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目的要求: ⒈了解呕吐、哕、下利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⒉ 熟悉呕吐、哕、下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和禁忌。
⒊ 掌握呕吐、哕、下利的辨证论治。 重点内容: ⒈ 呕吐、哕的病因病机和证治。 ⒉下利的辨证及证治。
2
概 述 1、内容:本篇论述呕吐、哕、下利的病因病机和证治。 呕吐包括胃反,由胃气上逆所致,呕吐之因比较复杂,本篇所述包括实热呕吐、虚寒呕吐、寒热错杂呕吐和痰饮呕吐。 哕即呃逆,由胃气上逆所致。 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 2、合篇意义:上述病证均属胃肠疾患,多与脾胃升降失常、传导失职有关,且可以相互影响,合并发生,故合为一篇论述。
3
结语 本篇系统地论述了呕吐、哕、下利的因机证治。全篇共四十七条,其中前23条论呕吐、哕,后24条论下利。
呕吐与哕皆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治疗均以和胃降逆为大法。呕吐之因比较复杂,就本篇来看,包括虚寒、实热、寒热错杂及水饮内停等多种原因所致。
4
①虚寒呕吐由胃虚寒凝所致者,症见呕吐、胸满,治宜散寒降逆,温中补虚,方用吴茱萸汤;由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者,症见干呕、吐涎沫、巅顶头痛,治宜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仍用吴茱萸汤治疗;由脾肾阳虚,阴盛格阳所致者,症见呕吐、小便清长、四肢厥冷而身微热、脉微弱无力,治宜回阳救逆,方用四逆汤;由脾胃虚寒,津液亏虚所致之胃反重证,症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大便干燥如羊矢,治宜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用大半夏汤。
5
②实热呕吐由肠热犯胃,胃失和降所致者,若呕吐与便秘同见,治宜通腑泻热,方用大黄甘草汤;若呕吐与泄泻同见,治宜清肠止利,降逆止呕方用黄芩汤加半夏生姜汤;由肝热犯胃所致者,症见呕吐、往来寒热、胸协苦满、口苦咽干,治宜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 ③寒热错杂呕吐是因寒热互结中焦所致,症见呕吐、心下痞、肠鸣泄泻,治宜辛开苦降,调和胃肠,方用半夏泻心汤。
6
④痰饮呕吐由饮停心下,胃气上逆所致者,症见呕吐、谷不得下,治宜化饮降逆止呕,方用小半夏汤,该方为治呕之祖方,经适当配伍,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由中阳不足,寒饮上逆所致者,症见干呕、吐逆、吐涎沫,治宜温阳散饮降逆,方用半夏干姜散;由寒饮搏结胸胃所致者,症见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徹心中愦愦然无奈,治宜开结散饮降逆,方用生姜半夏汤;由饮阻气逆所致之胃反症,症见吐而渴欲饮水,呕渴交替,治宜通阳化饮,健脾和胃,方用茯苓泽泻汤;若呕后调治,可根据情况分别选用猪苓散、文蛤散治疗。
7
哕 胃寒气逆者—宜理气和胃,散寒降逆—方用橘皮汤; 胃虚有热者—宜补虚清热,和胃降逆——方用橘皮竹茹汤; 实滞内结者宜通利二便。后人主张用猪苓汤、调胃承气汤治疗。
8
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其病机可概括为虚寒和实热两大类。虚寒泄泻多由脾肾阳虚所致,可用四逆汤治疗,如病情较重,阴盛格阳,里寒外热者,宜用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实热泄泻,多由实热糟粕阻滞肠道所致,治宜通腑泻热,通因通用,方用大、小承气汤。若经攻下后,实滞已去,但邪热郁于胸膈而心烦者,宜用栀子豉汤泄热除烦。气利不同与一般的泄泻,其特点是下利而矢气频多,证候有虚有实,实者由湿阻气滞所致,当利小便;虚者由中气虚寒,气虚不固所致,治宜温中涩肠固脱,方用诃黎勒散。痢疾有虚寒和湿热之分,湿热痢治宜清热燥湿,凉血止痢,方用白头翁汤;虚寒痢治宜温涩止痢,方用桃花汤。
9
呕吐: 胃虚寒凝——茱萸汤 虚寒呕吐 肝胃虚寒——茱萸汤 阴盛格阳——四逆汤 虚寒胃反——大半夏汤 胃肠实热——大黄甘草汤
呕吐: 胃虚寒凝——茱萸汤 虚寒呕吐 肝胃虚寒——茱萸汤 阴盛格阳——四逆汤 虚寒胃反——大半夏汤 胃肠实热——大黄甘草汤 证治 实热呕吐 热利兼呕——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少阳邪热犯胃——小柴胡汤 寒热错杂呕吐—— 半夏泻心汤 痰饮呕吐 阳虚饮逆——半夏干姜散 寒饮博结胸胃——生姜半夏汤 寒饮呕吐——小半夏汤 饮逆呕渴——茯苓泽泻汤 呕后调治——猪苓散 禁忌 痈脓呕吐——禁用止呕 欲吐患者——禁用下法
10
哕 治则 利尿降逆 通腑降逆 证治 胃寒气逆——橘皮汤 胃虚有热——橘皮竹茹汤
11
下利 虚寒兼表——四逆汤和桂枝汤 虚寒下利 阴盛格阳——通脉四逆汤 虚寒滑脱气利——诃梨勒散 下利 食滞下利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实热下利
虚寒下利 阴盛格阳——通脉四逆汤 虚寒滑脱气利——诃梨勒散 下利 食滞下利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实热下利 下利虚烦——栀子豉汤 痢疾 虚寒痢——桃花汤 湿热痢——白头翁汤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