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秦漢集權統治措施.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秦漢集權統治措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秦漢集權統治措施

2 課題重點 秦漢的統治政策 1) 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國的原因 2) 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原因 3) 秦始皇、漢武帝的政策及措施
4) 秦始皇、漢武帝統治政策的評價 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啟大一統的局面,漢武帝積極有為,把國勢推至頂峰。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法家思想治國,推行一系列的措施,確立集權中央的統治方式。漢初六十餘年無為而治,蓄積國力。漢武帝親政後實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政策,繼而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強了中央的權力,既改變了當前的政治形勢,也影響了社會與民生。「集權中央」、「士人政府」及「新經濟政策」三項的影響最為深遠。 兩位君主雖能成就大業,但秦始皇的猛政令人民怨憤,秦朝在他死後便迅速被推翻。漢武帝締造的強盛帝國,亦因付出不菲的代價而使國力虧損。

3 課題重點 秦始皇為何要以法家思想治國? 秦始皇如何加強統治及鞏固政權? 秦朝為何不能成功達成目標? 秦政的影響? 秦政是成功還是失敗?
這與其施政有何關係? 秦政的影響? 開啟大一統 確立集權中央的統治方式 人民怨憤,導致速亡 秦政是成功還是失敗? 秦始皇有何功過?

4 秦始皇為何要以法家思想治國? 以(X)思想治理國家,是甚麼意思? 法家思想是甚麼? 秦始皇取捨的準則是甚麼? 透過行動認同、推動某種價值觀
強國之術? 利君之術? 法、術、勢的結合 追求效益 秦始皇取捨的準則是甚麼? 理性﹕ 有利完成目標,符合實際需要 成功經驗 (傳統慣性) 非理性﹕個人喜好

5 秦始皇的統治措施(課本腦圖p.86) 政治方面 經濟方面 軍事方面 交通方面 文化方面 建立尊號 改正朔 置三公九卿 推行郡縣制
加強基層控制 制訂秦律 重農輕商 統一貨幣 劃一度量衡 消弭反抗 修築長城 南征北伐 徙民戍邊 車同軌 修建道路 開鑿運河 統一文字 行同倫 焚書坑儒

6 秦始皇如何加強統治及鞏固政權? 秦始皇以武力統一六國之後,是否就無後顧之憂,甚麼都不用做就享清福? 一大堆事等著做,眼前急務是甚麼?
眼前問題 對應策略 具體措施

7 秦朝所面對的問題? (1)六國的遺民對秦朝沒有歸屬(好)感 (2)長期戰爭導致經濟困難,國家殘破 (3)外族(匈奴)的威脅
(4)各地制度不同,溝通及施政有困難

8 秦朝的對策? 問題 對策 (1)國民歸屬感低 (2)經濟困難,國家殘破 (3)外族威脅 (4)溝通及施政困難

9 秦朝的對策? 問題 對策 (1)國民歸屬感低 建立政權的合法性基礎 建立君主的無上權威 防範六國遺民 (2)經濟困難,國家殘破
大事建設(基礎設施) 鼓勵生產 (3)外族威脅 南征北伐 (4)溝通及施政困難 創建集權政府架構 整齊(統一)制度

10 秦朝的具體措施? 對策 具體措施? 建立合法性基礎 建立無上權威 創建集權政府架構 整齊(統一)制度 南征北伐 大事建設 防範六國遺民
鼓勵生產

11 秦朝的具體措施? 對策 具體措施? 建立合法性基礎 改正朔(2) 建立無上權威 建立尊號(1)、焚書坑儒(19) 創建集權政府架構
置三公九卿(3)、推行郡縣制(4)、加強基層控制(5) 整齊(統一)制度 統一貨幣(8)、度量衡(9)、車同軌(14)、文字(17)、行同倫(18) 南征北伐 南征北伐(12)、徙民戍邊(13) 大事建設 修築長城(11)、道路(15)、運河(16) 防範六國遺民 制訂秦律(6)、消弭反抗(10) 鼓勵生產 重農抑商(7)

12 建立政權的合法性基礎 強調自己乃受命於天 「五德終始說」是甚麼? 秦始皇利用戰國流行的「五德終始說」為自己的統治根據
解釋朝代的更替規律(相生/相剋),認定政權無萬世一統 每個政權均對應個別的「德」(屬性),每個「德」均有其相應的法度(行事準則)。

13 秦始皇之政權如何呼應「五德」學說? 易服色(色尚黑)﹕對應自己所屬的「水德」 數尚六,所有規格以6為標準規格 崇尚嚴刑峻法
車寬為六尺 路寬為六丈 崇尚嚴刑峻法 頒行新曆法(改正朔),以每年10月為一年之始(十月為歲首)

14 建立君主的無上權威 確立「皇帝」的稱號 禁止傳統的諡法,防止臣子議論君父 (以下犯上)
自認「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前無古人,藉此營造與眾不同,高人一等的形象。 自稱為「朕」,制定一系列皇帝專用的字眼,禁止人民僭越 禁止傳統的諡法,防止臣子議論君父 (以下犯上) 諡法者乃後人根據死者生前的所作所為,以一字定褒貶 改用「始皇帝」、「二世」,直至「萬世」的排序。(萬世一統) 確立君尊臣卑

15 創建集權政府架構 確立三公九卿為基礎的中央官僚架構 廢封建,行郡縣(地方行政系統)
皇帝有權自行任命官員 官員不得世襲 (只收俸祿) 官吏選拔以對秦律的認知程度為標準 廢封建,行郡縣(地方行政系統) 官員直接管治百姓 官員官員由中央委任,並須向中央匯報 在縣以下確立鄉、亭、里、什、伍各級地方基層組織,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及連坐法。

16 秦代社會架構 天子 三公 九卿 郡、縣(地方政府) 官僚制度(用人唯才) 基層組織 郡縣制度 功利主義(以法為教)
土地私有制(戶籍及賦稅制度)

17 整齊(統一)制度 統一貨幣(以黃金為上幣,半兩銅錢為下幣) 統一度量衡,製作標準的官方量器 統一車軌,劃一道路的闊度尺寸
方便政府徵稅 統一車軌,劃一道路的闊度尺寸 方便政府運輸兵員及糧食 統一文字,有助政令的通行 頒行李斯所簡化的「小篆」為正式官方文字。 程邈的隸書只是民間通用的書體。 方便民眾了解和學習法令。

18 整齊(統一)制度 統一法令 統一思想(禁制反動言論) 推廣秦律法的適用範圍,全國通行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鼓勵人民向官吏學習法令,並以此作為官吏選拔的條件 統一思想(禁制反動言論) 行同倫,禁私學和議論時政(坑儒﹕殺人儆百) 制訂「挾書律」(禁制民間私藏禁書) 焚書(針對六國史記及非議法家的諸子典籍) 只保留卜筮、醫學、種植等技術書籍 只焚燬民間的書籍,秦廷自有圖書館收藏供官方學者(博士官)研習之用。

19 南征北伐 50萬人南征百越 將領﹕屠睢 設立南海、桂林、象三郡 移民實邊 30萬人北伐匈奴 將領﹕蒙恬 設立九原郡 移民實邊,修築長城

20 大事建設(基礎設施) 修築長城(鞏固國防) 修築馳道(官道) 修築運河(靈渠) 作為緩衝,減慢外族攻擊速度,以便秦軍救援
防範匈奴入侵,保護邊境及百姓,確立雙方國界 修築馳道(官道) 方便政府的政令傳遞,方便政府運用糧食、軍隊 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貫徹郡縣制的施行 修築運河(靈渠) 方便南征百越,運送糧草

21 防範六國遺民 收集六國兵器,鑄成12銅人,及無數大鐘,大鼎 墮城廓,夷險阻 徙六國富戶(地方豪族)及六國貴族(殘餘宗室)近12萬戶於首都咸陽
防範武器流入民間 墮城廓,夷險阻 徙六國富戶(地方豪族)及六國貴族(殘餘宗室)近12萬戶於首都咸陽 充實首都的戶口及促進首都的經濟繁榮 方便就近監視六國頑民 調虎離山(遠離其根據地、減少其煽動百姓造反的機會)

22 鼓勵生產 推行「黔首自實田」令 ,確立土地私有制 以賜爵及免役的方式獎勵開墾 興修水利 重農抑商 移民實邊,開墾土地(eg. 嶺南)

23 秦朝的統治措施 困難 對策 具體措施

24 秦朝的統治措施 困難(4) 對策(8) 具體措施(19) 六國遺民對秦朝沒有好感 建立合法性 改正朔、易服色(2) 建立無上權威
建立尊號(1)、焚書坑儒(19) 防範六國遺民 銷武器、墮城廓、夷險阻、徙富戶(10) 嚴刑峻法(6) 溝通及施政困難 創建集權政府 置三公九卿(3)、推行郡縣制(4)、加強基層控制(5) 整齊制度 統一貨幣(8)、度量衡(9)、文字(17)、車軌(14)、風俗(18)、法令(6)、思想(19) 大事建設 修築長城(11)、道路(15)、運河(16) 國家殘破 鼓勵生產 重農抑商(7)、徙富戶(10)、徙民實邊(13) 外族威脅 南征北伐 南征百越、北伐匈奴(12)、徙民戍邊(13)

25 秦朝的統治措施是否適當? 事實﹕秦朝希望政權鞏固卻速亡 秦朝不能成功達成目標與其施政有何關係? 問題的關鍵﹕何謂「適當」? 不能達標
施政失當,導致失敗… 問題的關鍵﹕何謂「適當」? 秦朝的「建設/ 措施」本身是否適當? 「事情」應不應該做? 秦政的實行過程(手段)和時機是否適當? 「事情」應不應該這樣做? 「事情」應不應該選在那時去做?

26 秦朝的施政出了甚麼問題? 兩套分析工具… Q﹕秦朝的措施切合中國「長遠」還是「當時」的需要?
時間問題 Q﹕秦朝的措施切合中國「政權」還是「人民」的需要? 對象問題 秦始皇患了「遠視」… 只顧長遠的事,不顧目前的需要 秦始皇同時患了「近視」… 只顧自己(政權),不理百姓死活 結論﹕秦始皇視力不正常(不能對焦) 不知當時實際需要(與現實脫節) 西漢賈誼﹕「仁義之不施,攻守之勢易也」

27 小結﹕秦朝施政的問題癥結? 秦始皇的措施有助於鞏固統治,也是國家長遠必需的。 秦始皇的價值觀及行為受法家思想的影響 有點「蠻幹」??
秦始皇有部份施政只是滿足個人慾望和享樂,是不必要的。 阿房宮 驪山陵 秦始皇的價值觀及行為受法家思想的影響 為求達標,不擇手段 以最簡單、直接的低成本方式達標。(效益) 急於求成(效率) 只顧自己,未有回應人民即時希望休養生息的訴求 有點「蠻幹」??

28 秦始皇的評價(課本p86-87) 功績 過失 創建大一統國家 奠定中國版圖 促進民族融和 賦役繁重 虛耗國力 確立中央集權 刑法嚴苛
摧殘文化

29 秦始皇的功績 與甚麼措施有關? 創建大一統國家 奠定中國版圖 促進民族融合 確立中央集權體制

30 秦始皇的功績 與甚麼措施有關? 創建大一統國家
廢封建,行郡縣(4),統一各種制度(6,8-9,14,17-19),修築基建(11,15-16) 奠定中國版圖 南征百越,北伐匈奴(12),徙民戍邊(13) 促進民族融合 大興土木,改善交通(15-16),徙民實邊(13),統一文物制度(6,8-9,14,17-19) 確立中央集權體制 三公九卿制(3),郡縣制(4)

31 秦朝的歷史意義? 結束列國混戰,確立大一統的觀念 建立中央集權的社會整合模式,取代鬆散的封建體制 確立中國的版圖的基礎和促進民族融和

32 秦始皇的過失 與甚麼措施有關? 賦役繁重 虛耗國力 刑法嚴苛 摧殘文化

33 秦始皇的過失 與甚麼措施有關? 賦役繁重 大興土木(11,15-16)、南征北伐(12)、徙民實邊(13) 虛耗國力
刑法嚴苛 嚴刑峻法 (6)、連坐法(5) 摧殘文化 行同倫(18)、焚書坑儒(19)

34 賦役繁重 為何說秦代賦役繁重? 如何重? 人民錢糧、勞動負擔繁重→民怨四起 結果﹕人民被嚴重剝削 「賦役30倍於古,力役20倍於古」
賦役: 農民須將 2/3 的收穫交給政府 兵役﹕征伐百越、匈奴(攻)、鎮戍各地(防) 勞役: 建阿房宮、秦始皇陵、修築基建、後勤補給 結果﹕人民被嚴重剝削 無法從事正常生產 淨收入減少,缺乏休息,生活水平下降

35 刑法嚴苛 秦朝崇尚法家的價值觀,迷信法律的作用,重視守法、服從的精神。
官員執法僵化,不近人情。 (高壓) 法律嚴苛,如連坐法 陳勝因誤期而畏罪作反 焚書坑儒: 坑殺議論時政的儒生、方士400多人 六國遺民難以適應,對秦律頓生反感。 秦朝未有順應民意(情),積極疏導人民怨氣。 秦朝的刑法成為統治者貫徹不合理施政的工具(維護暴政),容易激發民眾的反抗。(官逼民反)

36 貴族習氣 秦始皇過份勞役百姓,刑法嚴苛 人民想改變又沒有合法渠道 鍾情享樂,不理民間疾苦,認為所有事都是理所當然
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過度勞役他人 對人民殘酷,視如草芥,只求絕對服從 人民想改變又沒有合法渠道 不滿累積 > 絕望 > 武力抗爭(鋌而走險)

37 秦亡與其施政的關係圖 奉行法家思想 貴族習性 視老百姓為牛馬 (賦役繁重) 視老百姓為草芥 (刑律嚴苛)

38 探討﹕秦政是成功還是失敗? 何謂「成功」,何謂「失敗」? 以上3則的事實和評價反映「秦政」成功/ 失敗? 另一種問法﹕秦始皇功多,還是過多?
事實1﹕秦國地方官沒有叛亂 事實2﹕秦國沒有留存萬世,反而二世而亡 史家﹕「歷代皆行秦政治」、「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後定」 以上3則的事實和評價反映「秦政」成功/ 失敗? 這從甚麼「角度」來判斷? 另一種問法﹕秦始皇功多,還是過多?

39


Download ppt "秦漢集權統治措施."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