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现代教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现代教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现代教学

2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现代教学的概念,了解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掌握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了解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了解现代教学原则体系的构建,掌握现代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了解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和分类,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运用策略。

3 掌握教学模式的含义、特点、结构 ,了解国内外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
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及发展趋势,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了解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掌握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及几种典型的教学评价。

4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教学概述 一、现代教学的概念 二、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第二节 现代教学过程 一、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现代教学过程的规律

5 第三节 现代教学原则 一、现代教学原则概述 二、现代教学原则体系构建 第四节 现代教学方法 一、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 二、现代教学方法的分类 三、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运用策略

6 第五节 现代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概述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三、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第六节 现代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七节 现代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功能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评价 三、现代教学评价的改革

7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现代教学的本质 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与特点 现代教学原则 现代教学方法 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
现代教学过程规律

8 第一节 现代教学概述 一、现代教学的概念 国内的理解 统一活动说 广义—狭义理解说

9 国外的理解 描述性定义 成功性定义 意向性定义 规范性定义 科学性定义

10 教学的本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11 包含三层意思 强调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即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12 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

13 比较 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智育 教学与上课

14 二、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概述

15 比较 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

16 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萌芽时期:《大教学论》诞生以前 创建、发展时期 : 《大教学论》诞生到20世纪40年代
现代教学论时期 :“二战”后至今

17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于1632年正式公之于世。夸美纽斯在继承和批判地吸收人文主义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完成了现代教学的奠基之作《大教学论》。

18 第一,在教育对象和内容上,夸美纽斯主张泛智教育。
第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上,夸美纽斯明确地指出了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第三,在教学形式和制度上,夸美纽斯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这一新的教学制度。

19 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和1835年出版的《教育学讲授纲要》,进一步促成了现代教学体系的确立。

20 赫尔巴特进一步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提出了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综合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后来,赫尔巴特的学生又把教学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并积极推广应用。

21 (二)当代主要教学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22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程序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

23 理论基础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 强化理论

24 上一步 错答 解释 提问 回答 确认 (刺激) (反应) (强化) 正答 下一步 基本过程

25 设计原则 小步子原则或循序渐进原则 呈现明显的反应 及时强化 自定步调

26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 布鲁纳、奥苏贝尔

27 理论基础 认知主义心理学

28 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9 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 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

30 教学方法 发现法

31 思考 发现法有哪些特征?

32 发现法的特征 强调学习过程 强调直觉思维 强调内在动机 强调信息提取

3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非指导性教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 ,罗杰斯

34 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

35 教学目标 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36 基本原则 教师必须有安全感,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信任自己。 课堂气氛融洽、真诚、开放、相互支持。

37 确定帮助的情景 探索问题 形成见识 计划和抉择 整合 教学过程
(1)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2)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接受学生的感情,必要时加以澄清;(3)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4)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5)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作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持。

38 特点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39 教师的作用 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 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维持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

40 第二节 现代教学过程

41 一、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 本质 本质指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它是一定条件下某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而不是其他事物的内在依据。

42 目的 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目的在于揭示教学过程跟其他人类活动的根本区别,是从最低限度对教学进行规范,从而为教学的进行提供一种合理性依据。

43 (一)特殊认识说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在认识目的上的一致性 在认识过程上的一致性 在认识类型上的一致性

44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任务的特殊性 认识对象的特殊性 认识条件的特殊性 认识方法的特殊性

45 思考 如何评价特殊认识说?

46 (二)发展说 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学生全面发展过程,该发展过程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47 评价 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把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跟社会发展需要相联系,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来看待学生的发展,这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48 这种观点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即混淆了教学与发展这两个概念。教学只是促进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学不是发展自身,教学可以促进发展,但它代替不了发展。

49 (三)多本质说 教学过程的本质不只是一个方面的关系,而是多方面的关系;不是一个类型,而应是多种类型。 主张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教学过程的各个侧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多学科角度对教学过程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

50 评价 从系统论或其他学科入手研究教学过程,可以深入分析教学过程的特点,促进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批评者认为,该观点曲解了“本质”的内涵,客观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人的认识的深化并不意味着本质具有多种类型。

51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过程。

52 理解 从教学的形态起源看,教学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从教学的形态存在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
从教学的师生关系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师生间的“我—你”交往关系。

53 (三)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54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忽视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55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 防止出现单纯追求知识传授或单纯追求思想品德教育的偏差。

56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知识的获得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能力的发展 。
引导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促进其能力的有效发展。 防止出现单纯强调知识教学而忽视能力发展,或只重视能力发展而忽视知识传授的片面做法 。

57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因素,并积极作用于智力因素。 有效利用非智力因素完成教学任务。

58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防止出现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59 二、现代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规律,就是指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的那些客观的、必然的和普遍性的联系。

60 探讨 第一,从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关系入手揭示教学规律 教学过程简约性的规律 学生的发展以认知教材为基础的规律 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61 第二,从教学过程诸因素的关系揭示教学规律
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分析 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分析 从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分析 从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分析

62 第三,从教学过程的层次性揭示教学规律 第四,从教学过程的内部和外部关系概括教学规律

63 本书的观点 教学过程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 教与学相互协调与作用的规律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规律

64 (一)现代教学过程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
教学过程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促进; 教学过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具有制约和促进作用。

65 (二)教与学相互协调与作用的规律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重视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与实现。

66 如何理解“教学相长”? 思考

67 (三)现代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规律 含义 教学所具有的教育性,是指教学过程对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具有的导向、指引和塑造作用,它是内在于教学过程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实然状态。

68 要求 教师不仅要注意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更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公民。

69 第三节 现代教学原则

70 一、现代教学原则概述

71 教学原则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72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的关系 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原则的确定,而教学过程的开展却也受到教学原则的影响。

73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对教学原则起支配作用。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对教学原则起支配作用。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概括体现与综合运用,它对教学规律的发现发展起一定的检验、印证与制约作用。

74 教学原则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任何一个教学原则或教学原则体系的提出,必然服从于一定的教育目的。
教学原则作为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必然要遵循和反映教育目的 。

75 二、现代教学原则体系建构

76 现代教学原则体系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 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77 (一)循序渐进原则 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严格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系统连贯地进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形成完整的体系。

78 依据 知识的系统性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79 基本要求 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系统的教学 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 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

80 (二)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是我国因材施教 的首创者和实施者。

81 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82 基本要求 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 应将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

83 (三)启发诱导原则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

84 含义 启发诱导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85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86 基本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求自得”; 发扬教学民主,注重相互启发。

87 (四)联系实际原则 含义 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教学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传授和学习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8 基本要求 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 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89 (五)直观性原则 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以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其感性知识,为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条件。

90 基本要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与讲授相互配合 重视对语言的运用

91 (六)巩固性原则 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后续学习需要和实践情境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92 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重视积极巩固 提供科学的记忆方法

93 (七)量力性原则 含义 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出发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授予学生的知识在深度与广度上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智力发展水平,使学生力所能及。

94 基本要求 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95 第四节 现代教学方法

96 一、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 (一)国外教学方法的发展 (二)中国教学方法的发展

97 二、现代教学方法的分类 现代教学方法可以分为 一般教学方法 发展专项能力的教学方法

98 一般教学方法主要有 讨论法 发现法 学导式教学法 讲授法和实践法(学生以小组上讲台试讲某一教育话题的微型课)

99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学生以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搞清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学生以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搞清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00 (2)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一些事实(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

101 代表人物 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

102 (3)学导式教学法 吸取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倡导的“指导学习”合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
“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导”是指教师的指导。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边作用。

103 (4)讲授法 讲授法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传播新知识的主要教学手段,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诸种教学方法的总称。

104 特点 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科学文化知识系统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105 (5)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获得知识的一类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实习作业、练习以及某些形式的独立作业等。这类方法以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强调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手脑并用,学以致用。

106 发展专项能力的教学方法 发展思维能力的方法 发展记忆能力的方法 发展社会智能的方法 发展和培养个性的方法

107 (1)发展思维能力的方法 层层设疑,培养思维的习惯 分析比较,学会思维的方法 启发联想,开拓思路 恰当引导,增加思维深度
提倡质疑,激发思维的兴趣 层层设疑,培养思维的习惯 分析比较,学会思维的方法 启发联想,开拓思路 恰当引导,增加思维深度

108 (2)发展记忆能力的方法 把原理要领同现实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集中注意力,多动嘴,勤用笔。 与他人讨论交流,相互背诵,互为补充。

109 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找出最佳记忆时间。
及时进行阶段总结,把前后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不易记忆的内容应反复背诵,强行记忆。

110 (3)发展社会智能的方法 社会智能是人们有效地解决与他人交往中发生的社会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对社会的关心度、社会技能、移情技能、情感和社会忧虑感等因素。

111 (4)发展和培养个性的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培养科学的创造力 合理调节自己的需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

112 三、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运用策略 注重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 注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多边互动 注重教学方法实验的优化提取 注重教学方法原则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 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整合

113 第五节 现代教学模式

114 一、现代教学模式概述 含义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115 特点 整体性 针对性 可操作性 简约性 稳定性 灵活性

116 结构 主题 理论依据 功能目标 操作程序 实现条件 评价

117 主题 贯穿整个模式,主导整个模式 ,支配着模式的其他构成因素,并产生出与主题相关的一系列范畴。

118 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是教学模式赖以建立的理论或思想,是支撑教学模式的基石。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在不同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119 功能目标 功能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能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什么样的”和“有多大的”效用所作的预先估计。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120 操作程序 即教学环节或步骤。操作程序确定了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以及具体的教学步骤或阶段,具有明显的时间性、顺序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121 实现条件 即支持系统,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

122 评价 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任何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23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发现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暗示教学模式 范例教学模式

124 (一)发现教学模式 代表人物 布鲁纳

125 理论基础 发现学习理论

126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其探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独创精神。

127 基本程序 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材料,作出假设 检验假设 作出结论

128 (二)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代表人物 卡罗尔,布卢姆

129 理论基础 能力倾向性理论

130 基本程序 单元目标设计 实施前测验 基本教学 形成性测验 终结性测验

131 (三)暗示教学模式 代表人物 乔治·洛扎诺夫

132 理论基础 暗示原理

133 教学目标 提倡愉快教学,强调将认知与情感,有意识与潜意识相结合,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充分发展。

134 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 暗示阶段或讲授阶段 练习阶段

135 教学原则 愉快而不紧张原则 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原则 暗示相互作用原则

136 讨论 如何评价暗示教学模式?

137 (四)范例教学模式 代表人物 瓦·根舍因,克拉夫基,施腾策尔等

138 理论假设 教学应该选择学科材料中最典型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一种“范例”,每个范例都是学科知识体系整体的一种反映。学生通过对范例的探究、思考,形成一种整体的认识结构,从而达到把握其他各种材料的目的。

139 基本程序 选择并阐明范例 阐明“类案” 掌握规律原理 引导迁移

140 教学原则 范例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教师指导与学生主动学习有机结合原则

141 三、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活动教学模式 尝试教学法教学模式 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142 (一)活动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143 教学目标 态度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44 教学原则 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充分发展 统筹安排,加强指导 因材施教,培养特长 大胆放手,自主开展 正面鼓励,激发兴趣

145 (二)尝试教学法模式 代表人物 邱学华

146 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迁移规律 “最近发展区”理论

147 基本程序 出示尝试题 自学课本 尝试练习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

148 实施条件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利用课程教材的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集体效力 灵活运用尝试教学程序

149 (三)“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含义 “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是指以目标为依据,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150 基本思想 独立性高于依赖性 过程重于结论 超越高于接受 师生人格平等 “先学后教,超前断后”

151 操作程序 启动 引探 内化 作业与总结

152 基本原则 自主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153 第六节 现代教学组织形式

154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含义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而按一定要求将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

155 历史发展 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 道尔顿制 文纳特卡制 分组教学制 特朗普制

156 (一)个别教学 含义 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进度和教学时间不作统一安排。

157 基本特征 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办学规模小 教学难以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

158 (二)班级授课制 含义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59 主要特征 成立固定的班级组织 ,由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教学 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统筹规划 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160 (三)道尔顿制 含义 是由美国的H.H.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2月在美国道尔顿中学正式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按照道尔顿制,教师不再系统讲授教材,而是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据此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教师考查,考查合格以后,师生双方开始布置和接受新任务。

161 主要特征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才能。 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出了过高要求,难以保障学习效果。 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162 (四)文纳特卡制 由美国教育家华虚朋于1919年提出并倡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按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课程分两部分,一部分采用分科组织学生个人自学的方式,主要学习读、写、算以及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则采用集体教学方式,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团体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163 主要特征 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最优秀的教师任教 。
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学生负责,研究和讨论大班上课的材料 。 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其中部分作业由教师指定,部分作业由学生自选。

164 (五)分组教学制 含义 分组教学制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65 类型 能力分组: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
作业分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不相同。

166 类型(欧美) 外部分组: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组,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有两种主要形式:跨学科能力分组和学科能力分组。
内部分组: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情况分组教学。

167 (六)特朗普制 含义 特朗普制是一种综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试图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

168 讨论 特朗普制有哪些优点?

169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改革、完善班级授课制,促进教学单位合理化 综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化教学成为改革方向

170 (一)改革、完善班级授课制,促进 教学单位合理化
(一)改革、完善班级授课制,促进 教学单位合理化 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推广电化教学;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实行因材施教; 在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强调辅之以多种形式; 对班级规模进行压缩 ,进行“小班化教育” 。

171 (二)综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层)教学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

172 (三)个别化教学成为改革方向 个别化教学类型 小队教学 不分年级制 独立学习 个别规定教学

173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上课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174 (一)备课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整个教学工作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175 制定三个教学计划 制定学期(或学年) 教学进度计划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

176 做好三项工作 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考虑教法

177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起着支配作用。

178 思考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

179 好课的标准 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 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180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是上课的继续和补充,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的内容分三种,包括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活动作业。

181 布置作业的要求 内容符合大纲、教科书的要求 分量适当,难易适度 要有明确的要求 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发还作业,及时讲评作业

182 (四)课外辅导 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由教师在课外抽出一定时间,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一般可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两种形式。

183 (五)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通过考查与评定,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了解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

184 分类 考查:主要形式有日常观察、课堂提问、检查作业、书面测验等 考试:分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实践考试三种

185 第七节 现代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86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功能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所谓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以搜集相关信息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师生的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187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 诊断功能 反馈激励功能 发展性功能

188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学业成就评价

189 (一)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又称前置评价,是指在某项活动进行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价,或对被试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这种评价主要适用于对学生的评价。

190 形成性评价 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检查被评者的进展或进步情况,用以调节活动进程并通过反馈信息保证目标顺利实现的评价。

191 总结性评价 又称终结性评价或结果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对最终活动结果进行的评价。

192 比较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

193 (二)学业成就评价 学业成就与学业成就评价
学业成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体系完善、能力发展以及个性养成和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学业成就评价则是依据一定的评价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的价值判断。

194 评价理念 教学应有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和谐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从而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195 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学业成就评价不仅关注社会的需要,更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将社会评价标准和学生个体需要的标准相结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196 评价原则 整体性原则 主体多元原则 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原则

197 三、现代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评价目标上,更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学生参与评价,强调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互动。 在评价内容上,更加重视纵横两维度的全方位评价。

198 在评价方法上,更加重视科学性,主张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在评价重心上,注重过程,强调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199 问题思考 1.什么叫教学、教学原则?什么叫发现法、讨论法? 2.把教学看作一种特殊交往,其优点何在? 3.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功能?
4.请说明“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论断的合理性。

200 5.现代教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6.教师在运用循序渐进原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目前,理论界对教学的本质具有多种观点,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 8.你怎么看待教学方法未来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201 9.你是如何理解教学模式的?当代国内外有影响的主要教学模式有哪些?
10.你怎样看待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赶快行动吧!

202 拓展阅读 [1]刘良华 :《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袁振国:《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刘良华 :《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袁振国:《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美]Lynda Fielstein, Patricia Phelps:《教学导论》(影印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 (美)乔伊斯:《教学模式》,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年版。

203 谢谢教学合作 祝:学业进步   生活愉快    下次再会!


Download ppt "第七章 现代教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