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 生 儿 破 伤 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 生 儿 破 伤 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 生 儿 破 伤 风

2 目 的 要 求 1.了解新生儿破伤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掌握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 治疗 3.熟悉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措施

3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
系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 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牙关紧闭为特征。一般在出生后4-7天发病 俗称“四六风”、“七日风”,亦称“脐风”或 “锁口风”。

4 [病因与发病机理] 1.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的厌氧菌,其芽 胞抵抗力强,煮沸1小时或高压蒸气 (120℃)10分钟方可杀灭,石炭酸溶液中
需10-12小时,含碘消毒剂或环氧乙烷亦 可杀灭,而普通消毒剂不能杀灭之。

5 [病因与发病机理] 2.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粪 便中,在耕种的土壤中较多。用污染有 破伤风杆菌的剪刀、线绳、纱布断脐、
结扎脐带或包扎脐残端时破伤风杆菌可 进入脐部,包扎造成的缺氧环境有利于 破伤风杆菌的繁殖。

6 [病因与发病机理] 3.破伤风杆菌所产生的痉挛毒素沿神经干、 淋巴等传至脊髓及脑干,与中枢神经组 织中的神经节苷脂结合,(此时毒素即不
能被抗毒素中和),使结合神经节干支不 能释放甘氨酸等抑制性传导介质,引起 全身肌肉强烈收缩。此毒素也兴奋交感 神经,导致心动过速、高血压、多汗等 表现。

7 [临床表现] 1.潜伏期:3-4天,大多4-8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 死率愈高。 2.痉挛前期:从症状出现到首次抽搐,此期愈短,预后差
3.痉挛期:出现抽搐,面肌痉挛,使睑裂变窄,口轮匝肌 痉挛,使口唇皱缩噘起,形成苦笑面容。膀胱 和直肠括约肌痉挛可致尿潴留及便秘。肌肉痉 挛可致体温增高,此期亦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4.恢复期:经合理治疗度过痉挛期者,1-4周后痉挛渐减轻 且间隔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需2-3个月。

8 [诊 断] 根据消毒不严接生史,出生后3-14天发 病,有典型的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即可 诊断。早期仅有哭闹、吃奶困难时可用压
[诊 断] 根据消毒不严接生史,出生后3-14天发 病,有典型的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即可 诊断。早期仅有哭闹、吃奶困难时可用压 舌板检查口腔,压舌愈用力,张口愈小, 亦可诊断。

9 [预 防] ①接生时严格无菌操作。紧急情况下断脐剪刀可 用2.5%碘酒涂抹待干后使用,结扎线亦可在 碘酒中浸泡后使用。
[预 防] ①接生时严格无菌操作。紧急情况下断脐剪刀可 用2.5%碘酒涂抹待干后使用,结扎线亦可在 碘酒中浸泡后使用。 ②处理不当时,在24小时内将残留脐带去一段, 重新结扎,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 液冲洗后涂以碘酒,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TAT) U,或人体免疫球蛋白 (TIG)75-250U。

10 [治 疗] (一)护理与营养 ①置患儿于安静避光的环境中,禁止不必要的 刺激,各种必要的护理与治疗尽量在同一时 间进行,尽量采用静脉用药。
②病初痉挛频繁时应暂禁食,减轻后胃管喂养, 插胃管前应使用镇静剂。每次喂奶量不宜太 多,避免呕吐引起气管内吸人和窒息。

11 [治 疗] (二)抗毒素 可中和游离的毒素,愈早用愈好。破伤风抗毒 素(TAT)1万-2万U肌注,重者可取半量静脉点滴,
半量肌注。亦可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500- 3000U肌注。 TIG为人体血清破伤风抗毒素,较马血清破伤 风抗毒素TAT半衰期长2-3倍。且不会产生血清病等 过敏反应,不必做过敏试验。

12 [治 疗] (三)止痉 :控制痉挛是是治疗本病成败 的关键,尽量可用肌肉注射, 减少对患者的刺激,选用对呼 吸中枢抑制较小的止痉药。

13 [治 疗] 1.地西泮(安定)为首选药:0.3-0.5mg/kg/次 (三)止痉 每4-8小时一次,缓慢静脉注射。
3.10%水合氯醛:0.5ml/kg/次,胃管或肛门注 4.氯丙嗪:1-2mg/kg/次,4-8小时重复一次

14 [治 疗] (四)抗生素 青霉素20万U/(kg·d)或用头 孢菌素,7-10天。可杀灭破 伤风杆菌。
(五)脐部处理 用3%过氧化氢或1:4000 高锰酸钾清洗,用碘酒涂 抹后酒精脱碘,并在脐周 注射TAT3000U。


Download ppt "新 生 儿 破 伤 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