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淺談兒童期心理疾患 蔣蕙如 國立嘉義啟智學校 臨床心理師
2
兒童期常見的心理疾患: 憂鬱症(Depression) 害怕與焦慮(Fear and Anxiety) 自閉症(Autism)
妥瑞氏症(Tourette’s syndrome) 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ADHD) 拒學症(School Refusal) 攻擊、反社會和違抗行為(Aggression, antisocial,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3
妥瑞氏症 緣起: 主要症狀: 1885年妥瑞(Gilles de la Tourette )醫師在神經醫學雜誌提出九例病例。
tic,可分兩型 動作型tics 聲語型tics
4
妥瑞氏症-症狀 動作型tic 聲語型tic 突然、短暫、無意義的動作,例如:眨眼、裝鬼臉、鼻子抽動、聳肩、搖頭晃腦等。
緩慢、較長時間的固定不動、看起來好像較有目的的動作,例如:模仿別人的動作、合併搖頭晃腦和聳動身體、跺腳等。 聲語型tic 例如:清喉嚨、咳嗽、擤鼻涕、吐口水、發出音節(說髒話,穢語症)、重複他人或模仿他人音節單字、突然改變音量語調等數十種。 動作型tic 突然、短暫、無意義的動作。 例如:眨眼、裝鬼臉、鼻子抽動、聳肩、搖頭晃腦等數十種。 聲語型tic 快速、發出沒有意義的聲音與吵雜音。 例如:清喉嚨、咳嗽、擤鼻涕、吐口水、發出音節(說髒話)、重複他人或模仿他人音節單字、突然改變音量語調等數十種。 穢語症(copolalia;猥褻、不恰當和具有攻擊性的字眼或表達方式)
5
病因 是神經學的問題 不是心理異常或精神病學方面的問題 緊張、焦慮、有壓力會加重症狀 神經迴路異常:基底核與額葉之間聯繫發生問題
腦基底核出現多巴胺接受器的高反應性。 不是心理異常或精神病學方面的問題 緊張、焦慮、有壓力會加重症狀
6
盛行率 約每兩百人出現一人 男女比值是3-4:1 發生於所有種族及所有社經階層中 容易與強迫症、注意力缺陷、睡眠異常、憂鬱、焦慮等情形共病。
7
DSM-IV診斷 必須符合以下五個條件 : 在疾病的期間,同時或不同時出現多樣性的動作及一種或是多種聲語型tics
這疾病會造成社交上、職業上、或其他工作上的重大困擾 通常在歲18以前出現症狀 排除藥物或其他疾病
8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副作用 Neuroleptics (多巴胺拮抗劑, 例如,haloperidol)
憂鬱、煩躁不安、運動方面的問題,想睡,容易疲倦以及體重增加。 沒有哪一種單一的藥物能將妥瑞氏症的症狀完全消除。
9
心理社會(環境)治療 家庭因素 父母對疾病接受度問題 手足與個案之間 當個案合併低自尊、情緒問題、或人際問題時,需要被優先處理
10
心理社會(環境)治療 學校環境安排 同學接納 座位,靠邊排坐。 不同於其他疾病,同學的接納與病情加重與否有關
但也不是一昧只要求其他人同情個案 同學被干擾也要能被同理
11
心理社會(環境)治療 代替的方法 針對其行為給予處罰是無法與tics和平共處的。 自我監督、放鬆訓練 教導去確認和防止因疲倦引起症狀的加劇
幫忙減輕症狀的方法 針對其行為給予處罰是無法與tics和平共處的。
12
癒後 約30-40% 青春期至成人期後會消失 約30% 症狀逐漸減少 約30% 症狀持續至成人
13
ADHD簡介一 ADHD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用來描述行為表現過渡好動、衝動、或注意力不足的患者。 Still(1902)認為這群孩子是道德抑制障礙的問題。 1960年代認為此症與腦部功能有關,以腦部功能創傷來命名,修正名稱為輕微腦功能失調。 1970年代改以症狀角度描述與探討ADHD,稱之為過動兒徵候群。
14
ADHD簡介二 DSM-Ⅱ (1968) DSM-Ⅲ (1980) DSM-Ⅲ -R (1987) DSM-Ⅳ (1994)
兒童期的過動反應。 DSM-Ⅲ (1980) 注意力缺失障礙(ADD),區分為伴隨(ADD+H)/未伴隨過動症狀(ADD-H)。 DSM-Ⅲ -R (1987) 統稱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 DSM-Ⅳ (1994) 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區分為三種亞型:混合型、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型、過動-衝動主要型。 DSM(Diagnosis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精神疾患診斷與統計手冊
15
ADHD病因 與腦部損傷有關 神經學的發現 腦部額葉受傷的患者與ADHD的行為相似。 腦內化學物質 腦內活動 腦部結構
多巴胺(dopamine)與正腎上腺素(neoepinephrine)不足 腦內活動 腦部放電活動較低(EEG) 額葉區的血流量低,尤其是在尾狀核(caudate nucleus) 成人患者腦內的活動度較低(正子放射斷層掃瞄, PET ) 與精神疾病相較,ADHD額葉區的新陳代謝較慢 腦部結構 腦部某些區域較小(右前額葉、基底神經節或右邊小腦)
16
ADHD病因 腦部異常發展的原因: 環境因子 遺傳
母親懷孕時暴露在香菸中 酗酒的母親所生的孩子 暴露在鉛中 遺傳 親人中有較多的精神疾病 高遺傳率--雙生子研究 近來大型研究顯示:遺傳約可解釋80%孩子過動、衝動的行為問題,環境因素(包括飲食、鉛毒、懷孕、生產期間的問題)只能解釋10-20%。
17
盛行率 國外 國內 共病機率依序為 2%~18% 男女生比率:3:1 5%~15% 男女生比率:3:2(學校)~4:1(門診)
對立性反抗疾患、品行疾患、低落性情感疾患
18
藥物治療 興奮劑 三環抗憂鬱劑 利他能(Ritalin) 副作用:食慾減退、失眠、約有1/3患童表示會有些胃痛和頭痛
副作用:口乾、便秘、心跳較慢
19
教室行為管理計畫 座位安排 正面的結果(好行為的增加) 負面的結果(壞行為的減少) 傳統的一排排、全部面向黑板 靠近老師講課的位置
讚美、獎品和代幣制度、特權 負面的結果(壞行為的減少) 忽略、責備、扣分、暫停隔離
20
謝謝聆聽!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