主題名稱 各組工作初步完成 第一次協調會議 各組工作修正
第二次協調會議 企劃定案


Download ppt "休閒活動設計與規劃 授課教師 黃孟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