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國民中小學配套計畫(草案)說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國民中小學配套計畫(草案)說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國民中小學配套計畫(草案)說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5年6月23日

2 簡報大綱 前言 課綱簡介 配套措施 結語 原則 目標 理念 內容 核心素養 與九貫差異 各面向執行現況 縣市政府重點工作 檢核/輔導機制
經費編列

3 前言--計畫原則/目標(1/1) 分層規劃 資源統整 效率效能 周全法規與組織,強化行政體系 前瞻課程教學,啟發學生潛能
分階段增能宣導,加深傳播效益 充實設備資源,完備基礎建設 分層規劃 資源統整 效率效能

4 課綱簡介--理念(1/7) 自 發 互 動 共 好 有意願,有動力 有方法,有知識 有善念,能活用
自 發 互 動 共 好 1.自發是要學生有想學的意願及能學的本事;紫色代表智慧、獨立。 總綱重視學生的主體性,除了培養基本知能與德行,也保有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進而培養進取及創新精神,使學生能適性發展、悅納自己、自主學習並展現自信。 2.互動是要能活用知識,變成帶得走的能力;黃色代表歡樂、幸福。 總綱重視學生語言、符號、科技的溝通及思辨能力,尊重、包容與關懷多元文化差異,並能與他人團隊合作,深化生活美感素養。此外,學生也應能學習如何與他人、環境、文化產生更多互動,並在生活中實踐。 3.共好是要願意付出,能與他人分享;紅色代表熱情、能量。 總綱重視使學生珍愛生命、愛護自然、珍惜資源,培養對社會文化、土地情感及全球視野,促進社會活動的主動參與、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及彼此更好的共同生活,以體現生命價值,導向永續發展的共好生活。 有意願,有動力 有方法,有知識 有善念,能活用

5 課綱簡介--內容(2/7) 核心素養為導向 重大議題融入各領域進行學習 教師每學年至少公開授課一次

6 課綱簡介--內容(3/7) 生活課程 (6) 第一階段生活課程之涵蓋增加綜合活動,特別加底色以凸顯。

7 課綱簡介--內容(4/7) 課程之連貫統整與多元適性

8 課綱簡介--核心素養(內涵)(5/7) 以核心素養為主軸 支援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 終身 學習者 自主行動 會 社
系統思考 與解決問題 規劃執行 與創新應變 身心素養 與自我溝通 符號運用 與溝通表達 科技資訊 與媒體素養 藝術涵養 與美感素養 多元文化 與國際理解 人際關係 與團隊心得 道德實踐 與公民意識 生 活 情 境 以核心素養為主軸 支援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

9 課綱簡介--核心素養(轉化與發展)(6/7)
1.核心素養的課程轉化,係由理念到實際、由抽象到具體、由共同到分殊,環環相扣,層層轉化。各領域/科目應考量本身的理念與目標,結合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以發展及訂定「各領域/科目核心素養」及「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各領域/科目核心素養」與「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之間,需彼此呼應,雙向互動。 2.在未來課程綱要中,可透過總綱的「核心素養」、「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及各領域/科目綱要的「各領域/科目核心素養」、「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來進行轉化與表述。 3.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由「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兩個向度所組成。

10 課綱簡介--與九年一貫課程差異(7/7) ※學習總節數不變 九年一貫 十二年國教 理念 能力導向 素養導向 架構 七大領域 節數採彈性比例制
彈性學習「節數」,其使用無明確規範 重大議題設置課綱 低年級「生活課程」與「綜合活動」分設 各領域學習階段劃分不一 八大領域 節數採固定制 彈性學習「課程」,其使用有明確規範 重大議題融入各領域 低年級「綜合活動」融入「生活課程」 各領域學習階段統一劃分 增設「新住民語文」

11 配套措施 四大面向 七項計畫 十九個工作項目 組織與法規 課程與教學 增能與宣導 資源與設備 增能宣導 組織運作 法規研修 課程教學實施
新住民語文教學 整合資源 充實設備 組織運作 法規研修 1.設立任務型小組推動各項工作 2.強化課程教學輔導團功能 3.建立教科書品質系統 4.修訂法規命令 5.增修行政規則 1.建置課程計畫實施與輔導措施 2.建立課程評鑑機制 3.研發與推廣核心素養教學與評量示例 4.落實新舊課綱銜接教學 5.充實特殊領域/科目師資人力 6.強化本土語文教學品質 7.研訂新住民語文開課規定 8.充實新住民語文教學人力 9.研發新住民語文多元補充教材 1.建立宣導機制 2.建立親師生共學學校文化 1.推廣教學資源共享 2.調查設備需求 3.充實教學設備資源 增能宣導

12 配套措施--組織與法規面向(1/8) 實施方式 設立專責單位 強化課程教學輔導團功能 成立任務型小組,規劃與執行所涉權責事項,並定期檢視
研析課綱所涉教育行政法規並妥適修訂 組織運作 設立專責單位 署內成立工作小組,105年1月召開會議;科內召開數次會議檢視與增修工作內容 強化課程教學輔導團功能 --檢視央團運作情形,研擬強化輔導效能策略 --研議性平與人權等議題團發展方向 --106學年度成立「科技領域輔導群」 --推廣核心素養教學/評量示例 --辦理系統性研習

13 配套措施—組織與法規面向(2/8) 法規命令 行政規則 行政指導 ~ 預計106年底完成
--修訂「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辦法」~已完成草案 --修訂「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諮詢意見中,預計106年完成 --修訂「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預計105年底完成 教學觀察 行政規則 --修訂「教育部辦理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共同供應之採購作業要點」 ~ 預計106年底完成 行政指導 專業回饋 --修訂「國民中小學開設本土語言選修課程應注意事項」~預計107年6月前完成 --訂定「國民中小學課程評鑑參考原則」~預計106年底前完成 --訂定「協同教學注意事項」~預計106年底前完成 --訂定「國民中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已完成草案 --訂定「直轄市及縣(市)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合聘專任教師應注意事項」~已完成草案 專業回饋 共同備課 教學觀察

14 國民中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草案)
配套措施—組織與法規面向(3/8) 國民中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草案) 必須性 自願性 公開授課 人員資格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現職校長、授課專任 教師、兼任行政職務 專任教師 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3個月以上代課代理教師 必須性 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 兼任教師、3個月以下聘 期代課代理教師 授課人員在服務學校每學年至少公開授課一次,以校內教師觀課為原則

15 配套措施--組織與法規面向(4/8) 專業回饋 共同備課 教學觀察 辦理方式 學校任務 得結合學校定期教學 觀摩、教學專業研習
授課人員及觀課教師就學生課堂學習情形及教學觀察結果進行探討 於各教學研究會、年級、年段會議或專業學習社群合併辦理 專業回饋 共同備課 教學觀察 授課人員得提出教學活動設計或教學媒體供觀課教師參考/學校提供觀課教師紀錄表件 得結合學校定期教學 觀摩、教學專業研習 、課程與教學創新、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育實驗與計畫等 辦理方式 公開授課計畫應經 各教學研究會、年級 或年段會議討論 每年3月31日及9月30日 前公告在學校網頁 核予研習時數 邀請家長參與 學校任務 訂定補充規定 提供相關研習課程與 編列所需經費 可納入校務評鑑及 教學視導重要項目, 績效優良學校或人員 應予行政獎勵 縣市任務

16 配套措施—組織與法規面向(5/8) 提 高 專 長 教 師 授 課 比 率 直轄市與縣(市)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
合聘教師專任學校為主聘學校,合聘學校以不超過3校為原則 授課節數依國民中小學教師授課節數訂定基準合併計算 以縣市同一或鄰近鄉鎮市區為原則 主聘學校將合聘教師列入專任教師編制員額,依專任教師規定辦理聘任 主聘及從聘學校應訂定協議書,載明合作事項 由主聘學校簽訂聘約,自行辦理或縣市徵選合聘教師於甄選簡章載明合聘相關事項。 直轄市與縣(市)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 合聘專任教師應注意事項(草案)

17 配套措施--組織與法規面向(6/8) 未來規劃 修訂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 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 含組織成員、計議
蒐集教學設備、設 施、校地等資料 撰擬設備基準修正 草案及檢視校地面 積、校舍建築量體、校園規劃原則及校 舍數量等基準之適 當性 105年12月 包含評量依據、學 習評量名稱、學 習領域數量、評量 報告呈現方式、 融入文化差異 及核心素養內涵等 106年 含組織成員、審定作業程序、申復等 106年底 含組織成員、計議 價作業程序等 106年底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 教科圖書審定辦法 教育部辦理國民小學 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共同 供應之採購作業要點

18 配套措施--組織與法規面向(7/8) 未來規劃 課程評鑑參考原則 協同教學注意事項 新增 增訂 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
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納入訂定協同教學實施模式、協同教學節數(時數)計算方式 106年 研擬實施範圍、模 式、評鑑內容、評 鑑人員、辦理方式 與期程、評鑑結果 運用等 修訂 國民中小學開設本土語言 選修課程應注意事項 將總綱規定納入 107年6月前

19 配套措施--組織與法規面向(8/8)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設立任務型小組推動各項工作 ◎強化課程教學輔導團功能 ◎增修行政規則/補充規定
設立跨科室工作圈規劃與執行各項工作與期程,定期檢視執行進度。 透過多元方式輔導學校完成課程相關準備工作。 ◎強化課程教學輔導團功能 規劃科技領域輔導團,辦理各項科技課程教學推動事項。 強化國教輔導團輔導效能。 系統性辦理各項課綱增能研習活動,強化輔導員相關知能。 推廣核心素養教學/評量示例。 ◎增修行政規則/補充規定 修訂「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補充規定。 參考所訂「國民中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訂定補充規定。 參考所訂「直轄市與縣(市)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合聘專任教師應注意事項」,訂定補充規定。 依教師員額、授課節數規定等,訂定協同教學參考原則。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20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1/12) 強化本土語文 實施品質 研發與推廣核心素養 新住民語文教學 工作項目 教學/評量示例 建置課程計畫
實施與輔導措施 充實特定領域 師資人力 建立課程 評鑑機制 落實新舊課綱銜接教學

21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2/12) 建置課程計畫實施與輔導措施 鼓勵結合精進教學計畫辦理課程增能研習
縣市課程計畫連結至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 建立課程評鑑機制 研議訂定課程評鑑參考原則 落實新舊課綱銜接教學 配合國教院課綱銜接內容,研發補充教材 輔導團協助推動銜接教材

22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3/12) 數學領域 委託國教院素養導向教學模組發展情形 ◎研發案例:
103年:4個 (名稱:比與比值、指數律、相關係數與最佳直線、交流電中的數學 104年:6個 (名稱:正方體與長方體、直角三角比、等差數列、排列組合、平面上的線性變換、力矩) 105年:6個 (名稱:程式設計(Coding)、三視圖、直角三角比、平面上的線性變換與二階方陣、指對數、平面向量) ◎公開版權:教材下載網址 委託國教院素養導向教學模組發展情形 教學模組教材下載頁面

23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4/12) 自然科學領域 ◎研發成果: 103年:4個(國小中、高年級「能量」大概念教學模組;國中「改變與穩定」跨科概念教學模組。 104年:6個(國小中、高年級「能量」大概念課本及學生手冊;國中組「北極熊的處境」跨科概念教學模組 ※國小能量大概念 子題名稱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主要學習活動 認識生活中的的改變與穩定 改變與穩定的動態平衡 (觀察與定題) po-IV-1、po-IV-2 觀察,歸納得出變動的種類和穩定的維持 從科學數據看改變與穩定 改變與穩定的週期性變化 (分析與發現) pa-Ⅳ-1、pa-Ⅳ-2    數據分析,解釋 從熱的傳播看熱的收入與支出 熱量的進出與溫度的改 (計劃與執行) pe-Ⅳ-1、pe-Ⅳ-2    (討論與傳達) pc-Ⅳ-1 實驗設計、操作 全球暖化與北極熊的困境 1.改變是連動效應 2.從變動到達成新的穩定 (推理論證)tr-Ⅳ-1   生活議題的科學論證

24 --課程與教學面向(5/12) 46校 80校 前導學校計畫 轉化與試行 輔導與彙整 奠定實施基礎 經費補助 時間
104/09/01~105/07/31 經費補助 15萬元 辦理重點 105/08/01~106/07/31 30萬元 46校 前導學校計畫 80校 設計各領域與彈性學習課程之「核心素養導向」教學案例。 提出學校總體課程計畫,依總綱規劃領域與彈性學習課程 試行總綱「實施要點」內容 (1)依各領域時數模擬排課,提出可行方案。 (2)強化校內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如教師專 業社群、公開授課議課等)。 (3)健全課程發展機制(各項與課程發展相 關的組織及運作)。 (4)結合前揭成果,與學者專家合作撰寫 「課程實施手冊」中部分內容。 促進教師與家長了解總綱內涵。 擇選彈性學習課程內涵主題試行轉化,提出素養導向教學案例。 課程設計與實施須同時結合至少一項總綱實施要點,如: 課發會運作、多元教學方法與評量、 整合與應用社區資源、發展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進行校長與教師公開授 課與議課、邀請家長與民間參與…等。 24

25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新住民語文教學(6/12)
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培訓情形 1.教學增能課程班 培訓對象 --取得內政部移民署辦理之「新住民語文教學人才培訓」研習證書者 --持有各縣市政府辦理之「新住民語文教學人才培訓」證書,並經審查通過者 --持有民間團體辦理之「新住民語文教學人才培訓」證書(課程內容需含本署教學 支援人員三十六小時課程),並經審查通過者。 課程內容 4小時教材教法+2小時班級經營+2小時教學演示 2.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課程班 --有志於從事東南亞語文教學之新住民及其子女。 --符合就業服務法規定之外籍學生。 --有志於從事東南亞語文教學之東南亞語系學生。 課程內容如右示 項目 課程名稱 時數 1 台灣國中小教育介紹、教學觀摩 2 教學資源與運用 3 母語語音與拼音教學 4 母語讀寫教學 5 母語聽力教學 6 母語文化教學 7 母語口語教學 8 母語語法與教學 9 母語詞彙教學與應用(初級) 10 第二語言教材分析與實踐 11 教材教法(一) 12 教材教法(二) 13 班級經營 14 教學實習與評量 合計 36

26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新住民語文教學(7/12)
教材研發情形 105年至107年編撰越、印、泰、柬、緬、馬、菲等七國語言教材,每一國語言教材共分四級各18冊(其中一至三級每級4冊,第四級6冊),7國共126冊,適用於各教育階段(含國小必選、國高中選修)不同程度學習者。 預定105年7月可先將國小一至六年級越南語學習教材初稿完成,後續完成印尼語學習教材初稿。

27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8/12) 強化本土語言 教學品質 增編經費補助地方開設課程
提升國民中學本土語言課程開班率、依學生需求確實開課。 專長師資授課維護學生受教權益 提升通過本土語言能力認證之現職教師教授節數占現職教師教授 本土語言總節數,105年達100%;推動教支人員研習。 增進學生學習成效 本土語言融入教學,辦理夏日樂學試辦計畫,辦理沉浸式集中式 語言教學。

28 --課程與教學面向(9/12) 師資培育階段 結合專案計畫辦理增能課程 提升教師教學知能 掌握全國實際員額編制核定、師資聘任及授課相關資料
有效掌握經費流向 提供即時員額編制、授課動態、專長授課統計資料 師資培育階段 結合專案計畫辦理增能課程 提升教師教學知能

29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10/12)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建置課程計畫實施與輔導措施 ◎建立課程評鑑機制
修訂課程計畫審查機制,審查與輔導學校課程計畫。 結合會議、研習、專案補助計畫等方式,辦理學校人員課程計畫專業知能課程。 編列經費或結合相關補助計畫提供學校研發彈性、校本課程或重大議題補充教材等資源。 輔導學校規劃國小科技學習內容,以利銜接至國中科技領域課程。 輔導學校將重大議題融入各學習領域教學。 結合適當會議、研習或專案計畫推廣優良課程計畫案例。 督導學校建立課程計畫自我檢核機制,評核執行情形。 ◎建立課程評鑑機制 分析現行課程與教學訪視計畫內容與成效,續依課綱內容整合發展課程評鑑機制,並定期實施。 定期分析課程評鑑成果,以調整與發展縣內課程教學實施策略。 研擬課程評鑑待加強學校之輔導措施,確保強化其課程實施品質。 督導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就課程評鑑結果,結合校內外資源研擬強化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策略。 以校內平日或定期學生學習表現為基礎,並結合「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成就標準本位評量成績整合系統」之分析,瞭解學生學習狀況。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30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11/12)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研發與推廣核心素養教學與評量示例 ◎落實新舊課綱銜接教學
彙整與推廣本署研發之核心素養教學/評量示例,提供各校教師參考使用。 自編經費或結合相關補助計畫,邀請專家學者、地方輔導團、學校代表等發展核心素養教學/評量示例。 自編經費或結合相關補助計畫辦理各學習領域核心素養教學與評量研習,協助教師了解核心素養融入教學與評量之設計方式 彙集各校發展之優良多元評量示例,上傳至「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成就標準本位評量整合式工具題庫系統」,供教師使用。 ◎落實新舊課綱銜接教學 配合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發之新舊課綱銜接課程,研發及推廣銜接補充教材 督導學校配合新舊課綱銜接課程進行銜接教學。 ◎充實特定領域/科目師資人力 分析師資現況,針對領域不足師資部分,結合相關計畫或在職進修方式辦理增能課程。 掌握學校特定領域/科目師資數量與需求,並列入教師甄選相關辦法中辦理。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31 配套措施--課程與教學面向(12/12)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強化本土語文實施品質 督導所屬國中落實調查學生學習本土語文需求,並據實開課。
持續鼓勵現職教師參加各項本土語言能力認證並訂定獎勵策略,督導學校聘用合格師資進行教學。 透過本土教育整體推動計畫經費,發展本土語文教學或學習教材,充實本土語文學習教材。 ◎實施新住民語文教學 配合「學校推動新住民語文課程注意事項」,規劃新住民語文課程。 配合「補助推動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要點」,持續辦理教學支援人員培訓。 補助學校發展新住民語文教學或學習教材,並彙整至單一網站供外界使用。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32 配套措施—增能與宣導面向(1/5) 縣市—學校 學校--家長 素養導向教學案例 教育行政人員手冊 公播版簡報 開放性線上課程 研發課程模組
建立各層級宣導研習系統,分階段逐步推動,並依對象設計宣導內容。 學校--家長 提供家長參與教師公開授課或學校相關活動機會,鼓勵並輔導建立親師生共學文化。 素養導向教學案例 教育行政人員手冊 公播版簡報 提供多元管道/資源 確保宣導品質 經費補助 輔導機制 開放性線上課程 研發課程模組 培訓種子講師

33 配套措施—增能與宣導面向(2/5) 培訓日期 104/12~105/12 培訓對象:
網址: 課程名稱 時數 總綱的解析與實施準備 3 核心素養的理解與探討 深入了解簡報及案例研討 試講演練/綜合座談 4 合計 13 目的 增進縣市政府、學校對課綱之瞭解, 由種子講師配合公播版簡報至各 直轄市、縣(市)進行宣導,確保 宣講品質及重點。 培訓日期 104/12~105/12 培訓對象: 央團教師+師培或相關專家學者+ 各地方政府推薦具教學經驗之校 長及主任。 培訓方式:培訓-試講-回流 公布合格名單 課程名稱 內容重點 時數 世界咖啡館 學校關注新課綱總綱的面向 或問題 教師對新課綱總綱實踐的態度 地方政府對新課綱實施的準備 新課綱實施的配套措施 家長在新課綱中扮演的角色 4 領域(議題)領綱說明及核心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案例 邀請國家教育研究院各領綱研修代表以及中央課程輔導團教師共同研修素養導向教學示例,透過教學示例的分享及討論,協助了解核心素養在新課綱的應用。

34 配套措施—增能與宣導面向(3/5) 網址: 105年度參加人數統計表 105年度參加人數分類表
105年度參加人數統計表 類 別 人數 央團教師 64 專案/縣市政府代表 164 合計 228 105年度參加人數分類表 類 別 人數 任職大學/師培單位者 43 任職國中/具國中教學資格者 88 任職國小/具國小教學資格者 93 任職國中小/具國中及國小教學資格 4 合計 228

35 配套措施—增能與宣導面向(4/5) 規劃 期程 --105/8/1~106/2/28 z 現場教學教師宣導 學校校長、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宣導
--結合「精進教學品質計畫」,各地方政 府以工作坊模式,以學校校長、教務主 任、教學組長為主。 --課程內容以種子講師培訓課程為主,每 場次辦理1天(6小時),預計參與人數 總計約1萬人。 --以種子講師研習課程為主 --總綱宣導課程: 106/2/1~107/1/31 補助各地方政府依需求辦理3-5場次不 等,每場次1-2小時。 現場教學教師可以自行點閱線上開放性 課程進行研習 z 規劃 期程 --105/10/1~106/6/30 --介紹因應新課綱推動直轄市及縣(市) 政府的準備事項。 --研習對象為教育局(處)主管、承辦人員、 課程督學,分北區及南區各1場次辦理。 --以教育行政人員手冊為主 家長宣導 縣市教育行政人員宣導 --106/7/1~107/1/31 --將與家長團體合作,以家長關注的重點 為主要宣導內容。

36 配套措施—增能與宣導面向(5/5)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建立宣導機制 ◎建立親師生共學學校文化
配合參加本署辦理相關課綱增能會議、研習活動等。。 結合大型會議(如校長會議、教務會議)、教師在職進修、專案型計畫方式辦理學校人員研習。 透過本土教育整體推動計畫經費,發展本土語文教學或學習教材,充實本土語文學習教材。 透過地方輔導團、既有訪視、校務評鑑等管道,檢核學校課綱宣導執行情形並予以輔導。 結合家庭教育中心、市府或學校活動等多元方式,辦理家長課綱宣導活動。 督導學校運用校務會議、課發會、各領域共同時間、專業社群等,辦理課綱說明。 督導學校善用各式會議,如學校日、親師座談會、聯絡簿等,向家長說明課綱內容。 ◎建立親師生共學學校文化 鼓勵及協助學校成立親師共學社群,辦理親職教育相關活動或研習,強化親師間合作。 結合家庭教育中心辦理親職教育,增進家長對輔導學生學習與學校教育之瞭解。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37 配套措施—資源與設備面向(1/9) 鼓勵開發具地方特色的教材與學習資源 建置單一入口平臺,提供親師生運用
各主管機關逐年編列經費,分階段補助學校購置所需設備

38 配套措施—資源與設備面向(2/9) 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 便利 快速 齊全 規劃單一入口網站 分類整合各網站 降低搜尋之困擾
Diagram 2 3 規劃單一入口網站 供教師搜尋關鍵字 找到構面相關資源 分類整合各網站 降低搜尋之困擾 . 便利 快速 齊全 重要關鍵字

39 配套措施—資源與設備面向(1/2) CIRN整體架構圖

40 配套措施—資源與設備面向(2/2)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推廣教學資源共享 ◎充實教學設備資源
將研發具地方特色教學資源連結到單一網站,供學生、教師及家長善加使用。 辦理各項獎勵活動表揚優良教案、學校課程教學績優團隊,分享創作及實施經驗,供他校觀摩學習。 ◎充實教學設備資源 配合「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或自訂規定,調查學校一般設備與資訊設備需求情形,逐年編列或申請經費予以補助。 建立圖儀設備汰舊換新檢核機制,逐年編列經費或配合本署相關計畫,充實教學資源。 依據學校班級數、閒置空間、校本課程發展需求,建置校際間各領域設備共享機制或規則。 縣市政府工作事項

41 結語—檢核輔導/經費編列(1/1) 檢核輔導 經費編列 定期透過多種方式與管道瞭解各項工作辦理情形 透過多元管道向本署反應待協助事項
得視縣內教育規劃,酌予調整及增修各項工作與期程 經費編列 由本署及各縣(市)政府於原有預算經費下執行。

42 【改變】-實踐新課綱,需要你我一起來推動〜
謝謝聆聽,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國民中小學配套計畫(草案)說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