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旅游地理 周燕 南昌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E-mail:nczhouyan@163.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旅游地理 周燕 南昌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E-mail:nczhouyan@163.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旅游地理 周燕 南昌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2 旅游和地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旅游几乎没有哪个方面与地理无关,地理也几乎没有哪个部门无助于研究旅游现象。

3 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第六章 中国旅游分区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4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学习目的 学习内容 重点难点 课后练习

5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学习目的 ★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研究对象与内容 ★掌握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

6 学习内容 一、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旅游地理学的性质与特点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四、旅游地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学习内容 一、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旅游地理学的性质与特点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四、旅游地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五、图片欣赏 六、旅游地理环境容量的量测

7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重点难点 重点 旅游地理学的对象与内容 难点 旅游环境容量问题

8 一 发展概况 二 性质与特点 具有综合特点的交叉学科,是一 门具有应用特点的科学。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一 发展概况 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二 性质与特点 (1)性质: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 具有综合特点的交叉学科,是一 门具有应用特点的科学。 (2)特点: 地域性和综合性。

9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三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构成旅游三大要素的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体(旅游业),都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课题。 (2)研究内容 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评价、旅游通道、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旅游图。 (3)研究方法 综合考察法、资料统计分析法、地理图表法、比较分类 法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

10 四 破坏环境示例 例一:破坏庐山莲花洞优美环境 谁在这儿开山建别墅?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四 破坏环境示例 例一:破坏庐山莲花洞优美环境 谁在这儿开山建别墅? 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人。可近年来,一些人却在这里违规圈地建房,山涧两边竖起了一幢幢别墅,破坏了生态环境。图为景区内正在施工中的别墅。

11 例二:江西庐山牯岭观景台因为破坏景观被炸毁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例二:江西庐山牯岭观景台因为破坏景观被炸毁 2003年2月27日10点16分,著名风景区江西庐山以爆破的方式拆除了一座观景台。这座位于庐山中心牯牛岭顶部的观景台建于1993年,主体高度24米,明显突破了山脊线,破坏了牯牛岭景观。

12 例三:游览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 旅游者随意向景区水体内乱丢垃圾,严重影响水体清洁。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例三:游览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 旅游者随意向景区水体内乱丢垃圾,严重影响水体清洁。 云南滇池治污费用已达40多亿元人民币。中科院专家陈英鸿为治滇不幸殉职。

13 例四: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清洁地面的污染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已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调查还显示,我国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

14 五 图片欣赏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15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16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17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18 六 旅游地理环境容量的量测 1、基本空间标准 场所 基本空间标准 案例 动物园 25平米/人 上野动物园 植物园 300平米/人 神代植物园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六 旅游地理环境容量的量测 1、基本空间标准 场所 基本空间标准 案例 动物园 25平米/人 上野动物园 植物园 300平米/人 神代植物园 高尔夫球场 平方公里/人 滑雪场 200平米/人 溜冰场 20平米/人 码头:小型游艇 2.5-3平米/只 海水浴场 划船池 250平米/人 上野公园 野外比赛场 射箭场 230平米/人

19 场所 基本空间标准 案例 骑自行车场 30平米/人 钓鱼场 80平米/人 狩猎场 3.2平方公里/人 旅游牧场果园 100平米/人 葡萄园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场所 基本空间标准 案例 骑自行车场 30平米/人 钓鱼场 80平米/人 狩猎场 3.2平方公里/人 旅游牧场果园 100平米/人 葡萄园 徒步旅游 400平米/团 郊游乐园 40-50平米/人 一般露营场 150平米/人 汽车露营场 650平米/人 游园地 10平米/人

20 旅游设施基本空间标准(欧美) 住宿设施 旅馆 10—35平米/人 建筑面积 山区旅馆 19平米/人 海滨假日旅馆 15平米/人 饮食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旅游设施基本空间标准(欧美) 住宿设施 旅馆 10—35平米/人 建筑面积 山区旅馆 19平米/人 海滨假日旅馆 15平米/人 饮食 超过500床位,旅馆外餐用地 24平米/人 娱乐 海滨胜地 0.1平米/人 山区滑雪旅游地 0.25平米/人 夜间俱乐部 最多1000人/处 行政和中心 集中服务(洗衣或食物处理等) 最少0.3平米/床 开敞空间 滑雪旅游地 5—15平米/床 海滨或乡村旅游地 20—24平米/人

21 2、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方法 A.旅游资源容量 公式为:C=T/T。×A/A。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2、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方法 A.旅游资源容量 公式为:C=T/T。×A/A。 B.旅游心理容量的量测 公式为:C=T/T。×A/K 旅游者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旅游者类型 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荒野爱好者 不希望有商业设施;寻求自然随意的环境,看到的人要少;期望宁静、清新、与世隔绝的气氛。 运动爱好者 希望有基本活动设施;追求自然气氛,与他人冲突较大;期望有好的运动条件和较宁静的环境。 野营爱好者 一般以家庭或者亲朋好友为活动团体;寻求自然的气氛,要求较大的活动空间,愿意看到周围有一些同类型的旅游者;要求有基本的服务设施。 海浴爱好者 一般是小群体活动,希望看到较多的同类旅游者;追求略为热闹的气氛;要求有完善的服务设施。 自然景观观光者 希望充分体验自然美景,不愿意看到很多人破坏宁静气氛。

22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课后练习 一、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三、如何计算旅游地理环境容量?

23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学习目的 学习内容 重点难点 课后作业

24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学习内容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25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学习目的 ★ 了解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 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

26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重点难点 ★ 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 旅游资源的分类

27 第一节 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1、有利于科学保护; 2、有利于合理开发与利用; 3、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一节 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1、有利于科学保护; 2、有利于合理开发与利用; 3、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

28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这里我们仅从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和特性两个方面考虑.就旅游资源的成因来看,有自然赋存、人工创造、自然与人工结合三种情况,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与之对应,按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复合旅游资源三个并列的景系。每个景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个景类,每个景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景型。

29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1、景系 ★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复合旅游资源

30 A 自 然 旅 游 资 源 景 系 2、景类(共15个景类) a.地景类 b.水景类 c.气景类 d.生景类 e.土景类 f.综合自然景观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2、景类(共15个景类) A 自 然 旅 游 资 源 景 系 a.地景类 b.水景类 c.气景类 d.生景类 e.土景类 f.综合自然景观类 g.其它自然景观类

31 B 人文 旅游 资源 景系 a.宗教景类 b.历史遗存景类 c.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 d.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 e.旅游载体景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B 人文 旅游 资源 景系 a.宗教景类 b.历史遗存景类 c.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 d.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 e.旅游载体景类 f.其它人文景观景类

32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C 复合 旅游 资源 景系 a、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景类 b、旅游景观景类

33 3、景型(共123个景型) (1)地质现象景型 (2)火山熔岩景观景型 (3)河流地貌景观景型 (4)丹霞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3、景型(共123个景型) ★ 地景类 (1)地质现象景型 (2)火山熔岩景观景型 (3)河流地貌景观景型 (4)丹霞景型 (5)雅丹景型 (6)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型 (7)洞穴景型 (8)黄土地貌景观景型 (9)海崖地貌景观景型 (10)风成地貌景观景型 (11)土林/沙林景型 (12)冰川地貌景观景型 (13)探险山地景型 (14)探险/徒步旅游地 (15)自然突变遗迹景型(16)其它地文景型

34 (1)海面景型 (2)非峡谷风景河流景型 (3)湖泊/水库景型 (4)河口潮汐景型 (5)瀑布景型 (6)泉景型 (7)现代冰川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 水景类 (1)海面景型 (2)非峡谷风景河流景型 (3)湖泊/水库景型 (4)河口潮汐景型 (5)瀑布景型 (6)泉景型 (7)现代冰川景型 (8)其它水域景型

35 ★ 气景类 (1)气象景观景型 (2)气候景观景型 (3)天象景观景型 (4)日照景型 (5)空气景型 (6)冰雪景型 (7)烟雨/雾淞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 气景类 (1)气象景观景型 (2)气候景观景型 (3)天象景观景型 (4)日照景型 (5)空气景型 (6)冰雪景型 (7)烟雨/雾淞景型 (8)其它气景型

36 ★ 生景类 (1)原始植物群落景型 (2)风景林景型 (3)风景草原/草甸景型 (4)观赏花草/古树名木景型 (5)野生陆生动物栖息地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 生景类 (1)原始植物群落景型 (2)风景林景型 (3)风景草原/草甸景型 (4)观赏花草/古树名木景型 (5)野生陆生动物栖息地景型 (6)野生海洋动物栖息地景型 (7)观赏动物/名禽名兽景型 (8)游憩性渔猎地景型 (9)其它生物景观景型

37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 土景类 (1)黄土景型 (2)沙地/沙漠景型 (3)砾地/戈壁景型 (4)其它构景地表土壤景型

38 ★综合和其他自然景观类 (1)世界自然遗产/ 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景型 (2)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公园)景型 (3)其它自然景观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综合和其他自然景观类 (1)世界自然遗产/ 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景型 (2)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公园)景型 (3)其它自然景观景型

39 ★宗教景类 (1)佛教寺庙建筑/文化 (2)道教宫观建筑/文化 (3)清真寺/伊斯兰教节日 (4)教堂/基督教节日 (5)石窟/摩崖石刻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宗教景类 (1)佛教寺庙建筑/文化 (2)道教宫观建筑/文化 (3)清真寺/伊斯兰教节日 (4)教堂/基督教节日 (5)石窟/摩崖石刻 (6)其它宗教建筑/文化

40 ★历史遗存景类 (1)世界文化遗产地(2)人类文化遗址 (3)社会经济文化遗址(4)军事防御体系遗址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历史遗存景类 (1)世界文化遗产地(2)人类文化遗址 (3)社会经济文化遗址(4)军事防御体系遗址 (5)古城与古城遗址(6)帝陵与名人陵墓 (7)崖墓与悬棺葬(8)皇室/官署建筑群 (9)礼制建筑群(10)殿堂(11)楼阁(12)古塔 (13)牌坊/门楼(14)碑碣(15)传统建筑小品 (16)古典园林(17)景观建筑(18)名桥 (19)传统聚落/历史文化名城(20)古井(21)古民居 (22)古代水利/交通工程(23)历史民俗街区 (24)纪念地(25)近代西洋建筑

41 ★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 (1)产业旅游地 (2)现代水工建筑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 (1)产业旅游地 (2)现代水工建筑 (3)现代大型桥梁景 (4)特色聚落/平日活动景(5)城市现代建筑景 (6)城市广场/客流集散地(7)现代城市公园景 (8)动植物园景 (9)主题公园/人造景观景(10)购物旅游地景(11)疗养度假地景 (12)科学教育设施景(13)博物馆/展览馆景(14)体育/军体设施景(15)节庆活动景 (16)现代乡村风貌景 (17)人工喷泉景 (18)土特产/美味佳肴(19)表演团体景 (20)雕塑景型

42 ★ 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 (1)民间传说景型 (2)古典文学作品景型 (3)名胜志/地方志景型 (4)戏曲/民间文艺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 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 (1)民间传说景型 (2)古典文学作品景型 (3)名胜志/地方志景型 (4)戏曲/民间文艺景型 (5)少数民族文化景型 (6)特色民俗景型 (7)历史寻踪景型

43 ★ 旅游载体景类 (1)旅游住宿设施景型 (2)旅游餐饮场所景型 (3)旅行社景型 (4)旅游交通设施/机构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 旅游载体景类 (1)旅游住宿设施景型 (2)旅游餐饮场所景型 (3)旅行社景型 (4)旅游交通设施/机构景型 (5)旅游教育/科研机构景型 (6)旅游管理机构景型 (7)休闲娱乐设施/健身康体设施景型 (8)特种劳务/服务场所景型 (9)其它服务景型

44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 国家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迹 (1)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景型 (2)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景型

45 ★ 旅游景观景类 (1)山岳景区景型 (2)峡谷景型 (3)风景河段景型 (4)岛屿景观景型 (5)其它复合旅游景区/景点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 旅游景观景类 (1)山岳景区景型 (2)峡谷景型 (3)风景河段景型 (4)岛屿景观景型 (5)其它复合旅游景区/景点景型

46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课后作业 1、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2、旅游资源如何进行分类? 3、旅游资源的分类有什么作用?

47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学习内容 重点与难点 复习思考题

48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一 掌握我国自然旅游资源的 基本特征及分类 二 熟悉其特征与我国开发自然旅游资源的关系

49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学习内容 一、地貌旅游资源 二、山地旅游资源 三、水体旅游资源 四、动物与植物旅游资源

50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体旅游资源 难点——地貌、山地旅游资源

51 第一节 地貌旅游资源 一 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三大阶梯:范围、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类型齐全:平原、高原、盆地、山地等。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貌旅游资源 一 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三大阶梯:范围、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类型齐全:平原、高原、盆地、山地等。 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

52 二 我国山地的主要分布规律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南岭。 西南东北走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二 我国山地的主要分布规律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南岭。 西南东北走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 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长白山 北西走向: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 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刺昆仑山 南北走向: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 如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53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三 我国的地貌轮廓和地质构造关系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以来地貌营力的变化

54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八大地貌类型 花岗岩、流纹岩地貌 砂岩与丹霞地貌 熔岩地貌 岩溶地貌 海岸地貌 荒漠地貌 风沙地貌 冰川地貌

55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56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57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58 一、登山探险胜地—— 第二节 山地旅游资源 高山和极高山,考虑探险和旅游开发之 间的关系。 二、观光旅游胜地——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第二节 山地旅游资源 一、登山探险胜地—— 高山和极高山,考虑探险和旅游开发之 间的关系。 二、观光旅游胜地—— 中山和低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 合处。

59 三 我国的旅游名山介绍 (一)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主要价值 地貌景观价值、自然环境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二)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三 我国的旅游名山介绍 (一)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主要价值 地貌景观价值、自然环境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二)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分类 高山极高山:1000米以上 中山:1000~500米 低山:500米以下

60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61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泰山 衡山 嵩山 恒山 华山

62 (三)宗教名山 佛教名山:五台山、峨嵋山 普陀山、九华山 道教名山:武当山、龙虎山 青城山、九华山 (四)传统山水文化名山: 黄山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三)宗教名山 佛教名山:五台山、峨嵋山 普陀山、九华山 道教名山:武当山、龙虎山 青城山、九华山 (四)传统山水文化名山: 黄山

63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64 ★水体是最富有吸引力的康乐型自然旅游资源。人们最喜欢玩水,玩水的方式和水的各种形态都是旅游的项目。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 一、概述 ★水体是最重要的构景要素之一,水体的形、态、声、色、光、影及其组合具有独特的美学。使水景成为最富吸引力的水景旅游资源。山无水不活,水体是风景的血脉。 ★水体是最富有吸引力的康乐型自然旅游资源。人们最喜欢玩水,玩水的方式和水的各种形态都是旅游的项目。 ★水体对其它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有深刻影响,水对地貌、气候、生物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65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河流旅游

66 二、湖泊、泉水旅游资源 湖泊 水域中最能体现相对表态的形、影、光、色审美特征的水体。 1、我国湖泊的成因类型 堰塞湖 河迹湖 海迹湖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二、湖泊、泉水旅游资源 湖泊 水域中最能体现相对表态的形、影、光、色审美特征的水体。 1、我国湖泊的成因类型 断层湖 火山口湖 堰塞湖 河迹湖 海迹湖 冰川、风蚀湖

67 山地秀湖:主要分布在南方、东北及西北地区。 高原旷湖: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内陆盐湖及咸湖: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2、我国湖泊的景观类型 平原大湖: 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原。 山地秀湖:主要分布在南方、东北及西北地区。 高原旷湖: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内陆盐湖及咸湖: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

68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三、 瀑布旅游资源 瀑布 : 形、声、色三者相结合的动态美 河湖瀑布 山岳瀑布 壶口瀑布 庐山瀑布

69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吊水楼(镜泊湖)瀑布

70 休养功能:取决于空气、阳光、海滩和海水的结合。 运动功能:利用海洋如驾船、帆板、冲浪、滑水、潜水等水上活动。 2、我国海洋观光旅游资源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四、 海洋旅游资源 1、海洋康乐旅游资源 休养功能:取决于空气、阳光、海滩和海水的结合。 运动功能:利用海洋如驾船、帆板、冲浪、滑水、潜水等水上活动。 2、我国海洋观光旅游资源 海域风光 潮汐现象 海底世界

71 第四节 动物与植物旅游资源 一 动植物的旅游功能 1、构景功能:装饰性、生机性、标志性 2、康乐功能 3、求知功能 二 我国动植物旅游资源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第四节 动物与植物旅游资源 一 动植物的旅游功能 1、构景功能:装饰性、生机性、标志性 2、康乐功能 3、求知功能 二 我国动植物旅游资源 1、森林景观 2、草原景观 3、名木古树 4、奇花异卉 5、珍禽异兽

72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我国的十大名花

73 复习思考题 1、我国的旅游名山根据文化价值的取向,主要 分类? 2、为什么东部低山成为我国旅游的主要观光之 地 ?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 复习思考题 1、我国的旅游名山根据文化价值的取向,主要 分类? 2、为什么东部低山成为我国旅游的主要观光之 地 ? 3、简述我国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景观特征 及主要的风景点? 4、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河流?旅游特色是什么? 5、我国的湖泊从构造上来说有哪些分类? 分别举例说明。 6、我国的十大名花是什么?产地在哪里?

74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学习目的 学习内容 难点与重点 内容提要 课后思考题 港澳台地区欣赏

75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学习目的 ★ 了解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知识 ★ 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方法 ★ 熟悉并学会观赏雁荡山

76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学习内容 一 如何选择观赏位置 二 如何把握观赏时机 三 如何抓住景观特点 四 雁荡山的观赏

77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重点与难点 重点 ★ 选择观赏位置 ★ 把握观赏时机 ★ 抓住景观特点 难点 ★ 雁荡山的欣赏

78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内容提要: 旅游景观欣赏 选择观赏位置 把握观赏时机 抓住景观特点 雁荡山的欣赏

79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一 选择观赏位置 峰峦

80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地貌酷似造型---象鼻山 特 定 观 赏 点

81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黄 山

82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云南路南石林阿诗玛

83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瀑布 适当距离仰观

84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峡谷、洞、一线天---- 置身其中近观

85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江河湖海---- 登高远望

86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湖沼池塘 —— 近水观赏

87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山水的有机组合---- 乘船沿路观赏

88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二 把握观赏时机 秋季观赏

89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吉林雾凇---冬季

90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天气:雨过天晴 黄山: 云海 季节:夏季

91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提问: 请问钱塘江大潮和青海湖鸟岛观鸟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92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三 抓住景观特点 华山天下险

93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黄山奇松

94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主配

95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障景

96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框景

97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借景

98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课堂小结 不同旅游景观类型,其欣赏的要求各不相同。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是三个基本要求。

99 思考题 A B 1、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的酷似造型,只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思考题 A 1、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的酷似造型,只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B.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等景观,要俯视方知其妙 C.观赏江河回环曲线、湖海旷景应在位置较低的水榭回廊之上 D.瀑布景观应在远距离平视 2、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赏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适宜选择农历初八、初九等日子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

100 1、 http://www.china.com.cn/ch-pic/index.htm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AD 3、以下景色和观赏为之对应正确的是( ) A.庐山----远眺 B.一线天-----俯瞰 C.神女峰----置身其中 D.洞庭湖----登岳阳楼 4、园林建筑中,造园者要向旅游者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应借用( ) A.主配 B.层次 C.借景 D.框景 参考网址: 1、 2、 3、 4、 B

101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四 雁荡山的景观特征分析

102 一、雁荡山概况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一、雁荡山概况 (1)地理位置: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 (2)概况: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3)特色: 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这是它区别于中国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103 二、雁荡山旅游价值与打造旅游精品 实施“三大名山”战略打造旅游精品 1、景观美学价值——风景名山(像什么) 优美的外观形态与和谐的生态环境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二、雁荡山旅游价值与打造旅游精品 实施“三大名山”战略打造旅游精品 1、景观美学价值——风景名山(像什么) 优美的外观形态与和谐的生态环境 2、自然科学价值——科学名山(是什么) 景观的科学成因、设立雁荡山国家地质公园 3、历史文化价值——文化名山(为什么) 如灵峰夜景与当地的剪影、民间细纹刻纸、 历代名人旅游

104 “风景名山”、“科学名山”、“文化名山”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风景是基础,科学是亮点,文化是核心。 重点探讨雁荡山风景中的“幻”!!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风景名山”、“科学名山”、“文化名山”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风景是基础,科学是亮点,文化是核心。 重点探讨雁荡山风景中的“幻”!! “幻”

105 泰 山 天 下 雄 黄 山 天 下 奇 华 山 天 下 险 峨 眉 天 下 秀 青 城 天 下 幽 雁 荡 天 下 幻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泰 山 天 下 雄  黄 山 天 下 奇  华 山 天 下 险   峨 眉 天 下 秀  青 城 天 下 幽  雁 荡 天 下 幻

106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雁荡山景观欣赏 猜猜看

107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猜猜看

108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猜猜看

109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猜猜看

110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猜猜看

111 三、雁荡山变幻造型形成机理 ★特殊的自然条件 ★ 古火山地质基础 ★台风雨、地形雨的强烈侵蚀 ★植被的点缀彩绘 曲径通幽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三、雁荡山变幻造型形成机理 ★特殊的自然条件 ★ 古火山地质基础 ★台风雨、地形雨的强烈侵蚀 ★植被的点缀彩绘 曲径通幽

112 ①生活阅历、文化素养、想象能力、审美标准、志趣心境等影响②导游的运用③空间联想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变幻造型是人文因素五度空间的变化组合 ★视觉图象的三维变化 ①长×宽×高②视距变化③视角变化 ★时间因素对变幻造型的制约 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对同一景像形成不同的变幻造型(光的作用) ★意念在变幻造型过程中的诱导作用 ①生活阅历、文化素养、想象能力、审美标准、志趣心境等影响②导游的运用③空间联想

113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举例说明 夫妻月下恋

114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合掌峰

115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雄鹰峰

116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牛眠灵峰静

117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婆婆羞转脸

118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相思女

119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视角不同,视象不同

120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视距不同,视象不同

121 结论: 变幻造型的形成实质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基础上“长×宽×高+时间+意念”五度空间变化的组合。 诗一首: 海上雁荡名扬天下,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结论: 变幻造型的形成实质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基础上“长×宽×高+时间+意念”五度空间变化的组合。 诗一首: 海上雁荡名扬天下, 金色港湾富甲九洲; 箫台清音风骚吴越, 温州模式笑傲中华。 思考题:雁荡山的形成原因?主要景观?

122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 游

123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学习内容 本章小结 课后思考题

124 学习目的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掌握主要类别及代表性景区 了解人文旅游景观的基本特征 了解人文旅游景观的旅游价值

125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学习内容 一、宫殿和礼制建筑旅游资源 二、陵寝旅游资源 三、园林旅游资源 四、其他旅游资源

126 2、礼制建筑。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礼制,包含着对祖先、土地、粮食、天地、日月和各种神的崇拜。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一节 宫殿和礼制建筑旅游资源 1、宫殿。是古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的类型,是帝王专有的居所。至今保存完好的宫殿建筑有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宫殿的布局主要有:第一,中轴对称.第二,左祖右社.第三,三朝五门. 2、礼制建筑。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礼制,包含着对祖先、土地、粮食、天地、日月和各种神的崇拜。

127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北京故宫及沈阳故宫

128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广东龙祖祖庙 天坛

129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节 陵寝旅游资源 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祭祀建筑区,用来供祭祀之用,主要建筑物是祭殿;二是寝殿,供死者灵魂起居生活的建筑;三是神道,又称御路,是通向陵墓的导引大道;四是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为了防止被盗掘和破坏。 中国现存的著名的古代陵墓有: 1、秦始皇陵 2、汉茂陵 3、唐代帝陵 4、北宋帝陵 5、元代帝陵 6、明代帝陵 7、清代帝陵

130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北京十三陵 明孝陵 中國的萬里長城

131 第二、造园手法,有定法而无定式:即有固定的法则而无固定的程式。在园林布局上,园林建筑要顺应自然,与自然相协调。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三节 园林旅游资源 (一)中国园林的艺术特征 第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第二、造园手法,有定法而无定式:即有固定的法则而无固定的程式。在园林布局上,园林建筑要顺应自然,与自然相协调。 第三、中国园林追求“三境”:三境即指“生境”、“画境”、“意境”三种艺术境界。

132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133 (二)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段 1)借景:即借别处景色、借园外景色来丰富或衬托本园景色。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二)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段 1)借景:即借别处景色、借园外景色来丰富或衬托本园景色。 2)障景:又称抑景,即指在园林中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均为障景。 3)对景:在园林中登上亭、台、楼可观赏堂、山、桥等处,反之亦然。 4)添景:如主景的前方大而空,在中间可通过添加建筑小品、树木花卉使景深富有层次感。

134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5)夹景:为突出优美的主景,常将视线两侧的较贫乏的景观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加以屏障起来,以突出主景。 6) 框景:利用门、窗、洞或树干树枝所形成的框,有选择的摄取另一空间的景色,恰似一幅嵌于镜框中的图画。 7)漏景:即通过漏窗取景。漏窗指雕有各种美丽的图案的窗。 8)点景:即抓住景色的特点进行概括,点出景色的精华,点出景色的境界,提高品位。

135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本 章 小 结 通过本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及代表性景区景点。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各种人文旅游资源,通过解释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景观的基本特征及旅游价值等内容锻炼对我国现有的各种人文旅游资源的了解。

136 四 其它旅游资源 一、古代工程旅游资源 1、长城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四 其它旅游资源 一、古代工程旅游资源 1、长城 2、古代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灌县境内的岷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水利工程。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137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3、古代桥梁 河北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交河之上,为隋朝著名工匠李春主持修建,历时1300余年而安然无恙。 北京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古代石桥 福建晋江安平桥。横跨于福建晋江、南安交界的海湾上,长225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驰名中外,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泉州洛阳桥。位于泉州市东约10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大量种植牡蛎以固桥基,开生物固桥之先河。

138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二、 宗教旅游资源 每一宗教都有大量信徒,求法朝圣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宗教朝觐旅游流。同时宗教活动和宗教文化对非教徒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宗教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珍贵的一部分,为旅游者提供多种美感享受。 我国佛寺建筑非常普遍,著名的有: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南京栖霞寺、天台国清寺、山东灵岩寺与湖北玉泉寺合称“天下丛林四绝”。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合称四大佛教名山。 道教著名的有“三山五岳”。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三山指江西之庐山、广东之罗浮山和浙江之天台山。 基督教建筑为教堂,是基督教举行礼拜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 伊斯兰教主要建筑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寺院的通称。

139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三、 民风民俗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 据统计,中国56个民族从古到今约有节日1700多个. 泼水节。被视为傣族的春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农历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举行。 火把节。是云南、四川两省彝、白、布朗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多在农历七八月牲畜肥壮季节择日举行。早期有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后渐有说书、歌舞、拨河及物资交流等活动。 2、婚丧习俗 婚嫁习俗。中国古代婚姻礼仪讲究“六礼”:纳彩(说媒)、问合(合八字)、纳吉(正式提亲)、纳征(送彩礼、嫁妆)、请期(定娶亲吉日)、亲迎(娶亲)。

140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四、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1)山水诗 2)游记散文 3)楹联匾额 4)碑文石刻 5)神话传说

141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五、其它人文旅游资源 1、博物展览旅游资源。自然博物馆体系、革命斗争专题博物馆和纪念馆体系、人物传记性博物馆体系、墓葬及碑刻文物博物馆体系和各专业博物馆。 2、人造景观。分为人文类和自然类。 人文类人造景观分为文化类和非文化类人造景观。 自然类人造景观分为植物为主题和动物为主题的人造景观。

142 1、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 2、列表对比我国四大水利工程? 3、民俗旅游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4、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如何?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课后思考题 1、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 2、列表对比我国四大水利工程? 3、民俗旅游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4、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如何? 5、东西方园林有何明显差异?

143 第六章 旅游分区 学习目的 学习内容 本章小结 课后思考题

144 第六章 旅游分区 学习目的 1、为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有利于组织区域特色旅游。 3、有利于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

145 第六章 旅游分区 学习内容 一、旅游区划的原则 二、旅游区划简介 三、分区介绍(图片)

146 本 章 小 结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此章既是对分区自学情况的检验,也是对总论部分的复习,通过采用讲授、提问等方式,对分区旅游资源进行教学,检验学生对总论部分的学习和对分论部分的自学情况。

147 第六章 旅游分区 一、旅游区划原则 1、地域相对完整性原则。 2、相对一致性原则。 3、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分析相结。 4、旅游中心地原则。

148 二、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1、宋家泰分区方案 2、周进步分区方案 3、刘振礼分区方案 4、雷明德分区方案 5、陈传康分区方案 6、阎守邑分区方案
第六章 旅游分区 二、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1、宋家泰分区方案 2、周进步分区方案 3、刘振礼分区方案 4、雷明德分区方案 5、陈传康分区方案 6、阎守邑分区方案 7、雍万里分区方案 8、杨载田分区方案

149 第六章 旅游分区 三、 各大旅游区介绍 (一)东北旅游区 (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火山岩熔地貌典型。 冬长严寒、夏短温湿,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避暑胜地众多,消夏生态旅游地域广阔。 (2)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 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

150 (3)主要旅游地 1、哈尔滨 2、五大连池 3、亚布力滑雪场 4、镜泊湖
第六章 旅游分区 (3)主要旅游地 1、哈尔滨 2、五大连池 3、亚布力滑雪场 4、镜泊湖

151 第六章 旅游分区 5、扎龙自然保护区 6、漠河 7、长春

152 第六章 旅游分区 8、吉林市 9、长白山

153 (二)西北旅游区 1)地形多样,沙漠广大。 美丽辽阔的大草原。 典型的内流河和内陆湖泊。 干旱少雨,冬寒夏热的大陆性气候。
第六章 旅游分区 (二)西北旅游区 1)地形多样,沙漠广大。 美丽辽阔的大草原。 典型的内流河和内陆湖泊。 干旱少雨,冬寒夏热的大陆性气候。 2)悠久漫长的丝路文化。 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154 (3)主要旅游地 1、内蒙古历史古迹 2、内蒙古草原风光 3、蒙古沙漠奇观 4、民族风情
第六章 旅游分区 (3)主要旅游地 1、内蒙古历史古迹 、内蒙古草原风光 3、蒙古沙漠奇观 、民族风情

155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56 第六章 旅游分区 5、银川 6、寺塔石窟

157 第六章 旅游分区 7、宁夏沙漠奇观 8、天水 9、兰州 10、嘉峪关

158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1、敦煌。 12、天山天池 13、大漠奇观

159 (1) 地势起伏,地貌形态多样。 河湖瀑海,各具特色。 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第六章 旅游分区 (三)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1) 地势起伏,地貌形态多样。 河湖瀑海,各具特色。 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2)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古城云集,古迹众多。 宗教艺术,博大精深。 民俗文化,千般风情。

160 第六章 旅游分区 主要旅游地 1、北京

161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62 2、天津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63 第六章 旅游分区 3、河北

164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65 第六章 旅游分区 4、 山 西

166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67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68 第六章 旅游分区 5、山东

169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70 第六章 旅游分区 海滨风光欣赏

171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72 第六章 旅游分区 6、河南

173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74 第六章 旅游分区 7、陕西 (1)古都西安

175 第六章 旅游分区 (2)皇陵古寺 (3)黄土风情 (4)名山风光

176 (四)青藏高原旅游区 (1) 奇特壮观的冰雪高山群。 湖泊棋布的鸟类乐园。 独特的高原气候和热带风光。
第六章 旅游分区 (四)青藏高原旅游区 (1) 奇特壮观的冰雪高山群。 湖泊棋布的鸟类乐园。 独特的高原气候和热带风光。 (2) 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壮观的宗教建筑形成神秘的旅游文化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内涵深厚的藏乡文化艺术 (3)主要旅游地 、西宁

177 2、青海湖 3、拉萨 4、日喀则 5、羊八井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78 (五) 华东旅游区 (1)平原、丘陵相间的地形结构。 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气候温暖湿润,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五) 华东旅游区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平原、丘陵相间的地形结构。 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气候温暖湿润,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2)经济发达,城市分布密度大。 古典园林居全国之冠。 旅游交通便捷、发达。 (3)主要旅游地 、上海

179 第六章 旅游分区 2、南京 3、苏州

180 第六章 旅游分区 4、无锡 5、扬州

181 第六章 旅游分区 6、杭州 7、绍兴

182 第六章 旅游分区 8、黄山 9、九华山 10、西递

183 (六) 华中旅游区 (1)地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侯。 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第六章 旅游分区 (六) 华中旅游区 (1)地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侯。 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2)巴蜀与楚文化特色鲜明,古代文明辉煌灿烂。 三国故事代代相传,近代革命风起云涌。 土特名产较多。 丰富的饮食文化。 (3)主要旅游地

184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重庆

185 第六章 旅游分区 2、成都

186 第六章 旅游分区 3、九寨沟

187 第六章 旅游分区 4、武汉

188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89 (七) 华南旅游区 (1)地形多样,海岸曲折,
第六章 旅游分区 (七) 华南旅游区 (1)地形多样,海岸曲折, 海域辽阔,岛屿众多。 河湖众多,温泉丰富。 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侯。 丰富的热带与亚热带生物资源。 (2)岭南文化,融合中西。 华侨之乡,开放窗口。 古今景点,交相辉映。 (3) 主要旅游地

190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福州

191 第六章 旅游分区 2、广州

192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93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94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95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96 岩溶地貌发育。 气候类型复杂,地域差异明显。 天然动植物王国。
第六章 旅游分区 (八) 西南旅游区 (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岩溶地貌发育。 气候类型复杂,地域差异明显。 天然动植物王国。 (2) 少数民族风情浓郁。 边境贸易逐渐繁荣。 (3) 主要旅游地

197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昆明

198 第六章 旅游分区

199 1、试讨论旅游区几种分类方法的优劣性,并说明原因。 2、根据所学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3、什么是旅游区分类的原则?
第六章 旅游分区 课后思考题 1、试讨论旅游区几种分类方法的优劣性,并说明原因。 2、根据所学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3、什么是旅游区分类的原则?

200 谢谢!再见!


Download ppt "旅游地理 周燕 南昌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E-mail:nczhouyan@163.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