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4
马克斯关于发展阶段的构想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三个阶段: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 共产主义的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
5
列宁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 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将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
列宁之后的苏联历代领导人总是把这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估计过短
6
建国初期的正确探索 发展中的曲折: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50年到100年的时间;社会主义的发展将经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发展中的曲折: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探索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
十三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
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之一,并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要点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了党章总纲。 十五大进一步强调和深化这一理论,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层含义: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层含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明显区别。从经济基础来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
11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做了论述: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12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13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14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 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 为我们提供了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正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15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依据 是由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是由我国目前各个领域仍未摆脱不发达状态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17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 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
19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7年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逐渐地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地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
20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 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但是,阶级矛盾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
2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3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党已经初步形成了后来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思想;
1997年党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立论根据,正式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视 频
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25
一个奋斗目标: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六届六中全会增添了“和谐”这一目标。) 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根本立足点: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视频
2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0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31
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条件。
32
基本纲领的意义 1. 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1. 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2、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 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3、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 政治、文化三个领域的全面展开。 4、是实现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 制度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33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步走
34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战略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35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 到21世纪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6
总结 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确定,突出地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品格。 这一发展战略,坚持了雄心壮志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坚持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3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3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2002年11月,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地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9
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 经济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40
2.政治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41
3.文化目标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2
4.社会目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3
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4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5
思考题 THE END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3.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THE END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