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厥阴病的证治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厥阴病的证治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厥阴病的证治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原文56条,陆渊雷:“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杂凑成篇”。
五版《伤寒论讲义》没有设本证。 《新中医》两次展开关于厥阴病的讨论 《中医杂志》也开展了几次关于厥阴病的讨论。

3 一、病位和相关生理 病位:肝与心包 生理:肝藏血而主疏泄,内寄相火;心包为心之外围,内寄相火。 足厥阴肝经从足至头,和督脉交于巅顶。
原书“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下有“厥利呕哕附”,这些病证的病位不全是在肝和心包。 本篇证候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或死、或愈,体现了厥阴病有两极转化的特点。《内经》:一阴至绝作朔晦。

4 二、分类和证治 1、邪由少阴传来——厥阴危重证
在心肾真阳衰微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厥阴相火的衰竭。厥者尽也、极也,为阳气衰到极点,阴寒盛到极点。五脏六腑真阳皆衰竭——脏厥。预后不良,为外感病的终末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338)

5 2、外寒直接侵犯厥阴经、脏 ①寒伤厥阴之经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6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 ①头痛,属血虚经寒者,特点冷、痛、血虚 ②雷诺氏综合症(肢端动脉痉挛症) ③痛经、疝气痛,属寒凝肝脉又伴血虚者 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证属寒湿凝滞者 ⑤冻疮的治疗和预防,内服、外洗皆可 ⑥冠心病,配生蒲黄、石菖蒲、炙远志 ⑦坐骨神经痛,加川牛膝、地龙;久痛加桃仁、红花,寒甚加附子 ⑧大动脉炎、无脉症,加黄芪、姜黄

7 ②寒伤厥阴之脏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青光眼、高血压、神经性呕吐、幽门痉挛、慢性肠胃炎、慢性胃溃疡 心脏病、疝气痛 消化道肿瘤术后吐涎沫不止 证属肝胃虚寒者,皆可加减应用

8 ③厥阴经脏两寒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当归 芍药 甘草 通草 大枣 桂枝 细辛 生姜 吴茱萸
  当归 芍药 甘草 通草 大枣 桂枝 细辛 生姜 吴茱萸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9 3、寒邪郁遏厥阴相火所致诸证 ①热证 寒邪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乃发。阳有余便是火,从而出现厥阴热证。 阳热上伤阳络—汗出,喉痹(334)
阳热下伤阴络—便脓血(334) 阳热泛溢肌肤—身发痈脓(332) 阳热不去—热不罢、热不除(332、341) 厥阴相火的暴发,前人有称之为雷火者。

10 ②寒热错杂证 局部阳复太过,原有阴寒未退。
②寒热错杂证 局部阳复太过,原有阴寒未退。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11 乌梅丸临床应用 呕吐、胃痛、胃或十二指肠溃疡、霉菌牲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泄泻、久疟、五更泻、寄生虫病等。
乌梅丸溶液对蛔虫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迅速增强胃内酸度,降低肠道上部和胆汁的pH,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不利于肠道上部及胆道内蛔虫的生存,驱使蛔虫退回肠道下部。引流胆汁,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肯定。对钩虫病、血吸虫病以及胆囊鞭毛虫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12 ③厥热胜复证和自愈证 阳气时进时退,则见厥利和发热交替。发热为阳气进,厥利为阳气退。从发热和厥利天数的对比,来判断阳气的盛衰和病证的预后。(331、334、336、341、342、332)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336)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41)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342)

13 4、辨厥证 厥证提纲: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 ①热厥(335、350)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5)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

14 ②寒厥(353、354、340)四逆汤一类 ③蛔厥(338)乌梅丸 ④痰阻胸阳致厥(355)瓜蒂散 ⑤水阻胃阳致厥(356)茯苓甘草汤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356) ⑥血虚寒厥(351)当归四逆汤 ⑦气郁作厥(318)四逆散(见少阴篇)

15 5、辨呕吐 ①寒吐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②热吐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③寒热错杂之吐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16 6、辨下利 ①热利 A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374) B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 白头翁 黄柏 黄连 秦皮 ②寒利: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证(370、372) ③寒热错杂利: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麻黄升麻汤证。


Download ppt "厥阴病的证治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