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李白與中國傳統文化 葛景春
2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 多根源文化: 各自尋找論點,多元合成,優缺互補。 對應問題:周文疲弊。 →各家以不同方式對應周代禮樂崩壞問題
→產生不同思索面向 ↗儒家 互補 九流十家→儒道佛玄 ↘道家 矛盾
3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 儒家文化:著眼於人世的社會秩序 著眼於社會秩序→源於人際關係之和諧 人倫、道德、宗法 人的一切價值來源於群體價值
缺乏個體性與抽象性的思維 ★積極入世,強調中庸和諧(屬於人的刻意為之)
4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 道家思想:以人的個體為核心價值 1.個體的精神自由 2.個人與宇宙(自然)的關係和諧 3.人與禮教(外在制約)對立
★出世的人生觀,對社會秩序持否定態度
5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 儒道互補 面對相同的問題,處於相同的時代 →問題的必須面對性(但採用不同方式,有 補對方之蔽的可能)
儒家為國家統治者所好;道家則為非。 群性的和諧 個性崛起 益於國治民安 文學獨立、人格獨立
6
李白思想的歷史性 李白思想特色:雜 1.唐代多元並蓄的開放社會文化 2.複雜的人生經歷 3.好奇務廣,多方吸收知識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
天干地支相配計算時日,其中有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故稱為 六甲 。
7
李白思想的歷史性 「雜」的思想內涵 1.儒家熱情→ 2.道家的超曠→ 3.縱橫家的膽魄→ 4.遊俠的氣質→
5.兵家的奇詭→文章的佈局 基本上歸入儒、 6.屈子的執著→ 道兩大系統互補 7.佛禪的穎悟→ 之中 8.神仙家的浪漫→ 9.魏晉名士的風流→
8
李白思想的歷史性 儒、道的取捨 取儒家的積極性;棄其保守、壓抑。 取道家的超曠、自由;棄其無所作為、消極 各家思想兼容並蓄,各有取捨。
→傾向理想主義(正統者少,非正統者多)
9
李白思想的歷史性 個人的文化接受有被動性與自主性 →文化的深層結構,可以顯示群體思想的共性:儒道互補(被動性)
→多元文化的選擇性,可以顯示個體思想的個性:擇優而用(主動性) ★李白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屬儒道互補;個性則向百家擇取,尤以道家為主。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