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考试说明: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考试说明: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考试说明: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考题回顾(2002年全国17题)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过,“折柳”二字 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 不理解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
究其原因: 不理解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 意象“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

4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往往通过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5 教学目标 解读诗歌意象 感知诗人情感

6 意象之一:梅花

7 感情:抒发了诗人淡泊为怀,轻视功名利禄,不向世俗献媚,保持坚贞纯洁的高尚情操。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特点:高洁、清秀、淡雅、朴素等. 手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感情:抒发了诗人淡泊为怀,轻视功名利禄,不向世俗献媚,保持坚贞纯洁的高尚情操。 思考:诗中意象梅有什么特点?诗人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 自由讨论:这首《早梅》诗的意象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这个意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早梅 〔南朝·陈〕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注:疑:恐惧;别意:特别注意 ) 这首《早梅》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诗人抓住了一个“早”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疑”和“畏”字,写出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品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巧妙地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自由讨论:这首《早梅》诗的意象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这个意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9 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梅花凌寒独开,晶莹如玉,皎洁似雪。
宋·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宋·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10 或清高孤傲 或清幽典雅 或顽强坚韧 超凡脱俗 气质高洁

11 阅读下面诗句,找出共同意象,体会表达的感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 《月夜忆舍弟》: 王建 《十五夜望 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2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来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词中的月亮是思乡、思亲的代名词。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大体上也都表达这样的感情。

13 “莲子”即“怜子”,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一语双关,谐音双关,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1、阅读南朝乐府诗《西洲曲》,体会其中意象 所表达的情感。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子”即“怜子”,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一语双关,谐音双关,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14 以蝉声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还未直接写离别,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已经酿造。
2、“西陆(秋天)蝉声唱,南冠(囚徒)客思深。” (唐 骆宾王《咏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 柳永《雨霖铃》) 以蝉声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还未直接写离别,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已经酿造。

15 鸿雁-大型候鸟,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古诗中的杜鹃(即子规)也就成为凄凉、悲哀的象征,以杜鹃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16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双调〕蟾宫曲 送春(元 贯云石)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有人评说,全篇不著一“送”字,不著一“春”字,而言尽“送春”的意绪。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请你说说作者是如何创造一群意象来表现曲中人的情感的。

17 要点: 1、上片五幅图画,五种自然景色,相互辉映,著上了残春的色彩。“送春”的意绪尽在其中。 2、下片前两个对句,写出了柳絮和游丝已经随春而逝,更进一步探寻了“春去也”的踪迹;后三个句子写出了曲中人的春困夏乏的倦怠。五个句子虽然只字未提暮春,但整体形象紧扣主旨,给人留下想象余地。 3、情感:表达了曲中人淡淡的哀愁和倦怠的意绪。


Download ppt "考试说明: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