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 5 章 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2
前 言 兩岸政權多年來長期對峙,彼此關係難 以穩定,並在國際外交上一再角力。隨著局 勢的演變,我國外交日漸艱難,轉而採取
前 言 兩岸政權多年來長期對峙,彼此關係難 以穩定,並在國際外交上一再角力。隨著局 勢的演變,我國外交日漸艱難,轉而採取 策略,力求突破外交困境。至於兩岸關係 雖已從早期的武力對抗,走向現今的兩岸交 流,但仍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 務 實
3
高雄港舉辦的兩岸直航首航儀式 民國97年12月15日,兩岸開始直接通航、通郵、通商,俗稱「大三通」。
4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鞏固外交(民國38∼60年) 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 起因 影響
民國38年底, 成立,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臺海局勢動盪不安。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府致力爭取友邦,以鞏固外交 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 民國39年, 爆發,美國為防止 擴張 韓戰 起因 共產勢力 此後並提供我方 、 援助與外交支持 軍事 經濟 影響
5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民國50年代,民眾利用美援的麵粉袋,製成內褲。
6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 韓戰 民國39年,北韓進攻南韓,聯合國派出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援助南韓。 雙方互有勝負,後來於民國42年達成停戰協定,南、北韓仍以北緯38度線為界。
7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 美援 從民國40年開始,直到民國54年為止,美國總共提供我國近1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軍事上除了提供軍用品外,亦派遣美軍顧問團駐臺。
8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民國43年 時間 正式將臺灣納入東亞反共防衛體系的一環,使臺海局勢漸趨穩定 意義
9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彈性外交(民國60∼77年) 1.民國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我國,獲得聯合 國的 「中國席位」 2.民國60年,我國
退出聯合國 3.民國68年, ,制定臺 灣關係法 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4.民國68年,我國 與美國斷交 5.政府為突破外交困境,改採 ,仍堅 持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與無邦交國發展經貿、 文化等交流。 彈性外交政策
10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中美斷交 美國宣布將與中共建交,激動的群眾「蛋洗」來臺協商的美國代表團座車。
11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我國邦交國數目的變化 從我國與中共歷年邦交國數目的變化,可看出我國的國際處境日漸孤立。
12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務實外交(民國77年∼現今) 1.民國77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推動 ,希 務實外交 望以 和 的成就,突破中共的
1.民國77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推動 ,希 望以 和 的成就,突破中共的 外交封鎖。 2.近年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善盡國 際義務,以拓展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 務實外交 經濟實力 政治民主化
13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農業技術團援外 我國派遣技術團至友邦,協助該國發展農業、工業等技術。圖為位於大洋洲的索羅門農民在農業技術團的協助下,培育農作物的情形
14
我國政府自播遷來臺以後,外交形勢日益嚴峻。請問:
1.中共於民國60年(西元1971年)才加入聯合國,但聯合國的網頁上,卻指出中國的入會日期是西元1945年(民國34年),同學可以說明原因嗎? 2.我國陷入國際孤立的困境,與下列哪些事件有關? □民國39年,韓戰爆發。 □民國40年,美援開始。 □民國43年,我國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民國60年,我國退出聯合國。 □民國68年,我國與美國斷交。 □民國77年,李登輝總統開始推動務實外交。 參考答案:聯合國成立時,中華民國是創始會員國,因此網頁上的入會時間登記在1945年。後來在民國60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由中共取代我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獲得中國的代表權,因此不更動網頁上的入會時間。 V V
15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武力對抗(民國38∼68年) 1. 民國3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共軍隨
後以武力進犯金門,國軍激戰後獲勝,史稱「 」。 2. 同年12月底,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海峽兩岸形 成 的局面。 古寧頭戰役 分裂分治
16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武力對抗(民國38∼68年) 分治初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武力解放臺灣」 中華民國政府: 「光復大陸」
雙方陷入長期的武力對抗
17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空飄汽球 兩岸分治初期,國軍製作空飄汽球,施放至中國大陸,宣傳「光復大陸」或「反攻大陸」。
18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武力對抗(民國38∼68年) 時間 民國47年8月23日 事件 「八二三炮戰」 經過 共軍炮火猛烈轟擊金門,國軍固守還擊
兩岸雖有零星的軍事衝突,但雙方已不再出現大規模的武力對抗。 影響
19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八二三炮戰 在共軍的炮擊下,倖存的祖孫失去了他們的家園。
20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海峽兩岸形勢簡圖
21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政治對峙(民國68∼76年) 中共 進行 ,提出 、 等具體策略 「和平統戰」 「三通」 「一國兩制」 我國
進行 ,提出 、 等具體策略 「和平統戰」 「三通」 「一國兩制」 我國 強調 的原則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三不政策」: 「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民間 接觸卻已在緩和的氣氛下逐漸發展
22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兩岸各有主張 民國70年代,統一中國的方式,兩岸各有不同的主張。上圖為金門的宣傳標語,下圖為廈門馬路上的標語。
23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 三通 ◎ 一國兩制 即兩岸進行「通郵」、「通航」、「通商」。
「一國兩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香港、澳門提出的策略。所謂「一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兩制」是指中國大陸和臺灣各自實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制度,臺灣並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範圍內的自治地位。不過這項主張並未尊重我國政府擁有主權的事實,不利於兩岸的對等溝通。
24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民國 大 事 ◎ 兩岸關係大事記 38年 古寧頭大捷。 47年 八二三炮戰爆發。 76年 政府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
大 事 38年 古寧頭大捷。 47年 八二三炮戰爆發。 76年 政府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 80年 大陸委員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 國家統一綱領制定。 82年 辜汪會談舉行。 94年 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 95年 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 97年 兩岸正式實施三通
25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兩岸交流(民國76年∼現今) 從隔絕走向交流 1.民國76年,解除戒嚴後, 開放大陸探親 正式揭開了兩岸交流的序幕
2.民國80年,政府成立 並委託民間的 處理兩岸交流事務 「大陸委員會」 「海峽交流基金會」 3.制定 ,並終止 「國家統一綱領」 「動員戡亂」 4.民國97年,政府宣布正式實施 三通
26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兩岸交流事務處理機構示意圖
27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辜汪會談 民國82年,我國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與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會談。
28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 國家統一綱領 民國80年,行政院通過國家統一綱領,主張兩岸根據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原則,分階段逐步達成統一的目標。 民國95年時,政府認為此綱領欠缺法源依據,宣布「終止適用」。
29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兩岸交流(民國76年∼現今) 軍事衝突危機仍在 1.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 ,將兩岸問題視為「內政」問題。 一國兩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 ,將兩岸問題視為「內政」問題。 一國兩制 仍不排除武力犯臺的可能性。
30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民國38年,靜怡跟隨中央政府來臺。她住在臺灣六十多年中,應可從報紙知道海峽兩岸關係產生哪些變化,請勾選。
□1.民國80年,我國終止動員戡亂。 □2.八二三炮戰爆發後,國軍固守外島還擊。 □3.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 □4.我國解除戒嚴後,進一步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31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5.我國提出三通、一國兩制等策略,希望與對岸交流。 □6.民國60年,我國取代對岸政權,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7.民國68年,美國與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8.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策略,從早期的「和平統戰」轉為現在的「以武力解放臺灣」。
32
好站連結 1.聯合國中文網 http://www.un.org/chinese/ 2.史學連線
3.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4.臺灣大百科網站 5.中華經濟研究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