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大铁椎传
2
魏禧:明末清初散文家,与汪琬、侯方域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祥、弟礼合称宁都三魏。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明亡隐居翠微峰勺庭,人称勺庭先生。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之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著有《魏叔子文集》。 作者简介
3
写作背景 本文作于“庚戌十一月”,即康熙九年(1670)十一月,作者四十七岁。明亡后隐居不仕。他时刻想着复国之事,听闻大铁椎事迹后,自然想到张良派勇士椎击秦始皇的史事和陈亮《中兴遗传》中的人物,希望大铁椎也是这类人物。他的这篇文章流露出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呼唤侠客、大力士的出现。
4
题解 文体 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因为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
大铁椎传 因为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
5
听朗读正音 言讫 qì 强留 qiǎng 铁椎 鼾睡 省兄 hān 健啖 觱篥 bì lì 右胁 屏息 bǐng 拱揖 chuí xǐng
dàn xié yī
6
第一自然段 什么地方 探望哥哥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一层: 陈子灿遇见大铁锤的地点和缘由。 到河南 擅长武术 力气大 比…大 魁梧健壮 访问
7
第二自然段 当时 饭量很大 丑陋 腋下 拱手作揖 很少 口音 拉开 通“叩”。询问 助词,在数量词后,表约数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饭量很大 丑陋 腋下 拱手作揖 很少 口音 拉开 助词,在数量词后,表约数 通“叩”。询问
8
第三自然段 睡觉 名作动,戴帽子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说完 介词,用 银子 名作动,穿袜子 状语后置,(在)炕上呼呼地睡着 二层: 写大铁椎的外貌、性格和奇异的行为。
9
第四自然段 当初 把……当作 不顶用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意动,以……为仇 尽力 屡次 约定 本来、向来 处所、地方 一同,一起 使动,使……痛快 当初 只、仅
10
第五自然段 骑马的人 这时 一会儿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约、近,表约数 包围 奋起 大腿 发抖 三层: 写大铁椎豪爽深沉,英勇无畏的性格和所向无敌的武功。
11
寝 貌甚寝 一词多义: 既同寝 力 多力善射 力请客 (形容词,丑陋。) (动词,睡眠。) (名词,气力。) (形容词,极力。)
寝 貌甚寝 既同寝 力 多力善射 力请客 (形容词,丑陋。) (动词,睡眠。) (名词,气力。) (形容词,极力。) 许 不知何许人 杀三十许人 骑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名词,处所,地方。) (形容词,表示 大约的数量。) (动词,骑。) (名词,骑马的人)
12
概括出本文叙述了有关大铁椎的哪两件事?从中表明大铁椎是一个怎样的人?
事件 人的特点 夜半外出杀响马,夺其物 身怀绝技,行踪飘忽 勇力过人, 武艺高强 星夜与强盗决斗
13
通过对大铁椎的外貌特征、来踪去迹以及他的高强武功的描写, 刻画了一个英勇无畏、粗犷威严、简朴沉静而行踪飘忽的侠士形象。
14
大铁椎 描写手法 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 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1.不冠不袜/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腰多白金/ 皆不答 简朴 沉静
2.“吾去矣” /“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语言 直率 英勇 武艺 高强 动作 神态 3.大呼奋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 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 … 正面描写
15
思考、讨论 1.大铁椎说了三次“吾去矣”,讨论这句话与大铁椎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第一次“吾去矣”: 第二次“吾去矣”: 第三次“吾去矣”:
1.大铁椎说了三次“吾去矣”,讨论这句话与大铁椎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第一次“吾去矣”: 第二次“吾去矣”: 第三次“吾去矣”: 三次“吾去矣”刻画出大铁椎鲜明的性格特点,皆有画龙点睛之妙。 意在突出大铁椎武艺惊人,迅若飞仙 。 点明大铁椎志向远大,且鄙视宋将军。 说明大铁椎威猛十足,实战骤捷 ,而且走后“不复至之意。
16
2、宋将军这一人物,对表现大铁椎起到的作用?
2、宋将军这一人物,对表现大铁椎起到的作用? 宋将军 (主) 大铁椎 (客) 衬托 工技击 皆来学 雄健 不足用 屏息观 股粟欲堕 健啖 不冠不袜 勇力过人 简朴豪爽 不暂去 不答 警惕性高 沉稳 对比 侧面描写
17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衬托: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 … 战斗激烈 衬托 人多势众 攻势凶猛 响马贼: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衬托出大铁椎的英勇无畏,所向披靡 侧面描写
18
侧面描写 A)《三国演义》虎牢关写关羽: B)《陌上桑》写罗敷之美: C) 《林黛玉进贾府》写王熙凤: 通过华雄反衬 众人的表现侧面烘托
众人的表现侧面烘托 通过众丫鬟的神情举止反衬王熙凤
19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因为不知道所写之人名叫什么,所以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所记之人作者没有见过,所以全文主要是记陈子灿的见闻。 课文结尾写了一段作者的感慨。作者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与?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作者生于明末清初,又是一有民族气节的士人,如果说本文有所寄托,大概就在此吧。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