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定義 Stereotypy 經常性、反覆性的行為、似乎沒有目的的行為 (Sprague & Newell, 199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定義 Stereotypy 經常性、反覆性的行為、似乎沒有目的的行為 (Sprague & Newell, 199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定義 Stereotypy 經常性、反覆性的行為、似乎沒有目的的行為 (Sprague & Newell, 1996)
DSM-IV : 加上:持續4個月以上,需要介入者

2 形式 forms Perceptual :本次演講的 focus 搖擺身體、旋轉身體、 點頭(晃頭) 拍手、含手、吸吮手指
固定的手勢(翻轉手掌) 蓋耳朵、彈手指、移動手指、舔手指、蓋眼睛 Object 玩弄物體(旋轉物體)

3 形式 forms 咬(含)物體 敲打物體 旋轉輪胎 釣東西 Verbal 反覆口頭的噪音—碎碎念 固定的廣告詞 ex. good

4 盛行率 prevalence 5%-35% 的智能障礙者有固著行為
33%-67%的重度智能障礙者有固著行為(Dura et al., 1987) 97.6%的自閉症(N=165)至少有一種以上的固著行為 (Kimberly et al., 2002): 71% perceptual stereotypy 61% object stereotypy 36% verbal stereotypy

5 盛行率 prevalence perceptual stereotypy Hand flapping n=65
Body spinning n=35 Body rocking n=17 object stereotypy Toy lining n=29 Toy spinning n=17 Wheel turning n=16

6 盛行率 prevalence verbal stereotypy Echolalia n=48
Verbal perseveration n=14 Rote phrases n=9

7 影響STB的相關因素 年齡 IQ 語言能力 障礙類型 障礙程度 情緒狀態 情境

8 影響STB的相關因素-年齡 Thompson & Berkson (1985) 研究101位身心障礙者:12%國小孩童有STB,其出現比率隨著年齡增高 Berkson et al. (1985) 至青少年為止,STB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孩提晚期與青少年早期出現率最高,以後逐漸下降

9 影響STB的相關因素-IQ STB的頻率與IQ成負相關,即 IQ愈低,STB的頻率可能愈高

10 影響STB的相關因素-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與STB的頻率成負相關,即
低語言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低)有高頻的STB (Dadda et al., 1988)

11 影響STB的相關因素-障礙類型 有 Autism+ 有 MR 的 STB頻率 >只有 MR 的 STB 頻率
Guess (1966) 視障、行動障礙者有高頻的STB Autism, MR, VI, 肢障,多障,HI 有STB

12 影響STB的相關因素-障礙類型 Short & Simeonsson (1990) 不同的障礙類型具有不同形式的STB:
1.肢體障礙、移動能力受限制者—吸吮手指、含手的行為 2. 道恩氏症—吐舌頭 3.多重障礙者—彎曲身體

13 影響STB的相關因素-障礙程度 固著行為出現率與智能障礙的程度成正比 重度+極重度 > 輕度 +中度

14 影響STB的相關因素-情緒狀態 Mendez & Mirea (1998) 訪談一位有27年打頭歷史的正常男子:STB的產生與焦慮或快樂有關
Elian &Rudolf (1996) 研究25位 Rett 症的女生,發現:以手部的STB來自娛—快樂時,有STB;不快樂時,則無STB

15 影響STB的相關因素-情境 許多研究指出: 缺乏身體刺激、社會刺激的環境容易有STB,如:在限制與隔離性的住宿機構STB比率高

16 發展觀 3%-15% 的正常發展學童有打頭的固著行為 20%的正常發展學童有搖擺身體的固著行為
固著行為愈早出現,愈早達到發展的里程碑 (Thelen, 1979; 1981) 與一般大學生比,MR搖擺身體較不受情境的影響;擺幅較大

17 原因 functions 生物恆定的假說 環境因素 操作制約的理論
*positive social reinforcement (tangible, attention) *negative social reinforcement (escape/avoid from demands) * sensory reinforcement= self-stimulation

18 介入策略 操弄行為的後果事件,直接地減少此行為 增加適當的行為,間接地減少此行為

19 間接介入策略 調整環境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訓練適應行為 training adaptive behavior 區別增強 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行為動力法 behavioral momentum 增強物的取代 reinforcer displacement

20 功能分析為本位的介入 1. 社會正增強 2. 社會負增強 3. 感官負增強 4. 感官正增強 5. 多重增強


Download ppt "定義 Stereotypy 經常性、反覆性的行為、似乎沒有目的的行為 (Sprague & Newell, 199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