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航行安全分委会2006年专刊 (第一期 总第一期) 2006.0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航行安全分委会2006年专刊 (第一期 总第一期) 2006.0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航行安全分委会2006年专刊 (第一期 总第一期)

2 主 办:国际海事研究会 航行安全分委会 主任编委:李文华 编 辑:航行安全分委会秘书处

3 本期目录 第一章 分委会情况介绍 第二章 热点问题跟踪 第三章 NAV52会议情况简介 第四章 分委会研究成果简介

4 第一章 分委会情况介绍

5 领导部门 国际海事研究会是我国为了跟踪研究国际组织有关水上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及污染损害赔偿国际公约的现状和发展动态,提高我国制定法规、履约水平和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能力而成立的进行水上安全监督、防止船舶污染、船舶检验、保证通航秩序和航海保障等国际海事研究的专业性组织。 国际海事研究会设立十二个专业分委会,分别挂靠国家部分直属海事局,便于开展专项问题的研究。

6 各分委会情况 船员培训发证分委会 广东海事局 测绘政策、技术分委会 及 港口国管理分委会 天津海事局
船员培训发证分委会 广东海事局 1 2 测绘政策、技术分委会 及 港口国管理分委会 天津海事局 3 航标管理分委会 及 海事调查分委会 上海海事局 4 航行安全分委会 深圳海事局 5 搜救及全球遇险分委会 山东海事局 6 危管防污分委会 及 船舶检验分委会 辽宁海事局 7 综合履约分委会 江苏海事局 8 便利运输分委会 浙江海事局 9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分委会

7 航行安全分委会 航行安全分委会自1997年8月成立,挂靠在深圳海事局。分委会的秘书处由我局通航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组成。
多年来,在部局有关处室的指导及局领导的关心下,在秘书处的成员不懈的努力下,分委会的专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海事中心工作提供决策建议,有效促进了海事监管水平全面提高。 分委会下一步工作将是联合国内相关力量,建立航行安全的研究机制,同时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尽快改变人力和资源配置方面严重不足的局面 。

8 航行安全分委会章程(部分) 第一条 性质 航行安全分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的分支机构,是进行航行安全研究并为海事行政机构提供相关技术咨询与服务的组织,业务工作受委员会和部海事局相关业务处室的领导。 第四条 机构设置  (一)分委会挂靠在深圳海事局,交通部属各海事局为分委会的成员单位。  (二)分委会下设秘书处,挂靠在深圳海事局通航管理处,负责分委会日常工作。

9 航行安全分委会章程(部分) 第五条 分委会工作职责 1.研究分委会的工作方向、计划和制度; 2.跟踪研究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国际引航协会(IMPA)等国际组织和行业组织有关航行安全方面的公约、规则和指南等最新动态,提出我国履约对策和建议; 3.开展对SOLAS公约第V章——航行安全、船舶避碰规则、VTS、船舶定线制、船舶报告制、无线电航行通(警)告等内容的专项研究或系统研究,为海事中心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10 航行安全分委会章程(部分) 第五条 分委会工作职责 7.根据国内调查研究成果,就航行安全方面问题向IMO提出我国的意见和建议; 8.协助部海事局筹备和组织参加IMO海上安全委员会航行安全分委会会议; 9.参加国际间有关航行安全方面的论坛和学术交流,并组织国内学术交流或论坛; 10.完成部海事局和委员会下达的其他研究任务。

11 第二章 热点问题跟踪

12 大型船舶提出海上安全新挑战 在巨型游轮日益发展以争取更多乘客的今天,IMO也正在全球范围内考虑客船的安全问题。
这类船舶的动力和速度可抵御最恶劣的天气,然而对火灾的抵御能力却较差。 船上的酒店式结构和服务是一个固有的危险,而每一个乘客都是一个潜在的火源。 2004年12月海安会(MSC)第79次会议上提出:今后客船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应更着重于防止事故发生,客船的设计应不断改进其人员的可存活性,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船上人员能安全抵港。

13 NAV50会议提出: 大型客船对航行计划有特别的要求,水深和船舶坐底的问题应纳入大型客船航行计划导则的补篇内。
大型船舶提出海上安全新挑战 NAV50会议提出: 大型客船对航行计划有特别的要求,水深和船舶坐底的问题应纳入大型客船航行计划导则的补篇内。 提请船员培训发证分委会(STW)注意引航员和驾驶台人员接口管理以及在高密度通航区域是否需要增加驾驶台人力资源的问题,以便必要时在培训方面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MORE AND MORE

14 NAV51会议提出: 加强对大型客船航行安全进行综合安全评估(FSA)研究。
大型船舶提出海上安全新挑战 NAV51会议提出: 加强对大型客船航行安全进行综合安全评估(FSA)研究。 船舶设计分委会第48次会议(DE48)对客船发生海难后安全返回港口和在海难发生三小时后弃船的主要系统和设备性能标准进行讨论,分委会成立了客船起草工作组,开展客船航行计划指南及主要系统和设备性能标准的起草工作。

15 BP航运提出富余水深(UKC)修正案 航行中,UKC应不小于船舶静态吃水的10% 停泊中,UKC应不小于船宽的1.5%或0.3米

16 避难地 避难地问题在1999年“ERIKA”事故,2000年“CASTER”事故和2002年“威望”号事故后显得尤为突出。
2003年11月,IMO通过了 《关于需要援助船舶避难地导则》 《海事援助服务》(MAR)-建议沿岸国设立海事援助服务体系(MAS) 各沿岸国已经开展了避难地课题的研究和规划。

17 避难地 避难地概念的新发展: 2006年3月27-31日,北太平洋海上警备机构在杭州召开会议,讨论《船舶安全避难港口和船舶保安事件处置导则》及《自愿海上反恐措施导则》。 在该导则中,避难地被赋予了接纳具有恐怖行为嫌疑船舶的功能,是反恐组织采取对嫌疑船舶进行监视、检查、搜索与处置等行动的区域。处置手段也由IMO强调的救助向将嫌疑船舶搁浅、凿沉甚至爆破等强制措施转变。 我国公安部主持了此次会议。

18 2006年海事通航航测工作会议 3月21-23日,全国直属海事系统通航航测工作会议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来自部海事局及各直属海事系统共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19 2006年海事通航航测工作会议 会议以“战略目标与国际视角”、“和谐环境与公共产品”、“航行安全与规范管理”、“法规标准与运行机制”、“先进手段与支持系统”及“管理创新与协调发展”等六大主题,分别安排了通航与航测部门的代表进行了27场专题演讲。

20 2006年海事通航航测工作会议 本次大会提供了一个供海事工作者经验交流的平台,代表们结合新时期国际国内海事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改革与创新的途径和办法,确定了 “十一五”期间总体要求与主要任务,明确了在“十一五”末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海事管理水平的长期目标,并确立了06年具体的工作规划。

21 2006年海事通航航测工作会议 我局李文华处长分别代表航行安全分委会与通航管理处做了“航行安全相关国际公约研究”及“改革创新,科学管理,打造国际一流通航管理辖区”的演讲,获得大会代表的一致肯定。

22 设计并提出由通航部门出版书籍的尺寸、封面颜色、格式等标准。
2006年海事通航航测工作会议 根据会议安排,航行安全分委会将负责: 修订出版全国范围内的《VTS用户指南》 设计并提出由通航部门出版书籍的尺寸、封面颜色、格式等标准。

23 海事管理机制调整座谈会 在通航航测会议结束后,部局又召开了“海事管理机制调整座谈会”,就我国海事工作管理体制、功能、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广泛听取了各直属海事局通航处长意见和建议。

24 综合履约分委会(FSI)召开第一次大会 2006年3月24日,FSI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大会,会议由部局办姜雪梅主任主持,郑和平副局长,国际司张晓杰等领导及部分会议代表、海运院校代表出席。

25 会议介绍了FSI承担的“IMO成员国自愿审核机制”(VMSA)课题,并对我国履约的准备工作做出规划和安排,以保证我国顺利通过审核工作。

26 Second IMO – EC meeting

27 Second IMO – EC meeting reinforces working relationship
At the invitation of Mr. Jacques Barrot, Vice-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Commissioner for Transport, the IMO Secretary-General, Mr. Efthimios E. Mitropoulos, visited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n Brussels, on Thursday, 16 March 2006,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aimed at promoting maritime safety an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meeting was the second between the two, following Mr. Barrot's visit to the IMO Headquarters in February 2005.

28 Second IMO – EC meeting reinforces working relationship
The following topics were discussed during the meeting the Commission's Third Maritime Safety Package; EU competencies and IMO treaties; the Green Paper on Ocean and Seas; and EC membership of IMO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institutions. Both parties also exchanged views on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O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ould be strengthened.

29 Second IMO – EC meeting reinforces working relationship
The two sides reiterated their basic agreement concerning IMO's leading role worldwid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doption of global technical maritime standards, while recognizing the European Union's efforts aimed at enhanced maritime safety and, in particular, at ensuring a harmonized and controlled implementation of IMO rules in Europe. The two sides expressed satisfaction with the positive and constructive outcome of their deliberations. They agreed to keep an open dialogue to promote the many areas of common interest in a manner benefiting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nd to meet on a half-yearly basis in the future.

30 Invaders from the Sea The documentary film, "Invaders from the Sea", which will be broadcasted on television worldwide, shows that harmful organisms transported in ballast water by ships have caused biological and economic havoc around the world, largely due to the expanded sea trade and traffic volume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effects in many areas of the world have been devastating.

31 Invaders from the Sea The film also highlights the progress made by IMO and the maritime industry in addressing this issue and the measures which can be taken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harmful organisms. Distribution/broadcasting The documentary will be distributed by IMO through the United Nations film distribution channe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by BBC Worldwide elsewhere. BBC Worldwide has the exclusive rights to distribute the film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film will be broadcasted by BBC World in the near future.

32 Recycling of ships The 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mmittee (MEPC) will consider the first draft of a proposed new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 on ship recycling when it meets for its 54th session from March. Other issues on the agenda include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and air pollution from ships, while the Committee is also expected to adopt a number of amendments to the MARPOL convention. The aim is to complete the instrument in time for its consideration and adoption in the biennium.

33 Recycling of ships Resolution A.981(24) New legally-binding instrument on Ship Recycling (53rd session of MEPC) which requests to develop a new instrument that would provide regulations for: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ships so as to facilitate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recycling,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safe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ships; the operation of ship recycling facilities in a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mann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ppropriate enforcement mechanism for ship recycling, incorporating cer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requirements.

34 第三章 NAV52 会议情况简介 

35 NAV52次会议将于今年七月17日-21日在IMO总部召开,我国将派代表团参加。
分委会作为国内的对口组织,负责收集、整理、编译我国及各国的提案,并针对各提案拟定我国代表团的表决方案,提出我国的建议与意见。 分委会还将广泛征集航运企事业单位、海运院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对公约、导则、修正案的更新与修订要求。

36 综合航行系统(INS)与综合驾驶台系统(IBS)性能标准修订
NAV52 会议情况介绍 本次会议中我国比较关注的主要提案: 综合航行系统(INS)与综合驾驶台系统(IBS)性能标准修订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性能标准修订及ECDIS与电子海图(ENC)应用发展评估 船载伽利略定位仪性能标准及船载雷达设备安装指南的发展 其他有关无线电通信与导航、避碰规则附则I的修正、事故分析等方面的更新与变化 以后的期刊中将及时提供本次会议有关的提案,敬请关注

37 第四章 分委会研究成果简介 

38 主要成果 完成了我国“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课题的研究 完成《AIS在VTS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SOLAS公约》第五章及相关导则的跟踪研究
1 完成了我国“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课题的研究 2 完成《AIS在VTS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3 《SOLAS公约》第五章及相关导则的跟踪研究 4 《高速船航行对避碰规则的影响》专题研究 5 完成《深圳港船舶避难地研究报告》

39 “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课题的研究 一、IMO《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
《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2003年4月由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包括三个部分,即《关于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包括危险品、有害物质和/或海洋污染物事故报告指南在内的船舶报告制和船舶报告要求的一般原则》和《船舶报告制的导则和标准》。 《中国船舶定线研究报告》:2003年底通过专家评审 《建立和实施船舶定线制工作指南》: 2005年研究编写并提交部海事局审定,待通过后即可公布出版,该指南将是我国海事系统制定船舶定线制的主要参考资料。

40 “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课题的研究 二、成山头船舶定线制及船舶报告系统 分委会正式成立之初,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就将该提案的研究及上报工作交由分委会负责,并商烟台海事局(原称烟台海监局)研究。 分委会多次召集专家对提案草案进行修改审定,又经专家评审会的审议后,于1999年6月正式上报IMO,并于NAV46次会议上予以通过,自2000年12月1日起作为国际强制性要求对所有相关船舶生效。 这是目前我国第一个经IMO颁布实施的船舶定线制。

41 三、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 参与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前期的规划工作 组织力量研究《深圳东部水域船舶定线制》,主持召开专家评审会
“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课题的研究 三、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 参与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前期的规划工作 组织力量研究《深圳东部水域船舶定线制》,主持召开专家评审会 研究珠江口定线制和深圳东部水域船舶定线制的结合,争取尽快作为一个整体的提案报IMO通过。

42 《AIS在VTS中的应用研究》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系统)自从1978年在我国应用 于海上交通监视以来,我国已建VTS中心21个,雷达站50多座,沿海及长江各主要港口及重要水道大部分建立了VTS系统。我国海事主管机关利用VTS系统通过为船舶提供信息服务、助航服务和交通组织服务,在实施海上交通管理和指挥海上搜救、防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VTS系统已成为实施海上交通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AIS是指通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是利用VHF海上移动波段工作的船载广播传输系统。它能够传输如身份、位置、航线、速度、船舶吃水、船长以及货物情况等船舶信息给其它船舶和岸上。我国也于2005年完成了珠江口、长江口、琼州海峡、渤海湾AIS网络一期工程的建设工作。

43 《AIS在VTS中的应用研究》 该文从AIS产生的背景、技术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AIS与VTS之间的技术及业务结合点,详细阐述了AIS对VTS功能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呼吁尽快出台相关立法等保护措施。

44 报告将促进我国AIS技术的应用水平的提高,为实现我国海事、交通运输的信息化提供参考。
《AIS在VTS中的应用研究》 该报告指出,AIS系统作为VTS系统的有效补充,将在VTS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提高VTS系统管理效能,提高VTS交通组织能力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报告将促进我国AIS技术的应用水平的提高,为实现我国海事、交通运输的信息化提供参考。 AIS目标 雷达目标

45 《SOLAS公约》第V章及相关导则 自1992年开始,IMO开展了对《SOLAS公约》第V章的修订工作,2000年11月召开的MSC73次会议上通过了修正案,并于2002年7月1日生效。 新第V章对原条款进行较大的调整和修改,除了保留原来绝大部分的内容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尤其在航行安全设备的配备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我国分委会及时组织整理、编译了第五章修正案草案,派发给国内有关航运企业、科研院校、安全监督主管部门,并加以宣贯。随后又完成了“SOALS公约第五章修正案及我国的履约建议”的调研报告,对新第五章的施行给予了较全面地说明和指导。

46 《高速船航行对避碰规则的影响》 高速船的种类及操作特点。通过对各种类型高速船的性能及操作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拟用于避碰规则的高速船定义。
高速船在船舶避让中的特点。引用避碰几何等数学原理,建立了船舶间避让数学模型,并考虑高速船的一些主要特点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最后得出了高速船在了望、碰撞危险、避让措施等方面的特点。 高速船在《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的责任与义务。利用第二部分的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建议在避碰规则中体现的高速船的避碰条款。 提出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修改意见。

47 《深圳港船舶避难地研究报告》 报告内容: 目标: 在深圳附近海域设立避难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避难地的设置与分类 船舶申请进入避难地的评估程序
对难船与污染的处理程序 目标:   制定我国沿海水域船舶避难地的总体规划、明确和建立MAS服务机构、制定船舶避难地使用的相关工作程序和指南

48 后记 这本小册子在仓促中编辑出版,我们深知有许多结构和内容需要改进和调整,好在这份专刊以后每月都要和大家见面,接受大家的指导和建议,也让我们有机会去持续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希望每个人都来关心和爱护她,也希望我们的劳动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借鉴,这也是编委们由衷的心愿。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同时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联系: 张重阳

49 END


Download ppt "航行安全分委会2006年专刊 (第一期 总第一期) 2006.0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