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各位老师:大家好! 各位老师:大家好!.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各位老师:大家好! 各位老师:大家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各位老师:大家好! 各位老师:大家好!

2 关注学生自主发展 聚焦课堂精彩高效 ——基于生本的课堂有效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吴伟昌
关注学生自主发展 聚焦课堂精彩高效 ——基于生本的课堂有效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吴伟昌 2010年11月17日

3 探讨的问题 一、课改理论:何为有效 二、课改实践:教学推进 三、课改焦点:关注学生 四、课改重点:教学设计 五、课改视点:教学内容

4 一、课改理论:何为有效 (一)何为“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效率是实际的教学效果与应有的教学效果之比值。
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能回答以下问题:所发生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意义?是否让学生真正学到了有用的东西?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否能被学生高比例接受?是否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去?所占用的教育资源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是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了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

5 一、课改理论:何为有效 (二)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已有研究 孔子等提出“经世致用”的教学思想。 1.中国古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孔子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启发、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取长补短。第三,要注重实践才有实效。

6 一、课改理论:何为有效 (二)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已有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2.中国现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陶行知所讲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学要为生活所用;实践是检验有效无效的标准;要因材施教;学习要自主,特别是这一点,相信大家对陶行知曾经在一演讲会上,让鸡吃米的故事记忆犹新吧;乐学才有效;教是为了不教。

7 一、课改理论:何为有效 (二)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已有研究
2.中国现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世纪50到60年代,国内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综合地提高教学质量上,还没有专门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70年代,便有“提高教学效率、效果”的提法。但研究非常少,更谈不上深入。 80年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法慢慢多了起来。 整个90年代,“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法仍然占据主流,并且发表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8 一、课改理论:何为有效 (二)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已有研究 2.中国现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理论和实践研究层面都有重大突破。卢仲衡的自学辅导实验;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黎世法的异步教学;张熊飞的诱思探究教学;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王敏勤的和谐教学;张思中的十六字教学法;马承的三位一体教学法;顾泠沅的青浦实验。近年来,对于教学有效性标准的探究也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标准,孙亚玲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9 一、课改理论:何为有效 (二)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已有研究 3.国外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
赫尔巴特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 布朗从教学的复杂性和教师教学技能的角度进行研究  英美特别是美国,期望通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赞科夫提出“教学与发展”理论,教学应推动发展和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为主导,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 在西方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不仅仅围绕“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这一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还围绕着“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有效学习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10 一、课改理论:何为有效 (三)目前国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倡导
1.钟启泉 “六大改变”:改变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每一项改变都指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养成。 2.叶澜 “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民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朱永新 “八项行动”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建理想课堂、优化家校合作、培育学校特色。

11 二、课改实践:教学推进 (一)目前国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其一,熊川武的理解教育 其二,学案导学模式 其三,南通的“活动单导学模式”

12 二、课改实践:教学推进 (二)目前国内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尝试 1.杜郎口中学(教学方式改革): 3.东庐中学(教学方式改革)
“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2.洋思中学(教学方式改革)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3.东庐中学(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合一”——“讲学稿” 4.后六中学(教学管理改革) “常规+细节+过程=奇迹”管理模式

13 二、课改实践:教学推进 (三)滨湖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尝试 1.水秀中学的“五二五”课改(校长孟建良)
无锡市水秀中学“五二五”生本教学模式导学案.doc, 1、语文幽径悲剧023.doc,2、数学042角(1)--邱海宇.doc,3、英语021 Unit 4 Food.doc,4、物理5.3直线运动-- 肖俊宇.doc,6、生物4.2食物网021.doc,6、生物4.2食物网021.doc,7、政治021三思而后行 初二思品 陈宏声.doc,8历史三国鼎立 王珏 018.doc。 2.蠡园中学的“六助”课改(校长邱华国) 3.东绛中学的“四环节”课改(校长朱龙祥) 4.其他学校的课改 (1)滨湖中学的“精正”教学(校长杭宝健) (2)华庄中学的“当量”教学(校长邱菊琪) (3)江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合作”教学(校长惠 明)

14 三、课改焦点:关注学生 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是:“关注学生自主发展,聚焦课堂精彩高效。” 个案1:教育理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个案2:作文互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个案3:呵护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15 四、课改重点:教学设计 我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1.课堂教学设计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认知与审美、探究与文本和工具与人文等四重关系 2.课堂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什么、关注学生怎样学、关注教师怎样教、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等四个视角 3.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审美个性 4.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设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

16 四、课改重点:教学设计 5.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当关注教师地位与学生地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课堂形式与学习实效、教学手段与审美个性等几组关系的把握 6.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当注重学生参与、执教者自主、比较性、跨学科评课等几种方式的创新 7.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当重视教师教学思想是否正确、教学目标是否落实、教学方法选择及活动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程序是否流畅、课堂氛围是否宽松活跃、教学基本技能是否出色、学生学习是否高效、教育特色是否新颖等几个评课指标体系的构建

17 五、课改视点:教学内容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原则
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改革,说到底无非是“教学什么”和“怎么教”的两大问题。“教什么”、“学什么”就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属于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而“怎么教”是“教学策略”的问题,属于教学改革的方法途径问题。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原则 1.确定教学内容要关注学生的需求 2.确定教学内容要体现编者的意图 3.确定教学内容要尊重作者的意旨 4.确定教学内容要彰显教师的个性

18 五、课改视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导问题。(以语文为例) 1.判断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最低标准1-3
◎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较低标准4-5 ◎教学内容正确 较高标准6-7 ◎教学内容的现实化 理想标准8-9 ◎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19 五、课改视点:教学内容 好 坏 课 课 (二)“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导问题。(以语文为例) 1.判断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从教学内容角度评价一堂语文课的9级累进标准: “进行连续性考察” 是1 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9否 是2 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否 是3 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否 是4 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6否 是5 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否 是6 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4否 是7 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否 是8 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否 是9 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否

20 五、课改视点:教学内容 (2)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将促进“好课”的形态改变,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根本。
(二)“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导问题。(以语文为例) 2.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观课评教是教学研究的一场变革 (1)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将引导语文教学研究的关注点的转移,有助于减少语文教师备课的无效劳动。 (2)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将促进“好课”的形态改变,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根本。 (3)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将使“教师参与课程”、“教师成为研究者”落到实处,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 (4)从教学内容角度入手,对语文课评教提出了必要的专业准入的条件,这将有助于语文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21 五、课改视点:教学内容 (三)教材文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以语文为例) 从本体来看,教材文本的存在形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
一是形式层——教材文本构成的“语体形态” 二是再现层——教材文本展现的“语象世界” 三是表现层——教材文本内在的“语义体系”

22 五、课改视点:教学内容 (三)教材文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以语文为例) 1.发掘教材文本构成的“语体层”资源,确定消解性教学内容
2.发掘教材文本构成的“语象层”资源,确定描述性教学内容 3.发掘教材文本构成的“语义层”资源,确定理解性教学内容

23 关心学生, 发展学生; 关爱学生, 成就学生。 让我们:“关注学生自主发展,聚焦课堂精彩高效。”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24 祝愿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诗意地栖居”、高效地教学!
祝福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联系方式: 办电: 手 机: Q Q : T Q: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吴伟昌

25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各位老师:大家好! 各位老师:大家好!."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