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鄂 教 版 九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yeefeb@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鄂 教 版 九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yeefeb@126.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鄂 教 版 九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2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燕歌行 高适 君不见, 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3 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作《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太史公自序》 勇于抵挡敌人,仁爱士兵,号令 简明不繁琐,军队将士归心于他。

4 学习目的 1、了解李广的性格特征以及坎坷遭遇; 2、领会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和恰当地选材、详略得当地叙述的特点。

5 李广简介 李广是汉代抗击匈奴 的爱国名将,也是司马迁笔下的一个悲剧英雄人物的形象。李广一生历事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以勇力才气知名于时,号称天下无双,然而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却终生未有封侯之赏,最后以军行失道获罪,愤而自杀。

6 读说结合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读 4、教师串讲

7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通假字 重点词语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8 文章省略部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徒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通“授”,传授 秩: 官员的俸禄 受: 从弟: 堂弟 令:

9 读第一段: 1、字词检查: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杀其骑且尽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 上山陈 吾去大军数十里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 即有急,奈何?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欲夜取之 胡皆引兵而去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率领 将要 通“无” 使……从 通“阵”,名作动 离开,距离 如果,怎么办 认为,替 正好,恰好 认为……奇怪 名作状,在夜里 袭取 到, 跟随 率领

10 2、翻译: (1)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李广说:“那些敌人认为我是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明我们不逃跑,靠这个办法来坚定他们的想法。 (2)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这时候正好天黑了,匈奴士兵始终觉得奇怪,不敢攻打汉军。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从中体现了李广的哪些性格特征? 上郡会战,追击射雕者,射杀白马将,解鞍惑胡骑,使匈奴退却。 性格: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有勇有谋。

11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字词积累: 单于素闻广贤 广时伤病 广佯死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 向来,平素 名作状,当时 假装 突然,趁机 2、翻译: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官吏判决李广兵士伤亡过多,又被匈奴活捉,判决斩刑,赎为平民。 3、概括故事。 雁门出击战,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

12 读三~五段: 1、释义: 顷之 无何 尝夜从一骑出 故李将军 何乃故也 中石没镞 2、概括故事,从中体现李广什么特点? 家居受辱终报私仇。(心胸狭窄,公报私仇) 号为飞将军,匈奴不敢侵犯。(侧面写李广本领) 射石射虎。(高超射技)

13 读第六段: 1、释义: 行可数百里 胡虏益解 益治军 汉军罢 罢归 自如 大约 逐渐 更加 通”疲“ 结束 相等 2、概括故事,体现了李广什么性格特点? 右北平之战,李广力战匈奴,军队几乎覆没。 性格:机智骁勇,命运多舛。

14 思考:本文记叙了李广的哪几件事 1、雁门出击战 2、驻扎右北平 3、射虎中石 4、将兵之道 5、定襄之战 6、右北平之战 7、失道之战                                                     

15 一、通假字 (1)广家世世受射 受:同“授”,传授,这里是学习的意思。 (2)诸将多中首虏率 率:同“律”,指军令。 (3)广为圜阵外向
圜:通“圆”,圆形。 (4)胡虏益解 解:通“懈”,这里指进攻的势头有所减弱。 (5)汉军罢,弗能追 罢:通“疲”,疲惫。 (6)军亡导,或失道 亡:通“无”,没有;或:通“惑”,迷失。                                                     

16 一、通假字 (8)遂引刀自颈: (9)悛悛如鄙人: (10)此言虽小,可以谕大: (7)南绝幕 幕:通“漠”,沙漠。 颈:通“刭”,自刎。
(7)南绝幕 幕:通“漠”,沙漠。 (8)遂引刀自颈: (9)悛悛如鄙人: (10)此言虽小,可以谕大: 颈:通“刭”,自刎。 悛悛:通“恂恂”,诚恳拘谨的样子。 谕:通“喻”,比喻。                                                     

17 找出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前,前 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胡兵终怪之 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 鞭马南驰数十里 尝夜从一骑出 止广宿亭下
据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会项伯欲活张良 先破秦入关者王之 前:名词活用作动词,前进 怪:形容词活用意动认为……奇怪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鞭,名词用作动词,鞭打;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从,使动用法、使……跟随。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止,使动用法、使……止;宿,用作动词,住宿。 内:动词活用使动,使……进入 活:动词活用使动使……活 王:动词活用使动使……称王

18 二、重点词语 (1)单于素闻广贤 素:向来 (2)胡骑得广 骑:骑兵 (3)睨其旁一胡儿骑善马 善:好 (4)鞭马南驰数十里 鞭:用鞭打
(5)度不中不发 度:推测 (6)会日暮 会:碰上                                                     

19 (7)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且:将要 (8)东道少回远,其势不屯行 少:稍稍 屯:驻扎 (9)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抵挡,这里指对抗
少:稍稍 屯:驻扎 (9)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抵挡,这里指对抗 (10)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阴:私下,暗地里 (1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谢:辞谢,告辞 (12)南绝幕,遇前将军 绝:横渡 (13)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遗:送 (14)无老壮皆为垂涕 无:无论                                                     

20 三、一词多义 几 (1)数:非在数十步之内( ) 广数自请行( ) 以为李广老,数奇( ) 屡次 (2)得:今乃得一当单于( )
(1)数:非在数十步之内( ) 广数自请行( ) 以为李广老,数奇( ) (2)得:今乃得一当单于( ) 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 (3)将:诸将多中首虏率( )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 ) (4)没:中石没镞( ) 是时广军几没( ) (5)见:见敌急,度不中不发( )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 (6)辞:固自辞于大将军( ) 口不能道辞( ) 屡次 命运的定数 得到 俘获                                                      名词,将领 率领,带领 陷入 覆灭 看见 拜见 不接受 言辞

21 (7)罢:汉军罢,弗能追 ( ) 通“疲”,疲惫 是时广军几没 ,罢归 ( ) 停止 (8)益:胡虏益解 ( ) 曾益其所不能 ( ) 渐渐
(7)罢:汉军罢,弗能追 ( ) 是时广军几没 ,罢归 ( ) (8)益:胡虏益解 ( ) 曾益其所不能 ( ) 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 (9)固:固自辞于大将军 (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人固有一死( ) (10)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乃自以精兵走之( ) 通“疲”,疲惫 停止 渐渐                                                      增加 更加 坚决,坚持 固执,专一 巩固 本来 疾行,即跑 逃跑 奔向,趋附

22 四、特殊句式: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者,……也”是固定格式,表示判断,还有其它几种变形,也表示判断,如“……者也”、“……也”、“……者……”。译“将军李广是陇西成纪人”。 (2)其李将军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之”字提前宾语,应该是“其谓李将军也”。其,句首语气词,表猜测。译“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3)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状语后置句,应该是“彼其忠实心诚于士大夫信”。译“他那忠厚老实的心胸确实受到将士们的信赖”。

23 读最后一段: 背诵:“其身正,……虽令不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4 分析:李广一生战功赫赫,结果怎样?作者对他的
态度如何?如何表现的? 司马迁同情李广,但他只是把这种感情抒发在对李广不公平的遭遇上:痛其立功不得封侯;惜其有才不得施展;悲其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 

25 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通过着力描写一些生动的故事及细节,突出人物形象。如只选择两次有代表性的战斗:一次是遭遇战,二是脱险战,在敌众我寡、紧张惊险的战斗描写中表现了李广惊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略。如对射杀匈奴射雕手,射杀敌军白马将,射退敌人的追骑,误以石为虎而力射没簇,甚至平时还常以射箭与将士赌赛饮酒等这些细节的精心描写,表现李广的善射,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名将的风采。

26 (2)用克制、含蓄的叙事笔法,表达深沉、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自己的主观认识。  如,在“匈奴大入萧关”时,汉文帝可惜李广的生不“遇时”,很有意味,引用其语也包孕对汉文帝时期用人制度的委婉批评。在文章结尾李广“引刀自刭”后,写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里没有议论,没有抒情,而作者对李广的赞扬、同情、以至悲愤和辛酸,都蕴涵于叙述之中。  (3)用对比烘托方法揭示人物命运,丰富人物形象。  全文在处处写李将军事迹的同时,也记录了他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为了使李广形象富有立体感,又引用匈奴人所赋予的“飞将军”称号,从侧面烘托表现李广的才干。  (4)语言通俗,极富文采。   通俗是《史记》的语言特点之一。

27 对李广悲剧的认识

28 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满含悲愤之情塑造了这位悲剧英雄的形象,并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刻薄寡恩、排挤人才是造成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

29 汉代的封爵制度 一、诸侯不得参与政事,唯得衣食 租税 二、非皇子不王 三、非功不侯 四、无子国除                                                     

30 讨 论 对李广的悲剧,历来有“李广数奇”之说,即认为这是他命中注定的。也 有人说:“广之死,(卫)青杀之也。”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请谈谈你的看法。


Download ppt "鄂 教 版 九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yeefeb@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