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 西安交大附中 杨晓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 西安交大附中 杨晓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 西安交大附中 杨晓蓉

2 第一部分:从学生答卷看理综化学试题 (一)总体评价 (二)化学选择题分析 (三)化学非选择题分析 (四)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第二部分: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的特点 第三部分:我们的做法

3 第一部分 从学生答卷看理综化学试题

4 (一)总体评价 1.体现了高考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8道单选题,重在考查热点和重点领域的知识覆盖面,4道非选择题其中两道无机试题,一道实验题和一道有机推断题. 2.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电化学、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化学基本计算、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3.重视对考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加工应用能力的考察

5 (一)总体评价 4.加强学科综合,突出学科能力 5.重视对规范表达能力的考查。
在考查探究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5.重视对规范表达能力的考查。 化学非选择题有27个填空,其中有25个空要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电子式、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填写。

6 (二)选择题分析 6.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 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6 3.51 0.58 0.67 7 3.56 0.59 0.33 8 4.68 0.78 0.46 9 4.00 0.54 10 4.52 0.75 0.45 11 5.00 0.83 0.41 12 2.22 0.37 0.42 13 1.36 0.23 0.04 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9.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7.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SiO2 CaCl2 CBr4 CF4 B.SiO2 CsCl CF4 CBr4 C.CsCl SiO2 CBr4 CF4 D.CF4 CBr4 CsCl SiO2

7 (二)选择题分析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11.已知:4NH3(g)+5O2(g)=4NO(g)+6H2(g). △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6 3.51 0.58 0.67 7 3.56 0.59 0.33 8 4.68 0.78 0.46 9 4.00 0.54 10 4.52 0.75 0.45 11 5.00 0.83 0.41 12 2.22 0.37 0.42 13 1.36 0.23 0.04 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c(OH-)>c(HA)>c(HB)>c(H+) B. c(OH-)>c(A-)>c(B-)>c(H+) C. c(OH-)>c(B-)>c(A-)>c(H+) D. c(OH-)>c(HB)>c(HA)>c(H+) 13.电解100mL含 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A.0.10mol/LAg B.0.02mol/L Zn2+ C.0.20mol/L Cu D.0.20mol/L Pb2+ 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依次是:Ag:0.10mol/L×0.1L×108g/mol=1.08g; Cu:0.2mol/L×0.1L×64g/mol=1.28g; Pb:(0.04mol-0.03mol)÷2×207g/mol=1.05g Zn: (0.04mol-0.03mol)÷2×65g/mol=0.325g

8 (三)非选择题分析 满分 平均分 标准差 差异数 难度 区分度 26题 16 5.38 4.28 0.80 0.34 0.44
满分 平均分 标准差 差异数 难度 区分度 26题 27题 28题 29题

9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4的理论产量
26.(16分)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在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化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KMnO4。请回答:(1)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2)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4的理论产量 (4)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2C2O4反应完全。计算该KMnO4的纯度 3MnO42—+4H+===2MnO4—+MnO2↓+2H2O 3MnO2 ∽ 3MnO42— ∽ 2KMnO4 2KMnO4+7H2SO4+5Na2C2O4=2MnSO4+5Na2SO4+10CO2↑+7H2O 2KMnO4 ∽ 5Na2C2O4

10 27: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2)由上述5种化合物中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 (3)V的电子式是 。

11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13分)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过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装置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N2,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混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元素Z是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N2 a 澄清石灰水 b

12 29(16分) A、B、C、D、E、F和G都是有机化合物, 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 ⑴化合物C 的分子式是C7H8O,C 遇到
FeCl3 溶液显示紫色,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 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 ; ⑵D为一直链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 化合物C的小20,它能跟NaHCO3反应放出CO2,则D分子式为 , D具有的官能团是 ; 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⑷芳香化合物B是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反应②化合物B能生成E和F, F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⑸E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13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①双基掌握不够扎实; ②审题能力弱; ③思维能力差; ④答题不规范; ⑤文字组织和表述能力差;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①双基掌握不够扎实; ②审题能力弱; ③思维能力差; ④答题不规范; ⑤文字组织和表述能力差; ⑥运算能力弱、粗枝大叶

14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一.明确高考考试命题指导思想要求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一.明确高考考试命题指导思想要求 一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求考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分析解决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15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1)夯实基础,把握主干知识 (一)三大基础理论 (二)两大基本反应规律 (三)常见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1)夯实基础,把握主干知识 (一)三大基础理论 (二)两大基本反应规律 (三)常见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 (四)有机化学基础 (五)化学基本实验

16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特点: (1)基本理论分值占化学卷总分的30%-50%,是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其中电解质溶液考查的次数最多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特点: (1)基本理论分值占化学卷总分的30%-50%,是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其中电解质溶液考查的次数最多 (2)试题几乎涉及所有重要的知识点,且有的内容是常考不懈。这部分知识如:物质结构与化学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H的简单计算、盐类的水解、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比较)等。

17 2008年各省市高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点考查统计
全国1 全国2 上海 广东 北京 江苏 山东 四川 重庆 宁夏 天津 次数 物质结构化学键 7、10 11 2、4、 1 8、27(1) 10 8 周期律、周期表 9、27 8、27 23 13 10、26 7 29 26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1、25 8、15、20、24 12、27(4) 18、20 14 25 17 电解质溶液 6、12 7、9、28 11、14、20 9、11、17、18 6、11、27(2) 8、10、12、15、17 15、29 7、9 9、11 分值 51 58 42 52 54 30 39 20 38 比例 46% 52% 35% 33% 45% 36% 31% 39% 24%

18 例: 北京08)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的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 例3.(08天津卷)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例2.( (08北京卷)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19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运用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2)注重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能力测试是高考不变的主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更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过程,寻找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手段、运用数学工具,学习如何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智力和综合能力。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能力要求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运用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20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3)关注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验能力包括: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3)关注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验能力包括: 按实验方案用正确实验操作程序完成实验的能力、通过感官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或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的能力; 为说明、验证或解决某个问题设计特定的实验方案(包括绘制实验装置图)的能力。 高中理科课程的宗旨——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的作用——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方法——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将学科核心知识融入科学探究、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21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二:教学中注意: 1.研读大纲,知范围 2.吃透教材,抓落实 3.注重能力,抓应用 4.强化实验,抓表达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 A 和Ⅶ 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教学中注意: 1.研读大纲,知范围 2.吃透教材,抓落实 3.注重能力,抓应用 4.强化实验,抓表达 5.综合模拟,抓规范 6.加强审题,抓严谨 7. 培养习惯, 重细节

22 第二部分 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的特点 ⑴重视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⑵注重新课程理念融入,加强对学科能力考查
第二部分 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的特点 ⑴重视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⑵注重新课程理念融入,加强对学科能力考查 ⑶试题综合性增强,突出对知识的综合考查 ⑷注意呈现方式,重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

23 全国I卷各知识板块内容分布 6、7、9、10 、 11、12 36分占33.3% 27、26⑴⑵⑷ 23分占21.3% 8、29
题号 赋分比例 基本概念 基础理论 6、7、9、10 、 11、12 36分占33.3% 元素化合物 27、26⑴⑵⑷ 23分占21.3% 有机化学基础 8、29 22分占20.4% 化学实验基础 28 13分占12.0% 化学基本计算 13、26⑶⑸ 14分占13.0%

24 2008年高考试题知识考查点 分析 知识点 5 12 6、11 9 8 29 2008年试题知识点分析 北京 全国I 天津 重庆
全国II 天津 重庆 四川 环保、生活、技术 5 6 7  6 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 12  11 26 13 物质的量、化学基本计算 26⑸27⑷ 26 13 11 12  29 27⑸ 6 13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26 27 8  9 11 氧化还原   27 28 29  9 10 物质结构与晶体结构  8 7 10 27 10 29⑵⑶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3 26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影响因素 6、11  7 电化学基础 12 26⑶ 元素周期律应用 9 9,27 元素及其化合物 28 26,27 实验基本操作、综合实验 9,26 27 7 28 8,27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有机物 25 8 29 6,29 11、28 1229 24

25 第三部分 我们的做法 对老师的要求: 1.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研读考纲,把握高考的动向;研究历年高考题
第三部分 我们的做法 对老师的要求: 1.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研读考纲,把握高考的动向;研究历年高考题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 固定的时间讨论教学计划和实施计划的具体方法 3.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知识复习课 、讲评课、专题课

26 复习方法: 第一轮:根据课本编排顺序进行系统复习 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第二轮:专题讲座与专题训练
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 第三轮: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提高实战能力

27 第一轮注意: 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 1.重视教材,以本为纲
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复习中切忌往高、难两方面延伸,不做难题、偏题、怪题 2.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3.精选习题、分析反馈 集体备课、精选习题、认真考试、重视讲评 1. 审题要仔细 书写要规范 3. 基础要扎实 4. 思维要灵敏 表达要清楚 6.实验要重视

28 氮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29 有机物转化关系:

30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31 以某个概念为中心进行比较:

32 第二轮注意: 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33 60% 6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 100% 10 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及有机物的合成 Cl,S,N,C,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70% 7 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 电化学知识 盐类的水解 无机框图题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离子共存与鉴别问题 90% 9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氧化性,还原性与稳定性,活泼性的比较 核外电子排布,化学式推导 热化学方程式 阿佛加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化学与STS,环境保护,化学与新技术 重现率 重现次数 热点(重点) 知识

34 专题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 认识几对概念 (2) 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 化、归中反应)(N、S、Cl、Fe等元素) (5)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35 专题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 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 外电子排布 (2) 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 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4)晶体的类型及性质

36 专题3.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 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37 专题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专题5.化学能量 (1)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38 专题6.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 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 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3) 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4) 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 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7) 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39 专题7.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 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电荷守恒 (2) 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3) 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 (4) 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

40 专题8. pH的计算 (1) 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 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41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专题9.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 理解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关系 (3) 理解“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4)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5) 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6)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42 专题10. 电化学知识 (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知道“原电池、电解电镀池”的工作原理
(2) 能正确书写常见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3) 能写出各“电解电镀池”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4) 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5) 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43 专题11. 盐类的水解 (1) 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 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 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 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 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4 (1) 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 专题12.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2)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3) 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是考查的的重点 (4)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5)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45 专题13.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 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 (2) 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 (3) 熟悉含(-COOH、-OH)、 (-COOH、-NH2)、酚醛之间的缩聚反应

46 专题1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特别是有关芳香酯类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47 专题15.有机物的燃烧 (1) 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 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专题16.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 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48 专题17.有机物化学推断题和有机合成题的解答 (1) 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它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 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 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4)信息推断题和有机合成题的解答

49 专题18.化学计算 专题19.要关注课本中的工业流程图 专题20.多关注各种图表题

50 第三轮注意: 1.突出重点,强化双基及主干知识的复习 2.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查遗补缺 3.看纠错本、浏览重点、热点问题
4.选做真题注意答题技巧与规范 5.调整心态

51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 西安交大附中 杨晓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